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p {margin-right:0cm;margin-left:0cm;font-size:12.0pt;font-family:宋体;}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五十集) 2000/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4-0050
诸位同学。大家好!古人常说:「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再好的制度必须要有人执行。才能产生效果。教学也不例外。再善的教育。如果学习的人不能落实。那就变成清谈。对自己修身齐家。对社会、对国家都没有实质的贡献。宗教教育也不例外。今天社会普遍的厌恶佛陀教育。原因在哪里?我们要明了。我们接触之后。深深的明了佛陀教育是世间。包括古今中外。确确实实是至善圆满的教育。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这个责任谁要负?佛陀的学生要负。不能怪别人。佛已经不在世间了。祖师大德也已经远离我们而去。现前的佛门弟子。在家、出家。我们对于佛陀的教诲不能够认识、不能够理解、不能够奉行。我们是佛菩萨的罪人。是祖师大德的罪人。
昨天晚上我听何云先生告诉我。此地国大古振美教授这些年来写了一本大书。分量很大。专门研究佛教在中国这两千年。对国家、对民族、对政治、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他非常赞叹。他说这个工作过去没有人做的。我认识古教授。那个时候他还在大学念书。我认识他大概有三十多年了。他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法。很难得。足以启发现在世界每个国家地区的领导人。
我知道西方。我在美国住得很久。美国这个国家非常欢迎信仰宗教。从小学就是如此。他就调查小学生有没有宗教信仰。不管你信仰哪个宗教都好。不信仰宗教的他就给你打上问号。你是个问题学生。确实跟我们东方人观念不一样。为什么?宗教教育在西方人心目当中。是道德的教育。你心目当中敬神。你会受神圣教诲的约束。这是一桩好事情。他们不把这个看作迷信。我们仔细观察。西方人的领袖。美国的总统、英国的首相。星期天都上教堂去做祷告。那是宗教教育。
佛教要讲宗教教育。这个「宗教」的定义跟他们观念当中绝不相同。这是我们学佛人必须要辨别的。我们佛教讲「宗」。是讲禅宗。专指禅宗;讲「教」。除禅宗之外。其它九个宗派都叫做「教下」。宗门教下。这是我们佛教本身称「宗教」。诸位要晓得。宗门、教下都是教育。都是教学。所以佛教是教育。我们称释迦牟尼佛。没有称他作「主」、没有称他作「神」、没有称他作「上帝」。我们称他作「本师」。你们看看这个称呼。「本师」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的这个老师。佛陀教育创始的这个老师我们称「本师」。我们自称「弟子」。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味道?我们跟佛的关系。师生关系。教育里面才有师生关系。宗教里面有父子关系、主仆关系。没有师生关系。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在后世。社会一般大众称出家人为「和尚」。「和尚」是梵语。它的意思是「亲教师」。要用我们现代教育的名词来说。和尚是两种身分。第一种身分是学校校长。校长是和尚。除校长之外其它人不能称「和尚」;其它的人在佛法里面称「阿阇黎」。我们中国人称「法师」。和尚是主持教育的。他负责整个教学。他聘请这些教授、老师。是替他执行的;他管教育政策。决定教学计划。怎样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是校长。所以。教职员都是帮助他执行的。所以和尚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但是在大学研究所里面。指导教授也算是和尚、亲教师。研究所里面的指导教授。所以和尚是这两种身分。一个是校长。一个是指导教授。极其尊敬的称呼。所以「和尚」不能随便称的。极其尊敬的称呼。「阿阇黎」也是梵语。它的意思是。这一个老师他的言行可以做我的榜样。所以古时候翻作「轨范师」。轨道、模范。这是一般称教职员;教职员的言行可以做学生的榜样、做学生的模范。
唐朝时代。佛教在中国起了一次很大的革命。那就是丛林制度的兴起。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这个好!丛林制度是什么?就是正规的大学。释迦牟尼佛一生讲学。跟孔老夫子一样。办私塾。没有正式成立学校;传到中国还是这个样子。还是属于私塾教学这一类的。到马祖。马祖是禅宗第八代。我们一般俗称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徒孙。马祖、百丈都是第八代的。他们两位发起建丛林。就是把佛教教学正规化。有组织的、有系统的组织起来。「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那就是这个学校的章程。里面的一些规章制度。百丈大师他拟订的。这就是佛教大学。丛林里面分工。跟现在大学没有两样。丛林的主席也叫做「方丈」。那就是校长;方丈是他居住的房子。房子不大。方圆一丈。所以称为方丈。这里看到出家人生活的简单、节俭。这是主席。这是和尚。所以称「大和尚」。
