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七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p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四十七集) 2000/8/2 新加坡净宗学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八面。经文倒数第三行。从最后一句看起: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
这一段是说明离两舌过失所得到的五种殊胜福报。前面四种介绍过了。最后这一种是第五种。『得不坏善知识』。善知识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同学伴侣。这对于我们学业、道业的成就关系最密切。可以说在增上缘里面。这是第一个重要的增上缘。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头一条就告诉我们。要亲近明师。这就是此地讲的「善知识」。明。不是说这个老师名气很大。现在讲的知名度很高。这个不见得有效果。佛家讲的「明」是明心见性。真正在修学上他有修、有学、有证。当然最好他是证果的;纵然没有证果。也是有真修实学。这样的老师我们亲近他决定得利益。
可是善知识很难得到。自古以来所谓是「可遇不可求」。善知识到哪里去求?愈是真善知识愈谦虚。决定不可能自赞毁他。说「别人不如我。我什么都行」。这种善知识古时候没有。现在很多。现在都是赞叹自己。都是毁谤别人。我们要晓得。凡是自赞毁他决定不是善知识。善知识都非常谦虚。处处都忍让。绝对不会说是任何场合站在别人前面。要争着出风头。没这回事情。他们决定不会干这个事情。真正修道人。说老实话。他们的态度是「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他们的生活环境是极清
佛法是师道。师道一定是尊师重道。你才能求得到。求的态度要真诚、要恭敬、要谦虚。这三个是必须具备的条件。没有这三个条件。诸佛菩萨来教导你。你也得不到利益。这个是一定道理。可是真正善知识。无论是世法佛法。决定是仁慈的。你只要具备真诚、恭敬、谦虚的条件。你去求他。绝对不会拒绝的。他要拒绝你。一定是这三个条件当中缺一个。他会拒绝你;三个条件统统具足。没有拒绝的理由。他会很认真的帮助你、成就你。
我在年轻的时候。曾经亲近很多善知识。没有一个
研究人的问题。那就不能不去研究哲学了。怎么做个好人?怎样开智慧?这才一心一意想学哲学。也亲近几个老师。最后我选定方东美先生。他很慈悲。我们原先的目的只是希望他准许我们到学校去听他的课。我们就很满足了。他看出我们真的有诚意。确实想学。我们对老师恭敬。我们的态度非常谦虚。百分之百的接受教导。这样一来。他不让我到学校。在他家里教我。每一个星期天到他家里上课。学生就我一个。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在他家里小客厅小圆桌。泡一杯茶。这样上课。我的哲学是这样跟他学的。特别爱护。他的学生太多太多了。为什么要这样特别照顾我?就是具足这三个条件。具足这三个条件的学生不多。这就是可遇不可求;学生要找个老师不容易。老师找个学生也不容易。以后很多同学们知道了。对我都很重视、很赞叹。说:「方老师眼睛长在头顶上。没有瞧得起任何人。他能这样对待你。那你一定很不简单。」
你们在香港的同修。大概在香港都知道唐君毅先生。唐君毅是方先生的学生。这是一个很有成就的。方老师对唐先生也非常爱护。也常常跟我们提起。所以。我们自己本身要具足求学的条件。就是做学生的道理你要懂。你是个好学生。自自然然佛菩萨、上天就会跟你安排个好老师;你不是个好学生。你遇到好老师也枉然。你也得不到利益。
以后我接触佛法了。我亲近章嘉大师。亲近李炳南老居士。都得到特别的照顾。由此可知。我们自己能不能有成就。得不得到善知识、善友的帮助。全靠自己。自己要有真因。外面才有好的助缘。因、缘都具足。果报才会现前。凡事怨天尤人。决定不会有成就。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不对的;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连老天爷也对不起我。我就没救了。为什么?所有善知识、善缘看到你敬而远之。不敢碰你。这个道理要懂。真诚、恭敬、谦虚。处处忍让。
