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92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11 00:0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92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92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92

许华 许华 2 0 2011-10-06T15:17:00Z 2011-10-06T15:17:00Z 1 1830 10436 86 24 12242 11.5606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二卷)  2007/7/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9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今天从第二十二妙音光看起。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又放光明名妙音。此光开悟诸菩萨。能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以大音声称赞佛。及施铃铎诸音乐。普使世间闻佛音。是故得成此光明。】

  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注的字不多。因为「乐法光」跟「妙音光」都是欢喜光。慈悲喜舍都是欢喜。前面乐法光。清凉大师批注里头八个字「欣法听说。法喜已充」;妙音光。清凉大师注得也不多。他说「触境无非佛法。成喜之极」。字虽然不多。把这里面的义趣确实给我们说出来了。从清凉大师的开示。我们能体会到。法喜确实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清凉大师给我们做了证明。确实是最高的享受。如果我们学佛没有得到、不能够达到欢喜到极处。问题不是佛法。问题还在我们自己没有契入境界。像吃东西一样。没有尝到滋味。我们今天学佛好像吃东西。我们看到了、闻到了。没有尝到。已经很接近。希望我们真正能尝到法味。要怎么样才能尝到?一定要行、要证。我们接触到、闻到味道。好比是信、是解。没有行。行就尝到味道。证。那就是成喜之极。我们必须要向上提升。不向上提升。这一生就非常可惜空过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常常想到世尊的教训。要认真努力来学习。

  这个光叫妙音。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妙音。《无量寿经》上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净宗同学普遍的授记。这实在是希有缘分。授记是什么?是告诉你。你什么时候成佛。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要记住。到西方极乐世界很快一生证得圆满菩提。在极乐世界成佛。成佛之后到十方世界现佛身度众生。这个佛的名号就叫妙音。你将来在十方世界示现成佛。妙音佛。妙音如来。我们看到这段经文。所以很多同修在净宗学会接受三皈传授。我们的法名统统称妙音。《无量寿经》上的妙音是果。我们现在妙音是因地。因果相应。妙音是什么音?你自然就明了了。六字洪名的音声。南无阿弥陀佛是妙音。

  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就像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一样。真是苦口婆心劝我们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一生成就。西方极乐世界。人是无量寿。所以决定是一生圆满。这个机会绝对不可以错过;错过。那就太可惜了。诸位不能有个侥幸的心。我这一生学得不错。来生得人身接着再干。你想的是很好。未必能从你的愿望。这当中有业力在支配。不能往生。大概这一生所修的统统变成了福报。来生是大富大贵。富贵人有几个能闻到佛法?拜佛。也不过是法会当中上一炷香而已。那就是很虔诚的。他没有时间听经闻法。没有时间认真学习。所以福报享尽。业障现前。这又落三恶道。佛在经上讲。这种情形叫「三世怨」。所以学佛决定不能够只着重在福报上。一定要晓得。生死大事福不能救。什么能救?一定是戒定慧才能救。

  妙音。狭义的来讲。就是六字洪名;广义的来说。一切弘法的音声。讲经说法都是妙音。赞佛的偈颂也是妙音。从口里面出来的与佛法相应的。无一不是妙音。这个地方。妙音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与性德相应。弥陀的名号是自性的德号。这一定要懂得。阿弥陀佛是梵语。音译的。直接把它翻成中文。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无量!佛翻作觉、翻作智。无量的智慧、无量觉。是这个意思。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里面给我们解释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这个解释也非常好。光是光明遍照。讲空间。寿是讲三际、三世。是讲时间。就是我们现在人讲的时空。无量的时间跟空间里面所包括的一切全在里面。这是什么?这是自性。《华严经》上说的法性。究竟圆满的法性称阿弥陀。什么人究竟圆满的法性?自己。不是别人。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我们这两天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讯息。也是同学传给我的。讲夏威夷岛上有一个土著。这个土著用他们祖先代代相传的一种心灵的治疗方法。我们看了之后。回想到过去。也是美国一个医生在澳洲访问四个多月。写了一本书。报导澳洲土著生活状况。很相似。他那个书名。中国的译名叫《旷野的声音》。这都是千万年传下来的概念。这个概念第一个。他说「我们所居住的宇宙」。宇宙就是时空。时间跟空间。「是我们思想的产物」。这个说的跟佛说的没有两样。佛说这个宇宙从哪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万物从哪里来的?《华严经》上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他说这是我们思想的产物。是一个意思。这是他心灵疗法理论的依据。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效果从这产生。

