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六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3 01:3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六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六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p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五十六集)  2000/8/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

佛教中国化讲经

名:19-014-0056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九面倒数第四行: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这是口业里头第四类。口业是无量无边。佛教导我们。把它归纳为四大类。这四大类非常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透彻的理解。要认真努力去修学。在十善业道里头。佛给我们排列的顺序是:身三、口四、意三。按照身口意来说的。但是在《无量寿经》里面诸位都念到。佛教导我们修十善业。他是把口业摆在第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口业」就

佛教讲经典

是总说这个四段: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善护口业。「善护口业」的果德。就是「不讥他过」。这个「他」不完全指人。它是把人事物都包含在其中。它的范围非常非常之大。这里头的深义。我们一定要细心去参究。

  所以学佛从哪里下手?从「善护口业」下手。其次再「善护身业」、「善护意业」;这是中下根性的人循序渐进。这是渐教。如果是顿教的话。它就不是这个顺序。顿教第一个是「善护意业」。这个就顿了。意清净了。身口哪有不清净的?所以顿教是从意业下手。渐教是从口业下手。这是佛教化众生的方法。我们要能体会。我们体会得。也就懂得怎样去帮助别人。

  佛法如是。世法又何尝不如是?中国古圣先贤。像司马光。自己修学跟帮助别人;人家问:「学问德行从哪里开始」?他跟人家讲「从不妄语始」。这跟佛的意思完全相同。要知道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接触的大众、群众。决定是中下根性的人多。德行的成就没有别的。真诚。真诚就是佛;离开真诚。你就离开佛了。不是说我每天跟在佛身边。每天围绕着佛像。那算不算亲近佛?不算亲近。远离佛。根本不跟佛在一起。内心真诚。你就实际上天天跟佛在一起。时时刻刻没离开。这个道理要懂。

  今天这一科。『绮语』。什么叫「绮语」?这是从比喻上说的。「绮」。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绫罗绸缎这一类的。非常华丽。人见人爱。由此可知。绮语就是花言巧语。大众很喜欢听。可是内容不善。如果我们用现前社会的一些比喻。大家就了解。电影每一个人都喜欢看。电视每一个人都喜欢看。歌舞、音乐、绘画。今天讲的文艺。绮语是包括整个的文艺。哪个不爱?但是这里面的内容不善。内容教人贪瞋痴慢。教人杀盗淫妄。内容跟十善完全是相背的。表达。用现在的话来说。高度的文艺。这还得了?

  今天整个世界。这个社会是绮语的社会。这个影响的面。太大了;影响的力。太深了。自古以来文化的起源。就从这里起的。古老的时代。文明的发端是歌谣。我们现在这个世间还有很少数没有开化的这些民族。我们现在称之为「土著」。没有跟外界社会

佛教讲经小课堂

接触的。他们没有文化。他们喜欢唱歌。他们也会跳舞。所以歌舞是文化的根源。中国在过去。古圣先王这些人很聪明。真有智慧。所以对于歌舞。无论在形式、在内容。都知道加以防范。用它来提倡正面的教学。这个功德就大了。

  佛也用这个方法来教化众生。佛门里面重视仪规、重视音乐。佛家讲的「梵音」、「梵呗」。但是晚近这一两百年当中。佛教里头没有这种人才。音乐艺术的人才没有了。没有人教。没有人提倡。再看看基督教、天主教。他们非常重视。他们宣扬的成就超过佛法有道理。乐教。这个「乐」。包括歌舞。佛法不是不重视。缺乏这一方面的人才。过去学佛的人。拘束在戒律里面。造成了很多障碍。这个障碍的形成。是不能够深解义趣。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佛的经论接触得太少。了解得太少。深度不够。所以不晓得怎么个作法。造成佛法在末法时期弘传的障碍。弘扬跟宣传。

  诸位在《大藏经》里面。看到《归元镜》这本书。这本书我们现在把它翻印出来。印了好几次。是剧本。用昆曲的方法来表演。用平剧的方法来表演。但是今天昆剧跟平剧。一般人也看不懂了。这个文化水平确实降低了。我们要从中国古籍来看。确实是一代不如一代。现在大家看的是电视连续剧。平剧看不懂了。但是古人这个作法。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佛法宣扬方面。应当要走向舞台。要去表演。表演的内容。佛法实在讲。太丰富了。所有经典都能够把它写成故事。

