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69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69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69
许华 许华 2 0 2011-10-06T15:16:00Z 2011-10-06T15:16:00Z 1 1990 11348 94 26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六九卷) 2007/6/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6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今天我们从第十一「能舍光」看起。能舍光它也是有两首偈颂。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
【又放光明名能舍。此光觉悟悭众生。令知财宝悉非常。恒乐惠施心无着。悭心难调而能调。解财如梦如浮云。增长惠施清净心。是故得成此光明。】
从这个向下。十一到第十六这六光。清凉大师有很简单的开导。「六度光中」。我们念的是六度里头第一布施度。所以这个光的名字叫『能舍』。我们晓得「能舍」就是放下。这个光。你看它跟前面的句法不一样。前面放光。「此光能觉一切众」。普遍对大众的。这个光它的对象比较窄小一点。是对于悭吝的众生。我们一般人讲小气。南洋那边讲孤寒。孤寒就是很小气、很吝啬的。是对这一类众生。帮助他、启发他们。叫这些人知道。世间一切的财宝都是无常。『非常』就是无常。『令知』。关键的字眼在「知」。就是你能够认知『财宝』确实是无常的。我们前面读过。这是属于慧。是属于看破。看破之后你才能够放下。看破、放下都不着相就好。所以他底下一句『恒乐惠施心无着』。心里头没有染着。
布施。通常布施的境缘、事相非常广大。无量无边。世尊在经教里面把它归纳为三大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分为这三大类。这三大类遍布在十法界。每个法界里面的境界当然不相同。我们就现前境界来讲。这三种施它的果报确实是所有众生所希求的。真的是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信仰。哪个不想发财?哪个不想有聪明智慧?哪个不想健康长寿?不但人如是。畜生也如是。饿鬼也如是;换句话说。六道里面所有一切有情众生。没有一个不追求的。能不能求得到?给诸位说。求不到。命里有的你才能得到。命里没有的求不到。所以谚语有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连《古兰经》也说前定。一切都有前定。谁给你定的?佛说得好。是你自己定的。不是别人给你定的。因此你就不可以怨天尤人。自己定的。
我们这一生所拥有的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是过去生中所修的。这一生你发大财。是过去生中你修财布施。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报。你修的因大。修的因多。你这一生你就发大财。就这么个道理。聪明智慧是过去生中法布施的果报。健康长寿是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的果报。如果过去生中有修。这是因。你看看相算命的讲有财库。每个人都有财库。命中财库。你财库很多、很足。这是因。你在这个世间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赚钱。如果你的财库空空。什么都没有。过去生中没修。那在这一生当中无论经营哪个行业你都赔本。你都不会赚钱。这种人有没有?有!你冷静去观察。在你的周边就有。假如我们过去生中没修怎么办?这三种因都没有修。这一生就很苦。不但贫贱而且短命。贫是没有财富。贱是没有地位。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短命。三十、四十就过世了。真的叫是「黄泉路上无老少」。
在这种状况之下。有没有方法补救?有。我告诉同学们很多次!我在年轻的时候。我自己很少找人算命。碰到有朋友精于这一门的。偶尔找他算着玩。听他说说。可是早年我母亲给我算过命。学了佛之后。韩馆长护持。她喜欢算命。常常拿着我的八字到处去给这些人。听听他们的说法。大致说法都相同。我财库空空。一生没有钱;命里头没有官印。没有官印就是不能做官。没有官。即使出家了也不能做住持。出家做住持命里头也要有官印。同时又短命。这个我都相信。寿命只有四十五岁。过不了四十五岁。有点智慧。大概过去生中只着重修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统统疏忽了。这一生算是缘不错。缘也是过去生中结的。学佛的缘不是一生一世的。多生多世与佛有缘。但是年轻的时候迷惑。也就是接受一般学校教育。听老师常常教学都说宗教是迷信。佛教是泛神教、多神教、低级宗教。这个印象很深。使我们在年轻那段时期都不接触宗教。不碰它。特别是佛教。