  我们学佛如果对于这个理念都不清楚。你没有入门。你是听说了。听说。但是你在上面打了很多问号。你有疑惑。不知道宇宙跟自己是一体。你看《坛经》六祖开悟的时候说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讲的万法就是宇宙。首先你要承认这条。那他治病的原理就找到。他第二条说「如果我们的思想致命」。致命就是错误的。他还有个括号。这是翻译的人说直译就是致癌。这样讲法大家就更清楚、更明白了。如果我们的思想变成癌细胞。我们实际的生活环境也必然变成癌细胞。生活环境是身体。你看它怎么会变成癌细胞?你的思想里头。你就想那些癌。它就变成癌。岂不是说明大乘教里面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可以说是把病根找出来。

  第三句他说「如果我们的思想完美。我们的生活环境将充满了爱」。那你看看我们今天这经文里面。清凉大师给我们说的法喜充满。「成喜之极」。这个欢喜是什么?爱心。这些年来。我们有这个缘分参加多次的国际和平会议。我们提出「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爱心遍法界就是他讲的。如果我们的思想完美。爱心遍法界。那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充满爱。善意满人间。这不是理想。这是事实。所以你愿不愿意、希不希望在这一生过幸福美满的一生?这个权操在自己手上。幸福美满不是别人给你的。你求佛菩萨。佛菩萨没有权力给你;你求上帝。上帝也没有权力给你;你求天地鬼神都没有用。只要你念头善。外面的环境没有一样不善。

  这些都是说明。他心灵治疗。这个治疗是治疗我们的精神。治疗我们的身体。还治疗我们的环境;环境里面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统统都能治疗。所以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诲接触少的人。他听了不相信。但是这个土著一生真的帮助别人。治好了很多人。心病、身病、物质环境的艰难、人事环境的困扰。真有效果。看到效果。他又不能不信。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信息。跟《华严经》上讲的没有两样。他虽然没有学过《华严经》。没有接触过佛教。他们的老祖宗世代相传。性德相应。

  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之前。我们中国老祖宗也把这个爱看作是一个人生命当中的核心。五千年的伦理教育。原点就是父子有亲。父子的亲爱。我们讲得很清楚。中国传统的教育。第一个目的。希望父母跟子女的亲爱在这一生当中保持不变。这是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把这种亲爱发扬光大。发扬是有次第的。首先你一家和睦。家和万事兴。友爱你的家庭、兄弟姐妹。中国过去是大家庭。四代同堂是最大多数的。这个亲爱能够遍满每个家庭。然后再扩大到家族。再扩大到社会。邻里乡党。再扩大到国家。再扩大到凡是人皆须爱。最后推展到能够爱一切众生。

藏传佛教讲经文

不但人。仁民及物。仁是爱人。「凡是人。皆须爱」。那是中国仁爱这「仁」的意思。仁对于民。我们的爱心还及物。物是什么?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没有不爱的。他怎么会不欢喜?这真正是法喜充满。真正是欢喜到极处。幸福美满。人生最高的享受。是自己修来的。是自己做出来的。不是从外面求来的。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求得到。平等平等!并不是要特殊的人。人人都能求得到。

