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二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3 02:3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二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p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八十二集)  2000/9/2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4-0082

  请掀开经本:《十善业道经》第十二面。经文第四行看起:

  【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

  六度里面。这是第二「持戒波罗蜜」。『不与取』。这是盗戒;能够离不与取。也就是持戒布施。这一条就是持戒布施。前面是不杀生布施。

佛教海涛老师讲经说法因果

这是持戒布施。布施决定得福报。这个地方讲的「财宝」是通三世的果报。财布施得财富。财也算是宝;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聪明智慧是法宝;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我们一定知道大家会把健康长寿视为第一宝。所以财宝通三种因果。常行布施的人。他要是不离恶业;也就是还造十恶业。他也欢喜布施。他得不得福报?得福报。他的福报在哪里享受?在三恶道享受;就是没有离贪瞋痴。他堕在畜生道里面。畜生道有福。

  我们现在看很多人养的宠物。你看牠多有福报!一个家庭养个宠物。那是一家人的宝贝。没有一个不欢喜牠。没有一个不关怀牠。牠那个福报是前生修布施。如果这个宠物很聪明。牠还有法布施;如果牠健康长寿。牠还有无畏布施。所以你仔细去观察。你观察人家饲养的宠物。你就晓得很多过去生中三种布施都有。但是没有离开贪瞋痴。得这个果报。如果福报大的。他就变成罗剎。变成阿修罗。福报大的;阿修罗是畜生当中的领袖。饿鬼当中的鬼王。会得这样的福报。但是我们知道。这种福报享完之后。他的恶业现前。那就真的是苦报了。由此可知。如果不修十善业。所修一切福都不真实;唯有修十善。依十善再去修布施、持戒六度万行。这个福报才是真实的。最低限度都是享人天的福报。

  可是诸位要知道。人天福报还不是究竟。我们看看过去。过去有。现在没有这么大福报的人。前清康熙、乾隆。他那个福报生生世世修。不知道修了多少世。累积成为人间的帝王。福报修得来的。他们决定是三种福报统统修。所以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康熙做了六十一年皇帝。乾隆做了六十年皇帝。做了四年太上皇。他要不修这三种福报。他的福从哪儿来的?固然这两位皇帝都是英主。英明的帝王。确实为国家民族与人民做了不少的好事。有没有过失?还是有。为了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文字狱。就杀了多少念书人。这就造业。福报享尽了。他还有余福。余福再享得差不多了。罪报就现前了。

  所以。六道里面的果报。总不是究竟的。聪明人决定要超越六道。即使发愿要到六道救度这些苦难的众生。一定要能乘愿再来。为什么?乘愿再来。他是愿力身。他不是业报身;乘愿再来的人。决定不造业。我们可以从这个地方来观察。他是累积修福慧而来的。还是真正乘愿而来的。如果还有恶念、还有爱憎。他不是乘愿再来的;乘愿再来的人。情转变成智慧了。所以说决定没有感情起作用。他处事待人接物是真实智慧。决定不是感情;还有情。这是业报身。随业流转。佛家法相宗的「转识成智」。「识」就是情识。所以说转八识成四智。四智菩提。这是乘愿再来人;没有能够把心心所转变成四智菩提。他是六道凡夫。六道凡夫福报再大。做到摩酰首罗天王。福享尽了。还要往下堕落;换句话说。决定逃不出轮回。

  所以我们冷静的观察。大梵天王、摩酰首罗天王比不上须陀洹;须陀洹虽然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决定脱离六道轮回。诸天天王没有办法超越轮回。我们修行在哪里修?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面。如何把情识转变成菩提。四智菩提转阿赖耶为大圆镜。「大

2019中国佛教讲经比赛

圆镜」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现在把佛陀的教诲总结成这十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大圆镜。真诚心包太虚、遍法界。清净心包太虚、周法界。乃至于自在包太虚、周法界。随缘也是包太虚、周法界。这是大圆镜智。转末那为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这个「智」的量都是包太虚、周法界。

  我们在什么地方转?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做一个大转变。决定不起自私自利;顺境决定不起贪爱。逆境决定不起瞋恚。我们就止于至善。与一切众生接触。起心动念无不是善。决定跟十善业相应。果报是称性的。所以『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称性的财宝什么人能够侵犯。什么人能够夺取?人家要来要。都给他了。这里去了。那里就来了。永远不会断掉。所以说愈施愈多。

  我们看到现在这个世间。众生生活得这么苦。文化水平一天比一天低落。物质生活的

金安区佛教协会讲经交流会

艰苦。不懂得财布施;文化水平的降落。不懂得法布施。我们每看一本书。翻到后头「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不肯法布施。他怎么会长聪明智慧?念念总是计算别人。贪图小利。健康长寿的果报得不到。没有了。我们细细观察这个社会。都在造业。不知道修福。认为造业是自己聪明。自己比别人高明。造作这些恶业得来这些福报。他不晓得那个福报是他命里有的。命里有的福报。比他现在所享受、所得来的大很多很多!因为他造罪业已经打了折扣。打折扣。他还享这么大的福。你就想想。如果不打折扣的时候。他的福报有多大!

