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99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10 02:1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99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99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99

许华 许华 2 0 2011-10-06T15:18:00Z 2011-10-06T15:18:00Z 1 2007 11446 95 26 13427 11.5606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温州佛教讲经交流会视频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九卷)  2007/7/2

观褌app佛教讲经

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99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今天我们从第二十八「严洁光」看起。这里只有一首颂。

  【又放光明名严洁。令地平坦犹如掌。庄严佛塔及其处。是故得成此光明。】

  这个「严洁光」与下面的「大云光」还都是属于敬田。这段都是讲的福田。它是讲敬田。敬田是用三宝来做代表。这个氛围是佛光明当中的氛围。庄严清净。它的作用是『令地平坦犹如掌』。这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心平则地平」。极乐世界没有高山。华藏世界也没有讲到高山。为什么?要知道天地万物从哪里来的?这点诸位总是要记住。心现识变。真正通达明了之后。到底有没有万物?佛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这个答案有很多种。都是正确的。佛最常提醒我们的。那就是非有非无。为什么说非有?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心性变现的。离开心性。一法都不立。法法皆心。法法皆是性。哪有万法?没有。这非有。就好像我们在作梦。梦中所有境界是哪里来的?心现的。为什么又说非无?它现相。体是空的。决定没有。心性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精神跟物质都是从心性里面现出来的。六祖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万法是整个宇宙。十法界依正庄严。包括一真法界。世出世间一切法是你自性里面现出来的。

  大乘教讲这个讲得清楚。《华严经》不断的在讲。专讲这个问题的。我们前面念过。「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附带的讲。九会。会会都说到。为什么佛要多次宣讲?你没有听懂。你没有听明白。佛是讲清楚、讲明白了。你没有听明白。你没有听懂。什么原因?因为你有障碍。这个障碍叫业障。业障在哪里?给你说出来。你自己会晓得。业障是妄想。一面听经一面打妄想。这就是业障。只要有妄想杂在里面。你就听不懂。读经也是的。念佛也是的;换句话说。你的精神、你的心不能集中、不能专注。心是散乱的。这就是业障。我们自己想想。我们是不是这样的?不论是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是犯这个毛病。小事还无所谓。大事你就做不成功。大事什么?大事心要清净。你才能看得清楚。才能照顾得到这个局面。你心散乱怎么行?所以这些事情自己要清楚。

  我们到底怎么办?修定。持戒修定。修定先从持戒开始。戒不能持。定决定得不到。你要记住。这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说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是这样说。也都是这么修成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要守规矩?持戒、守规矩就是训练你的思想、精神、意志集中。没有别的。这是持戒主要的目的。意志完全能集中的人。他表现出来的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合乎规矩。那在佛法叫什么?叫道共戒。我们心散乱。用散乱心来持戒。这是训练。训练我们的意志集中。这个对自己是真实的利益。做个规矩样子给别人看。那是附带的。那不是主要的。如果把这个做个样子给别人看。附带的当作主要的。那你是存心欺骗众生。那就有罪。这个罪很重。为什么?你不但欺骗众生。你还欺骗诸佛菩萨。我装模作样。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求别人恭敬。是求名闻利养。这必定堕阿鼻地狱。样子是像。错用了心。

  我们在前面讲过五扇提罗。这个故事常常来听经的你还会记得。装模作样。像个修定持戒的样子。这样子果然不错。很多众生对他尊重。来皈依供养。死了以后堕地狱。地狱出来还债。这个故事给我们有深刻的印象。所以要知道。持戒修定主要目的是为自己。第一个目的。自己开悟。定到一定的程度就觉悟。因定开慧。智慧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够照见诸法实相。到照见五蕴皆空、照见实相。那就恭喜你。为什么?你成了法身菩萨。不但六道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所以修行为谁?为自己。不是为别人。但是为自己肯定影响别人。这就是说你自度决定是化他。别人看到了。对你自然生起恭敬的心、仰慕的心。自然向你学习。