  你今天过的日子过得很痛苦。什么原因?你迷失了自性。自性是什么?自性就是爱。无条件的爱。迷失自性则把爱变成了烦恼。扭曲了。觉悟。烦恼就变成爱。就还原了。在我们初学的人来说。我们真的迷失太久。迷得太深。接触佛法时间太短。所以我们的学习深度不够。这不要紧。只要你有耐心。你有信心。你有毅力、有决心。对这门学问。这门学问就是回归自性的学问。锲而不舍。认真努力去学习。会有成就。不断的提升。永远在快乐当中长成。你说这多幸福!这才叫真的是圆满。圆满与世间富贵不相干。与贫贱也不相干。与你的觉悟有关系。觉迷有关系。所以人在这一生当中。不能不觉悟。不可以不去破迷开悟。

  然后他又说。「我百分之百的需要。为我现在所创造的这个宇宙负起责任」。这个话在此时此刻说得太好。我们确实不晓得这个宇宙是自己创造的。西方宗教都讲造物主。上帝造的。没有想到西方宗教有一句话说「上帝在哪里?上帝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这话说得有味道。上帝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我们这个身是上帝造的。我们这个宇宙也是上帝造的。上帝在哪里?上帝就是我们的念头。很有味道。你既然造了身体。那你要对你身体负责任。百分之百的负责;你既然造了一个宇宙。你要对宇宙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这天经地义。这话说得好!

  下面那就是讲治疗。心灵治疗。他说「我百分之百的需要负起责任」。这责任怎么负?「来改正因致命的思想。而创造出这个致命的现实」。原译说的还是致癌。我们把这个致癌的思想就是决定错误的思想。完全跟性德相违背的思想。在佛法里是什么东西?贪瞋痴慢疑。病从这生的。佛说贪瞋痴叫三毒烦恼。这就是致命的思想。你要把这个东西改正过来。你改正过来之后。你的身。身病没有了。你身上的癌病没有;然后再推广你所制造的宇宙。宇宙的癌病也没有。宇宙的病是什么?现在地球大家讲病了。尤其最近几天。你看看全世界天灾人祸。前所未有的频繁。这个频率怎么会这么多?真正是谚语所说的「水深火热」。这是什么?地球得了癌症。谁来救它?他说的话好。我们自己必须要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来拯救。拯救用什么方法?从心做起。

  我们看到经文上所说的『又放光明名妙音』。可以把妙音的范围更扩大。凡是古圣先贤他所悟的。他所修的。他所教的。都能跟自性相应的。全都是妙音。夏威夷岛上这些土著世世代代传下来这些理念跟治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性德相应。所以他们的治疗不可思议。这现在人没法子想象。为什么?他不需要接触病人。只要把病人的姓名告诉他。这数据告诉他。他有一份详细的资料。他就能坐在家里观想。就能帮助人治病。而且真正有效果。这个道理是什么?自他不二。一切众生身跟我身不二。众生身即是我身。我身即是众生身;众生的环境跟我的环境不二。这环境是宇宙。所以治疗的方法是在改变思想、改变念头。把所有不善的念头统统要放下。我们这么多年来学佛。常常提醒同学的。我们必须放下十六个字才能入门。这十六个字不肯放下。永远入不了门。换句话说。只有信、只有解。没有行证。所以对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对别人的问题当然更没有办法。

  这一份讯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证明。他不是佛教徒。他不懂佛教。居然所说的跟大乘经教里面讲的没有两样。我们的基本障碍。我们常讲自私自利。这头一个。能不能放下?自性里面没有自私自利。第二句名闻利养。名利能不能放得下?想想释迦牟尼佛王位都不要。做给我们看的。在大乘教里面讲。可以做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为什么这么做?完全是做样子给我们看。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你要是不放下。你得不到清净心;你要不放下。你永远不开悟。所以他教我们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五欲是里面的。就是财色名食睡;六尘是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外面物质的世界。统统能放下。放下贪瞋痴慢。我讲十六个字。能把这十六个字统统做到。全放下了。你才入佛法之门。你入门。你才有起步。在佛法行门当中。你开步走。这十六个字没有放下。你无路可走。走不进去。永远都在门外。

