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890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890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890
许华 许华 2 0 2011-10-06T15:26:00Z 2011-10-06T15:26:00Z 1 2157 12299 102 28 1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九0卷) 2008/1/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9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经文第二段「明不离觉树。各升释天」。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须弥。向帝释殿。】
这段经文令我们疑惑的。就是没有离开菩提树下。这个经还加上一个『一切菩提树』。前面我们都看到清凉大师的开示。而上升须弥山顶。须弥山顶就是帝释天。我们中国人称他玉皇大帝。佛经里面常常称它为忉利天。就是这个地方。大师为我们介绍的时候。举了古德许多人的说法。然后他再做总结。把这段的义趣给我们说明。之后他又引古德解释这一节经文。「略有十义」。这十义前面的五种我们学过。前面五种。第一个是处所相入。第二个就是讲相入。那个范围就非常大。第三个讲一切即一。第四个讲一即一切。第五个就佛身来说。佛是法界身。遍一切处。
今天我们从第六看起。第六是「约佛自在不思议解脱」。这讲自在。自在是不可思议的解脱。「解」是把所有一切障碍解除了。我们这样说法大家容易懂。再没有障碍了。「脱」是脱离一切系缚。脱离三途、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这是得到真自在。在这个境界里面。大师跟我们讲「谓坐即是行住」。它后头还有一个「等」。实际上四个字全代表了。行、住、坐、卧。这些是形相。这些形相在我们凡夫看有。说是坐。坐就是行、坐就是住、坐就是卧。这很难懂。他底下说的这句也不容易懂。他说在此就是在彼。「在此」是菩提树下。「在彼」是须弥山顶。「皆非下位测量故也」。下位是什么?等觉以下;这是如来的神通。不思议的境界。等觉以下的菩萨没有法子去测量。测量就是你去想象。无法想象。这个说法对于一个虔诚的佛弟子。老实人。行。他也就不想了。我是凡夫。那是佛的究竟果位。我们怎么想也想不通。算了。不要想了。相信就好了。佛不会骗我们。其实。能不能解释?能。用什么解释?《华严经》上讲的十玄门。十玄跟我们讲的什么?无障碍。那才叫真正自在。有障碍就不自在。十玄里面最重要的。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必须要知道。那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坐是虚妄。等于虚妄。行也等于虚妄。住也等于虚妄。卧也等于虚妄。你说它一样不一样?你懂这个道理。这个问题结束了。不是真有;真有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我们现在难解的地方在哪里?我们都认为相是真有。坐是坐的相。行是行的相。都认为它真有。而不知道所有现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不存在。真正存在不动摇的是什么?法性。法性不是法相。能现法相。但是所现的法相是虚幻的。梦幻泡影。我们毛病发生在哪里?发生在执着。你人不执着。当下就得清净心。你就得三昧。三昧就是正受。正常的享受。你有分别、有执着。你就有苦乐忧喜舍。有苦乐忧喜舍。在佛与法身菩萨眼目当中叫可怜悯者。他只能可怜悯你。他没有办法帮助你。为什么没有办法帮助你?自作自受。
我们学佛。尤其学大乘。体验到这个层次。我们逐渐明白。这也是悟。叫解悟。我们理解了。对于事实真相逐渐明了了。但是明了。我们没有得受用。为什么?天天还是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是烦恼。不正常的。还是过这个日子。原因在哪里?我们也知道。不是不知道。执着没放下。执着愈重你愈苦。苦乐忧喜的这个受就愈严重;执着愈淡薄。你这个感受就淡薄。所以你放下一分。你得一分正受;放下两分。得两分正受。你为什么不放下?在觉悟的人。这个觉悟的人最低的是阿罗汉。因为阿罗汉不执着。虽有妄想分别。他不执着。所以六道没有。他不在六道。
执着如果要不放下。你离不开六道轮回。离不开六道轮回。你所修的就是善恶的业因。善的因感三善道的果报。天、人、阿修罗都是善。这三善道;不善的业因感三恶道。贪心饿鬼。瞋恚地狱。愚痴畜生。你脱离不了六道轮回。这是事实真相。这个事实真相是就我们凡夫说的。迷的这边说的。要是觉悟了。觉悟。这个没有。觉悟哪有六道!不但没有六道。十法界也没有。所以觉悟之后。法界叫一真法界。这个法界里头永恒不变。那我要问你。有没有十法界?有没有六道轮回?有。永恒不变。那个十法界、六道轮回就像我们看万花筒一样。我用这个比喻。诸位也许能体会到少分。你看万花筒里面千变万化。能生万物。怎么变也离不开万花筒。万花筒里面那些不同颜色的碎片就像什么?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习气种子。有善、有恶、有无记。所有一切万法它变现出来的。它是缘。自性是体。自性没有相。但是遇到缘它会现相。缘不是真的。所以相也不是真的。
佛在大乘教里面跟我们讲缘是什么?缘是心动。就是不觉。一念不觉是第一个缘。这一念不觉就有现相发生。发生什么?首先发生的是「能见相」。能见。我们今天讲的精神。佛法里面讲心法。这个心法就是阿赖耶。能见相。见分。只要有能见相。那个境界相就现前。境界相是物质。那个物质就是能大师讲的能生万法。决定是先有能见。后有所见。能见跟所见都是依法性。法性是体。能见不是真的。所见怎么会是真的?你把这个道理要是参透。真的搞通了。你的心定了。你看到这个千变万化。看这个宇宙千变万化。看到现在的人事千变万化。看到社会现象千变万化。你不会动心。你在境界里头怎么样?