因为我们在社会上所看到的。佛教都是为死人服务的。超度亡灵的。不像外国其它的宗教。像基督教、天主教。甚至于伊斯兰教。他还讲经教学。还为社会服务;佛教从来没有听说过。所以不接触。一直到我认识方东美先生。跟他学哲学的时候他才告诉我。我跟他学哲学。他说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我们感觉到非常意外。这种迷信宗教。他怎么会变成哲学家?他告诉我。他说你不懂。他是大哲。他是圣哲。佛经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经过他的教导。这个观念才改过来。改过来之后。他就告诉我。他说佛教哲学在经典里面。你要学你不要去学那些形式。你要去看经。刚刚接触经典。很多看不懂。好在台湾还不错。台湾有些法师还讲经。这就引起我们兴趣。去听听。他到底讲什么。常常去听。慢慢就懂得一点。
我第一部接触的这些介绍佛门的书籍。是《太虚大师全书》。为什么?它是白话文。好懂。讲得很浅显。在那个时候我也买了一套。看了一遍。缘非常殊胜。接触佛教没多久就认识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教我看释迦牟尼佛传记。要我看《大藏经》里面的传记。唐朝人写的《释迦方志》、《释迦谱》。看这两样东西。也挺深。这个看下来之后。对于释迦牟尼佛才有认识。慢慢了解。了解到他不是宗教。真的是方先生所说的是教育。这个观念让我们耳目一新。章嘉大师教我。学佛。你对佛要有认识。他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首先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能舍。第一个印象看到就是能舍。跟章嘉大师头一天教给我的。教我看破、放下。教我布施。一看到释迦牟尼佛。这是他带头。那个真不容易。王位能舍。宫廷里面荣华富贵的生活能舍。真是佛法当中常讲的难舍能舍。这世间人最难的他能舍。为什么?高度智慧。智慧看破。然后你才能够放下。才能舍。
十九岁舍弃家庭。出去学习。我们中国人一般讲出去学道。现在人讲出去学习。印度当时这些大德、学者。宗教里面的大师、学派里面的大德。他全都亲近了。广学多闻。学了十二年。这个十二年他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非常不容易。我们知道他的身分是王子。聪明绝顶。十二年可以说把印度的宗教、学术他全都学到了。全都通达。最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这三个主要问题。轮回是清楚了。六道轮回非常清楚。轮回。为什么会有轮回?轮回之外还有没有世界?轮回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没有人知道。宗教、学术里头都找不到答案。所以他给我们示现。给我们做样子。到恒河边上找棵大树底下入定。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开悟了。所谓是「夜睹明星。大彻大悟」。这一悟。问题全解决了。
这么多年来。我们深深明了。体会到了。真正认识佛法为什么叫内学。向外去求的叫外道。释迦牟尼佛十二年所学的叫外道。为什么?全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叫外道。我们学佛如果在心外求。也是外道。心外没有佛法。所以统统舍弃掉。这样我们才算真的把什么叫做佛法、什么叫世间法。搞清楚、搞明白了。只要你还有妄想分别执着。一切法都叫世间法。没有一法是佛法。如果你能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放弃。都放下了。一切法统统叫佛法。分别在这个地方。法上没有世法、佛法。世法、佛法在你的心里。就是说能看破、能放下就叫佛法。你看不破、放不下全叫世间法。《华严经》也是世间法。我们总算是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的用功用在哪里?就用在看破、放下。那叫真会用功。
看破是什么?看破是智慧。放下是什么?放下就是戒定。六波罗蜜里面布施、持戒、忍辱都是放下。甚至于包括后面精进、禅定。前五度都是放下。第六般若波罗蜜是看破。你放下。智慧就开了。你执着。智慧就没有了。智慧就变成烦恼。智慧就变成妄想。这个道理不能不懂。不能不知道。所以佛教我们。我们实在讲迷得太深。迷得太重。章嘉大师教我先从财布施下手。没有财。没有财大师就问我。一块、一毛有没有?这个有。那你就从这儿做起!这他教我。可是施有果报。你欢喜布施、喜欢布施。财就愈来愈多。愈多怎么样?愈多就多施。收入少少施。收入多多施。不要留。我做了五十六年。真的是愈施愈多。