  学佛的人多。连土著都不如。为什么?他真做到。这我们要能体会得到。佛在经上多次给我们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现在为什么成不了佛?就是你放不下。佛讲的是总纲领。妄想、分别、执着。这是总的纲领。你放不下。放下执着。你就成阿罗汉;放下分别。你就是菩萨;放下妄想。你本来是佛。从哪里放起?我就说得很清楚。从自私自利放起。从名闻利养放起。从五欲六尘放起。从贪瞋痴慢放起。入门。所以对于这些东西不能有丝毫贪恋。你要知道。贪恋这些东西。你在佛门里面。那就是祖师所说的。修福不修慧。这真的不是假的。佛法真实的受用、殊胜的利益你得不到。就是说你有信有解。你没有行。每天念佛堂念经。古人讲的。一天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没有放下。声声佛号都变成有漏的福报。不是没有好处。念佛有好处。来生福报。所以解决念头。转变念头。转变思想就从这里下手。

  我们常说真学佛。要像惠能大师所教导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讲得很明白、很清楚。世间没有过。为什么没有过?《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有什么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有什么过?一切法、万事万法。相有性无。事有理无。这个说的比夏威夷土著说得深。他没有讲到这里。所以他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然的道理。还是大乘教里面说得透彻。我们听明白了。听明白就真干。就有受用;要不是真干。就得不到真实受用。

  所以我希望我们同学。在《华严经》上学得这么多。一定要落实。这些原理原则我们必须把它掌握。实际上的行动一定是从《弟子规》、从《感应篇》、从十善业入门。《弟子规》你学了。《感应篇》学了。十善业道也学了。也都能够照做。你的自私自利没有放下。名闻利养没有放下。五欲六尘、贪瞋痴慢都没有放下。我们讲儒释道三个根。做得很不错。那是什么?人天福报。你在世间修学能成圣成贤。世间圣贤。出不了六道轮回。可是佛法里有个特别法门。就是念佛求生净土。如果这三样统统做到。刚才讲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没放下。带业往生!除这条路之外。你没有办法出三界。西方极乐世界。你有这个条件能去。这就是什么?带业往生。品位低一点。低一点也没有关系。反正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你一下就提升。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萨。

  可是你要晓得。那个阿惟越致菩萨是沾阿弥陀佛的光。自己没有证得。不过不要紧。到那边慢慢修。慢慢再证得这个境界。先把你提升。慢慢你再证得。这是法门里面。唯一无比殊胜的法门。我们有指望!因为烦恼习气真的是很不容易断。可是我们要努力。如果你真的能断。往生自在。真有把握。知道事实真相。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三轮体空!这个功德是真实的。不着相。所以能不能改变自己?能!能改变自己容貌。能改变自己的身体。能提升自己的灵性。能改变自己的环境。所以这个信息传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末后有一条。它总共是六条。「没有任何一件人事物是身外之物」。这个身外之物是他原来的意思。还用原来的意思好。大家看的容易懂得。没有一件人事物是自己身外之物。「所有事物都是以思想形态存在于我的内心」。这句话意思讲得很深。一般人恐怕听不懂。可是是真的。为什么?心现识变。你心里面没有。外面就没有。所以永嘉大师讲得好。觉后空空无大千。迷的时候。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世界森罗万象。你自己心中所现的。所以它的存在是存在你的内心。你内心里面有。它就有;内心里面没有。它就没有。这个理很深。事很复杂。佛法里面所讲的深密。这是他讲的六个原理。你真正相信、理解、肯定这六个原理。你就有能力去治疗。先治疗自己。然后可以帮助别人。诸位想想。跟大乘教里面还是先学着放下。一个道理。