和尚下面有三位纲领执事。一个是首座和尚。管教务的。就是现在大学里头的教务长。他叫「首座」;「维那」。管训导的;「监院」。管总务的。名称不一样。其实首座就是教务长。维那是训导长。监院是总务长;现在学校组织跟那个时候一样。只是职位名称不
我们看看古大德在经书里的批注。特别是清凉大师注《华严》。都给我们指出来《华严》种种表法的意思。经上跟你们讲得那么多。菩萨。菩萨是彻底觉悟的人;讲的天王。诸天天王是代表这个社会政治制度各级的领导人。这个属于天王。我们现在在《华严经》上读到的。像国家领导人、省级领导人、县市领导人。这一类属于天王。这我们已经读过去了。现在我们读的是杂神众。你看到这许多人。我们最近读的。还没有读完。紧那罗王。这些杂神有几十种之多。杂神代表什么?社会各行各业的领导人。不是属于政治领导人。你开个公司。你开个商店。老板都是领导人。是这一类的。我们这个《十善业道经》里面。这是教龙王。龙王属于杂神类的。他不属于政治。你要懂得它的含义。它没有迷信。它把它教学升华。用艺术方法来表达。含义就深了。活泼了。
佛讲这个经。在娑竭罗龙宫讲的。娑竭罗龙宫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实的社会。「娑竭罗」是梵语。照字面翻。「咸水海」。这海水是咸的。我问你。海水好不好喝?海水不好喝。对!这代表什么?我们这个人世间是苦海。苦海无边。娑竭罗是代表苦海。「龙」是什么?这个社会上的人心、事理变幻无常;龙是善变的。龙跟蛇在古时候人心目当中是最会变化的。这是形容什么?世间人情事理变化多端。所以龙宫在哪里?在我们现前社会。谁是龙?每一个人都是龙;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叫龙。「王」。就是各个行业里头的领导人。你在家里是个家长。你是家里的王;你开个小店。你是老板。你是小店的王。就是这个意思。哪来的迷信?你要懂得佛说法的深义。
所以佛法里头常讲:「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你要照着文字来解释。去理解。三世诸佛都喊冤枉。你把他的意思全解错了。你不懂得他说话意在言外。这才美。让你去体会。一
因此。我们从各个方面去观察。我们才真正理解释迦牟尼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今天社会大众的观念给释迦牟尼佛定位。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我想这是学佛的人都会肯定的。释迦牟尼佛一生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值得我们尊敬。我们学佛就要效法释迦牟尼佛。我们献身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我们
所以。人不能不学佛。学佛与信仰宗教不发生冲突。这个话大概是在三、四十年前。我在辅仁大学讲过。我记得我在辅仁大学讲演的时候。前面两排坐的是神父、修女。后面坐的是他们学校的学生。我看到这么多神父。我看到很欢喜。我告诉他:你们跟上帝是父子关系。你们来学佛。跟释迦牟尼佛是师生关系。没有冲突。你在家有父母。到学校有老师。哪里会冲突?我还特别劝他:一定要好好的跟释迦牟尼佛学。否则的话上帝会很感叹。「我的儿女不错。是很好。可惜没有上过学」。上帝也很难为情;如果你学佛。上帝感觉到很荣耀。「我的儿女是最有智慧释迦牟尼的学生」。他也增光。我说了。大家都哄堂大笑。那一天同学们告诉我。说这些神父让我留半个小时。他们要提问题。我讲完
所以佛教是究竟圆满的教育。任何宗教徒都应当要学佛;它是智慧的教育。没有智慧不能解决问题。真的。学佛上帝不反对。我们在经典上看到。上帝常常请佛菩萨到天宫去讲经说法。所以我说:「现在你不学也没关系。你好好的去修你的法门。将来你真的到天堂了。你到天堂里。你的上帝请佛菩萨讲经。你跟着听也一样。也不错。你上不了天堂。那你这个机会就错过了。」所以我们要明理。要认识佛教。要肩负起教学的使命。要做好榜样给社会大众看。如果我们不能做个好样子。我们就是佛菩萨的罪人。是祖师大德的罪人。我们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社会。你没有机缘接触到佛法。那就另当别论;接触到了。我们就有使命感。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71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十善业道经- -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6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