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六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六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二六集) 2001/2/1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4-0126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六面。经文第四行。我们将文念一遍:
【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忘。寂然调顺。断诸烦恼。】
前面两句跟诸位介绍过了。现在我们从『常无迷忘』这一句看起。这是「念根」的成就。由此可知。我们现在是常常迷惑、常常忘记。这是什么原因?这个念没有根。它就有这现象。「念」。中国的文字是属于会意。上面是个「今」。下面是个「心」。这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当下一念」。这是这个字的本义。念念当中都不失掉。
佛说六道凡夫真正常无迷忘的一念是什么?是「我」。六道凡夫念念不忘。「我」不忘。末那识。第七识。第七识就是我执。坚固的执着。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从来没有把这个念头断过。这个念头断。就超越六道轮回。可惜这个念头他不能断。佛教导我们把这个念头换过来。而一切法门里面。念佛法门最殊胜。我们把那个「我」换成「佛」。这一生就决定成就。不要念「我」。念「佛」。所以叫「念佛法门」。这个法门广义来讲。诸佛菩萨所说的无量法门没有一门不是念佛法门。这个意思在《华严经》五十三参。善财童子第一位善知识德云比丘;《八十华严》的德云比丘。《四十华严》叫吉祥云比丘。「吉祥」跟「德」是一个意思。翻译人用的名词不一样。是一个人。「吉祥」就是「德」。德云就是吉祥云;他跟我们在经
而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只是在一切念佛法门里面一个特别的念佛法门。这是世尊为我们选择的。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这个道理很深。但是并不难懂。我们经典读得很多。印象也相当深刻。佛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为什么不想佛?为什么不念佛?为什么还有其它的妄想分别执着?我们错就错在这里。佛教导我们要看破。所谓「看破」。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通达明了。这叫看破。看破之后。你才能放下。放下什么?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我们的心恢复到真心。宗门讲的「明心见性」的境界现前了。见性就是佛。由此可知。我们最大的麻烦、最大的障碍、最大的敌人不是外头。是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外面没有可怕的。这个东西才真正可怕。我们的正念不能现前。都是被这些东西扰乱、妨害。
什么人这一生当中肯定成就。有不可思议的成就?我们从古人经验当中体会得。二六时中除了一句「阿弥陀佛」。决定没有一个杂念。这个人成功了。对我们现前这个境界来说。除「阿弥陀佛」这一念。其余的全是妄念!所以祖师的念佛堂只有一句佛号。念佛堂里头不讲经。绝没有掺杂。真正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他成功了。这个道场是世间第一道场。就是一句佛号。我们也看到许许多多念佛堂。有一些老和尚非常慈悲。他也懂得建念佛堂成就大众。为什么做不到一心称念?念佛堂里面不但是清众。连里面的执事。甚至于堂主。都还夹杂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念佛堂不能成功。原因在此地。所以念佛堂不是普通人能够进去的。普通人进去是结缘。方便结缘。不是真正用功。真正用功。宗门里面的道场叫「选佛场」。净宗的念佛堂是「成佛堂」。到那儿就成佛了。你仔细看看。那些进去的人像不像佛?从这些地方。我们才体会得这种道场的殊胜。道场的庄严。道场的本质。
既然不具足这个条件。还有妄想分别执着。怎么办?不能不求教了。世尊当年在世。为什么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为什么不开个念佛堂让大家成就。多省事!开个禅堂让大家参究。世尊当年在世没有禅堂。也没有念佛堂。只有讲堂。讲堂是帮助你看破。看破之后你自然就放下了。你自己就会用功。都用不着教了。所以这是着重在教学。我们的烦恼习气无量劫带来的。我们很想断断不了。这就说明相当不容易断。这样才在教下下功夫。教下下功夫也要懂得方法。不懂方法你这一生功夫也就白费。你不能契入。