所以《华严》前面读过。讲得好。「迷唯一念。觉止一心」。什么叫觉?一心就觉。一心。一心没念头。有念就
此地讲的佛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本人。不是讲的别人。为什么?生佛不二。现在我是众生。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佛是由法性现的。我们众生也是法性现的。离开法性。没有一法可得。法法皆如。法法皆是。下面第七「约缘起相由门」。第八「约法性融通门」。第九「约表示显法门」。第十「约成法界大会门」。「然此十解。前五玄门」。六到九是「所以」。说明它所以然的道理。最后一条是「总意」。「欲成十义。相参而立。虽似杂乱。不违经宗」。都是《华严经》说的。这都能讲得通。
这个地方我们就要回味一下玄门无碍的十个因。《华严》都是用十表法。这清凉大师在「玄谈」里面讲的。「诸法何故事事无碍」。诸法是一切法。这讲到究竟。通常讲的四种无碍。理无碍。从理上讲没有障碍。事上讲也没有障碍。理事无碍。最后讲到事事无碍。事事无碍。给诸位说。是法身菩萨境界。法身菩萨就是佛。真佛不是假佛。理事无碍。这要次一等。是诸菩萨的境界。我们通常讲三贤十圣。讲别教。这不是圆教。三贤十圣理事无碍。我们今天多麻烦。理有障碍。事有障碍。理事是更有障碍。事事是怎么谈也谈不拢来。愈来愈复杂。问题全是妄想分别执着所造成的。所以说一切法。一切法真的是事事无碍。所以一切法可以圆融。宗教跟宗教怎么会不能合作?古人讲的这些道理。做人的道理。现在人为什么不能用?要不能用。那不就是事事有障碍了吗?能用。
所以清凉给我们说出十条。第一个是「唯心所现」。这个心是自性、是本性、是法性。《华严经》上常常讲的法性。所现的是什么?所现的是相。这个相有精神的现象、有物质的现象。无论是心。或者是境界。境界是物质。心、境统统是自性所现的。就是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地方讲的心。就是惠能大师讲的自性。能生万法。「诸法之本原。非有别种。为自唯一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故彼此必有可和融之理」。它怎么会不和?它怎么不能融?诸法是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法界里面有情众生可以和睦相处。融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和谐。它有和融的道理在。实在讲。《华严经》这个教义。特别是现在搞外交的这些人。他要懂得这个道理。国家跟国家有可和融之理。族群跟族群有可和融之理。宗教跟宗教有可和融之理。再跟你说。我们人。你看我们这几年的实验。种菜。跟那些蔬菜有和融之理。跟那些小虫、跟那些小鸟都有可和融之理。我们做实验都成功。跟牠们能和融。跟人怎么不能和融?哪有这个道理!那人还不如鸟兽。
十法界依正庄严。彼此真的有和融的道理。这个和融的道理。就是前面讲的一切法为自唯一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为什么有这么多差别?因为缘起不同。所以现相就不一样。缘起有先后。缘起有次第。缘起有差别。我们再说得通俗一点。大家好懂。怎么说缘起有差别?就是我们念头有差别、想法有差别、看法有差别。这你就懂了。譬如讲十法界的缘起。我们心平等。心怎么平等?心里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什么境界现前?佛境界现前。一真法界现前。这个境界就是佛经上讲的实报庄严土。不是释迦牟尼佛、也不是阿弥陀佛、也不是毘卢遮那佛的。是你自己的。再跟你说。释迦、弥陀、毘卢遮那都是你唯一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你念弥陀。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现前。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土是唯心净土。你晓不晓得这个道理?极乐世界是你自性变现的。不从外头来的。现在我们是堕落在凡夫。我们的实报庄严土有没有?有。没现出来。就这么个道理。不是没有。什么时候现出来?缘成熟就现出来。什么缘?你离分别执着。没有离妄想。离分别执着。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心。这一句阿弥陀佛那是缘。西方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土现前。