  佛法没传到中国来之前。中国人至少在五千年前。诸位要知道。佛法传到中国才两千年。往上再推三千年。中国老祖宗教我们一套修身齐家的方法。我们细心去想想。跟西方古圣先贤所说的。跟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确实有相同之处。这是中国谚语所说的「英雄所见。大略相同」。虽然他们没有见过面。没有开过会。没有交流过。居然说的是一样的。中国老祖宗传给我们的。我们用现在的话说。幸福美满的人生。从哪里做起?《大学》上八个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的意思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和谐世界。古人所讲的天下太平。是这个意思。

  你看看一开头。格物。物是什么?物是欲望。格是格除。换句话说。就是放下欲望。欲望。在佛经里面。欲望太多了。佛经里面把它归纳为五大类。叫五种欲望。第一个贪财。对财的欲望。把它放在第一个有道理。你看现代的人。哪个不贪财?所以它摆在第一个。第二个。色。这个色是讲男女之色。第三个名。我们今天讲的荣誉、名闻。讲知名度。底下讲食。好吃!末后一个是睡。财色名食睡。这是一个人在这个世间不能少的。圣贤人教导我们。连佛也不例外。财色名食睡适可而止。所以头一条叫知止。不能有贪心。不能有控制。不能有占有。控制、占有。那你就错了。现在人。可以说举世之人。对这五大类的欲望。都有控制的念头。都有占有的念头。这个控制、占有。从婴儿你能看出来。他不会说话。三、四个月你看他在那里爬。你找两个小孩。都是三、四个月的在一起。你放一个糖在当中。两个人都要抢。你从这个行为当中。你就能看出来。他有控制的意念。他有占有的意念。所以这个烦恼是俱生烦恼。不是学来的。没人教他。

  由此可知。生生世世这个念头没有断过。现在要叫你把这个念头放下。当然难。哪有那么容易?佛给我们讲千经万论。时时提醒。处处指归。我们自己很清楚。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我们对这个原因很了解。那就是这个习气太深!放下。你就成就;放下。你就入大乘之门。往后修行就一帆风顺。这是最大的障碍。最不容易突破的障碍。突破这个障碍。后面菩提道是平安的大道。你自己从来没想到的。就是这个瓶颈没有法子突破。不是在我们这一生。生生世世。我们学佛每位同修。在电视机面前、在网络面前每位同学。都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在学习。你要没有这个善根。今天接触佛法。你怎么可能生起欢喜心?你喜欢听。喜欢学习。说明你的善根很深厚。可是你现在还是放不下。可是有这样深厚的善根。这是个机缘。在这一生当中。如果遇到增上缘;正法是我们的增上缘。大乘经论是我们的增上缘。古大德的注疏是我们的增上缘。今天我们有这么多同学在一起学习是增上缘。增上缘够了。如果我们能信能解能行。这就成!行是什么?真干!这是夏莲居老居士一生当中常常劝人「真干」。这个不能干假的。没有一个不成功的。

  尤其要留意的。真干从哪里干起?决定从《弟子规》干起。要认真要努力。要给自己定下进度。《弟子规》什么时候能够完全做到?跟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半年!我们在庐江做试验。要求老师四个月。结果他们两个月做到。他们两个月可以做到。我们现在加两倍的时间。六个月!六个月能够做到。我们再用六个月落实《太上感应篇》。一年根稳了。经可以照听。可以在一起学习。那根就扎稳了。然后再用一年的时间。落实十善业道、落实《沙弥律仪》。四个根。

  世尊在大乘教里面所说的。不必要人勉励。不需要人督促。也不需要人劝导。自然就落实。那你对于经教真的能生欢喜心。生欢喜心就会去做。愈做愈欢喜。就好像吃东西一样。你吃到味道。这个味叫法味。古大德常常告诉我

佛教开坛讲经视频

们。「世味(世间)哪有法味浓」。跟法味不能比。我们今天学佛虽然这么久。没有尝到法味。所以世味还是比法味浓。没尝到。怎么尝都尝不到。尝不到的原因就是放不下。分别执着放不下。想放下不晓得从哪里放起。我们还是走古人的老路。《弟子规》教我们要做的。我们没有做到。现在我们把没有做到的放下。我们把它做到。放下就是这个意思。《感应篇》、十善业统统要做到。

