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六十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六十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六十三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2.0p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六十三集) 2000/8/2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4-0063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十善业道经》第十面第二行当中看起: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故。】
这是离贪欲所得到的第二种自在。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是一切众生所希求的。我们仔细观察六道众生。他活在这个世间可以说是终身的追求不外乎这三桩事情。这三桩事情能不能求到?如果说是我们追求能求得到的。实在说我们可以全心全力拼命去追求;如果求不到。那我们的追求就错了。世间人也有少数知道这个错了。可是依然去追求。希求侥幸可以得到。佛告诉我们。世间从来没有侥幸得到的事情。佛告诉我们。这三桩事情是果报。果必有因。
昨天晚上。同学们听到天主教跟我们讲道。也有同学提出问题。提出因果的问题。他们教义当中不讲因果。它讲什么?一切都是神的赐与。换句话说。神欢喜你。赐给你多一点;神不欢喜你。赐给你就少一点。于是有许多人对神敬爱。神赐给他的多;有一些人对神忿恨。祂赐给他太少了。这里面不能解决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我们仔细去思惟。还是佛法里讲得好。佛法讲这是果报。果必有因。你要不修因
如果不离开贪欲。你修因证果依旧得不到自在。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社会。社会上确实有发大财的。有亿万资财的在这个世间很多。累积财物达到几十亿美元。他有没有得到自在?他不自在。为什么不自在?也有原
贪瞋痴这三种恶业。感召的是饿鬼、地狱、畜生;贪心是饿鬼。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三种罪业都造。这个果报就很可怕。这是未来的。现前?现前不自在。你的冤家、债主、盗贼都把你当作目标。都把你看成了猎物。这个不自在非常明显。出门都要请多少保镳。这就显得不自在。如果自在何必要保镳?有那么多保镳。说明他不自在。时时刻刻提防着别人要伤害他。外面的伤害容易防止。内里面的伤害难。如果这个冤家债主投生到你家里。做你的儿女。再晚一辈做你的孙子。这一些就是佛法里面所说的败家子。防不胜防。你现在具足的财富还没有散。是你的福德因缘。我们世间人一般讲。你现在走好运、你在兴旺的时候。这一些冤亲债主在你旁边不敢动。可是运会衰。不能够永远保持着兴旺。到衰的时候怎么办?
不要说是世间人。连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释迦牟尼佛也有冤亲债主。头号的冤家是魔王波旬。佛在最盛的时候。佛法最盛的时候。魔王波旬来护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护法。他在等机会。波旬曾经告诉世尊。他总是想方法要把佛法灭掉。佛告诉他:「佛所说的一切法是纯正之法。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任何力量都不能够坏佛法。」波旬就说:「等到世尊末法时期。」正法他不能破坏。像法他也不能破坏。到末法时期。他说:「我让我的魔子魔孙」。让他的子孙。「统统出家。披上袈裟。现比丘相。来破坏佛法。」释迦牟尼佛听到一句话不说。流眼泪了。经典里面记载的「譬如狮子虫。还噬狮子肉」。
佛法如此。世法也如此。怎样能保全?世世代代积功累德才能保全;哪一代舍弃德行。走上争利纵欲。这一代就毁掉了。佛法里头没有争执的。离开贪欲哪有争执?世出世间人争什么?争的是名。争的是利。如果把名利统统舍弃尽了。「于人无争。于事无求」。这才能保全。所以世尊当年在世。实在讲已经给我们做了圆满的榜样。你有就有人争。你无没有人争。世尊当年在世。他所有的弟子。到世尊圆寂之后。没有人争。为什么?世尊没有财产。在世所居住的精舍、园林、讲堂都是有主的。都是在家居士、国王大臣提供的。产权是属于他们的。佛是借住。不是接受他赠送。没有。接受居士们供养。这个供养是暂时的。不是把这个产权供养的。
所以我常讲。佛在世。他有使用权。供养使用权。没有产权。所以佛灭度之后。这个财产都归原来的施主。大家有什么好争的?没有争的。现在为什么会有争执?现在寺院里头有产权。这就坏了。佛教刚刚传到中国来的时候。道场是国家建立的。出家人也没有所有权。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就像政府所有的机构一样。世尊给我们的垂范。我们要记在心里头。我们要体会这里面的道理。他老人家一生所示现的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得大自在。他得的是究竟圆满。全心全力尽义务的教学。帮助人破迷开悟。帮助人离苦得乐。赢得举世之人的尊敬。这就是他的成就。这就是他无比殊胜的果报。没有冤敌。
我们即使看到魔王波旬、看到提婆达多、看到六群比丘。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一些作恶的人、反对释迦牟尼佛的人、破坏佛法的人。都是大权示现。不是真的。《提婆达多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说。提婆达多堕地狱了。在地狱里面的享受比天宫还快乐。他是在唱戏、是在表演给我们看。告诉我们凡夫之人。业障没有消尽。逆缘总归是有。佛示现这个逆缘。教导我们怎样在逆境、恶缘环境里面去成就自己的道业。做给我们看。说。我们很不容易体会;我们亲眼看到了。在这里面才真正学到东西。表演给我们看。于是我们在这里面感悟深远。
我们今天遇到冤家对头来毁谤我们、侮辱我们、陷
怨贼他也是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要度他。我们不能舍弃他。他迷得比我们深。所以他造作种种恶业。我要如何帮助他破迷开悟、转恶为善。我们互
佛在这个经的前面教导我们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观察善法。行为善;不容毫分不善间杂。那就是止于至善。我们的善才得圆满。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什么叫「上善」?上善是至善。我们从哪里学?从顺境、逆境。善人、恶人。从这个方方面面学习成就的。所以顺境、逆境都是好境界。善人、恶人都是我们真善知识。都是我们的好老师。成就自己的至善。如果对于善人边上起了贪爱。恶人边上起了瞋恨。你不善学、你不会学。不会学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心里头常生烦恼。喜欢是烦恼。讨厌、瞋恨是烦恼。你天天在生活当中生烦恼。会学佛的人。会的人。就像六祖惠能一样常生智慧。顺境里面没有贪欲。生智慧;逆境里头没有瞋恚。生智慧。善人、恶人。统统生智慧。这是佛弟子。如果我们在境缘之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还起贪瞋痴慢。还生喜怒哀乐。你是凡夫。你不懂佛法。你没有学佛。我们在这个地方留意。财物的自在当然得到。化怨贼为善友;如果你没有离开。不能够离开贪瞋痴。你就做不到了。贪瞋痴是三毒烦恼。必须拔除。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729.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六十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六十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