  像世尊当年在世一样。他没有招生。他没有炫耀自己。脚踏实地老老实实自己修行。中国过去这些祖师大德也都是如此。你们看看莲池大师的传记。莲池大师在没有出名、没人知道的时候。深山里面搭个小茅蓬在修行。与附近的村庄都隔绝。搭个小茅蓬。一个人。住了几年。以后偶然被人发现。修道的人常常到山上去玩玩。发现这个茅蓬。看到这个修行人很有道心。这个人下山之后就传出去。当然传的人不多。传了哪些人?决定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志同道合真正慕道的人。「某个地方。我见到一个修行人。不错」。这大家去看他。真的是好修行人。是好榜样!于是慕道的人在莲池大师茅蓬旁边再盖个小茅蓬。亲近他。慢慢人愈来愈多。就有很多大富长者知道了。给他们建寺。建个大殿。建个寺。所以寺不是他化缘来的。是人家自动送来的。这是你感召。他也没有去宣扬我要做什么做什么。没有。自然成就的。杭州的云栖寺。我们去看过几次。现在这个道场没有了。地方还在。里面的佛像设施统统没有。变成茶馆招待观光客;大殿里面变成一个音乐厅。演奏中国的国乐。变成这么一个所在。

  由此可知。真正修行人一定要知道是修自己。不是修别人。如果自己不修。光天天修理别人。你就跟很多人结了冤仇。这个冤仇会有报应。报得快的在这一世。报得慢的在来世。来生后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不能不知道。不但是言语造作有报应。起心动念都有报应。修行从哪里修?从起心动念处修。这我们常说。经教里教导我们。于世出世间。对人、对事、对物不能有一个恶念。不可以有恶言。不可以有恶的行为。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常常遇到同参道友谈到世间出世间(现在这出世间也不是真的出世间。就是佛门)许多不如法的事情。来跟我讲。我的响应。告诉他。全都是正常的。怎么是正常的?《三字经》上告诉我们。「性相近。习相远;茍不教。性乃迁」。讲得清清楚楚!没有受到圣贤的教育。

  中国传统的教育。像香港、沿海的都市。至少丢掉七代以上。中国内地的农村。我自己的家乡比较偏僻、闭塞。也丢掉了四代。差不多就八十年了。沿海大都市这些地区。丢掉至少是一百二、三十年。所以佛慈悲。我们要向佛学习。佛怪不怪这些人?不怪。你们天天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佛告诉我们。「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没人跟他讲。没人教他。先人是我们前一辈。我们的父母不知道。我们的祖父母也不知道。我们的曾祖父母也不知道。丢掉这么多代。到我们的高祖父母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教?这里面原因很多。不是不教。环境、社会动乱。

  满清亡国之后。中国社会就乱了。军阀割据。接着跟日本人抗战。整个社会大乱。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就逃难。逃难跟家里面常常就分散。总是分的时间多。聚的时间少。自己虽然一个小孩。自己要学着照顾自己。没有地方再学。父母照顾不到。所以我这一点根。父母能照顾到的是十岁以前在农村。真的是过了个幸福的童年。也幸亏我们家乡文化底蕴比其它地区要深厚。是明清桐城派的发源地。所以我们农村读书的风气很好。农村里面都有私塾。老人都接受过传统教育。虽然他们并不认识字。他们没有念过书。可是伦理、道德、因果都懂。对于儿童都会教。父母教你。不认识的这些大人也会教你。我们就是在这么一个环境里面长大的。但是那个几年的教学。懂得孝亲、尊师。懂得守法、守秩序。懂得这些道理。学会自己的谦虚。懂得尊重别人。懂得帮助别人。都从小学的。这个根深蒂固。懂得因果报应。

  所以这么多年来。虽然在海外飘流、流浪。走了许多国家地区。没有被坏习气染污。都靠童年的教育。所以我懂得儿童教育重要。我懂得这个道理。我从这个地方走出来的。这就是古谚语里所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古谚语里面讲。「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就看你的根好不好?我们现在想想。现在人的根没有了。他的父亲根没有了。祖父。就是我们这一代的人。看他生长在什么地区。如果不是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区。那他也不知道。必须再上溯一代。你知道这些事实真相。对现在人作奸犯科、种种非法。你就不会责怪他。你会生怜悯心。像菩萨对众生一样。

  他没有受到圣贤教育。他不懂得怎么做人。不能怪他。要怎样?要好好教他。怎么教法?要自己做出样子给他看。言教。他听不懂。要身教。这就是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就是教学。如果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言行举止都有毛病。怎么能教人?言行举止、生活行为的标准是什么?戒律。你必须要认知。你不要看轻弟子规。你能够把弟子规落实。你学佛。你是菩萨。你不学佛。你是圣贤。你有圣贤、菩萨的根。你有这个底子;再往上。你就成圣成贤。你就成菩萨。你没有这个东西。你没有根。没有基础。没有根、没有基础。你学儒。你把四书、五经、十三经念得滚瓜烂熟。夫子的德行温良恭俭让。你没有!念书、讲学另外一桩事情。为什么?你在生活当中