所以相信老师教给我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不得。求不得是你有业障。你把业障消除。消业障。业障怎么消除法?忏悔。怎么个忏悔?后不再造。这我懂得了。所以孔子对他学生。他学生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三千弟子他只赞叹一个人。颜回。为什么赞叹颜回?颜回改过自新大概是孔子一生当中见到的第一个人。孔子自己都说做不到。比不上颜回。颜回能不贰过。就是说他的过失只会有一次。不会有第二次。重复的过失没有。很不幸颜回早死。三十几岁就走了。夫子非常悲痛。这么好的学生。我们世间人讲好人不长命。但是这个好人到哪里去了?好人到天上去。享福去了。他那个德行在我们世间找不到这个福报。他到天上享福。这肯定的。学佛之后我们才晓得。业力的感召他生天了。所以从佛法看好事。决定不是坏事。佛法是讲三世因果。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自己想得财富。你就认真修财布施。全心全力去修布施。不要想明年。因为想到明天、想到明年。自己就不敢施舍。为什么?怕布施掉之后。明天缺乏怎么办?所以他有恐惧。不敢施舍。法也是如此。自己会的。纵然是喜欢教别人。后头留一手。为什么?怕别人将来超过自己。吝法。不知道佛在经上常讲。吝财的得贫穷果报。吝法的得愚痴果报。不肯修无畏的、不肯施无畏的。短命的果报。在六道里头。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这不能不知道。你要想得人间的富贵。这三样东西都得到。那你就得认真干。所以。每个人的命运不是操纵在别人手上。不是佛菩萨控制的。也不是上帝、阎罗王能主宰的。都不是。全是自己。善因善果。恶因恶报。怎么能怪人?
即使遇到天然灾害也不是偶然的。就像美国预言家卡西所说的。他说世间所有的人。每天所遇到的一些事情。都跟前世有业因。决定没有一桩事情是没有前因而突发的。他这个说法。这个说法。现在我们知道那是真的。他讲得一点都不假。一饮一啄都有前因。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晓得都有后果。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动个念头没有人知道。那就完全错了。动个念头都有果报。何况这个念头变成行为。那个果报就更显著、更明显。不能不晓得。
财有内财、有外财。外财是你的财物。你没有财物你用什么布施?要外财。物品都属于外财。物品里面包括佛经上讲的国家。他做国王了。他位子让给别人。国都能够布施。王位能布施。何况其余!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我们看到许多王公大臣学佛之后。到他过世。他都把他自己的这些产业布施给寺院。改变成道场。提供给大众做修学的场所。这都是属于外财。佛在财布施里面最赞叹的是内财。内财是什么?内财是用我们的智慧。智慧是内不是外。用我们的劳力。现在讲做义工。诸位要晓得。义工是属于内财布施。在布施功德里头超过外财。你有财富。你拿个几百万、几千万很容易的事情;你在道场里面做一天的义工。这个不容易。所以有一些这是富贵人家。他学佛之后他也想修福。他在家里面有人侍候他。他到道场里面来他去侍候人。他来当义工。这是什么?这是他懂得了。到道场里面来修福。道场修的福是真实的。果报无比的殊胜。这个道场是正法道场。修行道场。教学的道场。这属于正法。所以我们没有钱。没有钱就做义工!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是没有钱。寺院里面有活动的时候去帮忙。做义工。
法布施。佛在经上赞叹得就多了。我想很多人都念过《金刚经》。《金刚经》上就讲得很多。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为人说此经四句偈。此经是《金刚经》。所以《金刚经》大家很重视。为人讲四句偈功德超过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这个话是不是说得太过分?我们初学的时候。都认为世尊这是一种夸大的说法。也就是鼓励人常常学法布施。那个时候完全用自己的标准来看佛法。以后稍稍契入一些就明白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完全是真话。没有丝毫夸大。但是效果现在看不到。没错。效果。譬如你以财布施。真的帮助人家生活解决困难;你给他讲四句经他也没听懂。他得什么利益?这个利益怎么能超过财布施?对。当前他是没听懂。他是不得利益。但是这些经文「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是他来生后世闻法得度的因缘。因为这个因。他将来能了生死出三界。哪里是大千七宝能够相比的!