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的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是什么人住的?经上讲的。皆是大阿罗汉。大阿罗汉他们住方便有余土。怎么回事情?还是自性弥陀。方便有余土里面的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还是我们的唯心净土。怎么会有差别?怎么是方便不是实报?因为你只有执着断了。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执着了。还有分别。所以现的是方便土。同居土。凡圣同居土。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球是凡圣同居土。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释迦牟尼佛也是自性释迦。这个地方也是唯心凡圣同居土。我们跟释迦有缘。为什么会在凡圣同居土?因为你妄想分别执着都没有放下。统统在。现这个境界。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唯一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
再跟你说。这些种种差别法是平等法。为什么?唯心所现故。十法界的佛法界是唯心所现。菩萨法界也是唯心所现。阿鼻地狱还是唯心所现。离开心。一法不可得。佛心。刚才讲平等心现的;菩萨心。六度心现的;阿罗汉。四谛心现的。苦集灭道;辟支佛。因缘心所现的;天道。十善心所现的。上品十善;中品十善。人道。中品十善心现的;下品十善。下品十善讲十善里面夹杂着贡高我慢。夹杂着嫉妒、好胜。阿修罗道。阿修罗、罗剎;贪图五欲六尘。饿鬼道;嫉妒瞋恚。地狱道;愚痴。畜生道。这都是什么?这都是你如来藏心缘起差别。所以它现的相不一样。但是要晓得。缘起那个念头不是真的。因为如来藏心迷了。它才会有;如来藏心觉悟了。它就没有了。永嘉大师《证道歌》里头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是事实真相。
一切法。一切众生有没有生死?觉悟的人告诉你。本自不生。怎么会有灭?迷惑的人。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认为什么?认为有生有灭;了解事实真相的人知道。一切法本来不生。所以它也不灭。你看六祖证道的时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我们把这些境界相看错了。所以佛说我们六道众生知见不正。那是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什么人才正知正见?最低的程度他是阿罗汉。所以阿罗汉才叫正觉。不是阿罗汉。也是聪明绝顶。你不能说他不觉悟。在佛法里面称为邪觉。不是正觉。为什么?世间聪明绝顶的人。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他执着没放下。所以他那个聪明智慧就称为世智辩聪。世间的聪明智慧。不是真智慧。放下执着。佛说真智慧。但是他妄想分别没放下。也算是真智慧。阿罗汉的智慧、辟支佛的智慧。阿罗汉跟辟支佛执着放下了。阿罗汉放下执着还有习气。辟支佛习气没有了。所以辟支佛比阿罗汉高。
这是说明。你一定要知道唯一如来藏心。如来就是法性。藏是藏在这个里面。心是什么?心就是起心动念。自性迷了叫如来藏。所以如来藏里头有迷有悟。如来藏是带了一分迷。如果不带迷就不叫如来藏。就叫法性、叫佛性。迷了。这才有缘起。第一个缘起就是动念头。一念不觉。这是第一个缘起。那个一念不觉也不是真的。为什么?真的是永远存在。不会消失的;他这一念不觉。马上就消失。消失就没有了。他第二念又起来了。就像我们玩万花筒。我们在转动。它里面不断在变化。为什么会变化?你转动不停。所以它境界相不灭。但是境界相是千变万化。你哪天不动它。不动它就没有了。这境界相就没有了。如果念念是一个念。没有第二念。好像这个境界相常住。像我们看万花筒。我们不动它。里面那个境界相它也不动。但是它有。它不是没有。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念头是一个念头。如果无念。无念就等于这万花筒也没有了。觉后空空无大千。