佛教 就是素云看师讲经

。就是像我在剑桥大学所说的。你依然生活在烦恼跟痛苦的世界。为什么?没根。你才晓得根多重要。

  如果你要是真正能够在一生当中。生活在幸福圆满当中。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你这一生真正能够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要做到才行!做到什么?儒释道的根。儒的根《弟子规》。道的根《感应篇》。佛的根《十善业道》。出家还得加上一个根。《沙弥律仪》。你有这四个根。就像一张桌子一样四个腿。叫四平八稳。你做不到。做不到没用处。大乘佛法《华严经》倒过来背。能背诵。讲得天花乱坠。你还是出不了六道轮回。有什么用?扎根才有用。有了这个根。我大乘教没有学过。行。你念佛决定往生。往生极乐世界。你就成佛了。为什么能往生?你是善人。往生西方世界的条件。基本的条件就是善人。经上一打开「善男子善女人」。有你一分在里头。你没有这三个根。你不是善男子、不是善女人。纵然你有信愿行还不行。你去不了。为什么?你有业障。你就晓得这个根是多重要。不在根上下功夫。没用处。

  你看此地讲的『严洁』。严洁是根。心清净。「心净则国土净。心平则天下平」。西方世界地平如掌。那是什么?那个世界的人心平。没有一丝毫傲慢;有丝毫傲慢。不平。再跟诸位说。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只要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心就不平;有贪瞋痴的念头。心就不干净。就染污。佛法一入门就教我们修戒定慧、修觉正净。戒是清净。定是正知正见。觉就是智慧。觉正净就是戒定慧。三皈的时候就把这个传授给你。所以《无量寿经》真好!在经题上「大乘无量寿庄严」是果报。果从哪里得来的?「清净平等觉」这是因。经题上就是有因有果。你看多圆满。那我们修行与清净相不相应?与平等相不相应?与觉相不相应?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看看因跟果。大乘无量寿庄严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不是小乘。

  现在我们要问。清净平等觉怎么修法?从哪里修起?就从三个根修起。先把三个根扎好。再向上提升。轻而易举。我讲《无量寿经》的时候讲得很详细。也讲了很多遍。先后讲过十一遍。最后这一遍没讲完。讲到「三辈往生」。我讲这个经的时候跟诸位说过。我解释三辈九品。《无量寿经》上的教诲你学了。你做到多少?我说百分之百的做到。《无量寿经》教给我们的统统做到。恭喜你。你是上品上生。说完全做没做到。大概我能做到九成。九成是上品中生;做到八成。那上品下生;做到七成。中品上生;这样一直下来。下品下生要做到多少?两成。诸位必须要记住。要有根。没有根的话做不到!这个根。最起码的、最少的。不能够欠缺的。一定要做到的。就是《十善业道》、《感应篇》、《弟子规》。决定有这三个根。这三个根。你从《无量寿经》上学的能够做到两成。你就有把握往生。天天读诵。不能做到。两成都做不到。跟净宗结个善缘。这一生不能往生。这一点都不奇怪。

  你要知道。我们这一生得人身遇到净宗很欢喜。过去生中都是学净宗的。为什么不能去?两成没做到。这一生接着再来。就这么个道理。前一生修净宗。不是一生一世。过去是多生多劫修净宗。三个根没扎好。《无量寿经》没有做到两成的标准。就这么回事情。这一生补功课。来补课。这一生还是没有做好。那好了。再等下一世。下一世之中。你能不能得人身?这是问题。怎样才能得人身?还是这三个根扎好了。你有《弟子规》、有《感应篇》、有《十善业道》。没能够做到圆满。这三个做到圆满。你生天。不是生人道。《十善业道经》上讲。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人道。所以这三样东西你做到中品。没有做到上品。来生得人身。得人身。你还能不能遇到佛法?难讲了!为什么难讲?你想想我们今天的佛教。你就知道了。

