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八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3 02:4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八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p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二八集)  2001/2/1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4-0128

  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看五根庄严的最后一句:

  【断诸烦恼】

  这是五根里面最后的一条。慧根;《教乘法数》里面的批注是「以观自照。抉择分明」。这一句话里面着重的就是「观」。所以佛家修行的纲领。常常有一个名词叫「观照、作观」。这一个字是个代表字。不仅是眼观。耳闻声也叫观。鼻嗅香也叫观。六根接触六尘都叫做观。用这一个字来代表。什么才叫「观」?宗门教下虽然说法不一样。它的意思都是相同的。「离心意识」这就叫观。所以佛法不讲「研究」。为什么?研究没有离开心意识。佛家叫「参究」。参究就是不用心意识。这个话我们听起来还是不好懂。为什么?心意识是虚妄的。不是真的。用虚妄的心意识。决定不能够见到真实。我们常讲「宇宙人生真相」。你决定见不到。妄不能够证真。只有真才能证真。「真」是什么?真是真性。观是自性起用。研究是意识起用。在形式上看好像相似。实际上大不相同。

  学佛的人何以能够修行证果?世间人何以做不到?总的说一句话。就是你错用了心。你不知道用真心。你用妄心。真心才能够见到真相。真心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诸位要晓得。心积集就是妄想。妄想变成阿赖耶识的种子。意识是分别。末那是执着。不用心意识。换句话说。日常生活当中没有妄想。就是不用阿赖耶。没有分别。不用第六意识。没有执着。不用第七识。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里面主张的「舍识用根」。道理在此地。就是说舍八识。用什么?用六根的根性。六根根性是真心。根性没有分别。所以他教导我们用见性见一切万法。用闻性听一切音声。你就见到真相;你要会用六根根性。你就成佛了。诸佛如来。我们把程度往下降。降到最低。圆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们不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

  诸位要晓得。十法界里面的众生。包括十法界里面的佛。都用心意识。都没有离开八识。离开八识。就到一真法界去了。《华严经》里面讲的「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华藏世界。完全不用了。可是我们晓得这个道理。转不过来。为什么转不过来?无量劫来用心意识用成习惯。学佛还是用心意识学。所以学佛不开悟。学教不能大开圆解。参禅不能大彻大悟。念佛不能一心不乱。什么原因?用心意识。不懂得作观。

  禅宗修行三个阶段。最初的功夫是「观照」。这是最初的功夫。相当于我们净土宗的「功夫成片」。有这个程度。在禅宗、在教下不能成就。为什么?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功夫虽然得力。没有能力超越三界。但是在净土宗就行了。净土宗有这个功夫就肯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所以净宗不可思议!净宗的殊胜就在这个地方。你搞其它的法门不行。你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净宗只要这一点小功夫就够了。

  往上再提升是「照住」。照住就得定了。最高的功夫是「照见」。照见是明心见性。我们念《心经》:「观自在菩萨照见」。这是最上乘的功夫。那是明心见性。所以。搞其它的法门。一定要到「照见」才行。为什么?你才能脱离十法界。才能证得一真法界;证得一真法界。就是你已经证得诸法实相。你功夫不能到「照见」不行。但是在净土宗。确实就不一样。所以是特别法门。有「观照」的功夫就能生凡圣同居土。「照住」他生方便有余土。「照见」就生实报庄严土。他统统往生。西方世界的四土是这么成就的。但是又有一个特别。这是十方诸佛剎土里面所没有的。西方世界虽有四土。四土平等。这个不可思议。这是诸佛赞叹!我们这个世间四土不等。法身大士我们见不到他。阿罗汉我们也见不到他。阿罗汉的功夫是第二个层次「照住」。法身大士是「照见」。

  到功夫成片。在一般法门里面来讲。是小乘须陀洹的境界。这是刚刚入门。我们都没有办法做到。小乘须陀洹执着放下了。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不再执着自私自利;连身都不执着。何况身外之物?这就是念佛堂堂主常常挂在口上的口头禅:「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功夫才成片。有一桩事情放不下。你的功夫就不能成片。换句话说。你往生就没有把握。你真到功夫成片。你往生确确实实有把握。这是智慧。能断烦恼。执着是烦恼。见思烦恼;分别是烦恼。尘沙烦恼;妄想是烦恼。叫无明烦恼。功夫成片。破了第一层。这是「观照」;到「照住」就破第二层。到「照见」就破第三层。所以佛家常讲「观」。诸位要记住。「观」不用心意识。也就是不用妄想、分别、执着。这叫做「观」。

  末后在第十七页第一行、第二行讲到「止观」。这个意思还要往深处讲。「止」是定。「观」是慧。由此可知。烦恼要是不断。不是圣人。说「圣人」。我们的概念又很模糊。我们还是搞不清楚。要换句话来说:烦恼要是不断。你就不是个明白人。诸位要晓得。「圣」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明了。正确的明了。没有丝毫疑惑。这叫圣。在佛法里面讲「觉悟的人」。就是佛家讲正觉、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这都称为圣人。正觉是小圣。正等正觉是大圣。这个说法大家就好懂了。