这个事实真相。初学佛的人不懂。老修也未必能透彻。那要真正明白教理。你就晓得法布施确实不可思议。功德。人不知道。你自己也不知道。佛菩萨知道。比我们等次高的鬼神知道。所以。鬼神对于修法布施的恭敬供养。他供养不是以财物来供养。恭敬、赞叹。他也发心来护持道场。就像我们一般人在道场做义工一样。做义工是护持道场、庄严道场。这都是属于法布施。佛。佛经里头说过。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来学习。佛不在世呢?佛不在世。佛法僧三宝。法是第一;佛在世。佛是第一。法、僧是其次;佛不在世。法第一。佛跟僧是其次。
法是佛的教诲。佛不在世。这些教诲就是留下来的经卷。经典是法宝。所以传法的功德决定是真实的。在从前传法要靠书写。为什么?以前没有印刷术。印刷术没有发明。经典要手写。所以写经的功德大!手写的经卷我们知道数量很少。所以很容易失传。经典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经过多少社会动乱、灾变。水火的灾难。失传很多。到印刷术发明之后。印刷术发明。木刻版刻本宋朝才有。唐朝时候都是卷子。写经。印刷术发达之后数量就多起来。随着印刷术的发达到现代。现代的印刷术比过去进步太多。成本比从前就低多了。所以留存到现在的经典。我们知道应该不会再丧失。因为经本流通到全世界。许多图书馆收藏。博物馆收藏。寺院、学校、道场都收藏。我们就可以放心了。经卷不会在这个世间消失掉。
可是世间有这么多人。如何能教大众都有机会闻法。这是我们现在做法布施一个重点。在隋唐那个时候。写经是重点。多写一部这世间就多有一部。现在我们要怎样帮助大家。有机会能够见到佛像、听到讲经。我们就想起来。利用现在的高科技。读经。我们也做了几种。现在有很多同学。每天在家里面放《地藏经》。念的。念诵的光盘。有文字、有音声。有声的《地藏经》。放在电视机里面。你看到文字、听到声音。一个人可以跟着学。很多人在一起也可以跟着学。这个好!如果我们整套《大藏经》。全部《大藏经》都能做成这样的光盘。在现代这个时代。我们修法布施要朝这个方向。光盘的《大藏经》。有没有?有。我看到了。但是它有文字。没有声音。要有文字还要有声音才好。有文字、有声音。这是一个方向。
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佛是教我们依法修行。这才是真正的法布施。依法修行。自己能够做到信解行证。给社会大众做出学佛最好的榜样。这真正叫法布施。所谓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论、行为。都是社会大众最好的榜样。统统都跟佛陀教诲相应。把佛经让我们在生活当中做出来。这是真正的法布施。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就做出来了。你说三藏十二部经在哪里?就在释迦牟尼佛形相上。你看他的一举一动、言谈说笑。全都是把经教表演出来。这是法布施真正的意义。是积极的。
我们做保存经典。这是属于消极的。自己念佛求往生。这都是属于消极的。积极是大乘。消极是小乘。只有自利而没有利他。大乘是自利利他。利他就是自利。下面讲到戒律我们会说到。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讲过。小乘着重自利。没有想到利他。这就是破戒。小乘人「发二乘心。则破净戒」。你就想到清净戒是以利益众生为第一桩大事情。我们自己修清净心、清净的行为。是利益众生的。是做给别人看的。做好样子给别人看。这是菩萨戒。只有自利没有利他。大乘净戒就没有了。所以大乘是念念不舍众生。
法布施得智慧。从前我们接受李老师的教诲。老师告诉我们。法布施里面第一个手段就是讲经。使我们了
当时没有记录。记录是以后。佛灭度之后。弟子们这是他们的使命、他们的责任。要把佛所说的流传给后世。释迦牟尼佛有个阿难。有一个这么样的学生记忆力特好。真的是听一遍他就不会忘记。所以结集经藏的时候就请阿难复讲。把佛所说的重复讲一遍。五百阿罗汉做证明。听阿难讲。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个反对。没有一个有意见。就记下来了;如果有一个人提出有意见。这句话就不能记。结集经藏是这样的严谨。取信于后人。后世人知道之后对于经典才有信心。不是阿难自己造的。字字句句是佛说的。夫子就没有这么幸运。没有这么一个好学生。所以夫子一生的言行。现在你们看到薄薄的一本《论语》。那是他的学生记下来的。什么时候听老师讲这么一句话。记得很清楚。把它写下来。那不是一个人记录。很多人记录的。很多学生记录会集起来的。不像佛经。这就是什么?缘不相同。所以我们知道。法布施里头是以自己如法修行、弘法利生为最殊胜。功德利益真的是第一。