  现在讲经的人愈来愈少。我们要不努力培养一些弘法人才。以后讲经的人没有了。巴黎联合国宗教的代表。斯里兰卡的法宝法师传一个讯息给我。他是看到全世界宗教发展的一个信息。别的宗教信徒年年都有成长。佛门里面的信徒年年下降。没有成长。所以他告诉我。像这样下去三十年之后。佛教在这个世间会断掉。他有这个忧虑。这个看法正确的。所以佛教里头逐渐没有人才!你来生得人身。如果佛教在这个世间灭绝。你的机会就没有了。然后你才晓得。你在这一生当中这个机会是多难得。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乾隆年间彭际清居士所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你遇到了。你不知道珍惜。你错过这个因缘。往后是还可以遇到。但是时间太长。可能要经过多少劫。经过无量劫。你再会碰到一次。这么长的时间。你在六道里面起惑、造业、受报;换句话说。够你受的!所以。不想不知道。愈想这个问题严重!

  我们今天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心里面的染污把它洗干净。恢复到清净心。恢复到平等心。这个重要。这是我们这一生的第一桩大事。别的都是叫鸡毛蒜皮小事。不值得放在心上的。用什么东西来洗干净?染污就是用戒律。弟子规是戒律。十善业道是戒律。怎样能恢复到平等?修定。定。不是叫你盘腿打坐。定是叫你把散乱的心放下。精神意志集中就叫修定。用什么方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就是修定。学东西不能学得太杂。不能学得太多。学得太杂太多。你心散乱。一门深入才能够真正得到平等心。所以戒跟定能帮助你。《三字经》上的教学。「教之道。贵以专」。教跟学是一桩事情。「学之道。贵以专」。这就是定;佛法里面讲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一个意思。都是这个意思。你看世出世间圣人。他们没有开过会。他们没有见过面。不同的时代。但是教导我们的理念跟原则完全相同。我们明了这些事实真相。不能不服。不能不佩服。真正能够接受。那就是依教奉行;你不能依教奉行。你没接受。你们想想这多重要。

  所以只要把清净、平等这两桩事情成就了。成就有高下。最起码的标准就是三个根。三个根统统做到。你最低限度的标准就取得。然后在大乘教里面好好学习。无论是学儒、学道、学佛。你都有资格、都有条件。只要你一门深入。你决定有成就。所以成就不成就。说实在话是自己修成的。外面有没有修行环境。要看你的福报!福报是属于助缘。有。固然很好。没有。也障碍不了你。你们想想孔子有没有进学校?没有。母亲教出来的。长大完全靠自学。到处去参访。没有一个好的学校。听到哪里有好老师。到那个地方去向人请教。学无常师。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的。十九岁出去求学。到三十岁。十二年。听说哪里有好老师。赶紧去拜访、去学习。十二年当中。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学术界的大德统统亲近过。没有一个好的修学环境。

  三十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往后专门教学。我们习惯上称为弘法利生。专门教学。教学有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没道场。什么是道场?释迦牟尼佛所在的地方就叫道场。多半都在山林树下。没有房子。他们的生活简单。晚上树下一宿。白天出去托钵。上午就托钵。晚上休息。中夜。中夜是什么时候?现在我们讲的十点钟到两点钟。这是他们休息的时间。中夜休息四个小时。两点钟天还没有亮。他就得用功。这个用功是修行。修什么?修清净平等觉。用什么方法修行。佛不规定。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各人干各人的。佛只是教学。修行是你个人的事情。佛从来不干涉你。同学们彼此互相也不干扰。各人修各人的;所用的方法不尽相同。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我们修念佛法门的。两点钟起来之后。或者是经行。经行占大多数。经行或者是静坐。修什么?念佛。

  天亮之后。大家都要准备出去托钵。住在山林里面。距离村镇是有一段距离的。都要走路。没有交通工具。要出去托钵。所以要去、回来。我们一般讲大概要走十里路。去要走五里路。回来要走五里路。十里路。还要沿门去托钵。不是一家。托钵的时候还要跟斋主说法。斋主供养你是财布施。你不能说拿到财布施就走路。这不可以的。你对斋主的回报是法布施。你得要讲点佛法给人听。时间不必多。十分钟、十五分钟。如果斋主有问题向你请教的时候。可能会耽误长一点。半个小时。大概是这样的。再回来。你看《金刚经》上说。托钵回来之后。洗足。走得有灰尘。小河旁边把脚洗干净。然后大家在一起吃饭。不是托钵托了之后就随口吃。不可以。那就失了威仪。不像出家人。怎么这么随便;托回去之后再一起吃。

