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八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3 01:2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八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

佛教讲经大会视频

ottom:.0001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p {margin-right:0cm

2020广东佛教讲经听

;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五十八集)  2000/8/2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4-0058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面第一行: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这一段意思深广无尽。诸菩萨的修行全在这一条。六道众生的堕落也在这一条。由此可知。这一条关系凡圣之区别太重大了。贪瞋痴。世尊在一切经教里面告诉我们。是三毒烦恼。是无量无边烦恼的根本。虽然说三个:贪、瞋、痴。三要归成一。就是贪。所以佛教菩萨六条修学准则里面。第一条就是布施。布施就是对治贪欲的。虽然说六条。六波罗蜜。六波罗蜜要归成一。就是布施波罗蜜。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他为什么能成为圣贤?能离贪欲。贪欲的根拔掉了。这个人就成佛;真肯拔除。还拔得没有干净。这个人叫菩萨。凡夫不但不离。天天在增长。增长贪欲。就是增长堕落三恶道的机会;离开贪欲。就远离恶道。我们要明白这一个事实真相。换句话说。人生苦短。纵然活上一百年。也不过是剎那间之事。百年之后。时间还长着。怎么办?往哪里去?聪明人不能不考虑。即使眼前你所希求的福报。决定不是从贪瞋痴里面得来的;贪瞋痴只有折福。不能增福。今世所求得的福报。是过去生中修的业因、修的善因;这一生所造的恶业。果报在来世。因果通三世。决定的道理。

  我前两天到中国去看一个老医生。这个老医生也在看我的录像带。从录像带上看到我的相。告诉我有病。我跟他谈了一些之后。的确是有学问。绝不是一般的大夫。他对病人。要问你出生的年月日。要问你出生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看中医、西医都没见到过的。什么道理?你的身体的本质。很有道理。你身体本质是什么。你会得什么样的病。这是从根本。在佛法里面讲。这个本就更深。过去生中所造的善恶业。他能够讲到出生的处所、出生的时间。来观察你体质的本质。这相当高明。告诉我们养生之道。最健康的饮食是当地生长的。是这一个月份生长的。这是最营养的。我们今天喜欢吃外国的东西。味道是不错。会得病。跟你的体质不相应。哪个地方土地长的东西养那个地方的人。我们入境要随俗。到那个地方要吃当地的东西。这是最健康的。你不肯吃当地的东西。还要吃别地方的东西。所以就水土不服。你就会生病。这些道理很高明。我们小时候老人都曾经教过。时间久了疏忽了。其实在古书里面。《礼记‧月令》就讲到。「月令」讲十二个月份哪个月份吃些什么东西。可是要记住。必须是当地出产的。这个地区所出产的。对你身体决定有好处。养生之道。

  你懂得养生。不懂得养心。那就是你的病根不能拔除。心是什么?清净平等慈悲。如果你的心是贪瞋痴。那你的心病了。这是真正的病根。万病的本源。不能不晓得。大夫告诉我。我内里头有风寒。我回来的时候告诉大家。睡觉的时候决定不可以吹风。决定不能吹冷气。病根从这里得的。这个道理我懂。我们小时候老

15佛教讲经交流

人告诉我。睡着的时候连搧扇子都不可以。因为睡着的时候你毛细孔全部张开。很容易受寒。得病的时候不知道。到中年以后病发的时候很不容易治。这个风寒会伤害你的肾脏、肝脏。破坏里面许许多多器官的系统。这都是生活上不谨慎、不小心。

  我们心地很清净。读书、打坐。打坐为什么身上要包得紧紧的?因为你身体是静态的。静态最怕风。所以我们在读书。很安静的时候都不可以吹冷气。不可以用电风扇。活动的时候没有关系。你身体在动。这个时候没有关系。静止的时候不可以。我们疏忽了。所以大夫跟我说。现在这是很流行的。叫冷气症。冷气房间里面住久了都会有这个毛病。所以我们看到病重的。面色苍白、面门发黑。那就相当严重。脸上没有光彩。所以大家在生活起居上要注意。不要贪凉。贪凉是