所以一切法性相、理事、因果如是。怎么没有和融的道理?由此可知。和不来。这个障碍不在外面。在自己。我自己不与别人和。别人也不跟我和。造成对立。对立就矛盾、就冲突。如果我能够跟人和。我不跟人对立。别人跟我怎么样对立都会融化。他对立不起来。这个道理要懂。我们从中国历史上。你看舜王。这史书上记载的。他的父亲听后母的话。后母养个儿子。爱她自己的儿子。嫌弃他。总想把他除掉。把他害死。他父亲也同意。这一家四个人变成他一个人对付三个冤家。他怎么办?他并不是逃避。算了。弃家出走。现在人不都是这样的吗?舜不是这样的。舜总感觉得父母嫌弃我、弟弟不喜欢我。一定是我做得不好。我有过失。天天在想过失。天天在改过失。三年把家里三个人都感动。一家和睦。真的家和万事兴。感动邻里乡党。没有一个人不赞叹。孝子。真的是难得。尧王知道了。那个时候的国君尧王。在中国是圣人。知道有这么好的一个人。打听是真的。不是假的。那再认真的去勘验。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观察他是不是真的。尧有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跟他做朋友。看他待人接物;两个女儿嫁给他。看他在家里面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尧是这样选人的。结果得到儿女来报告。真是善人。不是传说的。是事实。尧王任命他做官吏。帮助他治国。到最后年岁大了。把王位让给他。这就是此地说的彼此必有可和融之理。
那你要懂得。要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古人讲的话一点都不错。我们遇到障碍不能怪人家。你怪别人。你自己这个路永远走不通。应该怎么样?反求诸己。行有不得。行不通的时候。回过头来反省。问题不在外面。如果说问题都在外面。你永远走不通。走不通的时候。问题都在自己。认真反省改过就通了。畅通无阻。所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有与人对立的念头。这个很糟糕。那个某个人对我不好。看到我就像冤家债主。就讨厌。就不喜欢。有没有这个事情?有。为什么会有?前世的缘。不善的缘。遇到之后怎么样?不逃避。这是好机会。要把它化解。他愈是嫌弃我。我愈是尊敬他;他毁谤我、侮辱我、羞辱我。我能够忍受。我遵守佛菩萨的教诲。他有不善。我绝不批评;他有一点点小善。我赞扬他。时间久了。就被你和融了。这个人嫌弃我。我更嫌弃他。那好了。那就闹对立了。这个对立不能学道。不但成不了佛。罗汉都成不了。哪个阿罗汉两个对立?没有;菩萨不和?找不到。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不在外。在内。我们学佛就学这个。决定不跟任何人对立。这个我们讲了多少年。他跟我对立。我永远不跟他对立。对一切人如是。对一切事亦如是。对天地万物亦如是。为什么?唯心所现故。
万法平等。没有高下。无高下当中。这里头有迷悟不同。悟了。没事;迷了。有事。我们如何对待迷而不觉的人?对迷而不觉的。要恭敬、要礼敬、要称赞。你看礼敬是诸佛。凡是说到佛。从相上讲的;称赞。讲如来。这就有差别。礼敬。不分这个人是善人、是恶人。好人、坏人不分。平等的礼敬。真诚的礼敬。而赞叹有差别。这个人言行善。赞叹;不善。不赞叹。决定没有毁谤、没有批评。时间久的时候。他慢慢会觉悟。我做了很多不善。你看人家原谅我。一话一句都不提。做一点小小的好事。他都赞叹我。久而久之。他会被感化。这叫菩萨度众生。所以要有耐心。要有长时间。不是短时间。那个毛病习气都能改掉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己的毛病习气也多。看到别人不善之处。菩萨怎么样?立刻反省。忏除业障。天天忏悔。天天要找自己的过失。要改自己的过失。这是菩萨;凡夫不知道。凡夫只看到别人过失。看不到自己过失。菩萨能看见吗?菩萨也看不见。看不见。我怎么看?看别人的过失容易。看到别人的过失。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我有没有?我觉得他这个不好。那我就要改。所以那个造作不善的人。在一个真正学佛人的心目当中。他不是真的不善。他是装了个样子来教我的。他是菩萨示现。是不是真的菩萨示现?你要作如是想。他就真的是菩萨示现。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道理在这里。这是真理!你能把所有一切的善人、恶人都看作菩萨。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佛菩萨变现给我看来度我的。我现在堕落在其中。我如何能出离?你这个念头一转。你出离就很快;你要是不懂得。你迷在这里面。那你的出期就难了。不晓得到哪一劫你才能出头。
所以你真的懂得唯心所现。你才晓得十法界依正庄严跟自己什么关系。一体。受到极大的伤害也若无其事。我讲经时候常常说。为什么?这个毛病我常常发生。不小心牙齿咬到舌头。舌头咬破流血了。牙齿跟舌头一体。舌头还能抗议吗?还能报复把牙齿拔掉吗?不可能!那你要想。所有一切伤害的人。我是舌头。他是牙齿。他伤害我。我报复他吗?纵然从因果上讲。过去我伤害他。今天他伤害我。我已经觉悟了。我没有再报复。也没有怨恨了。这个结就化解了。就没有了。如果是无意的。他来伤害我。我不记仇。我也不报复。也没事了。你说多好!
