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五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2 05:0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五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五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p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四十五集)  2000/7/3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4-0045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八面。经文倒数第四行。从当中看起:

  【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

  这一个果报。我想不论是古今中外。所有一切众生都希求的;人人都希求。可是未必人人都能够得到。我们看看现前的社会。夫妻不和。为什么会不和?这里面还有一个重大的因素。就是被第三者挑拨。而自己听了之后。信以为真。不求深入的了解。两个人彼此怀疑、彼此不信任。这就将整个家庭破坏了。别人离间、挑拨。这是缘。因是什么?因是自己曾经造不善业;我们自己常常去破坏别人。到后来果报还自受。也有很多人来破坏自己。一定的道理。夫妇、家庭如是。你的团体。社会、国家亦复如是。因果报应是世出

安庆佛教讲经法会

世间的定律、真理。菩萨修行成了佛。也没有办法改变因果。这个道理在佛经里面讲得很多。讲得很透彻。没有法子改变因果。而且佛法里面跟我们讲的。确实想想看。是很有道理。善恶因果不能抵销。不能说是我过去造了很多恶业。现在我都做善业了。我将善业来抵销它。将功折罪;这个世间法有。佛法里头没有。所以不能抵销的。抵销是不合道理。

  但是佛告诉我们。你造的不善业这是因。这个因要变成果。当中一定要有缘;不善的业因再遇到不善的缘。这个不善的果报才现前。所以佛教给我们。我们不善的业因早就造了。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就造了。你没有遇到佛法。你怎么会知道善不善?随顺自己烦恼。天天在造业。所以不善因。是三恶道的业因。五逆十恶的业因哪个人没有?各个人

参加佛教讲经比赛要求

都有。可是作佛、作菩萨的善因。也是每个人都有。这是佛常常说的。我们十法界的业因统统都有。将来我们到十法界。在哪一个法界去受生?我们当然希望生天享天福。更高的希望。是希望作佛、作菩萨。得大自在。得大智慧。我们这个业因全都有。关键在缘上;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随哪一个缘?如果我们随顺佛的缘。那就恭喜你。你这一生决定作佛;如果你还要随顺烦恼的缘。随顺自私自利。随顺贪瞋痴慢。随顺十恶业。你将来的果报决定在三途。

  一切果报不是有人在主宰。佛菩萨不能主宰这个事情。阎罗王也没有权力主宰。天神、上帝也主宰不了。什么人作主?自己主宰自己。这个事在佛的经论里面讲得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们纵然受了不善果报。决定不能够怨天尤人。纵然是别人欺骗我们。毁谤我们。我们上了当。我们也不能够怪他。为什么?他那是个缘。我过去生中造作的不善。所以才遇到。如果我生生世世都行善。这个恶缘我不会遇到的。

  我们再想。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这是世出世间至善之人。没有比这个更善的。你看现在这个社会。毁谤阿弥陀佛的人

广西佛教讲经交流

多少?毁谤净土经论有多少?毁谤释迦牟尼佛就更多了。这是什么原因?释迦、弥陀在没有作佛之前。跟我们一样是凡夫。所造这些恶业。作佛了还要受报。你就晓得因缘果报不可思议。所以唐朝。许多同修都知道百丈禅师一个故事。野狐禅的故事。这一个历史记载。绝不是虚妄的。百丈大师每天也是讲经说法。唐朝那个时候的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佛教变成宗教是清朝中叶以后。这个时间并不长。我们算算顶多也不过两百多年。不会到三百年。那个时候是教学。寺院、庵堂天天上课。听众当中有一个老人。他每天都来听。所以大家对他很熟悉。人家问他住在哪里。他说他住在后山。每会必参加。大家都很尊重这个老居士。百丈大师知道。他是个狐狸精。他不是人。百丈禅师知道。

  有一天这个老人向百丈大师请教。说明他自己过去生中也是一个讲经说法的法师。有人向他问一个问题。说:「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回答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这一个答复答错了。因为这个错误。他堕落到畜生道。堕到狐狸五百世了。修得不错。现在能变成人形。但是没有办法脱离畜生道。求百丈大师帮忙。百丈大师说:「好。明天我们在大众讲经的时候。你出来把从前别人问你这个话。你提出来问我。」所以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他就出来请教:「请问老和尚。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师给他改了一个字:「不昧因果。」这个「不落因果」就没有因果了。大修行人是什么?佛是大修行人。法身菩萨是大修行人。他还有没有因果报应?有。不是没有。这个老狐狸过去答复的是没有。这个答复错误了。百丈大师是说不昧因果;因果有。清楚。一点不迷惑。