  《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个内容多丰富、多好。有这种天分的人。希望他把这一部经写成连续剧。每一参是一个单元。当然这个单元里面内容有长短不一样。短的也能够编写五六个剧本。一个星期播完。长的可以能播一个月。用这种方法去弘法。比我们讲经效果不知道收多少倍。我们讲得口干舌燥。没有几个人听懂;舞台上一表演。这个效果多大。所以我们要利用现前的高科技。要把佛法转型。

  最近我们在香港建立一个小道场。香港那边居士发心。买了一层楼送给我。三千呎。他们那边计算面积跟新加坡一样。平方英呎。三千平方英呎在台湾还不到一百坪。一百坪是三千六百呎。三十六呎是台湾的一坪。大概也有七、八十坪。那边同修现在在装修。前天还打电话给我。要请佛像。我说:「一律不要佛像。教人进到这个地方。不要感觉得这是佛教的道场。」他问:「怎么做?」「完全用电视台摄影棚的作法。一进去。这是电视台的摄影棚。佛像有几尊。放在橱柜里面。用的时候搬出来。搬到这里来做道具。不供佛像。完全用现代艺术将佛法表达出去。」

  绮语不是不好。人人爱听。人人欢喜。内容!孔老夫子很慈悲。删《诗书》。「删」是什么?误导众生的地方。他把它删除。删的标准。《论语》里头说得好:「思无邪。」我们所读的《诗三百》。这是古时候的诗篇、诗歌、歌谣。三百篇。孔老夫子把它搜集起来。审查鉴定:「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就是佛在这部经上告诉我们的。「不容毫分不善间杂」。那就好了。如果我们能够编出现代的连续电视广播剧。遵守孔老夫子指导的原则「思无邪」。孔老夫子用三个字。《十善业道经》里面文字多。「不容毫分不善间杂

佛教初级讲经说法有声

」。它说了这么多。夫子只说三个字。这样才能够教化众生。

  可是我们看看现前这个社会。报纸。特别是报纸的一些副刊。内容教仁义道德的少。电影、电视、戏剧、歌舞。教的是什么?我们仔细去想想都知道了。都是教人做不善。都是教人争利、纵欲。总起来说。这还得了?人人都争利。到最后演变。决定是流血战争。孟夫子讲得好:「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你这个国家。从国家领导人到底下的小民。个个都争利。争权夺利。这国家就危了。社会就动乱了。国家危亡。今天是全世界上下交征利。这世界危矣。

  所以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人在这里讲世界末日。我听了我相信。世界何以有末日?社会倡导的是争利、是纵欲。就有世界末日。圣人教导我们的。不仅是佛菩萨。我们看看每一个宗教里面的圣人。世出世间大圣大贤。劝导我们寡欲。劝导我们自己生活节俭、忍让。劝导我们布施供养对别人。哪有争的?所以圣人之道跟今天社会。恰恰是一百八十度的相反。我们这个世界有没有救?世界末日能不能缓和?能不能推迟?能不能消除?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大家能回头。不竞争。竞争。世间出世间圣贤典籍里头都没有。哪有争的?圣贤典籍里面只有让。决定没有争。「你要。我完全奉献给你」。决定不跟人争。命里面有。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求也求不来。

  《了凡四训》把这个道理、把这个事实真相。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佛跟我们讲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教我们自求多福。我们要财富。财富从哪里来?财富从布施来的;愈施愈多。愈多愈施。绝不是为自己。是为社会大众。是为苦难众生。我们自己知足常乐。每天三餐饭能饱肚子。衣服能保暖。够了。还要干什么?多余的要给缺乏的人。要给需要的人。世出世间圣贤这样教我们的。大圣大贤都教我们「于世无求。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寡欲、知足。知足者常乐。「于人无争」。绝不和人争利。名闻利养决定不争。五欲六尘。这是生活不能离开的。得少为足。不必多求。住房子。住个小小的房子足够了。收拾也容易。你住个大房子。每天要用多少时间去整理。自找麻烦。几个人能够想通多欲苦、竞争苦?自找苦吃。

  所以首先我们要认识绮语。它的内涵是什么。把它认识清楚。我们可以以这个手法来弘法利生。只要把内容调整。就正确了。教化众生一定要晓得现在众生生的是些什么病。我们要怎样去对治它。现在众生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我们的教法就知道要提倡忠孝。要讲仁义。别人对我不义。我对他要义;他对我不仁。我对他要仁。这是教化众生。他不知道恩德。我们知恩报恩;他不懂得孝顺父母。我们孝顺父母;他不懂得尊师重道。我们懂得尊师重道。做给社会大众看。这是表演。人生如戏。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就是当演员。演给大家看。说给大家听。这就叫做普度众生。

正宗佛教讲经大全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722.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六;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676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