做学问的人。没有领袖欲、没有占有欲。他都是非常热心站在旁边、站在后面帮助别人。所以能与一切人和睦相处。退在后面。我一生都是帮助人。只要人家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他所作所为是正法、是利益社会大众的。我们就会相处很好。过去韩瑛馆长。我们相处三十年。她往生之后。我们接受李木源居士的邀请到新加坡来。我们全心全力帮助他。因为他们是居士身分。所以我们在一起。他总把我摆在第一位。他们在第二位。这个是在家人尊重出家人。如果他们两位是出家人。我一定让他站在当中。我站在他旁边。一定的道理。谦敬不只是一生。生生世世。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永远是谦敬的。《论语》上面。学生赞叹夫子的德行:「温、良、恭、俭、让。」最后。忍让。让是谦虚。处处让。时时让。让是美德。
什么叫「不坏善知识」?你亲近善知识这个缘。绝对不会有人破坏。你得不坏善知识。亲近善友。特别在这个时代。毁谤嫉妒在所不免。我亲近的三位老师。真的是三位大德。有人知道我跟他们学。就有人来阻碍。来劝我:「他们不是真正的好人。」嫉妒障碍。劝我们退心。去另外找别的善知识。说章嘉大师是政治和尚。说李炳南老居士是四宝。说方东美先生厌弃他的元配。说闲话的人多。我们听听一笑了之。我还是一心一意跟他们学。轻易听别人两舌挑拨。我们的心就动摇了。信心就丧失了。这是自己没有福报、没有善根。听信谣言。他说的那些话是不是事实?我们不经过调查轻易相信。愚痴到了极处!我们有没有调查的必
『不诳惑故』。「诳」是欺骗。老师不欺骗我们。我们做学生的人决定不欺骗老师。以真诚心相待。人生在世。古人都感叹。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遇到一个知己。可以没有隐私、没有隐瞒说话的。你这一个人这一生值得了。我这一生还遇到好多个。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具备不诳惑别人。不但对老师。对父母、对尊长、对朋友、对一切众生。我们都不欺骗。没有欺骗的理由。为什么欺骗众生?我不欺骗别人。别人有欺骗我。我也欢喜接受。为什么会有这个果报?我这一生懂得这个道理。不欺骗别人。过去生中没有遇到佛法。大概也骗了不少众生。今天别人来欺骗我。冤冤相报。帐就这样结掉了。好事情。他骗我。我不骗他;他毁谤我。我赞叹他。帐结掉之后。善缘成熟了。所以总要记住。真正修道人、真正做学问的人。一定要懂得化敌为友。这就是你成就了。跟人不可以对立。
我也常常劝人。在这个社会不要竞争。我们学佛人懂得因果。「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有所发明。现在这个世间。一切有发明的人都申请什么?专利。我也曾经劝一位科学家。现在在美国。他是中国人。他发明的东西也有一百多种。样样都申请专利。我告诉他:「放弃专利。你的利得的更大。你那个专利很小。一点点。为社会众生造福。你要专利干什么?」这要智慧
圣人、贤人。中国人称圣贤。什么叫「圣贤」?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这个人称圣人、称贤人。在佛法里面称佛、称菩萨。他们通达明了。通达明了的人。哪里会有什么专利、所有权?不可能的事情。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善知识不诳惑我们。我们也不诳惑一切众生。你才能得真善知识的教诲。你才能够亲近诸佛菩萨。这是五种不可坏法。这五种不可坏法的真因是不两舌。这五种不可坏法。能成就世出世间一切善业、一切真实功德。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前面讲不是学佛的。要是学佛。志在无上菩提的人。
【后成佛时。得正眷属。】
『眷属』。是讲法眷属。你的团体、僧团。大家在一块修行。
【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为什么?你没有恶的因。诸魔外道虽然是恶缘。你没有恶因。恶缘再多。它不起作用。因要正。因不能不正。十善业是正因。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713.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6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