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36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09 00:5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36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36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36

许华 许华 2 0 2011-10-06T15:13:00Z 2011-10-06T15:13:00Z 1 2033 11589 96 27 13595 11.5606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三六卷)  2007/5/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3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六段。「明四摄摄生三昧门」。总共有十七首偈。今天我们从第十三首看起。

  【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菩萨于中得自在。示受老病死众患。或有贪欲瞋恚痴。烦恼猛火常炽然。菩萨为现老病死。令彼众生悉调伏。】

  这两首偈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给我们开示的是「遂求利行」。这个意思是说「谓众生为八缠所绕。开解令离。故名遂求」。「初偈」。就是第十三这首偈。「即化无愧缠。以恃寿长。不知进修。不知此身。但淫欲生。终竟败坏。具诸烦恼故」。我们先看这一段。首先晓得这两首偈是「遂求利行」。什么叫遂求?众生确实是堕在烦恼之中。严重的烦恼习气。佛菩萨为他开示;众生听了佛菩萨开示。真能够理解。理解他就能够远离烦恼习气。所以叫遂求。

  看经文指出来的。我们知道这是世间富贵人。福报很大。长寿是福报。五福里面有长寿。福报大。他有烦恼、有习气不知道。为什么?他生活过得很自在。所以说『烦恼微细』。不知道;他每天在享乐。『乐具足』。生活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一切都能很顺心。不容易。我们看世间这种人有没有?有。但是不多。大富大贵的人我们看到多。可是「烦恼微细乐具足」的人不多。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见到不少。贵而不乐。富而不乐。这个我们看到很多;富贵真正能享乐的确实是不多。

  菩萨怎么帮助他?他有烦恼、有习气。自己不知道!所以『菩萨于中』。这个「中」是讲九法界。在我们人间讲。这就是人中。菩萨示现在人中。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人中。许多的诸佛如来、菩萨、声闻、缘觉示现在人间。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可是学佛的人你要细心。你细心观察。不论他现什么身。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菩萨统统在里头现身。只要看到他自在。这个人没有烦恼。有智慧。也就章嘉大师所说的。他看得破、放得下;能看得破、放得下。他当然就得自在。我们修学的基本的纲目。看破、放下、自在、随缘。你真正看到。他有这八个字。那可能就不是凡人。可能就是佛菩萨应化来的。凡人很难!他虽应化在世间。他给我们示现老病死。许多的忧患。虽然他有老态、病苦。他很达观。他心里没有忧虑。我们一般讲真的有修养。

  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七十九岁那年过世的。那一年是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在香港住了四个月。我到香港来之前去看他。身体很正常。只是告诉我这一年来感到疲劳。以前他读书(他是每天都读书)、讲学都非常正常。可是这段时间感到疲劳。实际上他得了癌症。精神好。真的是修养好。以后被检查出来。他也不在乎。很乐观。并没有被癌症吓到。非常乐观。若无其事。我在香港住了四个月。到我讲经快要圆满的时候。他夫人给我打个电话。她说老师过世了。距离我讲经圆满两天。我把讲经功德回向给他老人家。经一讲完之后就回到台湾参加他的告别式。我们不知道是不是菩萨再来。可是看那个样子有点像。他给我们的教训。是示现受老、受病、受死这种患。这些忧患在一般人是感觉到很忧虑。而他是很达观。在病重的时候

北京哪里有佛教讲经活动

。这是以后我们台北的一些同学告诉我。病重的时候他皈依了。是在广钦老和尚那里做的皈依。很难得。

  他学佛几十年。完全把佛经当作哲学来研究。而且晚年在学校。从我认识他。我认识他他四十多岁。在学校里开的课几乎都是佛法。台湾大学。我知道他开的三个大单元。在哲学系里面开的。魏晋佛学、隋唐佛学、大乘佛学。以后从台湾大学退休。辅仁大学请他去。在辅仁大学讲华严哲学。我知道他在台湾那段时期应该有三十年。你看人生三十年那是一半的时间。讲佛学。学者。没有皈依。我跟他学哲学的时候才知道佛学。佛经是哲学。他告诉我的。他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里面的最高峰。我以后给别人介绍。我都没有这样讲法。这样讲法好像人家很难接受。太夸张了。我只是讲高等哲学。方先生给我讲的是。那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他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以后给一般人介绍。我就没有说这句。我说佛经是高等哲学。佛是大哲学家。佛是圣哲。这都是方老师告诉我的。学佛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虽然没有皈依。在佛学上有几十年的修养。我看他老人家『示受老病死众患』。我亲眼看的。很像是菩萨于人中得自在。