  我们知道一切众生无量劫来所累积的业习种子。善、恶都是无量无边。所以成佛。佛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也遇到很多悖逆之事。那是什么?过去生中的不善业因现行。现行。佛很清楚、很明白。不像我们。我们遇到挫折。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他们遇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一笔帐。好。现在勾掉了。销了。报掉了。所以不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修行人应该怎样做?从今之后不再造恶业了。这是真正回头。转恶修善。顺境里面。绝不生贪恋之心;逆境里头。决定没有瞋恚的心;顺、逆境缘。都要以平常心。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来处事待人接物。这就对了。挫折、冤枉决定是有。不要说没有。释迦牟尼佛都有。「佛中之王」阿弥陀佛也有。所以真正觉悟的人。对于因果非常慎重。我们从这个道理省悟过来。我们对于人生宇宙的看法就转变了。这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的「入佛知见」。佛是圆满大觉。

  人与人之间要和睦。人与事、人与物。再发展到家与家、国与国、族群与族群。不要竞争。竞争不好。要合作。要和睦、要合作。合作大家都有福。竞争到最后就变成斗争。竞争的发展。不可能不斗争。斗争是非常凄惨的。这是极重的罪业。所以真正觉悟了。就跟冤家债主。我们那种怨恨。也要把它化解。他对我们不和睦。我们对他一定是和睦的。他对我们的心不平。我

佛教讲经视频净空法

们对他的心是平等的。时间久了。自然就能感化了。化开了。这个绝不是一时。是长时间的。所以诸佛菩萨为我们示现。世尊、弥陀都是久远劫已经成佛了。一直到现在。这个社会上还有许多人毁谤。你才晓得这个业因果报非常严重。我们要在起心动念上去改过。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应当和睦相处。都应当互助合作。我们看到一朵花。看到一棵小草。被别的枝条妨碍了、压抑了。我们把它解开。让两面生长都很活泼。对物都应该如此。何况对人?

  世出世间圣贤常常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跟人结怨。有冤结要把它化解。这是智慧。这个叫善心、善行。学佛就要从这里学起。这一段告诉我们。我们决定不两舌。决定不挑拨是非。这个要注意。为什么?有的是有意、无意。有意大概是与自己利害发生冲突。想方法破坏别人。怕别人妨害自己的名利。这是有意的。无意的是听信谣言。人云亦云。于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喜欢听信谣言。喜欢传播谣言。这个习气很多人有;可是这种造的业。他还是要受报。换句话说。我们如何对待别人。一定感得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所以中国圣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话是深明因果报应。我自己不愿意受的。我决定不能够加诸别人。我不愿意别人挑拨我的家人。不愿意别人破坏我的家庭。挑拨我的事业。破坏我的事业。我就决定不可以破坏别人。

  两舌的果报。是要随着它的影响。如果它影响的范围愈大。影响的程度深远。它的罪报就严重。特别是佛门里面。佛法。我们学佛的同修都知道。佛法是人天眼目。诱导人断恶修善。帮助人超凡入圣。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善行。第一等的事业。如果你轻易

佛教讲经重要意义

的去破坏、去阻扰。毁谤、陷害。果报在阿鼻地狱。经论里面常讲。杀人罪很重。你是断人的身命;其实这个罪。跟断人慧命的罪业不能相比。什么叫断人慧命?把别人学佛的机缘断掉了。对于佛法的信心破坏了。这个罪过重。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重罪。堕阿鼻地狱。五逆罪里最重的就是这个罪。「破和合僧」。这五种罪都是堕地狱。但是堕地狱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所以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都是堕阿鼻地狱。时间短;破和合僧堕阿鼻地狱。时间长。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尤其是一个纯正的佛法。你要是破坏。可不得了。业因果报我们必须要晓得。我们不希望有别人来破坏我们的家庭、眷属、事业。所以我们决定不能够挑拨别人。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好。今天时间到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711.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五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五;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668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