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九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3 04:1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九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九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p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四九集)  2001/3/2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4-0149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七面。从第一行看起: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

  【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我们先就经文的意思简单的来说。这个「结使」是烦恼的代名词。「一切结使」就是佛法里常讲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全都包括在这一句当中。烦恼怎样断除?止观的方法能够断除。所以止是定。把心安住在一处。就是止。安住在哪一处?这个没有一定。在佛法里面各个法门不相同。但是「安住一处」这个原理原则是贯通的、是不变的。佛在经上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是这个意思。

  凡夫妄念很多。所谓是「心猿意马」。他那个心是止不住的。净土宗教我们安住在佛号上。我们所修的这个法门是安住在佛号上。其实

佛教讲经致辞

净土宗制心的方法也很多。这就是讲念佛的方法。大分为四种念佛: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就有这四种。四种里面每一种又分为很多种。所以念佛方法也很多。诸位读《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就跟我们讲十六种方法。十六观。这十六种观。修任何一观都能制心一处。都能够把心定下来;换句话说。都能够断烦恼。几种方法。这十六观我修一种。或者是两种、三种。合起来修都可以。它是属于同一个法门。

  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观。最后的一种方法。释迦牟尼佛讲经说道有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跟世法相应的。可见得佛所讲的佛法不离世间法。使我们世间人接触到佛法。觉得释迦牟尼佛很有人情味。那就是:最好的一个方法放在最后。像唱戏。最好的一出戏一定是压轴戏。放到最后。所以你看看楞严会上二十五圆通。「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摆在最后。如果按顺序排列。二十五圆通它是六根、六尘、六识。按照这个排列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应该排列在第二。他把这个特别拿出来放到最后。告诉你这是特别法门。持名念佛摆在十六观的最后。告诉你。这也是个特别法门。我们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到世尊的意思。

  我们「制心一处」。把心止在哪里?止在名号上。名号只有四个字。过去莲池大师他就用这个方法。我们在《竹窗随笔》上看到。有人向大师请教说:「您老人家教别人念佛。您教的是什么方法?」莲池大师说:「我教别人念佛。是教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六

湖州汉传佛教讲经

个字。」那个人就又问大师:「您老人家自己怎么念法?」他说:「我自己只念『阿弥陀佛』四个字。」于是人家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他就说:「我这一生下定决心一定要生净土。所以我就执持名号。这是《弥陀经》上讲的。名号只有四个字。」他说:「我教别人。别人未必发心求生净土。他没有这个决心。没有这个愿望。我教他念六个字。加上南无。南无是梵语。古印度话。意思是皈依、是恭敬。客气话。皈依阿弥陀佛。恭敬阿弥陀佛。」由此可知。真正下定决心求生净土的人。客气话不必了。可以省掉了。愈简单愈得力。念六个字不如念四个字简单。道理就在此地。

  要把心止于阿弥陀佛。心果然止在这里不动。烦恼自然就断掉了。自自然然烦恼就不起现行。心里头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净念相继」。念阿弥陀

佛教讲经视频粤讲

佛是「净念」。一句一句接着就是「相继」。不中断;如果断掉了。妄念、杂念又生了。又起来了。这是所有修行法门里面最殊胜的一个方法。我们仔细去想想。仔细去观察。你会点头。你会同意。确实是好法子。简单、容易、稳当。还快速成就。所以。烦恼需不需要断?不需要。只要把心安在「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上。烦恼不断。自然慢慢就断了。这法子妙!

  一定要知道。这个「知道」就是「观」的意思。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佛在《金刚经》最后四句偈。那是般若会上的总结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要多念念、多想想。这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梦、幻、泡、影。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如露亦如电」。很短暂。如果我们把虚幻短暂的这些法放在心上。错了。为什么?你放在心上。到最后还是一场空。这是佛祖常常教导我们。「带不去的」;世间。你的财产带不去。你所爱好的人物带不去。连你的亲情都带不去。所以一家人。中国人讲「伦理」。佛法讲「法眷属」。比儒家讲得圆满、讲得深刻。既然是一家人了。佛说为什么会成为一家人?总不外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佛说是这四种缘。没有这四种缘不会到一家。