讲到弘法。同时我们就会想到护法。弘法实在不容易!为什么?中国、外国都不例外。释迦牟尼佛在世。僧团里面有提婆达多、有六群比丘。六群比丘是提婆达多的弟子。他们搞分裂、搞破坏。提婆达多对释迦牟尼佛非常嫉妒。他也有福报。他也很聪明。自己认为决不在佛陀之下。所以他带着一群弟子。他想害释迦牟尼佛。自己可以成为新佛。这些示现实在讲现在我们都晓得。提婆达多也都是来示现的。六群比丘都是来像唱戏。舞台上唱反派的。全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演这么一台戏。来教我们的。告诉我们修学过程当中认真修行。嫉妒、障碍免不掉。你想想释迦牟尼佛他怎么成就的。遇到这些事情来了。你就知道怎么处理。
《了凡四训》里面。有几句话说得很好。他说「善事常易败」。做好事。有人扯腿。有人破坏。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干坏事有很多人帮忙。干好事有很多人障碍。要不要干?还是要干。「善人常得谤」。很容易受别人毁谤。这是讲好人好事难!特别是在现代这个社会。无论在中国、在外国都一样。在中国。我们把祖宗的教诲。伦理、道德疏忽了。在外国。外国从前是宗教约束人心。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大家相信科学。不相信上帝。宣布上帝已经死亡。这个
了凡先生他明白、他懂得。唯有仁人长者要发心。要护持这些人。要帮助他、成就他。这个功德最大。常常要给他鼓励。实在讲。好人好事鼓励的人少。说风凉话的人多;要有鼓励。要能帮助维持他。他受了很多委屈、受了很多冤枉。真正了解事相的人要能代他伸冤。伸冤就是要能把这个事情真相讲清楚、讲明白。要护持他、帮助他。使他的善事能成就。行善能够成全。这是真正的学问。这是真实的智慧。这是真正的福德。我们虽然在佛法里面学得菩萨忍辱波罗蜜。毕竟功夫还是不够。忍辱有饱和点。到不能忍的时候怎么办?退心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做这桩好事。结果大家都反对。都没有同情的。算了。不要做了。独善其身吧!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人鼓励。
每一个学佛的同学。无论在家、出家。你真正想用功。真正想成就。你希望你的一生都一帆风顺。给诸位说。做不到。你自己一定要知道。会有许多障碍、困难在等着你。你必须一关一关的通过。只要有坚定的信心。要天天修忏悔。要天天去改过。真干。到实在通不过的时候会有感应。这种感应。就是他来鼓励你、来提醒你、来维持你不至于退心。依旧能够发愿勇猛精进。所以这就难了。确实大菩萨会照顾这些初发心的小菩萨。感应道交要凭自己真实的修行。自己信心不足就非常困难。佛菩萨想帮忙帮不上。
无畏布施是帮助众生离开恐惧。如果我们在今天这个环境里面。威胁人类的恐怖是灾难。天灾人祸。人祸现在跟天灾挂勾了。最近这一、二年。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点警觉到地球变暖。温度不断在上升。南北极的冰跟第三极。南极、北极是二极。第三极是什么?高山的积雪。千万年都不化的。高山上这些冰川都开始融化了。尤其是今年报导得特别多。科学家还提出警告。告诉联合国、告诉许多国家政府不可以疏忽。冰块的融化的速度愈来愈快。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五十年后、六十年后才会融化掉。这些警告我看到我同意他们的讲法。我觉得这个融化愈往后面就愈快。几何里面讲的加速度。冰块融化。海水上升。沿海的这些地区都会被淹没掉。早年我在美国看到这个地图。那时候我们问。大概是二一00年。世界地图跟现前的不一样了。我们这里还有一张挂在外面。从美国买来的。很清楚。诸位一看就晓得了。
这种科学研究认为这是温室效应造成的。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情?那就是人为的。我们运用这些科学工具。得一点小的利益。交通的便捷。你看每天飞机排出来废气。汽车、火车、工厂燃烧的这些石油。燃烧的这些煤炭。排出去的二氧化碳。每天都是大量的向着空中排出。天空当中二氧化碳多了。就造成温室效应