  放下什么?放下执着。放下并不多。但是有效。你就有很大的进步。你踏进佛门。净业三福里面讲的这几句话的意思。你真懂了。什么叫孝顺父母?什么叫奉事师长?这四门功课百分之百的落实。你真的孝父母。你真的敬师长。你真的友爱一切众生。然后你能够发菩提心。能够读诵大乘。能够为人演说。你就契入华严境界。尤其是经上所说的「法欲尽时能演说」。这个时候妙音确实遍法界。这个光。光就是气氛(氛围)。外国人讲的磁场。『开悟诸菩萨』。你看看不像前面。前面说乐法光是「能觉一切众」。这个地方是「开悟诸菩萨」。大幅度的提升。

  『能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只要你开口。你的音声无一不是表演。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开口都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称性的妙音。佛灭度之后。这些弟子们把它记录下来。成为今天我们所读到的经典。四十九年所讲的太多!经典流传到中国来。分量不多。今天是香港书展。我上午去参观。看到里面有几片贝叶经。我当时给同学们说:你们看看贝叶经当中打了两洞。绳子穿起来的。一片树叶只能够写几行。通常大概是五行到六行。梵文写的。树叶很厚。你说那一部经多大的分量?所以一部《华严经》要是用贝叶来写出来的话。现在我们是用卡车。大概要好几辆卡车才能装得下。那个时候印度的法师到中国来。把这些经带来。用马拖到。中国法师到印度去取经。你就晓得多么的辛苦、多么艰难!这个东西很容易脱落。所以有很多经散失了。原因在此地。

  对于法宝一定要珍惜。如何能够世世代代的传下去。这是我们的使命。是我们的职责。就是前面所讲的「听闻演说及书写」。唯有书写才能传得下去。现在印刷术发达。不需要书写。大量的印出来。世界。我们知道灾难很多。能够到处都有人收藏。不管多大的灾难。不可能完全被毁灭。所以经书依然完整保存在世间。前些年。赵朴老在世的时候。我是第二次跟他见面的时候。他就派人带我到房山去看石经。我看了之后很感动。叹为观止。古人造这个石经。全部《大藏经》刻在石头上。几百个人工作。工作了八百年。完成这一桩大事情。埋藏在山洞里面。七个洞。古人所谓是名山事业。为什么?怕社会动乱。经典失传。用这个方法来收藏。那只有这一部。你想想。如果是一个大地震。那就全毁掉了。现在这套石经。我知道的。他们有拓本。有六套拓本。就从石头上拓下来的。中国佛教会印过一次。但是把它缩小。字缩得很小。那只能当作一个纪念。没有法子来读。

  所以我在一九九九年。中国建国五十年周年纪念的时候。我跟宗教局叶局长谈过这个事情。我很希望这个石经能印出来。字是可以缩小。但

福安佛教讲经

是不能太小。至少要能像现在我们报纸上的一号字。一号字多大?差不多是大姆指这么大。不要戴眼镜。你才能看得出来;字太小了。意义就失掉。你看到人家从前写的、雕刻之美。那是艺术!当然字大。册数就多。成本就提高。没有问题。这是个艺术品。要好好的把它做出来。宗教局也非常同意。到最后还是障碍重重。不能如愿。那我手上有一笔这些印经的钱。以后就把它转过来印《龙藏》。所以《龙藏》我们先后印了两次。两千套。我们还想继续再印四千套《龙藏》。那我们这小小的道场能够流通一万套《龙藏》。分送给全世界。我们送的目标是图书馆。是大学跟道场。这样子经典就真正永远保存在世间。不再担心会失传。不会有这种操心。