  我们出家人的寺庙团体。大家在一块共住。四众同修在一起。说老实话。也是这四种缘。这四种缘。通过佛的教化。把善恶的缘都变成法缘;我们对于这个世间恩恩怨怨事情了解。应当一笔勾消。不要把这个再放在心上。恩德、善行我们可以放在心上。冤业、罪行消了算了。人与人才能和睦相处。大家在一起认真努力修学佛法。我们同一个目标。不再搞六道轮回了。大家同心同德求生净土。这样在一块共修就如法。这才真正是一个和合僧团。见和同解。戒和同修。我们修行方法是一样的。都选择持名念佛。大家念念都修十善业道。这就是「戒和同修」;同一个看法。世间虚妄。不值得留恋。同心同德求生净土。这是「见和同解」。在这个基础上。组织一个僧团。大家在一起共修。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这里面就具足止观。

  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能放在心上。我们要报佛恩。要报父母恩。要报众生恩。要报国家恩。回向偈上天天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怎样才是真正报恩?世间法里头儒家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句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世间是要延续后裔。出世间法里面。我们要知道。「正法久住」这才能报恩;真正是四恩三苦。报恩、救苦要正法久住。我们这个回向偈就没有白念。正法久住用的什么方法?代代都有传人。它才能久住;没有传人。法就断灭了。纵然留下经典、佛像。没有人理会了。也不懂了。所以要有传人。

  说到传人。我们就知道培养弘法人才的重要;弘法要得不到护法。弘法人才再多也没用处。也不能起作用。就像办学校一样。我们有很好的教员

佛教明证法师讲经

。但是这个学校里没有职员。这学校办不成;教员跟职员同样的重要。职员是护法。教员是弘法。弘护是一体。所以一个道场管理的人员是护法。他来管理道场。就是道场的执事、道场里面的住持。现在讲住持、当家、维那、知客。这些都负着有道场工作任务的。都是护法;讲经的法师在道场是属于清众。他不问道场任何事务。他做弘法工作。

  古时候。我们看到弘法的人到了一个阶段。年岁大了。后面年轻人起来了。他就退出弘法来做护法。这个好!真正知道爱惜人才。培养人才。决定没有嫉妒障碍。嫉妒障碍的罪过比什么都重!肯定堕阿鼻地狱。我们知道。我们很清楚。佛在一切经论里面讲得太多太多了。过去我们选讲的《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得多明白。通常诸位常常读的《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也讲得很详细。所以护法的功德不可思议。无量无边。我常说护法的功德超过弘法。有些人听到不以为然。其实这个话不是我

佛教大师讲经中的现代化

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的。在《大涅盘经》里面讲过。

  我这一生都在做弘法的工作。现在缘成熟了。要我做护法。我想想。我应该做护法。最近我们在澳洲图文巴建了一个道场。昨天那边的同修打电话给我。我们现在向市政府正式申请登记。登记要有几个执事。要求我去当会长。另外有一个秘书。有一个财务。至少有三个人向政府负责任。我也同意了。我告诉那边同修。希望我做五年。五年我就把这个会交出去了。为什么?澳洲政府的法律。道场主持人一定要澳洲公民或者是澳洲永久居留;这些同修现在没有拿到永久居留。暂时我来做。我想五年我们这些同学可以拿到永久居留。甚至于可以拿到澳洲公民。他们成为公民了。我这个全部就交给他。我们人事上再改组。我这个会长交出去。我说我再照顾五年。希望年轻人要发心弘法、发心护法。弘护一体。没有丝毫的私心。我们念念在报恩。念念在求正法住世。广度众生。

  度众生的事业一定要自己做出榜样。你自己不能做个好榜样。你就没有法子帮助众生。你说得再好。劝导别人。你自己做不到。人家就很难相信、很难接受。必须自己要做到。我们澳洲这个会。原来我是请澳洲一位同修担任会长。他住在雪梨。澳洲政府的法律。会里面的执事。距离道场不能超过七十五公里。它有这个规定。我们请的格拉米先生他住在雪梨。距离我们那里一千一百多公里。这个不行。这个不可以;请他做顾问就可以。请他担任会长、秘书都不行。所以要找附近的。为什么?等于说是他天天可以来上班的。距离不太远的;七十五公里大概开车一小时的样子。有这么一个规定。这就逼着我没有法子。所以我们在一开头就想到将来的退路。要退出。积极帮助他们取得澳洲的身分。我们来辅导。帮助他们护法。帮助他们弘法。念念止观具足。念念离恶修善。这样念佛求生净土。我们才有把握。才不至于空过了。好。我们就讲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815.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九;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687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