  吃完饭之后。钵要洗干净。再把它好好收拾起来。敷座而坐。干什么?老师上课。佛陀在就上课。佛上课。这就讲经。听完课之后。如果有疑问。这就有问答。你提出来。佛会给大家解答。常随弟子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临时来参加的也不少。临时有些在家居士或者是出家修道的。那总是一般宗教里面的宗教徒。像婆罗门教。瑜伽、数论这些教派。他们的生活方式都是托钵。有些时候他们跟着僧团住一段时期。十天、半个月、一个月的。这都是常有的。有些在家居士。佛讲经他来听。讲完之后。他回家去了。他不跟僧团在一起生活。所以它有教学的时间。晚上时候也是自己用功。修行在各人。所以那个时候的生活方式。我们能体会到。每个人真用功。

  如果讲到用功的总的原则原理。没有别的。放下。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是总原则、总纲领。为什么?放下就是。采取什么样方式放下那是个人自己事情。佛不管你这些。佛只是教你。上上根人听到佛的教诲。立刻就放下。那个人就成佛了。跟佛的境界没有两样。无论是在家、出家是相同的。中下根人听懂了。放不下。他慢慢来。听懂了。我们能理解。这个事情以前章嘉大师教我。为什么没有彻底放下?他是听懂了。不够透彻。听懂了。我们一般讲悟了。悟有小悟、有大悟。大悟还不行。小悟放下一点;听懂了没悟。完全没有放下。你从这个地方就知道他悟的程度。大悟。他就放下得多;彻悟。全放下了。哪一类人是大悟?阿罗汉是大悟。为什么?他把执着放下了。妄想、分别没放下。大悟的境界是什么?六道没有了。超越六道轮回。这是大悟。所以他的清净平等觉是真的有。清净平等觉真有。少分。为什么?还有妄想分别障碍。他得的少分。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都得要懂。都得要认真去学习。

  我们在前面跟诸位做过详细的报告。小悟里面也有小小悟。所以大悟。积小悟成大悟。你看阿罗汉。阿罗汉前面有七个等级。四果四向。这样就我们把它分作七分。七分他放下一分。这就是须陀洹果。小乘须陀洹。放下一分。再放下一分。二果向。再放下一分。证二果;七分全放下。证阿罗汉。这是讲放什么?执着。所以我们的执着不能一下放下。慢慢的放。一定要认真的放。不要执着。你有执着你决定脱不了六道轮回。执着真正放下了。六道轮回没有了。你就生四圣法界。十法界里面最上面的四层。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法界就是净土里面所说的方便有余土。这是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方便有余土。六道。六道是凡圣同居土。华藏世界是实报庄严土。一层一层向上提升。你说这个东西多重要。

  『庄严佛塔及其处』。这就是三宝。三宝学习的场所。三宝弘化的场所。我们用信心清净、信心平等、信心善良。这就真正是庄严佛道场。佛道场。你一定要知道。在哪里?真正修行觉正净的。真正修行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的。那个场所就是佛道场。我们用觉正净、用戒定慧的氛围去庄严它。自然就起感应道交。感应的事情。许多同修都有这个经验。甚至于自己见闻之中亲见亲闻。是真的不是假的。与诸佛菩萨感应。就是清净心。你只要有三个根就会起感应。没有这三个根就没有感应。如果你充满贪瞋痴慢。你也有感应。谁跟你感应?魔跟你感应。跟魔感应道交。你自己不知不觉被魔掌控制。你学佛也不例外。还是掌握在魔的掌控当中。为什么?你遇到急难、遇到困难。你不求佛。你去求魔。求魔什么?你去求感应。你认为那个很灵。魔可以。也能够。他有五通。他也能够现相。让你看到过去生。让你看到未来生。你就很相信。你认为他比佛还高明。

  佛跟你讲心性。佛跟你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魔怎么样?魔教你着相。魔是决定叫你分别执着。魔教你这个。为什么?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佛不是的。所以跟佛感应道交。一定是清净平等觉;心地不清净。你见到佛像、见到菩萨像都是魔变现的。这怎么办?佛在楞严会上教给我们。不要放在心上。好境界;放在心上。就是一着相。坏境界、魔境界。《金刚经》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看到佛像、看到菩萨像。不放在心上。好境界;一着、一生欢喜。「我见到佛、见到菩萨了」。你着魔了。为什么着魔?你起了分别执着。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什么是佛?永远保持你的清净平等觉是佛。佛在哪里?自己是佛。清净平等觉是佛。失掉清净平等觉是魔。佛跟魔是在你一念之间。一念觉是佛。一念迷是魔。是这么回事情。一念觉。魔就都变成佛;一念迷。佛也变成魔。所以境界上无佛亦无魔。都在你那一念之间。这叫佛法。