也许说「你这
第二个。「法无定性故。诸法为如来藏心之缘起法。原无一定之自性。故有彼此和融之理」。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的。这就是如来藏心缘起所现的。所现这一切法。法没有定性。一切法没有自性。这个性是讲性质。什么是它自性?这个自性就是。缘起就是自性。譬如我们讲一本书。书有没有自性?我们读的这个经本。这本书。书是从哪里来的?书是这么多张的纸把它订在一起。这叫做书;如果一张一张拆开了。那就叫纸。就不叫书。书没有自性。自性叫自体。它没有自性。这一张一张纸有没有自性?纸也没有自性。这个我们知道。纸从哪里来的?这一张纸。是许许多多纤维我们把它压缩成这么一张。我们叫它做纸。这纤维有没有自性?那你再一分析就变成分子。分子再一分析就变成原子。原子再一分析变成电子、粒子。所以你分到最后。所有这一切物质都没自性。没有一定的自性。到最后不能分了。现在称之为基本粒子。在佛法里面称之为极微之微。这是微尘。极微之微。再不能分了。为什么?再分就没有了。
现在科学家发现。物质是假的。物质是什么?物质是能量在比较浓的时候。它出现这个物质现象。可是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这个现象被科学家用精密的仪器。也许是高深的数学推算出来的。这个现象是什么?这个现象就是所有物质的基本物质。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基本物质。我们讲组合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才搞得这么多花样出来。没自性。它们的排列、组合都有程序。它不乱。这是法性。这是性德。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现在人称为神秘的境界。我们细心去观察。你看小鸟麻雀。小鸟。鸟生的一颗蛋。那个蛋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也只有那么大。为什么孵出来变成一只小鸟?没有孵出来的时候。你把蛋打开。一无所有;孵出来之后。这个小鸟外面眼耳鼻舌身。里面五脏俱全。牠怎么这么有秩序?这是什么?这法尔如是。所以那一个蛋。没有变成鸟的时候。它已经具足了。就是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个蛋里头就具足。有秩序。一点都不乱。再小。小到一粒微尘。这佛经上说的。科学家还没讲到。一粒微尘里头有世界。世界有秩序。绝不会作乱的。世界像什么样子?现在我们懂得。天文学家在观察。告诉我们。无量的星球(这星球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在太空当中运行的时候。它真的有轨道。几个星球环绕着一个中心。很有秩序的在那里运转。这一个星系又围绕着另外一个大的星系在运转。大的星系还绕着更大的星系在运转。这是道。它的运作规律那是德。
所以古人真是了不起。我们说印度。这古人。我们知道他们都有很深的定功;我们中国五千年前的老祖宗。我相信他们心地清净。他们也有相当的定功。因为禅定就是清净心。可以突破空间维次。可以看到诸法实相。所以告诉我们生活的规律。工作规律。待人接物一些仪规。它符合道。它随顺道。这个大道。这叫德。所以人在这个世间几十年。他幸福。他快乐。他美满。他健康长寿。他不遭灾难。不是没有道理。现在灾难变成这么多。为什么?人不顺道德。违背道德。那灾难就来了。所以有人说大自然要展开报复人类了。这个话说得不过分。我们能够明白道德。就会知道跟大自然和睦相处。平等对待。那什么灾难都没有。所有一切灾难。现在我们很明了。都是不善的意念造成的。所以化解灾难不难。那不是科学技术能解决的。把念头转了就行。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天灾人祸都化解了。《华严》这一段意思。玄门无碍。跟我们讲原理。所以一切法没有自性。如果一切法。每一个物。都有自己的特性。那就很难了。没有自性。无自性。既然无自性。彼此当然有和融之理。总的来说。就是《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才能够和融。