  这一段清凉大师有批注。批注里面说得比较详细。很值得我们做参

净空法师讲经集佛教网

考。这是什么?这叫烦恼微细。实在讲。习气!我们人人都有。但是自己不知道。清凉大师说「众生为八缠所绕」。八缠这个批注后头有。在小注里头。《钞》里面。八是八种。缠是什么意思?缠就是烦恼。好像有个绳索把你捆绑起来。缠就是捆绑起来。你就不能动弹。你就失去自由。你就不自在了。所以把这个做为比喻。佛菩萨怎样提醒我们?言教不如身教。佛菩萨真的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

  这八种。我们先把这八种介绍一下。在佛门。老同修应该都知道「八缠」。八缠第一个是「无惭」。第二个是「无愧」。缠这个字。每个名词下面都有。只有无惭缠。后面省略掉了。惭跟愧。惭愧是善心所。在五十一心所里面是善心所。十一个善心所里面。惭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中国一般人讲的良心责备。不敢做坏事情。做坏事情对不起自己良心。无惭。我们讲良心没有了。他什么坏事都敢做;在一般人讲。不知道羞耻。所以中国读书人。耻辱他看得很重。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杀头没有关系。侮辱不可以。决定不可以。把羞辱看得很重。如果说无惭无愧。他就不在乎了。不知羞耻。这是严重的烦恼习气。他作恶。自己并不晓得。不知道这是错误的。

  惭跟愧在事相上是相同。实际上。惭是良心责备。愧呢?愧是舆论责备你。有人虽然所谓是良心黑一点。现在不是讲厚黑吗?脸皮要厚。良心要黑。厚黑将来到哪里去?饿鬼、地狱。六道里头。善道就没分。愧是舆论指责。他怕这个。怕别人批评他、责备他。不敢做坏事。所以这是外面的压力。惭是内里面的良心。可是现在人确实真的是无惭无愧。做了坏事。人家批评。在报纸上攻击。不在乎。如果真的做了很多坏事。甚至于许多人批评。他也若无其事。这中国人讲脸皮真厚!那个脸皮薄的人受不了。这八种烦恼习气。这两个列在前面。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这个重要。人要有良知。良知良能。

  以前我做学生的时候。李老师讲到这些地方。他给我们讲了个故事。我在讲经时候也用过几次。王阳明先生。这是明朝的理学家。有一次旅行。在路上遇到土匪。被这些土匪掳去。王阳明也在其中。以后这个土匪头知道王阳明先生在此地。他也很尊敬。特别接见他。跟王先生讲:「王先生。你讲良知良能。人都有良心。我们当土匪的人没有良心。你能不能把我的良心也指出来给我看看?」王阳明先生说:「行!我可以证明你有良心。只要你听我的话。」他说行。我们做个实验。这个土匪头就请王阳明做实验。王阳明说好。你把你的衣服脱掉。他脱掉一件。里面还有几件。再脱掉。到最后衣服统统脱掉了。然后他就跟他说。裤子也脱掉。脱掉。里面还有。那里头再脱掉。他说这怎么行?这个不可以!这就是良心。他恍然大悟。那一批人他都把他放掉了。王阳明那个时候的土匪还有良知。所谓盗亦有道;现在没有了。现在你叫他脱。他真脱光了。王阳明也无可奈何。到现在这个时代。他那一套不灵了。不管用。这是无惭无愧。

  从前纵然是做强盗、做小偷。还懂得一点仁义道德。抢劫的时候。劫财不害命。人他还把你放走。不但放走。看你住家多远。还给你足够的路费。所以说盗亦有道

佛教法师讲经过程

。不像现在。现在伦理道德没有了。当然就没有道。无论干哪一行都没有道。道没有了。既然良心没有了。还会怕人家责备吗?报章杂志。你要骂他。在报纸上登起来。他看到还很得意:「你看。今天报纸又登我了。」为什么现在人跟从前人不一样?从前纵然是坏人、恶人。还是有家教。从小。不可能从小父母就教他做恶人。教他将来做土匪、做强盗。不可能。所以都有伦理、道德、因果的底蕴。无论干什么坏事。还是有良心发现的时候。