  你怎样保持你的清净、平等、善良?我们中国老祖宗说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不善。心性里头没有。既然没有。所有一切不善。像六祖给我们举的例子。十恶、八邪。给我们举出十几条不善与习气。自性里头没有;没有。自然可以断掉。自性里面有的是本善。十善、八正。一切善心善愿是自己本性里头具足的。当然能够证得。所以讲到这个地方。最关紧要的是信心。你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本性本善。相信自己本性本觉。相信一切佛法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这个信心太重要了。我们不能够依教奉行。还有不善的念头、言行。这个人叫什么?不自爱。不自爱的人不会爱别人。自私自利;自爱而后能爱人。「爱心遍法界。善意满娑婆」。菩萨。菩萨是谁?是自己。觉了就是。佛法没有别的。就是觉迷。一定要用清净、平等、善良「庄严佛塔及其处」。这是成就严洁光。我们再看下面一段。大云光。

  【又放光明名大云。能起香云雨香水。以水洒塔及庭院。是故得成此光明。】

  这是福田、敬田最后一段。也只有一首。名字叫『大云』。这是什么云?心云。心。不是天上的星星。是自己的心;云是比喻。云比喻什么?佛经上云字用得很多。我们在前面也讲得很多。你只要看到云都是代表非有非无。远看有。近看没有。现在我们对于云这个现象我们很清楚。常常出国旅行。你坐飞机。飞机飞到云彩上面去了。飞在云彩当中。你知道它像雾一样。远看有。近看没有。凡是云都是代表事实的真相。所有一切事实真相叫非有非无。相有性无。事有理无。你不能说它有。不能说它无。两边都不执着就对了。所以这个地方讲心。比喻作真心。真心也好、妄心也好。不论是真心、是妄心。统统是非有非无。

  下面讲『香』。这心香。讲到『水』。心水。心香、心水。心是不是有香?是。真心、自性它确实本来具足见闻觉知。它没有现出来。它真的里头有。它不是没有。如果没有这个。阿赖耶就不能够现出见分。自性里面本来具足色声香味。如果没有色声香味。阿赖耶就不能变现出相分。相分是物质。色声香味自性里头本来都有。所以。凡是自性变现出来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万法。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无论是哪一法。乃至于一微尘、一毛端。一定是具足见闻觉知、色声香味。这桩事情我们从江本博士的水实验里面看到了。所以江本胜博士搞的这桩事情。我当时听到之后非常兴奋。为什么?经上只这样说。很难体会、很难懂。没有想到通过他的实验。我们才见到这真的是事实。

  水是矿物。无情的。它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但是它有见闻觉知。见闻觉知。自性里头有的。分别执着自性里没有。被他实验出来。实验出来。水能看、能听、能懂得人的意思。这就是说明它有见闻觉知。在通过科学实验里面它现相。现的相什么?色相。我告诉江本博士说。我说你现在只看到它现相。它还有香、还有音声、还有味。自性里头具足色声香味。你现在只看到一个。还有声香味。你没有能把它实验出来。我劝他再努力、再进一步。把这个东西测量出来。决定是有。佛说的不会错。见闻觉知你实验出来。色声香味的色实验出来了。声香味决定有。最近他跟我约定。他要到香港来看我。我们也是好朋友。所以见闻觉知、色声香味也是非有非无。你不能说它没有。自性本来具足;你不能说它有。没有缘它就现不出来。所以佛家讲万法因缘生。遇缘它就起现行。起的现行是自性的性德。法尔如是。如果性德里头没有。纵有因缘。它也没有办法现出来。

  『能起香云雨香水』。这个「雨」念去声。我们这个本子上它圈了个圈。念去声。去声做动词。就是它落下来。我们讲雨水落下来;不当名词讲。当动词讲。「雨香水」。落下来。香云、香水从哪里来的?给诸位说。从清净平等觉里头来的。为什么?清净心、平等心是真心。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是香的。香云、香雨、香水。我们的心现在被染污。被妄想分别执着染污。所以我们闻不到妙香。自性里面的色声香味我们见不到。色。我们眼见不到;声。我们的耳听不到;香。我们的鼻嗅不到;味。我们的舌尝不到。实际上。我们眼耳鼻舌现前所接触的有色声香味。是不是自性的?是的。不能说不是自性。是自性算不算见性?不算。为什么?因为色声香味上面有一层妄想。又有一层分别。还有一层执着。这个三重烦恼障碍住。把性德里面的色声香味变质了。它的真相我们见不到。