  经典就是妙音!确实我们诵经。我们念佛。如果我们能加上观想。整个宇宙心现识变。我们的音声遍满法界。不需要用这些科学仪器。但是不用这些仪器。虚空法界的众生能不能得到受用?能。而且很多。哪种人?与性德相应的人自然有感应。可是我们今天这些高科技。卫星电视跟这些网络传播。对于凡人也带来实质的方便。什么时候我们真的把烦恼放下。三昧现前。三昧就是定。我们用读诵的方法。每天读诵《无量寿经》。或者读诵《阿弥陀经》都可以。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时间长了。把烦恼都念掉。念佛亦复如是。这一定要知道。念佛、念经目的都把烦恼念掉。把杂念念掉;绝对不可以一面念佛、一面念经。一面又夹杂妄想。这就不行。这把功夫全破坏。可是初学决定是夹杂妄想。夹杂妄想不怕。把精神意志集中在经教。集中在佛号上;妄念起。不理它。随它去。这样子慢慢的妄念就少了。

  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告诉我们。真正用功的人。真正在放下的人。学佛三年。他说念佛在一支香里面。还会有三、五个妄想。不多!一支长香是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里面还会有三、五个妄想;到一支香里面。一个妄想不起。这叫念佛三昧。功夫很浅的。不深。起码的功夫。在念佛法门里面叫功夫成片。你能够真正保持到一支香一个半小时当中。只有佛号。一句接一句。没有杂念。这样的功夫。给诸位说。就保证往生。能保持一生不失去。你往生的时候决定预知时至。决定不会生病。像我们在最近这二、三十年当中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预知时至。有站着往生的。有坐着往生的。都没有病。都预知时至。瑞相希有。是什么样的功夫?大概都是功夫成片。所以我们要警觉到。他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放不下。自私自利放不下。名利放不下。贪瞋痴慢放不下。这个不行!这些东西造成自己严重的障碍。障碍不是外来的。外面没有障碍。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好好的学习。一切法都是从自己内心做起。就一点都不错。你真的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

  所以三界。这三界里面。我们常讲的十法界的众生。十法界众生听到佛号。听到诵经。听到讲经。全都是妙音。就像《弥陀经》上所说的。在极乐世界听到众鸟。鸟在叫。细听的时候。鸟在念佛。鸟在说法。说什么法?正是我想听的。跟你自己心灵相应。你听了之后。自然就念佛、念法、念僧。那是妙音。这是有情;还有无情的。风吹宝树。宝树叶相碰的时候。就像风铃一样。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交响乐。你细听这个交响乐的声音。也是在念佛。也是在说法。听了之后。自然就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一个道理。一桩事情。闻者皆是如来音!

  末后一首。这是讲妙音光的音。『以大音声称赞佛』。因为这个大音声称赞佛就是讲经。释迦牟尼佛称赞阿弥陀佛。怎么称赞?讲《阿弥陀经》。讲《观经》。讲《无量寿经》。称赞佛!讲《华严经》。你看《华严经》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赞佛。赞佛就是赞自性。所以听了之后。回归到自性。自性佛!

  底下这一句又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及施铃铎诸音乐』。「铃」是小铃。小的;「铎」是大的铃。手可以摇的。铃小的时候。风铃都属于铃;铎。在从前一般学校里面。上课的时候摇铃。手拿着。有个柄。有个把子、柄。那个叫铎。大铃。上课的时候摇铃。音乐!音乐里面就包含着有歌舞。这就是说出来佛法可以用艺术的形态表演出来。众生对这个喜爱。「民之所好好之」。一般人都愿意欢喜参与文艺晚会。文艺晚会里面表演的节目全是佛法。

