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01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01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01
许华 许华 2 0 2011-10-06T15:10:00Z 2011-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0一卷) 2007/1/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华严三昧」第七句:
【施戒忍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
我们在《地藏经》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放光之后就出种种微妙之音。这微妙之音里面就有十度。像「檀波罗蜜音。尸罗波罗蜜音」。檀是布施。尸罗是持戒。跟此地讲的完全相应。这段经文里面放光之后讲度生。讲智慧自在。说法无碍。这个我们前面学过的。接着这讲的十波罗蜜。十波罗蜜就是菩萨行的内容。我们可以说菩萨的生活。菩萨的工作。菩萨处事待人接物。做些什么?当然这就是讲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说佛、说菩萨这个意思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佛是个圆满觉悟的人。就是对于宇宙人生、诸法实相通达明了。这个人在印度称为佛陀。在中国称为圣人。菩萨虽然是在修学。功夫还没有圆满。所以菩萨还是在做学生。还没有毕业;佛。好像是毕业。学位拿到了。菩萨没有拿到最高的学位。
无论是佛菩萨还是阿罗汉。乃至于我们初学的人。这十个原则不能不知道。而且怎么样?不能不遵守。这十条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也不是释迦牟尼佛之前古佛所制定的。不是的。这是什么?这是每个人自性里面的性德。你看世尊在这个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十条就是智慧德相的具体说明。我们是在迷没有觉悟。没有觉悟学佛、学菩萨。先从外表上学。慢慢才能够悟入他的内涵。这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方法、手段非常之多。这也是从纲领上来讲。对于中下根性的人非常有效。上上根人毕竟是少数。太少了。在中国。佛教传到中国两千年。两千年来上上根人。我们从历代《高僧传》里面来看。上上根人不到三百个人。你想两千年来。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不到三百人。你就知道那是极少数;大多数还要按照形相、事迹上好好的来学习。
第一个就是叫我们要学『施』。「施」就是布施。布施那里面的范围就太广大!理很深。事相你看起来很浅显。道理太深。为什么要这样做法?这个道理就深。为什么要布施?布施就是我们在前面讲了很多的放下!凡夫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以为这些现相是真有。你想想看。哪个人不说这个事实真相是真有?所以在这些现相里面。就起妄想分别执着。尤其是坚固的执着。六道众生。不但在我们人间。佛说天上也不例外。天有二十八层。到最高的第二十八层非想非非想处天。还是放不下。你就知道这个事情严重。放不下分别执着。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轮回从哪里来的?这佛告诉我们轮回的事实真相。释迦牟尼佛没有出世之前。古印度无论是宗教跟学派。他们都非常清楚。因为印度毕竟是个很古老的文化国。上古时代。它们的历史。婆罗门教的历史一万多年。印度人不重视历史。所以没有详细的记载。可是全世界承认它至少有八千五百年。我们中国人常讲五千年历史。它有八千五百年。超过我们很多。
释迦牟尼佛出世到现在。这是有记载的。依照中国人的记载。今年是三千零三十四年;可是外国人的记载就差很多。外国人的记载今年是二千五百五十一年;去年是二千五百五十年。我们做了个纪念活动。你看差不多就相差五、六百年。这个事情无需要考证。总而言之。肯定释迦牟尼佛确有其人。确有其事。这就可以了。释迦佛出世之后。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六道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释迦佛说出来了。在一万多年之前。印度人就晓得这些真相。甚至于不少人六道里面可以往来。可以去参观。所以佛教我们要放下。
这个布施可以说是大小乘佛法里面。修学的一个科目。必修的科目。要学着放下。大乘教里面。他修这个科目目的在哪里?目的是解脱。是要消除自己悭贪的烦恼。这个悭贪根深蒂固。你说哪个人没有贪心?哪个人不吝啬?自己有的不肯给别人共享。那是吝啬;自己没有的。总希望能够得到。这贪心。烦恼无量无边归纳到最后。佛讲经教学要用归纳的方法。说话方便。归纳到最后。佛把它归纳一百零八类。叫百八烦恼。无量无边归纳到一百零八。那佛门用的念珠。这个念珠就是一百零八颗。什么意思?代表要断一百零八烦恼。是这么个意思。可是一百零八对初学还是太多。所以再归纳成二十六。这个二十六里面就是根本烦恼、随烦恼。随烦恼有大随、中随、小随。总共二十六类。二十六类还多!再归纳。归纳到三条。这就好说。这三条是什么?贪瞋痴。贪瞋痴展开是无量无边的烦恼。这找到根。如果说贪瞋痴三个。再能不能归纳?行。还可以归纳成一个字就是贪。