  在现在我们也见到一些。军人。我见过不少高级的军官。晚年退休了。心不安。打仗的时候杀了很多人。所以在家里念佛。忏悔。自己念佛给那些被杀的人超度。问我要念珠。问我要佛书、要佛像。大庭广众不好意思。他自己在家里。没有人的时候他就拜佛。他就念佛。这是什么?良心发现。年轻的时候不知道。那么更重的。冤亲债主附身。我们就能够想象得到。冤亲债主也有可能是菩萨现身。不但让他知道。让许许多多人看到!那许多人看到。他就相信了。现在如果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不相信。你说鬼神附身。附身那个样子绝对不是装出来的。装不出来!鬼道的出身。就像饿鬼的样子。地狱道出身。你看他那个痛苦就像地狱道;畜生道。那个形相就像畜生道。这是我们看得多。我们学佛的人。有这个机缘、这个机会看得多;不是学佛、不信的人不容易。为什么?他在你面前示现没用处。你不相信。无惭无愧。还有一点点惭愧心。这个示现就很管用;如果一点惭愧心都没有。示现没用。这个道理你要懂。

  为什么很多作恶的人。佛菩萨不示现?示现没用。他还说你是迷信;换句话说。他造更重的罪业。毁谤三宝!毁谤三宝的果报是在阿鼻地狱。这个道理要懂。你能够看到这个示现。总而言之。你还有善根;你要没有善根你见不到。遇不到这些事情。遇到之后。我们为什么还不觉悟?还不能改过?这是业障习气太重。总得要这样的事情常常遇到。遇到次数多了。警觉性才能提起来。那

佛教讲经百度盘分享地址

个最重的。是自己亲身遭遇到。你有了严重的病苦。病苦当中冤亲债主找到你。这是你亲自见到了。你感受最深。回头还来得及。在这个时候真正忏悔。真正放下。放下太重要!一放下。什么事都没有了。所有的麻烦都是放不下。今天全世界的灾难。是我们地球上的居民放不下。这些烦恼习气哪个没有?

  第三个「昏沉」。这个都好像不是很严重的。实际上很严重。昏沉是什么?精神提不起来。无论学什么。功夫都不得力。要忏悔、要改过自新、要断恶修善。求三宝加持。你才能振奋起来。这里面重要的关键。譬如学经教。为什么听经打瞌睡?学习打瞌睡?由此可知。经论里头的法味你没有尝到。对它觉得枯燥无味。才有昏沉。如果你觉得愈学愈欢喜。欢喜。精神就来了。人逢喜事精神爽!你没有得到法喜。没有得到法喜是这个经论你没有懂。或者你懂。你懂得太浅。你懂得太少了。为什么你不能深入?这有业障。业障一定要消除。消除业障才能够精进不懈。昏沉、睡眠、掉举都是障碍。所以昏沉。我们遇到昏沉怎么办?也要想方法对治。最好的办法是拜佛。坐在那里会打瞌睡。我拜佛。拜一百拜、拜二百拜、拜三百拜。拜完之后绕佛、经行、念佛。求三宝加持。要想办法对治。

  第四个「睡眠」。睡眠是恢复体力。实在讲睡眠比饮食还重要。饮食差一点无所谓。睡眠要睡得好。睡眠怎么会变成八缠?你睡得太多了。你要晓得。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如果说非睡上八个小时的话。三分之一的时间去掉了。佛陀以及跟他的这些学生。学生里头无论是在家出家。佛当年每天睡眠是四小时。中夜睡眠。中夜是什么时候?现在讲十点钟到两点钟。叫中夜。两点钟就要起来。再多睡就错了。你把光阴浪费了。所以要行道。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古时候人身体好。体力确实比我们好太多了。我们现在虽然享受物质文明。样样比他方便。真正讲体力不如他们。他们每天可以露天在树下打坐。休息四个小时。不怕风吹雨打日晒;每天出去托钵。日中一食。你就晓得他身体多好。释迦牟尼到七十九岁还是这样。还是过这个生活。

  我们今天现代人跟从前人比。我们的体力就差得很远。弱不禁风。我们要在树下坐一夜的话。第二天就加护病房去了。而且四个小时的睡眠是决定不够。为什么不够?你睡不好。真正睡好。够了;睡觉睡不好。妄念多。梦太多了。梦还是在那里消耗能量。没有休息。真正休息是什么?真正休息不作梦。真正休息。心地清净。所以妄念太多。梦。尤其是恶梦。恶梦可以能够想象得到你心不安。所以才做恶梦。如果心地清净、安稳。纵然有梦。不会做恶梦。

  现在我们的睡眠。比世尊规定的我们加两个小时。可以了。六个小时应该行。不能再多。再多。睡眠就变成缠缚。因为睡眠也是属于昏沉。头脑不清楚了。所以。我们在昏沉的时候应当要睡眠。睡眠好了之后起来再干。现在这个时代。我觉得修行人要顺从谛闲老和尚的教诲。你看谛闲老和尚教他的徒弟锅漏匠。那个法子好!我过去在美国。到处讲经、教学。我就鼓励大家学锅漏匠。真的很多人学很得利益。他没有限制。就是教你念佛。听经、念佛。累了就去睡觉。一醒了接着马上就干。干累了你再去休息。没有任何拘束。没有任何压力。睡眠多少没有关系。睡醒了就干。所以在念佛堂。最好是什么?念佛当中都穿上海青。念佛。休息的时候不脱衣服。和衣而眠。容易警觉。一醒赶紧进念佛堂。