第三。「缘起相由故。缘起之法。不得单独保体。必为相由而仅成体者。故随而有可和融之理」。凡是缘起之法。实在讲哪一法不是缘起?最初一念不觉。那个一念就是缘起。最初的缘起。佛法里面称为无始无明。无始。没有开始。就是当下一念。没有开始。这讲最初的缘起。这一念怎么?一念十法界顿现。一念顿现十法界依正庄严。如果一觉悟了。觉悟是一念顿息。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一下放下。那个一念就断掉了。一念断掉是什么?一念断掉是自性现前。那个境界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本自清净」。你证得了。「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是!一念顿证。迷悟都在一念。一念起。迷了;一念放下。悟了。都在一念。知道是一切法因缘所生。《中观论》里面讲得好。「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那我们想想。哪一法不是因缘生的?佛说「法界无量缘起。相由而生」。这个缘。用现在的话讲。条件。不是单纯的。无量无边的条件形成这个世间。可是无量无边的这些条件。好像有人在操纵一样。为什么?它不乱。所以一般人不了解。以为什么?一定有个人在操纵。这个人是神。神究竟在哪里。没有人见过。佛法说这是法性。是性德。这个说法说得好。佛不说自然。你看在《楞严经》上。《楞严经》上佛说「非因缘非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总结是什么?妙真如性。法尔如是。它本来就是这样的。这里头真相唯证方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不出来。你也不能去想。为什么?你一想。那个想就是妄想。妄想见不到事实真相。必须把妄想放下。事实真相就在面前。你妄想怎么行?起心动念就是妄想。
所以凡夫永远不能了解诸法实相。不但凡夫不了解。阿罗汉也不了解。菩萨也不了解。为什么?妄想没断。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还会起心动念。虽然没有分别执着。高明。菩萨。菩萨没有分别执着。有起心动念;阿罗汉没有执着。他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着。由此可知。我们真的明白了。佛给我们做印证。我们相信他的话不是假的。他不是妄语。「你本来是佛」。这佛说的。他本来是佛。你们大家都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但以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换句话说。你自性里面无量的智慧德能现在隐了。显不出来。隐了。为什么隐?你有妄想分别执着。透不出来。所以在六道里面。妄想分别执着薄一点的人显得聪明。妄想分别执着厚一点的人显得笨拙、愚痴。就是这样的。好像是浓云密布把太阳遮住了。云彩厚的地方就显得很暗。云彩薄一点的地方显得比较亮。没有见到阳光。阳光好比自性。什么时候云彩都散了。没有云彩了。太阳你看到了。叫见到自性。我们现在有三重云彩遮盖住。无明是一重。分别是一重。执着又是一重。三重。不就是这样的吗?现在我们知道云彩确实一重一重。我们坐飞机去看的时候。上面还是云层。再飞上去还有。我们被这个东西遮盖住。而这些东西本来没有。自性里头没有。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些东西是属于不相应行法。不是事实。它不是心法。它也不是色法。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你有这个东西存在。它就产生障碍。障碍你的智慧。障碍你的德能。障碍你的相好。相好就是福报。全被障碍住了。
佛教给我们修行修什么?就是要把这个东西淘汰掉。可是淘汰。用久了。用成习惯了。跟它有感情了。舍不得离开它。所以佛不辞辛劳。为我们天天解说这些事实真相。就是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为我们解释说明事实真相。为什么?你真的听懂了。搞清楚了。不用叫你放下。你自然放下了。你才晓得生生世世咱们受这个害了。这个祸根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叫无明烦恼。叫妄想。妄想不是想东想西。想东想西那是什么?那是分别执着。那粗了。妄想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是起心动念。这个心念头一动。分别就起来;分别起来。执着就起来了。速度非常之快。好像在一念当中它就完成。我们要把它消除。要把它去掉。真的只有上上根人。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像惠能大师。那行。一下就放掉。说放就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般人不行。刚才讲。在六道里头打滚。无量劫来感情太深了。舍不得放下。那只能慢慢来。所以佛教我们先看破。看破是了解。真的了解透彻。自然放下。像我们。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拥有的财富。财富从哪来的?我们不讲自性。讲自性是人人平等。自性里面被迷了。不起作用。现前的。现前财富从哪来的?过去生中修财布施得来的。你布施得多。这一生多。自然来。你不想。它也来;想。它也来。无论干哪一行。它都来。你命里有。你命里没有的时候。用什么方法都得不到。