  我们看到古人。真的把佛法编成了剧本。早年。我们在台湾。台湾华藏佛教图书馆印过一次。叫归元镜。是平剧的剧本。舞台表演的。这里面的内容是三位祖师的事迹。都是净土宗。第一位慧远大师。第二位是永明延寿大师。第三位是莲池大师。把他们三个人的故事。用平剧的方式搬到舞台上去表演。这个剧本是出家法师写的。我们看到剧本。没有看到这个戏。所以现代走向电视连续剧。这是好方法。讲经很多人听不懂。把它编成电视剧来弘扬。接引大众入佛门。这个方式是好的。是应该要做的。所以有同学用《地藏经》做底本。把《地藏经》写成电视剧。有人在做。这是好事情。其实《华严经》那是大戏。不是小戏。如果《华严经》不能全部写成剧本。这是个难事。因为你没有入华严境界写不出来。后面善财五十三参确实可以编成电视剧。我相信一定非常精彩。播出去一定非常热门。施是布施。应当用这种方式把佛法布施给一切大众。佛法的弘扬。自古以来就是重视艺术。所以佛教的寺院确实是学校跟博物馆融合成一体。这里面有艺术。有雕塑、有绘画、有音乐;礼拜也算是一个表演。他有动作。并不全是讲经。你要

电驴佛教讲经资源

看它整个的生活。生活的艺术化。

  『普使世间闻佛音』。这是目标。如何能叫世间大众都能够听到佛法?都能够见到佛法?现在用这些高科技的手段不难做到。应该怎么做?佛教道场多。人才多。说老实话。财力也很雄厚。可惜的是什么?分了家。不团结。如果真的要把力量团结起来。人力、物力、财力。只要有一个卫星电视台。能够有六、七颗卫星覆盖全世界。把人力、财力集中起来。用这个方式对全世界众生来弘法。怎么会做不到!为什么不能团结?还是没能放下自私自利。没有能放下名闻利养。问题就出在此地。为什么放不下?对真正的佛法没有了解。佛法的法味没有尝到。尝到法味。因为名利是世间事。世味。自私自利是世间事。法味真正尝到。这两个一比较。世味决定比不上法味。自然能够把世味舍得干干净净。释迦牟尼佛头一个放下。他老人家一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办班教学。乐此不疲。人家办班多简单。没有校舍。没有一切设备。讲堂在哪里?席地而坐就是讲堂。生活在野外。生活在大自然当中。这个乐趣是我们现在人。现在所谓是文明人。无法想象到。我能有一点体会。那是什么?小时候生长在农村。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邻近几个村庄都熟。都认识。有十几二十个。每天邀集起来去玩去!那个很有乐趣。现在儿童没有这个福报。现在儿童好像都关在鸽子笼里面。不是在野外长大的。我们的童年在野外。

  所以想到这样殊胜的大法。佛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是要我们后学的这些学生。要承担他们慈悲弘法利生的使命;不但要承担。而且要把它发扬光大。这就可以利用现代的工具。把它发扬光大。遗憾的就是佛教不团结。佛教要团结的话。这个世间就太美了。不必要建许许多多道场在全世界。人家交通发达。可以建一个佛教城。可以建几个很大的游轮。我听说现在游轮里头都赌博。我们要是能有几条游轮。常常到世界各地方。在游轮里面上课。一面旅行。行万里路。一面在那里讲学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说多快乐!游轮就是道场。这才能「普使世间闻佛音」。不学佛的人。欢迎你参加旅游。一进这个船就是佛法。这里面就是佛法气氛在里头。所以方法太多。真的人力、财力、物力统统做得到。就是不团结。

  希望我们同学们都能觉悟、都能明了。我们这一代不能团结。希望下一代能团结。总是有希望。所谓「一切法从心想生」。有愿必成。这是从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佛氏门中。

15佛教讲经交流

有求必应」。怕的是你没有这个念头。有这个念头。心想事成!不一定在我们这一代。达摩祖师到中国。可以说没有法缘。没有人认识他。没有人能理解禅宗。所以他并不希望宗门的承传在他手上看到效果。他寄望在底下一代。到第六代才开花结果。好像我们培养一棵小树一样。刚刚培植是很辛苦。到一定的时候。法缘就兴起。就能够广大。起很大的作用。带给这个世间众生真正的幸福。帮助大家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转娑婆为净土。这个世间的人。佛确实有能力帮助大家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这个事情要让我们后人共同来努力。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2981.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92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92;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085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