  在念佛堂里面我们也分三个区域。当中是拜佛的。周边绕佛的。两边靠墙的止静的。都是随人自由。你可以坐在那里念。坐着、拜佛。不出声。口里头默念。不出声。绕佛的人出声。可是念佛的时候要晓得。以绕佛为主。般舟三昧。《华严经》上德云比丘给我们示现的。念佛就是绕佛。绕累了。你就坐下来休息。如果昏沉。你就去拜佛;不是昏沉的时候。可以不拜佛。坐下来。坐下来时候佛号不间断。坐的时间不要太长。尽量是以绕佛为主。这样好。所以佛像要放在殿堂的当中。像我们现在这里。因为地方太小。所以佛像都靠墙壁。正规的道场。佛像是供在当中。他可以绕佛。供在靠墙这是不得已。因为地方太小。那就也在佛前面绕。所以总是以绕佛为主。

  「掉举」是心神不安定。我们讲的是妄想很多。你看不念佛的时候好像没有妄想。愈念佛妄想愈多。这不是说不念佛的时候没有妄想。不念佛的时候。你有妄想自己不知道;现在一念佛了。要你精神意志一集中。发现那么多妄想。是这么个道理。特别是止静。叫你盘腿一坐的时候。妄念很多。这时候怎么办?祖师大德教导我们。把你的精神意志专注在佛号上。妄念起来随它起。不要去理它。渐渐就少了;可不能够跟着妄念。跟着妄念。佛号就没有了。你要想把妄念伏住。伏不住的。愈伏愈多。不理它就好了。我只专注在佛号上。这个妄念。善念也好、恶念也好。都不管。只要不理。心里头专注在佛号。所以口念佛。心想佛。古人用这个方法。佛号从心生、从口出。再从耳朵听进去。这样容易摄心。所以自己念。自己专心听。这样能够降伏掉举。

  第六个是「恶作」。有的地方不是用恶作。他是用「悔」。就是后悔。合起来看。意思就明白了。悔是什么?有人做好事做了后悔。譬如发心。在佛门里面发心。出功德建道场。我在台湾。我们佛陀教育基金会很出名。地方不大。很小。世界出名。是简丰文居士捐助的。那时候他跟我并不熟。来找我要送我一个讲堂。我半信半疑。姑妄听之。他也看出来了。所以房子盖好。所有权状拿来送给我。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了。以后他告诉我。他说莫名其妙送给我。送给我之后很后悔。为什么这么多钱一下就送掉?后悔多久?他告诉我。后悔一年。但是面子又放不下。已经捐出去不好再收回。这就是这么一条。

  那时候他全家都反对。家里给他压力。他自己也觉得怎么会做出这么个事情。这是善。善后悔。还有做恶后悔。做坏事。损人利己的事情。遇到这个。我怎么没有去做?有这个机会为什么不做?所以恶作里头有善、有恶。善后悔跟恶后悔都是属于微细的烦恼。恶的事情。有机缘去做没有做。这个好!善事有这个缘分自己做了。也好!所以他一年之后不后悔了。看到我们做这个事情真的是为佛法、是为社会。没有一点私心在里面。所以以后全家都欢喜。这些事情我们相信每个人在自己一生当中常常会遇到。这叫做恶作。

  下面两个容易懂。第七个是「嫉妒」。嫉妒心人人都有。只是轻重不同。都有。可是这个东西决定有妨碍。这八样都有妨碍。第八个是「吝啬」。悭。悭吝。我们讲小气。舍不得。自己有能力。舍不得。答应了。我供养你、我送你。话说出来。后面就没有了。这个我们见得太多。现在这个社会说话能兑现的不多。我在澳洲。有个犹太教的长老。我们也很熟悉。他常常跟别人说。净土法门法师说话算话。我们就晓得。他一定遇到很多人说话不算话。说帮助你。到后面没有。我们确实。我说帮助你。我一定会做到;而且我帮助你。我绝对不过问。在那边多半帮助学校。帮助一些团体。这个做得多。帮助学校。钱捐出去了。绝对不问你钱怎么用。不管你。