  譬如这个经上我们常常读到的。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有!你跟诸佛如来没两样。起了妄想分别执着。自性智慧变成烦恼、妄念。变质了;自性里面本有的德能变成了造业。造作一切善恶业。变成这个东西;自性本具的相好。变成六道三途。变质了。谁变的?自己变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干涉你。是你迷了。自己变现出这个境界。就像作梦。梦中境界是你自己变的。绝对不是别人变出来给你示现的。不是。与别人毫不相关。确实你真的明白之后。你就晓得叫自作自受。懂得这个道理之后。我们要觉悟。我们再把它变回来。

  你看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太多!有同学他们在网络上把全世界各个地方现在发生的灾难。下载来给我看。我们没有习惯看报纸、看电视。至少四十多年我们都不看报纸、不看杂志。灾难讯息。很多同学有人从报纸上剪下小方块送给我看。有人从网络上下载给我看。看了太可怕了。水灾、风灾。龙卷风、火山爆发、地震。死伤的众生很多。财物的损失非常严重!最严重的是庄稼没有收成。五谷杂粮没有收成。来年我们吃什么?你说这个问题多严重。水源被严重的染污。我们每天的饮水就成了问题。就是说我们每天吃什么喝什么?这个问题多严重。这个灾难在眼前。

  更严重的。现在已经浮起来大家看见的。地球的暖化。温度不断上升。这个上升的关系非常大!全世界南极、北极。雪山、高山上的积雪都在快速融化。这个灾难很麻烦。南北极的冰融化。海水上升。沿海的城市都会淹没;也就是地球上的陆地愈来愈小。海洋的面积愈来愈大。高山的积雪融化。那是什么

佛教海涛讲经

?河流的源头。中国的长江、黄河源头。源头的水断掉之后。河流就干了。将来长江、黄河都没有水了。这怎么办?人类的文明离不开江河。西藏高原的积雪。总共在亚洲这个地区有七条大河发源地。恒河也是当中的一条。印度的。你说这个麻烦不麻烦?

  这个严重的灾难。科学家的估计。十年到三十年这个灾难就现前。十年到三十年。我也许见不到了。诸位要知道。八十以上的老人不一定哪天走。在中国的古礼、习俗都说到。「八十不留饭。七十不留宿」。七十岁老人。我可以招待请你吃饭。我不留你在家里住一晚上。为什么?万一住一晚上。你过世了。责任承担不了。你们家人说是我把这个老人谋害。那官司打不完的。所以七十不留宿。这是礼。八十不敢留你吃一餐饭。为什么?说不定一餐饭你就走了。那个麻烦不就大了吗?所以八十不留你吃饭。是礼上有讲的。人家不会怪你的。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人不会怪你的。这叫什么?风烛残年。不一定什么时候走。所以再有十年、三十年。我们不一定能见到。可是你们年轻人会遇到。你们现在四十、五十的肯定会遇到。

  科学家想尽方法来拯救。美国的前副总统高尔。诸位晓得。在全世界到处演讲。讲温室效应。我们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排出去的废气。飞机所排的、汽车所排的、轮船所排的、工厂里面烟囱上所排的。这些气都放在空气里面。造成温室效应。也就是地球的温度上升。所以极力在呼吁。尽量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在佛法里面讲。这是在缘上说。因他不知道!因是什么?因是贪瞋痴。地球温度上升。真正的因是瞋恚。瞋恚是火;水面上升是贪心。风灾是愚痴。地震是不平、傲慢。贡高傲慢。自以为是。这是因。所以贪瞋痴慢是因。没有人晓得。如果不能够把贪瞋痴慢转过来。所以佛救世间用什么救?「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从因上救。然后我们尽量再减少排放这些污染。这是从缘上讲的。标本兼治。治本是息灭贪瞋痴慢。治标。减少排放这些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这是治标。如果只治标不治本。没有用处、没效果。一定要懂得标本兼治。这个境界可以能够恢复原状。