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应该怎么办?对于事实真相要有正确的认知。事实真相告诉我们。灾难是无法避免。还更要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人是不会死的。诸位看看「魏斯四书」的报告你就很清楚。我们应该怎么做?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遇到佛法是大幸。对于这些事情佛经讲得再透彻没有了。认真修行。灾难来了没有关系。我们有好地方去;最好的地方。无比殊胜的地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你要问多久才能去?古大德给我们做出实验证明。三年到五年的时间足够了。我们知道科学家这些报导。三年到五年这个灾难不会形成。我们的时间足够了。三、五年我们已经拿到极乐世界的签证。随时可以去。它来不来都无所谓。与我都不相干了。在这个世间你会生活得非常自在。你会过得非常的幸福美满。自行化他。自己真干。影响你周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干。干的人愈多。再给诸位说。人愈多产生的力量就很大。可以把这个灾难、这个冰的融化可以能把它止住。也就是说温度也能止住。不再上升。众业所感。古大德告诉我们。要什么样的力量?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好人。有一个善人。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善人。一个善人的力量可以能够控制住九十九个不善的力量。
这桩事情。中国五千年。全世界的人对中国历史都非常羡慕。为什么?中国历史是个和平的历史。是个长治久安的历史。外国人真的在研究。中国人用什么方法。能够将这么大的国土、这么多的族群、这么多的人口。能够维持住和睦相处、平等对待。都能够懂得伦理、道德、因果。他们找这个原因。怎么形成的?实在也难得。真有专家学者发现了。家庭教育。所以中国。我们可以讲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家庭教育。五千年来没有改变。只是最近的一百年疏忽了。不重视它。我们中国社会就乱了。
蒙古人入主中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好。他护持;满清人入主中国。比中国人学得更扎实。所以我们虽然丢了一百年。现在再要把它找回来。不困难。我们在汤池做的实验。很短时间就有明显的效果。说出中国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只要认真好好的学习。用高科技远程教学的方法来唤醒。不是一桩
我们在汤池做的这些实验。今天巴黎那边同修打电话给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实去年在一起我们开会的有不少专家学者们想组团到汤池来看。我表示欢迎。教科文组织总共有一百九十二个国家代表。如果大家都来。我们非常欢迎。我们热烈的来接待。他们也提议。提议也不错。希望我们再举办一个论坛。这个论坛我想让大家看。看了之后我们再讨论。这种方式希望联合国能够带头向全世界推展。好事!太难得了。这是刚刚我们在接洽这个事情。我们乐观其成。将这个效果扩大。无畏布施就是化解别人的恐惧。今天全世界的人。无论是富贵人、贫***都没有安全感。都有恐惧。怎样让他离开恐惧?实在讲真的只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你学了这个你才真正离开恐惧。心安理得。道理搞清楚、搞明白。心就安了。知道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待人接物。你会做得很圆满。日常生活就是消灾免难。日常生活就是断恶修善。处事待人接物就是积功累德。