  这八样统统都是修行的障碍。所以佛用「缠」来做比喻。好像绳索把你捆绑起来。你动弹不得。佛菩萨很慈悲。时时刻刻做种种示现帮助你。把这些微细的烦恼化解掉。所以它不是大烦恼。它是中烦恼。它有障碍。而且障碍还很严重。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经文里面简单的举例。只是举个例子。因为微细的烦恼也是无量无边。很多。举这几个例子。因为这个往往是我们一般人疏忽的。认为这都是小事情。微不足道。不知道它对于修行产生的障碍。所以菩萨为我们示现。这个示现里面主要的意思。示现老病死。实在讲也不容易看出来。要有相当高度的警觉心。也还要有相当的智慧。才能看出来。看出什么?就是后面所讲的。这个身体是淫欲生的。不能长保。终究要败坏。这是一个高度的警觉心。你有身决定就有烦恼。你有念头就有烦恼。从这个地方生起警觉心。菩萨给我们示现老病死。我们有没有见到?天天见到。你每天出去。你在街上看到多少老人?你看医院里每天多少病人?你在报纸上看到讣闻。每天过世的多少人?但是这些都是很容易被人忽略掉。如果有意留心这些事情。警觉心就高了。

  我从很年轻。没有学佛的时候。我也跟诸位做过报告。那时候在公家机关里面做事。工作不太多的时候。早晨一上班。报纸就送来。我有的时候也常常看。我看什么?我不看新闻。我不看文章。我看讣闻。所以很奇怪。很多人觉得我很奇怪。我一看讣闻。今天哪些人走了。这里头男女老少。黄泉路上无老少。我意识到人生这一生当中。真正叫勇猛精进。一分一秒他都不停留。往哪里走?往坟墓里走。从出生目标就对着坟墓。哪个不是这样?没有一个人能够避免。但是很少人知道。我那时候才二十几岁。二十三、四岁。我每天看这个。看多了。人生有什么意思?不管你是贫富贵贱。都走这个路子。真平等。

  我们活在这个世间。这短短的几十年。为什么?来干什么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我在十几岁就想这个问题。所以从这些地方去观察。大概学佛不是一生的。生生世世。它是累积的。知道这个身无常。学佛之后晓得万法无常。人生意义、价值在哪里?提高自己的灵性。那是真正有价值;帮助别人觉悟。这就行菩萨道。在世间要做个好的榜样。跟菩萨示现就没有两样。看到社会一些坏样子。我们一定从反面做出好样子给他看。为什么?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

  现在的人。我们用「十善业」来做比喻。哪个人没有犯?我们要怎么办?众生喜欢杀生。我们做出不杀生的样子给他看。众生喜欢占人便宜。占便宜是偷盗。我们做出绝不占人丝毫便宜。从这儿做。不但不邪淫。把淫欲的念头断掉。你的心才清净。要不然清净心到哪里去修?不妄语。绝不欺骗人。说话决定算话;不恶口。不说粗鲁的话。言语谨慎。不得罪人;不两舌。绝不挑拨。要做出来!绮语是花言巧语骗人。决定不犯。那个根本。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贪心;一切随缘。没有瞋恚;烦恼轻、智慧长。没有愚痴。要去做到!你做到就是自行化他。为什么?你做出样子给社会大众看。那就是化他。这就是菩萨道;有这个心就是发菩提心。真做就是菩萨行。学佛从这里做起你就没有过失。

  在哪里修?不是说每天在佛堂修行。不是的。起心动念是修行。言语造作是修行。在家是修行。在工作岗位上是修行。在处事待人接物是修行。哪里不是修行?哪里不是道场?说修行要找个道场。他不是修行人;真正修行人。没有一处不是道场。善心、善行。你自己得的受用。你不做。给你讲你不能体会。必须你自己做。古人讲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喝这杯水。你说这水烫不烫?我说不烫。到底不烫到什么程度你不知道。一定自己尝一口就晓得。所以你做不到。佛菩萨、圣贤的境界你永远体会不到。一定要自己做到。

  做到你才真正体会到。那里头就有乐趣。叫法喜充满。孔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你眼见当中。你看到一切人、一切事全是菩萨在示现。然后你才知道菩萨的慈悲。你才晓得感恩。做善事的人。提醒我们要向他学习;做坏事的人。提醒我们不能向他学习。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所以善恶的示现都是善知识。问题在自己是不是念念觉而不迷。一念不觉就迷了。迷了就有无量的缠缚。不止这八种!这八种是举例子。那么愈迷愈深。这问题严重。