  过去世间圣贤人多。修学的环境好。家里面有老人给你做榜样。社会上有许多学者给你做榜样。中国古籍。不要说多。清朝末年以前。哪一个文学作品后面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的?没有。你们所看到的都是「欢迎流通。功德无量」。都是劝你去流通。没有禁止的。「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到民国初年才有。民国这个时代人苦、可怜。不懂得修福。民国以来。我们所看到这个社会上的一些大富长者、豪门贵族。都是过去在那些帝王时代修的福。现在来享受。我们这一生真的是有幸遇到佛法。所以才能看得出来。这个世间因缘果报。我们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于是我们自己知道应该怎么作法。

  这一句是离偷盗。得的福报是『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这两句话是你得到的是最胜无比的福德。不仅如此。后面这两句『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福慧两种福报。你都得到了。这个果报真正是无比的殊胜。智慧。这是法布施所得来的;真有施心。著作决定不可能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个字样。这些他得的福。非常非常有限。佛门里面。现在有一些大德也是粗心大意。疏忽了这桩事情。自己的著作也印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把自己的法缘断掉了。违背了自己的誓愿;誓愿天天还挂在口皮上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你度什么众生?违背自己的誓愿。你度的众生是有条件的。你拿钱来买我的书。变成什么?变成商品生意买卖了。哪里有法缘?这样的心态念佛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么小气的人。

  我们自己学佛有一点心得。写出来供养大众。恨不得多印一些赠送给别人。自己没有能力印。别人印不是更好吗?我更省事。不准别人印。一定要自己印来卖钱。成什么话!这样的心态念佛不能往生。世间一个慈善的人。尚且不这么作法。我们中国古时候教学。好的东西都是想尽方法流通。我们平常很容易看到的是这些大夫。他们有一些一般的救急的处方。都印成小册子。也是「欢迎翻印。功德无量」。从来没有看到这些善书后面。限制别人翻印。没有见过。中国人过去没有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从外国传来的。

  外国人自古以来接受的教育。是功利主义的教育。他要保护自己。唯恐别人侵占自己的权益。所以法律上订了很多。中国人自古以来受圣贤教育。圣贤教育是希望一切众生各个都能作圣作贤。佛法的教育是希望一切众生早成佛道。怎么可能有限制?这是我们最低限度要觉悟的。往年我在此

佛教孝道讲经

地。演培法师问我:「怎么样能够做到法缘殊胜?」我告诉他:「布施。无条件的布施。无私的布施。你的法缘自然就殊胜。自己只要认真落实佛陀的教诲。依教奉行。法缘是自然殊胜。」

  我讲经弘法四十一年。从来没有说是拉一个信徒来听。没有过;我也从来不去撒广告。这是李老师教导我的。讲得非常有道理。我懂。他说:「你在外面去讲经。你打了很多广告。招来很多听众。头一天不错。大家上了当。被你骗来了;这一听。听到你讲得不怎么样。明天人就少了一半。后天又少了。你不就泄气了?你自己信心就没有了。」这很有道理。不撒广告。我头一天讲经三个人听。第二天讲经四个人听。第三天讲经五个人听。你的听众天天在增长。增长把我们的气就鼓起来了。这是李老师教导我的。所以决定不可以搞广告。搞广告。你顶多是讲一次。你不能讲第二次。讲第二次、第三次。你听众会逐渐下降;除非你真的讲得好。真的讲得好也不搞这一套。

  佛教跟其它宗教不一样。佛教是师道。师道是「只闻来学。未闻往教」。绝不拉听众。听众是自己仰慕

佛教讲经演讲稿参考书

而来的。他有真诚心。这就是印祖讲的「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他真能得利益;拉得来的。感情或者不得已勉强来的。没有恭敬心。不得利益。这真正是过来人才懂得。才把这个道理传给我们。到处去招揽信徒的。这都是外国人的思想。不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748.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680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