  这里头根据的一个理论要懂得。「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惠能大师所说的

佛教讲经投票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都是我们理论的依据。心善。整个环境都善。没有一样不善;心要是恶。所有环境都变恶。小的环境是你自己的身体。你的容貌、你的身体可以转。你心清净。你全身的细胞都清净。你全身的器官都清净。那你就健康。你心地慈悲善良。你的容貌就变了。我们讲菩萨相。清净慈悲相。相随心转。看相算命都这么说。相随心转!你怎么样去改变你的相貌?你要修善行。善念、善行。相貌就转!千万不要到美容院去美容。那就坏了。那是破坏自然生态。你的相貌是你父母生的。这是自然生态;你去美容就是破坏。破坏之后一定有后遗症。那个后遗症你会一辈子痛苦。我在澳洲见到一位。我们学院的义工。她很痛苦。我问她什么原因?她去美容鼻子。十几年前做的美容。现在痛苦不堪。后遗症。美容是满好看。好看不了几年。顶多三、五年;三、五年之后就不好看。就非常痛苦。所以不懂得。用什么方法美容?善心、善意。那真的是美容。佛法教的是用自己的意念来美化你的容貌。美化你的身体。绝对没有副作用。你为什么不学?又不要花钱。又不会浪费时间。

  你只要真正好好的学佛。依教奉行。你会像菩萨一样修得金刚不坏身。那就是你永远不会生病!修到最后真正利益。你永远不死。怎么永远不死?往生极乐世界是活着去的。不是死了以后往生。这个诸位要知道。往生极乐世界。你还没断气你很清楚。看到阿弥陀佛来了。西方三圣来接我。跟你的旁边亲朋好友告别:我走了。走了之后再把身体丢掉。不要了。所以每个往生的人。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都是活着走的。不是死了走的。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懂。有些业障重的。临命终时他有病苦。他走的时候也是看到佛来接引他。他想告诉大家。没有力气。有时看到嘴唇在动。动的时候。有人说「他跟着我们一起念佛」。不一定;他很有可能他嘴唇在动。是说佛来接引我了。真的往生了。这业障重的。业障轻的。他神智很清楚。他能说话。告诉我们。佛来接引他。这是肯定往生。一丝毫疑惑都没有。我们身体。科学家告诉我们。百分之七十是水分。我们如何把这个水分变成香水?

  『以水洒塔及庭院』。这都是比喻。都是表法。我们自己身要是不清净。你就没有办法用大云香水供养塔院。供养道场。没有法子。所以。中国古人讲得好。修身之后才能齐家。「以水洒塔及庭院」这是齐家。齐家一定要修身。修身一定要正心。正心一定要诚意。诚意一定要智慧。智慧一定要放下。格物是放下。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放下贪瞋痴慢。这个重要。放下对五欲六尘的贪恋。五欲六尘不能不要。不能贪恋。不能够执着。一切随缘度日就好。决定不要有攀缘的心。随缘。什么都好。要学会这点。你的心就清净了。

  清净心生大云、生香雨、生香水。你的洒塔供养庭院一念。你一观想。真的周边环境统统清净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有效果!江本博士对琵琶湖的实验不就是证明了吗?琵琶湖的水是臭水。二十多年。气味难闻。他搞了三百五十个人。请了一位九十多岁老和尚。到琵琶湖海湾边去祈祷。一个小时。祈祷很简单。就让大家把所有念头放下。恢复清净心。不要有一个杂念。一心一意来祈祷水干净了。我爱你。我喜欢你。水干净了。就这么简单几句话。三百五十人统统就一句话。这一个念头。祈祷一个小时。三天之后。琵琶湖真的干净了。气味没有了。水干净了。水也平了。也没有波浪。像一面镜子一样。日本的电视台新闻统统报导。这个干净居然能保持了半年。你看看。行。转自己!科学做出的证明。

  今天世界灾难能不能化解?能。肯定能。只要善心的人士大家把念头转过来。「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回向给全世界。所有一切灾难统统能化解。所以我们在这一段期间当中。劝勉所有学佛的同学。我们每天早晚加持一千声「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回向给全世界各个地区这些灾难的众生。会有效果的。常常不断的我们来回向。这个世界上就能够得到长远的安定和平。琵琶湖一次能支持半年。那我们每天回向。天下灾难真的能够化解。学佛的同学要发慈悲心。自度度他。消自己的业障。也帮助一切众生化解灾难。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敬田我们就学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2988.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99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99;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084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