  古人。古时候学佛。参禅也好、念佛也好。一个话头、一句佛号。行。没问题。决定成功。现在不行。现在为什么不行?现在人没有基础教育。没学过。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哪里会有成就!怎么办?听经重要。要听经。在现在我们这个阶段。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体会。听经一天不能少过四个小时。坚持每天不少过四个小时。听一部经也可以。一个光盘每天听四个小时。一部经;听完之后。从头再听。到你体会到法味了。你会乐此不疲。

  所以有许多人问我。学讲经怎么学法?我讲得很清楚。学讲经需不需要在老师面前?不需要。现在有先进的科学仪器代替老师。你要记住。二、三千年以来。讲经的法师统统是复小座成就的。你要学讲经。你就多听。听懂了。自己讲。最好连讲稿都不要。那真学会了。讲稿都不要。你要听多少遍?至少要听一百遍。听耳熟了。一遍一遍听。印象深了。自然就能讲得出来。不要加自己的意思。老实的做。这就是成功之本。什么时候才加自己意思?自己开悟了;自己没有开悟不要加自己意思。你决定没有过失。没有开悟。加自己意思在。往往讲错了。要背因果。自己真的开悟了。没有问题。因为你所悟的跟佛菩萨所悟的是一样的。

  怎样才能开悟?至少要把执着分别放下。为什么?它障碍悟门。什么都不执着。做到自在随缘。你的悟门就开了;样样计较。样样执着。悟门是关得紧紧的。没有法子开悟。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教我们随缘。不要攀缘。随缘什么?什么都好。你才能心开意解。你才能破执着;样样要合我的意思。样样要计较。这个不行!这个开不了悟。学佛充其量得一点福报。所谓人天痴福。没有智慧。福解决不了问题。六祖在《坛经》里面讲得很好。「此事福不能救」。这个事是生死大事。生死大事要定慧才能救。能解决。没有定、没有慧不能解决。

  你要有定、有慧。你必须把定慧的障碍排除掉。这首偈子里面。第二首偈子就说到。『或有贪欲瞋恚痴』。这贪瞋痴。『烦恼猛火常炽然』。无量无边的烦恼。根就是这三种。贪瞋痴;傲慢。傲慢是瞋恚里面的一分。所以这三个全部都包括了。无量无边尘劳烦恼。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三大类。有这三大类。你就注定永远搞六道轮回。在六道里面。你要知道。肯定在三恶道多。在三善道的时间少。为什么?三善道。要无贪、无瞋、无痴才到三善道。你想想你一天从早到晚起心动念。有几个小时心里都是贪瞋痴慢?有几个小时是无贪、无瞋、无痴?睡觉作梦。梦中还是搞贪瞋痴。你还没有在休息。你一定要想想。然后你才知道。我一年到头。今年从元旦到除夕。这一年当中。我是贪瞋痴慢多。还是无贪、无瞋、无痴多?这就清楚了。将来我要到哪里去。不要去问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自己比谁都清楚。我心里头有没有阿弥陀佛?心里头阿弥陀佛只有一分。世缘里头你还有九十九分。你能去得了吗?去不了。名闻利养现前的时候。你的贪瞋痴起不起来?没有得到的时候希望得到。得到的时候怕失掉。怕被别人抢去。全是贪瞋痴慢。

佛教讲经交流如何安住身心

这怎么能往生!你能成就别人往生是一桩好事情。可是你自己烦恼习气不能放下。到你临终时候还是不能往生。不是佛菩萨不慈悲。你帮助往生的这些人。你自己真能放下。念佛往生。到你往生的时候。你会看到阿弥陀佛后面就是你帮助他往生的那些人。跟着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可是你自己烦恼习气不能放下。不行!你要问为什么?你带着烦恼习气到极乐世界。把极乐世界染污了。

  你看我们现在到别的国家。到澳洲、到纽西兰。食物、水果决定带不进去。为什么?他怕染污他的环境。你明白这个道理。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纯净纯善。你心不清净、心不善。进不去;什么时候你心地清净。心地纯善。什么时候就去。净土!心净则佛土净。是凭这个去的。念佛。念佛是一种方法。让我们心回到净善的一种方法。念头才起。不管是善念、恶念。善念。三善道。恶念。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念头一起来。赶紧回到阿弥陀佛。我只有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没有善念。我不生三善道。没有恶念。我不生三恶道。我到极乐世界去了。你怎么还有善恶念头?在这个世间。善事应该做。恶事不应该做。做善事不做恶事。心里痕迹都没有。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这就对了。这叫真正念佛人。所以烦恼习气不可以有。尤其现在这个时代。