  众生在迷。迷而不觉;诸佛菩萨不迷。觉而不迷。他为什么觉?他用「观」。他不用「想」。我们什么事。「你想想」。用思、用想。思想是错误的。思想是虚妄的。中国人造的字非常有智慧。圣人就用一个心。这个心是真心;我们凡夫就不会用这个心。用思想。「思」是什么?分别、执着。你看看「思」。心里头起了界限。那个「田」字是界限。心本

佛教台湾讲经

来是广大无边的。现在划成很多格子。这个就坏了。不是真心;真心里头没有相。「想」就起了个相。就有个现相。那个相是幻相。所以圣人不用思想。他没有思想。

  永嘉大师说得妙:「分别亦非意。」你说他有没有分别?他有分别。有没有执着?他有执着。「我的分别、我的执着不是思也不是想」。就是这个意思。真心为什么会有思想?因为你们有思、你们有想。我要不用思对你的思。不用想对你的想。你怎么会懂我

佛教讲经活动领导讲话稿

的意思?凡夫用心像照相机一样。照一个。底片落个影子;圣人用心像一面镜子一样。它照得清清楚楚。痕迹都不落。不但你照的人走的时候它不落痕迹。正在照的时候。它又何尝落痕迹?这就叫「分别亦非意」。人家高就高在这里。所以他示现在世间。跟世间人和光同尘。实际上丝毫都不沾染。这是人家的本事。佛家的术语叫「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两句话大家听得耳熟。我往年讲经。把这两句话扩充为四句话。

  不变随缘。这是佛。这个佛是广义的。法身菩萨就是佛;宗门里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圆教初住菩萨就称之为佛。《金刚经》上所讲的「

佛教正规讲经有哪些

诸佛如来」。你看江味农居士《讲义》里面批注的。经上讲的「诸佛」就是从圆教初住菩萨到究竟果位。这四十二个位次叫诸佛: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四十个位次。加上等觉、加上妙觉。妙觉就是究竟的佛果。这叫诸佛。这些人不用心意识。还用心意识。用得很正。没有用邪。没有用错。这叫「相似位」。是哪些人?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佛。十法界里面的佛没有见性。天台家四教所说的藏教佛、通教佛。没有见性。是十法界里面的佛。别教佛是一真法界的。四教里面所讲的「别教初地」。相当于「圆教初住」。由此可知。别教的佛果是圆教二行位的菩萨。在断证相当于二行位的菩萨。这些理事我们都要清楚。然后自己冷静去想想。我们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做到?你们诸位同修的根性我不知道。我做不到!不要说高品位。我们连一个须陀洹果。我们都没有办法做到。都不容易。

  我们今天讲功夫成片能够往生。功夫成片到什么程度?每一个位次都有三辈九品。我们在功夫成片下下品里面都能往生。正因为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不赞叹阿弥陀佛的。他真正是普度一切众生。下下品的功夫成片。说老实话。烦恼一品都没断;但是虽没有断。伏住了、控制住了。这是下下品的功夫成片。完全控制住了。用这一句佛号。所以念佛要会念!心里头念头才起。不管它是善念、是恶念。立刻就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压下去。这是下下品的功夫成片。二六时中决定不容许自己的念头起来。第一个念头决定会起来的。第二个念头是「阿弥陀佛」。就把它压下去了。你就做这功夫。你一定就得好处。谛闲老和尚那个锅漏匠的徒弟。三年念佛成就。没有别的。他就会用这功夫。决定不许心里头有一个杂念。只有一个阿弥陀佛。一天到晚专想。他成功了。他往生那么自在。预知时至。站着往生。谛老和尚赞叹!说一般讲经的法师、名山宝剎的方丈都比不上他!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哪有那么自在?就是他心里头一个杂

佛教怎么样能讲经说法

念都没有。这一句佛号起了作用。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现在这个世间很多修密的。上师教他观想。严格的督促他。他观想成功了。前几天我遇到一个居士告诉我。是个密宗上师教他观想。他

绍兴市佛教协会讲经

观想大概有四、五个月了。现在他说。他头顶上有个东西很热。热热的。天天观。观成功了。「一切法从心想生」。我在香港遇到一个信徒。他修法轮功的。也很认真的观想。现在他肚脐里头有个法轮。这很麻烦!他问我:「法师。什么方法能把它拿掉?」他很痛苦。「有没有方法拿掉?」「有!换一个方法。观佛。你能够集中心力去观佛。那个法轮不要去理会。你再过半年。佛现前了。那个法轮就没有了。」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里头老念着这个。它就有了;你把它忘掉。它就没有了。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实的。所以你要晓得这个道理。

  人身体很健康。天天怀疑:「我这里痛。有病!」过几天真的有病了。为什么?想出来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为什么不常常想健康。你想生病?你为什么不天天想快乐。你想烦恼?念头是主宰!世出世间念头都是主宰。出世间到上乘法。是没有念头。有念才有善恶。没有念。哪来的善恶?有念。有邪正、有真妄。没有念。也就没有邪正。也就没有真妄。那才到纯真不妄。法身大士入这个境界。十法界里面有邪正、有真妄、有善恶。一真法界里头没有。所以这样才能真正断烦恼。所以慧要是没有根。你就断不了烦恼。慧要有根。有根还要再往上提升。要有力。底下一段讲到「五力」:

  【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

  五根说得详细一点。五力就比较简单了。一句话笼统带过。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794.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681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