今天还有个人告诉我。说香港有个算命的算得很灵。我问他什么名字。他不知道。他说算个命六千块。他一天只算六个人。而且登记排这个名字。三年都还轮不到。他说这个人非常灵。给你算的流年终身。一点都不会错。他会算命。他不会改命运。我相信他的功夫不可能超过《了凡四训》遇到的孔先生。这命能改。云谷大师就教人改命运。所以明白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你真的明白了。你就很欢喜布施。布施要不要考虑?不要考虑。有什么好考虑的。别人有需要的。真正有苦难的。去帮助他。清净心布施。你得来的财富是清净的;你顾虑这个、顾虑那个。布施的时候。你能够得财富。你很烦恼。为什么?你心不清净。道理就是这样。有人很有钱、很有福报。很快乐;有人很有钱。他很忧虑、很痛苦。不都是这个样子吗?这才是真正的因。聪明智慧。法布施;健康长寿。无畏布施。什么样的因。什么样的果。六道轮回就是因果报应。一点都不差。你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真理。
我们晓得。缘起相由。所以说任何一法都不是单纯的。都很复杂。我们过去造的因无量无边。所以这个果里面很复杂。既然任何一法不是单独保住它的自体。像我们这个身体。这是一个例子。非常好的例子。我们这个身体。佛给我们讲这是怎么回事?是五蕴和合而成的。五蕴第一个是色。色就是物质。我们的身体是骨肉。这是物质。这是色法。你看得见的。除这个之外。受想行识这四个是心法。你有感受。你有苦乐忧喜舍的感受。你有思想。你剎那剎那在变化。你保不住。这叫行法。行是剎那剎那。这个剎那剎那你怎么能看得到?我们用个摄相机。电影的摄相机拍。你就看到了。我们在这个地方两小时的学习《华严经》。要用从前拍电影那个摄影机。拆下来。那就是两小时一张一张的片子。你就晓得剎那剎那的。那叫什么?那叫行。你不能永远保住。你的这个现相剎那生灭。我们有摄相机就能够看得很清楚。剎那生灭。这生灭不住。从生到老死。不会有一剎那停住的。没有。所以叫行。所以人。我们讲老。老不是十年比十年老。不是;一年比一年老。也不是;一天比一天老。不是;一剎那比一剎那老。这才是真的。佛在《仁王经》告诉我们。那个速度可快了。快到。这都还是佛的方便说。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钟的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速度那么快。我们怎么能觉察?所以佛讲什么?无常。这就叫无常。青春不住。一切万法统统不住。所以凡是不住的都是假的。它有生有灭。那怎么会是真的?真的。不生不灭。那是真的。万法统统是有生有灭的。
到什么时候不生不灭?生灭相从哪里来的?是从一念不觉来的。念念不觉。所以它有相。所以相也是念念生灭。跟你那个因完全一样。因是念。念念有生灭。相也是念念有生灭。不是真的。知道一切法不是真的。你的心就定了。你的心不会随着生灭去转。现在人讲。你真有功夫了。你真有定力了。你要不了解事实真相。你放心不下。你见色闻声都会起心动念。起什么?头一个起受。你有苦乐忧喜的受。有受的时候。你就会打妄想。我要怎么样离苦得乐?你就会想着种种方法。愈搞愈复杂。愈复杂就愈不能解决问题。给你带来的副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这个道理必须很细心去观察。慢慢你才能够理解。你才能够知道事实真相。知道真相之后。那真叫快刀斩乱麻。放下。原来就是。所以古谚语有一句话说得好。「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个天下可以说十法界依正庄严。确实它无所有。佛说的比这个更究竟、更圆满。「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真的讲到究竟圆满。你在这里面还有什么执着?还有什么好分别的?知道宇宙跟自己是一体。万物跟自己是一体。众生跟自己是一体。全世界的人跟自己是一体。这是你真的觉悟了。然后。你的慈悲心。清净心、真诚心、平等心、慈悲心是性德。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它就发出来了。这一发出来。叫发菩提心。这个位次。这样的人。在《华严经》讲叫初住菩萨。你就到须弥山顶了。