  今天有同修在网络上下载一篇文字来给我看。这个题目是「百年气候报告」。现在是「季节颠倒。只是灾难的开始」。这是五月四号网络上发布的。很长。很多张。看到之后很恐怖!这是由五百个科学家在巴黎联合国开了四天会。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进行专题讨论。他们有几千页的报告。最后作十四页的结论。很恐怖!这上面有一个图。我想也许有很多朋友看到过。这张图是南极的一个巨型的冰山。它的面积是三二五0平方公里。不是公尺。这是公里。你看多大!三二五0平方公里。这个冰的厚度两百米。两百公尺。科学家在几年前看到。曾经预言这个冰山会解体。现在照出来的就是这一块。已经解体了。没有想到解体得这么快。科学家的估计大概就是三十年。三十年之后。南北极的冰没有了。世界上高山积雪的冰也都融化。海水上升六十五公尺;换句话说。海拔六十五公尺的。将来都会被海水淹没。

  这里面有我们中国人的报导。这个报导是说。如果海水涨两公尺。像沿海。上海这些都市都会泡在水里。讲到二0三0年。有这么一个报告。二0三0年他说我们广州没有了。广州就泡在海里了;珠江三角洲百分之四十五的面积也都在水里。广州在水里面。香港就没有了。所以非常可怕!照他们这些分析来观察。大概到二0五0年之前。这些事情完全会发生。那就像美国人从前画的地图。那个地图原来是讲二一00年。现在你看看提前了。二0五0年。这是现在科学家在巴黎开会讨论这个问题。

  这是水。水在佛法里面讲贪欲。科学家只是看实际状况的演变在推测。在佛法讲那是缘。因呢?因他们不知道。我们说他也不相信。因是人心。是人的行为。所以有人问我。这个灾难。佛法里头有没有方法化解?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人不相信。佛法化解的方法。就是佛常讲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问题就化解了。谁能够放弃贪瞋痴?这个问题。我们在一些预言里头看过。在一些灵媒讯息里面看过。说灾难会来。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的人不遭难;宽一点的。是吃素的人、善心的人不遭难。这个说得好。不一定是佛教徒。素食。不杀生。善心、善行。不害别人。这样的人。灾难现前的时候他不遭难。当然灾难来了。伤害很大。死亡的人很多。人不会完全死光。还会剩一些。剩哪些?就是那些善心、善行人。这些都能提供我们做参考。

  佛在经上讲。《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洪水是贪欲之所感。贪欲是因;火山。火山爆发。瞋恚是因。瞋是火;愚痴是风灾。我也听说。有人说有个预言讲。香港会有龙卷风。那个龙卷风太可怕了。从来没有过的;海啸、地震。最严重的是地壳裂开。就是地壳产生变化。那是整个大地都沉到海底。像外国预言里面所讲的亚特兰提斯。许多人给我们提出来警告。亚特兰提斯怎么会沉到大海里去?他那时候的科学发展也是达到最高峰。比我们现在还要进步。人们相信科学。没有伦理道德。也不相信上帝了。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招的这个果报。我们今天社会。现在的人心。你常常观察。他在想什么?他说些什么?他干些什么?你细心观察。就像《地藏经》上讲的。「无不是罪。无不是业」。那还得了!

  圣贤的教诲好。没人讲!有没有人听?有人听。就是没有人讲。讲的人太少!宗教。不但是佛教。其它宗教也很多。只有仪式、形式。没有内容;内容是讲经教学。宗教教育是宗教的灵魂。大家把这桩事情疏忽。只着重那些仪式。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就告诉我。佛教重实质不重形式。他教我戒定慧。怎么样去学戒?不是说你受了戒就得戒。没这回事情。他就讲重实质不重形式。比如五戒。你能够做到一条。这一条戒你就得了。不一定去做仪式。你没有做到。你做了仪式。还是没有得到;不但没有得到。你还在欺骗佛菩萨。欺骗广大的群众。我是受了菩萨戒、受了五戒。其实一条都没做到。所以章嘉大师给我讲。不必在形式上。真干。你能够做多少你就得到多少。做不到的慢慢再学。一定要真干才行。

  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看许多学佛的同学修学不得力。细心观察找它的原因。原因是没有伦理道德的基础。没有根!所以。这些年来全心全力提倡从根本修。儒释道三家的根统统要学。儒的根是《弟子规》。道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的根是《十善业道》。出家人的根是《沙弥律仪》。你要是不能统统做到。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你是搞假的。不是搞真的。搞假的。这个罪名就不得了。破坏佛教形象。我受了五戒、受了三皈。三皈没做到、五戒没做到。我破坏佛教的形象。这个罪名。你展开戒经里面结罪。你看是什么罪?阿鼻地狱。我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从来没有劝人受戒。他劝人皈依。从来不劝人受戒。受戒是你自己的事情。为什么?我要劝你去受戒。你受了以后做不到。我背因果。都是示现给我们后人看的!章嘉大师没有劝我受戒。劝我学戒。学一条就受了一条。等到你都能够做到。你再去受戒。那就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老人家教我先学戒再受戒。稳当。不是先受戒再学戒。那很苦!学不成怎么办?麻烦可大了。所以先学。