所以搞清楚、搞明白了。「恒乐惠施心无着」。念念当中都是想到财、法、无畏施。时时刻刻都在行布施。求不求果报?不求。不求果报你心得大自在。你所得到的是真实的果报、真实的智慧。确确实实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乐是爱好。惠是恩惠。布施的心是恩惠。心无着就是大乘教里面讲的三轮体空。修布施的时候。也就是说帮助别人、利益众生。放下「我」这个执着。不要有个「我做的」。我做了多少好事。我做了多少功德。你的我执没有放下;我执没有放下。是世间福报。世间法。不是佛法。是世间的三种布施。如果无我。不执着是我。那是菩萨的布施。菩萨布施叫什么?叫波罗蜜。布施波罗蜜;如果有我。就叫布施。没有波罗蜜。不能叫波罗蜜。波罗蜜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直接翻译叫到彼岸。我们用意思来翻。叫究竟圆满。你有我。不究竟、不圆满。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如果无我的布施。这个功德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你要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增高你的品位。完全不一样。
所以做。天天做、时时做、处处都做。都在做。绝不执着是我做的。也不执着我布施些什么。我布施了财。我布施了法。我帮助众生化解很多恐惧。这些都不要执着。无畏布施里面。譬如我们素食。素食是无畏布施。为什么?不伤害众生。不吃众生肉。这属于无畏布施。他的果报健康长寿。放生是无畏布施。这是积极的。我们见到任何小动物都不会有伤害的念头。这都属于无畏布施。而且更积极的。我们跟再小的动物我们都会平等对待。我们看到蚂蚁。我们会合掌「蚂蚁菩萨」。牠有没有感应?有感应。蚊虫。我们看到「小蚊子菩萨」。有灵性。牠不笨。牠过去也曾经做过人。造的恶业很重。变成这么一个身体。灵性是一样的。我们尊重牠。牠也尊重我们。我们不伤害牠。牠也不伤害我们。就变成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修布施的时候不要执着。修布施放下对人、对事、对物的执着。能放下多少就放下多少。决定有好处。
也不执着别人受我的恩惠。我帮了他的忙。我对他有恩。但是。诸位要晓得。别人对我的恩惠我不忘记。知恩报恩。我们布施给人家的恩惠。忘得一乾二净。不要放在心上。为什么?这叫修清净心。你心里头有执着就不清净。执着没有了才清净。你的真心才显露。你就想想。你修的这些法门。你做的这些好事。你有没有执着?只要有执着。世间法;没有执着。出世间法。这个世间都是讲六道。以六道为界限。一定要记住。有执着出不了六道轮回。没有执着六道轮回就没有了。有分别就出不了十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十法界。有分别出不去。分别没有了。就出了十法界。出了十法界才叫一真法界。才叫究竟圆满。
所以。究竟圆满不是说出六道。出六道不是究竟圆满。小乘。你就想。六道都出不去。还谈什么?阿罗汉才出六道。阿罗汉修布施、忍辱的时候三轮体空。他不执着身是我。不执着我做多少好事。应该做的。有什么好执着!做再多的好事。心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学着没有人问。完全是干净的。一片空白;有人问。所谓是「大叩大鸣。小叩小鸣。不叩不鸣」。有人问则随问随答。智慧。决不是思考。是智慧起用。自性性德起用。如果要用思考。我想想怎么说法。那是烦恼。是第七识、第六意识在做主。第七识是执着。第六意识是分别。这个道理要很清楚。
后面一首偈是讲因。我们把这首偈念一念。刚才念过了。『悭心难调而能调』。真难调。吝啬非常不容易放下的。你能调。智慧现前了。烦恼轻智慧就增长。为什么?再没有吝啬的念头。你会很欢喜的尽心尽力的去施舍。去帮助别人。去做真正的好事。而了解什么?了解『财』。这个财包括前面所讲的财、法、无畏。用这一个字全都包括。『如梦如浮云』。看破。《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包括我们的肉体。包括我们的精神。你看有为法。八识是有为法。八识里头见分是精神。相分是物质。物质跟精神统统是有为法。不是真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幻相。你不能说它有。你不能说它没有。你说它没有。它现相;你说它有。这个相并不存在。这个一定要懂。