前几天我在澳洲。香港同修打电话告诉我。说香港有一位律师。年轻的律师。在香港讲《无量寿经》已经讲一年了。这个事情我都不知道。听众都是律师。都是高级的知识分子。他讲得很成功。他们约好。我这一次到香港去。他们来跟我见面。我听说。他们将我过去讲《无量寿经》的讲记印出来。一共有精装四册。他从头到尾念过六遍。他的讲演完全依照讲义来讲解。再加上他自己修学的心得。非常受欢迎。同修告诉我这个事情。他说看起来香港人还是有福。他要不断这样讲下去。能有个三年、五年。社会风气会改善。这是可以肯定的。要有真正觉悟的人!我听说这位律师很感慨的跟大家说。说他自己修学心得。他也学佛多年。过去亲近许多法师。也学过许许多多经论法门。他说他听我讲经。只听到一句话。得到最大的受用。他今天有这个成就。是听了我一句话。我说:「什么话?」「一门深入。」从前学。学乱了。学得太多、学得太杂。学了许多年还是蒙查查(胡里胡涂。香港人讲蒙查查)。听我讲之后。统统舍掉了。一门深入。专攻《无量寿经》。他成就了。这就是学教的方法。一定要懂得在一门上下功夫。
我们现在虽然也开讲《无量寿经》、《华严经》。早餐在此地讲《十善业道经》。诸位一定要晓得。哪是正修、哪是助修。我们是以《无量寿经》为正修、正课。其它所讲是助修。助修有机会可以听。对我们也有帮助。但是时间、精力一定要用在主修这门课程上。我们才会有成就。我们请这边的印刷厂印《教乘法数》。好像有四个月了。还没有能印好。我希望能快一点印好。这本书将来每一个同学都有一部。《教乘法数》里面的五根。念根是「于正助道。忆念不忘」。这就是我刚才所讲的。哪些是主修的。哪些是助修的、是选修的。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佛门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是在学习。「学无止境」。每天都要勤奋努力去学习。永远没有中断。一门要深入。如何深入?一遍一遍的学。《无量寿经》学一遍不够。再学一遍。要学无数遍。你才能契入。往年我在洛杉矶。洛杉矶有一位赵立本居士。这位居士我看现在可能也有七十岁了。他是加州大学的教授。我跟他见面的时候大概才五十多岁的样子。他懂得我说话的意思。他只选两部经。《金刚经》跟《六祖坛经》。专攻。他说:「我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我说:「可以。」这两部经他听我的录音带听了二十六遍。来告诉我。我说:「不够。你至少要听一百遍。每天从头到尾反复听。一生专听这两部经。专学这两部经。」现在他到处讲。专讲这两部经。他变成专家。契入境界。非常难得。这是我们修学的好榜样。
绝不要贪多。最忌讳的是当「通家」。一切经论样样都通。这
佛陀教人。我们学佛的人懂得。不学佛的人他不懂。学佛的人知道。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就是六字洪名。这个一点都不假。千经万论最后都归这一句佛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几个人懂?不是过来人。他决定不会知道。所以一切经里面。隋唐大德公认的。《无量寿经》第一。你看会集本前面梅光羲居士写的序文。你看看你就明白了。这些人都是过来人。都不是普通人。会集本的经题。真正是无比殊胜。会集得天衣无缝。这个经在中国有十二种的翻译。他取宋译的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再取汉译的「清净平等觉」。把这两个题合在一起:《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天衣无缝。「大乘无量寿庄严」是果德。我们希求的。「清净平等觉」是修德。三学三慧都在经题之中。我们怎样去修?要修清净平等觉。所谓「心净则佛土净」。要想修得清净心。万缘放下。不但世缘放下。连佛法也放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彻底放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就对了。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平等慈悲。我学的是这个法。我劝导同学的也是这个法。
有一些人在外头也讲经说法。标榜着说是净土法门法师的传人。你们诸位同修要知道。决定没有这个事情。我从来没有传法给人。哪来的传人?但是如果你自己真的要向「清净平等觉」上去修。不是净土法门法师的传人。是阿弥陀佛的传人。是释迦牟尼佛的传人。是一切诸佛的传人。这是正确的。世间法里面。是传法给一个法眷。那个法眷靠不住。不足以为信!要真正明白经典里面的道理。要牢牢记住经典里面的教训。把这些理论、教训落实在自己生活言行之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之处。你就真正是诸佛如来的传人。自行化他。今天讲的是「念兹在兹」。这是决定不能够忘失的。时间到了。下面还有两句。明天再说。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792.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六;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