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二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p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四十二集) 2000/7/2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4-0042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晚上我们接受伊斯兰教「皈依协会」的邀请。我们也去了不少的同修。昨天他们问了一些问题。我给他解答。你们听了怎么样?满不满意?
大乘经里面。佛跟我们说了一个最高的原则。就是「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法华经》上讲的「佛知佛见」。宗门里面所讲的「明心见性」。诸位仔细想想。如果伊斯兰教跟佛教是二。你就不能入门;世出世间是二。你也不能入门;我与人是二。也不能入门。不二就是一。叫一真法界。所以有了「二」这个妄想分别执着。就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什么时候你能够回归到「不二」。回归到「一」。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是入佛位。佛跟众生的差别在此地。所以修学掌握到原则。进步很快。违背原则就不得其门而入。所以佛讲的是性相不二、因果不二、生佛不二、自他不二。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皆是不二。一定要晓得这个原理原则。
好。今天我们继续再讨论「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八种。前面的五种我们说过了。现在从第六看起。在经文第八页第二行第二个字: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
一个不妄语的人。他的言论不会有过失。为什么没有过失?他有智慧。常常妄语是烦恼作主、习气作主。所以错误总是不能够避免的。人诚实。心地真诚清净。不欺诳众生。没有妄语。这个人常开智慧;常开智慧。言论当然就没有过失。『心常欢喜』。佛法里面常说的「常生欢喜心」。这个喜悦。对于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古人常讲:「人逢喜事精神爽」。如果人要是遇到悲伤、痛苦。身心健康就受很大的伤害。多愁的人决定多病。杂念多的人决定不健康;健康的人一定是常生欢喜心。常常愁眉苦脸。这个人决定不健康。所以离妄语得这么多的好处。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
一个人诚实、可靠。他所说的话大家都相信。都不怀疑。这个地方说得好。不但人不怀疑。诸天听到都欢喜。天神高高低低层次很多。在佛法里面讲。佛在经上常讲天有二十八层。高级的天人五通的能力很强。叫五种神通。六通里头。他没有漏尽通。除了漏尽通之外。其它的都有:天眼、天耳、他心通(你心里想什么他知道。叫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神足通是变化)。唯独没有漏尽。漏是烦恼。他烦恼没有断尽。也就是说他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断干净。但是比他以下的人来说。他的功夫殊胜。比上他就不能比了。比下那他殊胜。这是我们跟他不能相比的。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太重了。所以根本就不通。妄语是烦恼。严重的烦恼。所以古来祖师大德劝人修行。头一个要断妄语。其它的烦恼容易断。妄语不断就肯定你的妄想习气一条都断不了。这个东西不断犹罢。天天还在增长。你的烦恼习气在增长。它不会止在那个地方。真的是不进则退。所以天人都尊敬。天人也会奉行。末后这一句: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
这就是讲无碍的辩才。无碍辩才是不是学来的?不是的。无碍辩才是属于果报。这个果报是从智慧来的。我们一定要明了。烦恼轻。智慧就增长。换句话说。烦恼重。智慧就少;烦恼轻。智慧就增长。我们要想开智慧。就不能不断烦恼。『智慧殊胜』。辩才无碍。『无能制伏』。这个「无能」是哪些人?烦恼习气没有断的人。他没有能力跟你辩论。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要度外道。佛经里面讲的那个时候的社会。著名的外道有九十六种。外道。不是毁谤人。不是贬低人。「外道」这两个字的定义。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说得很清楚。「心外求法」叫外道。所以我们自己要细心去检点、去反省。我们是不是心外求法?如果是心外求法。那也是外道。这个外道在佛门有个术语叫「门内外」。佛门里面的外道。虽然学佛、皈依受戒了。还是心外求法。换句话说。对于佛的经典没有深入。不了解经教的义理。念念还会受外面境界的影响。这都叫外道。所以外道的意思很广很广。
与外道相对的是「内学」。所以佛法从哪里学起?从内。内是心性。换句话说。内是能现能变。外面是所现所变。能现能变是真的。所现所变是假的。你在假的那一面去求
由此可知。佛法是从内求的。内求诸己。不求诸人。佛法的殊胜。实在讲内证的方法好。直接稳当。它不迂回。直接教我们从内证。但是我们往往不懂得佛的意思。不明了佛教导我们方法的所以然。于是有意无意当中。我们的思想言行跟佛所教的恰恰相反。这是我们不能证果。不能入门的真正原因。如果我们懂得佛的意思。知道他的善巧方便。如理如法的修学。在一生当中契入境界。不是个难事。
话说回来。现在佛教我们不妄语。我们能做到吗?难。做不到。有意无意违反了。什么原因做不到?「我」没有忘记。我要说老实话。对「我」不利。你看看总有个「我」在那边。这个关不能突破。《般若经》上一
伊斯兰教里面。伊斯兰教总结。这他们自己说的。总结伊斯兰教只有两句话。「顺从真主。和睦待人」。跟佛家讲的没有两样。在佛法里面我们常说「随顺性德」。他们说「随顺真主」。没错。性德就是真主。真不假。只有自性是真的。他那个「主」是主宰。主宰是什么?就是《
诸位想想虚空法界里面。有多少不同的族类。有多少不
不同的部分。我昨天跟他们解释了。是因为我们生活习惯不相同。我们居住的地理环境不相同。新加坡人住在热带。西伯利亚人住在寒带。生活方式不一样。这个地方衣服穿得单薄。那个地方穿皮衣服。这是地理环境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历史文化不相同。差异在这里。我们到北方我们穿这个衣服也不行。也得要穿厚衣服。他们到此地来。厚衣服也要脱掉穿单衣服。这就是入境随俗。不同是这些地方。这是小事、小节。不是根本。根本是相同的。目的是相同的。目的都是要教我们生活得舒适、生活得幸福。目的完全相同。就晓得为什么教法不相同。手段不相同。那是有原因的。
所以佛家求的没有别的。佛家所求的是智慧。彻底明了通达宇宙人生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真正通达的人、明了的人。在佛教里面称之为佛陀。称之为菩萨。在其它宗教里面称为神。称为圣人。称为神的使者。名称不相同。实质没有两样。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所以佛法跟其它宗教很容易沟通;如果重形式疏忽实质。那很难沟通。我们总要明了这个道理。智慧开了就圆融。所以《楞严经》二十五位菩萨说他修行证果叫「圆通」。二十五个人个个都圆通。所以个个都第一。没有第二的。通很重要。圆通就更妙了。这是八条说出来了。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这是如来果地上得的相好。如来的真实语。是从不妄语这个业因得来的。如果从相上讲。即得如来广长舌相。那是从相上说。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708.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