  真正用功。什么叫功夫?断贪瞋痴是功夫。降伏烦恼是功夫。要在这上去做。我们才真正得佛法的利益。佛法利益不是佛的利益。自己的利益。不是别人的利益。自己在这一生当中。你能够享受到最高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个最高幸福美满的生活不是财富、不是有地位。这你一定要懂。我是很幸运。接受老师的教诲。依教奉行。我这一生当中确实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感激方老师。没有遇到他。我这一生会生活得很痛苦。你们诸位晓得。我没有财富。我没有地位。我活得非常快乐、非常幸福、非常自在。从哪里来的?从圣贤教诲里头来的。我把我所学的乐意与别人分享。学不厌。天天读书;教不倦。我这样的年龄。现在还有这个体力。希望每天还是能讲经四小时。在香港没有这个环境。因为住在香港。我们讲席在九龙。两边距离虽然不长。堵车。很不方便。到这个地方来。没有办法休息。这才讲两个小时。我的心都不安。至少要讲四个小时我们心才安。对自己法喜之圆满。不是别人能想象得到的。真欢喜!

  在国际和平工作上。我已经尽心尽力了。汤池做了很好的榜样给大家看。照这个样子去做就行了。我还需不需要做?不需要了。所以我现在非常想闭关。讲经教学。闭关怎么讲经教学?远程!在摄影棚里面。讲经没有听众。教学没有学生。你说多自在!听众、学生在网络、计算机画面前。在卫星电视前面。无远弗届!这个科学工具。好!我们要好好的去利用它。所以诸位学讲经在哪里学?在网络上学。在电视上学。真正学讲的。在光盘上学。你从网络跟卫视都能够下载。你自己把它做成光盘。不断重复的熏修。逐渐烦恼就轻了。每天认真学习经教四个小时。半年你的气质就改变。你的相貌也改变;气质、相貌改变。连带着体质改变。这个对你就是很大的幸福。你这些烦恼习气逐渐都没有了。精神能振作起来。体力充沛了。年岁虽然大。无论干什么事情不输给年轻人。这是什么?这就是经教上常讲的境随心转。最怕的是你的心态老化。烦恼习气太重。你的身体跟着你的心态在那里变。这个道理。经典里面讲得很透彻。

  佛菩萨的示现都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全都是。没有一样不是。问题就是你会看不会看、你会听不会听。然后你才真正体会到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无尽的关怀。确实没有离开我们。都在我们面前示现。如果不认真努力、不认真听。虽然是这样子。你看不出来。你迷在烦恼里头。迷在欲望里头。迷在红尘里面。迷在贪瞋痴慢里头。这叫真可惜。

  所以《华严经》是活的。不是死的。《华严经》不是在这个经本上。《华严经》是现实的世界。现实的世界就是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看到的是现实的世界。所以他说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十不是数量。是表法的。代表圆满。圆满的是什么?圆满就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什么时候你能见到?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见到了。佛说你本来是佛。所以我们常常讲自爱。太重要了。自己要懂得自爱。自爱什么?我本来是佛。我要爱我的佛。我怎么可以随顺烦恼?我怎么能随顺习气?我怎么能随顺六道?怎么能随顺三途?贪瞋痴是三途。这自性里没有的。自爱。爱自己的纯净纯善。我的纯净纯善跟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如果你像这样的学法。这经教很容易。一展开。为什么?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外面的。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跟你自己心意完全相应。

  所以经教有两个作用。烦恼习气没有放下。就是说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这是教科书。你可以依照它去学习;如果统统放下。这是给你做证明的。放下之后。你看看你所看的、所听的、所觉察到的。遍法界虚空界跟经上讲的是不是一样?证明。如果是一样。你就入华严境界;如果不一样。那你还没到。功夫还不成功。还要放。没放得干净;如果真的放干净。决定是一样。没有放干净的是哪些人?阿罗汉没有放干净。进入境界了。还不完全一样;菩萨也放下了。也是没有放干净。还差一截。必须把妄想放尽。完全一样。所以说佛佛道同。真的平等了。没有放下。不平等。等觉菩萨都不平等。大家都是等觉。还是不平等;必须把无始无明的习气统统断尽。完全平等。好。今天时间到了。这一小段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2925.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36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36;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069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