所以晓得缘起相由。缘起相由就是任何一物跟自己有密切、有连带的关系。就像我们一个身体一样。我们手指上一根汗毛跟头上一根头发有没有关系?手指上这一个细胞跟我们五脏六腑里面细胞有没有关系?有关系。它是一体。在人身上是一个整体。你怎么说没有关系?汗毛你把它揪下来。它又会长。头发剪掉。它又会生。你才晓得它有密切关系。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体。地球上所生的任何一种。无论是植物也好、动物也好。决定是。就像我们身上这个细胞、毛发。那跟全体的关系是一个样道理。你不能破坏它。你破坏它。它就不正常。它就会产生病态。病态会感染到其它的部分。现在人类科技发达。自以为聪明。破坏自然现象。好好的一个健康的地球把它搞成一个生病的地球。这是人为的。地球病了。人的日子可不好过。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不能不觉悟!有很多人。包括科学家。警告我们要回头。回头是岸。再不回头。这个地球就发生严重的病态。严重的病态。恐怕地球上的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怎么救法?佛法里面告诉我们。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是原理。我们心地善良。境界都变好了。就恢复正常;心地要还是贪瞋痴慢。自以为是。那就不可救药了。所以连大自然的变化都掌控在我们意念当中。这是我们常常要记住。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我们自己身体健康。与你自己的心、思想有密切关系。与外面。说老实话不相干。外面就是。吃这个东西很补。对我有好处。有没有效?有效。为什么有效?因为你的心说它有效。就这么回事情。如果你心里说它没有效的话。再好的东西。你吃就没有效。你要明白这个道理。
早年我住在美国。住达拉斯。有一次我伤风感冒。就看一个大夫。这大夫是中国人。我就跟他谈到。我说众生生的一切病不是医生医好的。他就愣住了。他说怎么不是医生?我说是他的信心治好的。他想想有道理。我说病人相信你大夫。相信你处方。相信你开这个药。吃了就很灵;他要不相信。一点作用也没有。他听了想了半天。点头。有道理!就这么回事情。我们能体会。多年佛法的熏陶。我们知道了。所以佛菩萨永远不生病。什么道理?他没有杂念。他没有这种思想。你今天想我这里痛了、那里酸了。你这病就想出来的。人家说你这个不好。马上你就产生影响。你的念头跟着它转。这麻烦了。就自己做不了主。心随境转。这是非常痛苦的。心随境转的人有多少?太多太多了。那就是迷惑。真正了解明白了。境随心转。这得大自在。
所以我们一定要晓得。缘起相由。那就是说天地万物与我心心相应。念念都互相有感应。我们这一个身体。比喻一个地球。任何一个地方痛痒。针刺上的时候。全身都知道。不是只有一个地方。都知道了。为什么?相由。缘起相由。我们在做实验当中。譬如这些年我们种菜。我们能跟这些植物沟通。这就是你懂得这道理。它有和融之理。我们跟那些小动物。蜎飞蠕动。菜叶上吃的这些小虫。我们跟牠沟通。有感应;我们跟蚂蚁沟通。有感应;我们跟蚊虫沟通。有感应。真是如此。我有次在汤池。住的那个小房间里面。差不多我看到有三、四十只蚊子。叮在这个墙壁上。那墙壁是白粉。所以你看得很清楚。那么多。我们也不好把牠驱逐出去。我要做晚课。我就告诉这些蚊子。「我现在做晚课。你们不可以干扰。你们可以叮在墙壁上。你们跟我一起听。我在读诵。你们在听」。真的。叮在那里一个都不动。牠就不飞来飞去。不干扰我。我晚课做完之后。牠还叮在那里。我就离开了。隔壁是卧房。卧房里有蚊帐。到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我看看墙壁上。大概还有七、八只蚊子。其它的都不见了。可以合作。一定要礼尚往来。我们称蚊子。合掌。蚊子菩萨。我想牠听了也很高兴。我们称牠菩萨。诚心诚意劝导牠念佛求生净土。舍弃这个业报身。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牠懂!连蚂蚁都懂!那再想想。我们前生有没有做过蚂蚁、有没有做过蚊子?肯定做过。所以跟天地万物。动物植物。乃至于矿物。矿物。连山上泥沙石土都会有感应。没有一样没有感应。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只能学习到此地。
原文出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890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890;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