藏传佛教讲经堂

要命的。

  贪欲的范围非常广大。特别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但是让人的德行堕落。它是三恶道的第一个因素。要断贪的念头。不是说改变贪的对象。我现在对世间名闻利养不贪了。五欲六尘也不贪了。来贪图佛法。行不行?不行。佛教我们断贪心。不是教我们换对象。换对象的结果。你贪恶的你堕三途。善法生三善道。不能出离六道轮回。再跟诸位说。你念佛不能往生。这个关系太大了。所以佛在《金刚般若经》上教导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舍」就是不贪。并不是说不要了。我们凡夫不要佛法怎么行?一定要佛法。绝不贪着佛法。我需要佛法帮助我们脱离生死轮回。可是你不能贪着。你贪着你的愿望就达不到了。

  贪心不能不舍。但是确实是很难舍的。为什么难舍?人对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习气太深了。无量劫来就受这些烦恼习气熏习。今天想把它一下断掉。谈何容易?可是不断。不断就不得了。这个问题比生死的问题还严重。生死要跟这个问题相比。生死是小事。断烦恼习气是大事。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无量劫来搞生死轮回。是我们的奇耻大辱。怎么会搞成这样?为什么别人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我们还在六道里打滚?这里头第一个因素就是贪瞋痴放不下。永劫脱不了三界轮回。原因在此地。

  远离贪瞋痴。远离十恶业。不是不能做到。这个事情不是

佛教讲经交流发言

求人。求人难。这个事情是求自己的。自己有没有这个认识?有没有这个决心?有没有这个毅力?这三桩事情。尤其是认知为第一。认知要靠圣贤人的教诲。圣贤人不教我们。我们怎么晓得贪瞋痴有这么严重?不知道。佛菩萨先知先觉。他们明了。透彻的理解。提醒我们。告诉我们。我们果然明白了。就要下定决心。彻底放下。不再干这个事情。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开经偈里头所说。「百千万劫难遭遇」。真的百千万劫才遇到一回。不是容易遇到的。我们这一生能得人身、能闻佛法。这是百千万劫里遇到这么一次。如果不把这个机会抓牢。趁着这一生短短的几十年当中。下定决心。舍弃贪瞋痴慢。舍弃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释迦牟尼佛慈悲。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他生在帝王家。他可以继承王位的。舍弃。这么崇高的地位舍弃了。富贵舍弃了。妻子舍弃了。给我们做最彻底、最究竟、最圆满的好样子。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边都不沾。过乞食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过这个生活。这是教我们什么?彻底离开贪瞋痴慢。我们才有出头的日子。永脱轮回。

  诸位要晓得。贪瞋痴慢是轮回的因。六道轮回是贪瞋痴慢的果报。你能够把因离掉。这个果永远就不会现前。了生死、出三界、脱轮回。就在这个认知。你是不是真的认识、是不是真的明白了。我们要懂。佛在此地告诉我们。果然离开了。那就像诸佛菩萨一样。你成就五种自在。五种自在是一切众生所羡慕的、所向往的。这五种自在是果报。永离贪欲是业因。你修因必定证果。你不修因。你怎么能证果?

  第一个就是我们常讲的健康长寿。『三业自在』。「三业」是身、语、意。『诸根具足』。「诸根具足」这一个名词用现代的话来说是身心健康。你的身体没有一丝毫缺陷。身诸根具足。这是果报。三业自在又是它的因缘。什么叫「三业自在」?「自在」是没有烦恼。你有烦恼。你不自在;你有忧虑。你不自在;你有牵挂。你不自在;身心清净才自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个妄念都不生。什么叫妄念。必须要搞清楚。为自己的都是妄念。你修行。为自己成佛、为自己作菩萨都是妄念。

  佛教我们无妄念。无妄念要有正念。正念是什么?正念不是无念。正念是无妄念。正念是为一切众生。我修行。为一切众生;我成菩萨。为一切众生;我成佛。也为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这个念是正念。为自私自利的都叫妄念、都是邪念。佛法里面讲无念。特别是宗门东西讲得多。无念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念头都没有。果报在四禅无想天。那是个外道天。佛家讲无念是无自私自利的念头。有正念。正念是为佛法常住世间。为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众生里面。第一条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是真的利益。不能帮众生破迷开悟。那个利益是小利益。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是真实的利益。他才能得三业自在。他才能得诸根具足。今天时间到了。第一条意思还没有讲尽。明天我们接着讲。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724.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675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