我们在《华严》学到这个地方。讲过很多遍。但是一般同学能记住的。能在日常变成观想的真的是不多。就是你常常能提得起来的不多。都忘掉了。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都表现的。依旧是迷惑颠倒。没觉悟。要怎样能提出最起码的观照功夫?念念你都能够觉察到「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整个宇宙、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什么?你常常想着看电影。就是银幕上那些境界。决定不是真实的。所看到这些依正庄严的幻相。就像看银幕上这些色相一样。是一种什么相?虚妄相续相。相续。相续不是真的。是虚妄的。虚妄相续相。你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你不是吃大亏了!
所以佛门里有句话说得好极了。叫「借假修真」。整个幻相。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假。你要借这个假修真。真是什么?真是自性的流露。那是真。你在假相里面去学自性流露。自性是纯净纯善。纯善表现的就是这些布施。这三大类的布施是善。纯净是什么?三轮体空。没有一丝毫染着。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是说离四相。布施这都没有了。那就是你偏在一边。偏空;布施的时候。我相、人相又起来了。你着了有。你看凡夫着有。二乘着空。菩萨空有不二。二边不着。这学菩萨!二边不着。我样样做。心地里面永远是纯净纯善。连纯净纯善这个念头也没有。那真的是纯净纯善。我二边都没有了。我纯净纯善。你还着了相。着了纯净纯善没丢掉。你才真得自在。这个自在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二种自在、四种自在、五种自在。十自在以前讲的就没有再说了。你真得自在!只要你有念、有想就不自在。事情来了。是好事。赶快做。事情来了。你有智慧判断这不是好事。不是好事情就不必做。什么是好事?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的力度深。利益众生的范围广。那是大好事。要赶快做。所以有智慧去判断。智跟慧我们前面也说得很清楚。前面难调能调这是放下。这是智;这个地方你能够理解如梦如幻。这是慧。就是看破。
这样『增长惠施清净心』。「清净心」是自性。是菩提心里面的深心。自受用心。自受用清净。诸位要晓得。真诚是体。是真心的体。真决定不是假的。它是真的。诚是什么?诚是没有一个念头。不起心、不动念叫做诚。中国古人解这个字。叫「一念不生是谓诚」。你起一个念头。诚就没有了。不管是善念、是不善念。念头一起来。诚就没有了。诚是清净心。所以真诚是真心的本体。有体当然就有用。自受用叫深心。深心就是我们讲的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这三个叫深心。自受用。对自己的。对一切众生的。是慈悲心。要知道五个说法是一心。一心里面具足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叫菩提心。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干什么都能与这个心相应。这个人叫菩萨;与这个心不相应。叫凡夫;与这个心相应是觉。与这个心不相应是迷。常常想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大乘教。
清净心。不是一般人。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什么都不干那个心叫清净心。错了。到染净不二。才叫真诚清净。你有清净。对面是染污。你是对立的。对立的是世间法。为什么?二法。「二法不是佛法」。这是六祖惠能大师讲的。有清净。那不就有不清净吗?所以你是二法。你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绝不染着。譬如你布施。布施无我相。没有我施舍这个物的相。也没有对方接受的这个相。心里都没有。干干净净。那叫清净心。那叫不二法。这个很深。不能错会。错会了。把世间法当作佛法。什么叫佛法。自己并不知道。学佛有这个毛病的很多。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2958.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69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69;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