你看为什么瞋恨?贪不到才瞋心起来。要贪到你的瞋心不会发。不会起来。所以说贪是烦恼的根。佛教给我们断烦恼从根本断。这个有道理。好像我们要砍棵树。从根挖。不要从枝叶。一片一片叶子摘。一个小枝、一个小枝来砍。那多累人!从根一挖不就全解决了吗?那用什么东西来对治烦恼的根、贪欲的根?用布施。这你就要晓得。布施是手段、是方法。目的?目的是把我们的贪欲断掉。贪欲真的是害了我们生生世世搞六道轮回。这个根要是拔掉。其它的烦恼根都没有它深。它是最深的。最深的根拔掉了。其它譬如说瞋恚、愚痴。那个根比贪的根都要浅。容易解决。所以在这里面平常我们讲六波罗蜜。《华严》讲十波罗蜜。对治瞋恚就用忍辱。对治愚痴就用智慧。但是忍辱、智慧。你想想看。如果我放不下。放不下你就不能忍。放不下就没智慧。所以归根结柢还是这个字重要。
你要想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做个明白人。这一生当中做个幸福的人。方东美先生当年教我在这一生人生当中。真正要获得人生最高的享受。那要怎么样?学佛。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要把自己的烦恼拔掉。这才是真正最高的享受。烦恼轻了。智慧自然就长。烦恼跟智慧就好像明暗的两面。明来。暗就没有了;暗来了。明就没有了。我们这一个白天。一个晚上。就这么个道理。烦恼跟智慧是一体。自性里面的佛性。这个东西不是学来的。是自然的。佛学的名词叫「法尔如是」。就是一切法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没有理由的。没有生灭。也没有常断。不常不断。永远就是这样的。你觉悟了它就是智慧。你迷了它就叫烦恼。我们迷了。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就变成烦恼;我们觉悟。我们现在的烦恼统统变成智慧。这是事实真相。
现在我们怎样把烦恼转变成智慧?佛告诉我们用布施的方法。布施。如果你的目的不是断烦恼。不是把贪心舍掉、吝啬的心舍掉。修布施是世间法。不是佛法。这个要知道。世间也有好施。乐善好施。世间的善人。世间善的果报很现实。你布施财得财富。你布施法得聪明智慧。你布施无畏得健康长寿。所以有施就有报。施是种因。种了因后头就有收获。愈施愈多。这讲世间法。就是你目的是求果报。我要求发财。佛真的会叫你发大财。问题就是什么?你不相信。你不接受佛的教诲。真正接受佛的教诲效果非常殊胜。怎么样修法?财布施。
我很贫穷。我没有钱。这财布施我做不到。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处在这个状况之下。我的老师告诉我。一块钱有没有?有。一块钱可以。一毛钱有没有?有。这个可以。多了没有。你就从这个地方布施起。欢喜布施。那刚刚学佛。从前不进寺庙。这也就进了寺庙。看到寺庙里面有人放生的。大家捐钱、凑钱来放生。我们可以出个一毛、两毛;有人发心凑钱去印经。这个好事情。我们也可以能出个一块、两块。就从这里开始。真正欢喜心。真正在生活上省吃俭用。希望什么?多做点布施。这样差不多做了三、五年之后。果然收入渐渐就多了。多了怎么样?多施。我自己一生的生活。永远保持了一定的水平。可以非常的节俭。多余的收入全布施了。愈施愈多。真的到六、七十岁之后。就是我们世俗人所讲的心想事成。财布施财用不缺乏。法布施智慧增长。以前这个经文拿在手上看不出意思。一定要看古人批注。这也大概是在六、七十岁以后。展开经本字字句句无量义。
健康长寿诸位是看到的。无畏布施。无畏布施我是怎么修法?我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发心吃素。我二十六岁吃素。二十六岁接触到佛法。半年我就开始素食。我的素食到今年五十六年。健康不生病。这是诸位能看到的。年岁大了没有老态。也就是说老化非常缓慢。不像一般人六、七十岁就很老了。看那个老态龙钟。这是什么?这是讲世俗布施果报愈施愈多。愈多你的信心就愈增长。你对这就有信心。但是大乘佛法里面讲的果报。那就不是世间果报所能够相比。大乘佛法里面讲的果报是烦恼轻智慧长。我们在世间。人总有忧虑。总有牵挂。总有些放不下的。从长年的布施。这些全布施掉了。把牵挂布施掉。把忧虑布施掉。把一切是非人我布施掉。最后把自私自利也布施掉了。生活愈来愈快乐。一心求生西方极乐净土。好像西方极乐净土跟自己有了讯息。信心十足。在这个世间全心全力提升自己的灵性。帮助众生觉悟。这就是方老师当年告诉我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在中国孔孟、老庄走这个路子。在古印度诸佛菩萨走这个路子。我们也走的一条路!
佛菩萨。大家一定要知道不是迷信。现在很多人听到佛菩萨都说佛教是宗教。这是误会。他根本不知道佛菩萨是什么意思。佛、菩萨、阿罗汉全是印度话。是我们从音译过来的。阿罗汉翻成中国叫无学。无学是什么?他所学习的东西学完。毕业了。我们中国人讲毕业。印度人叫无学。阿罗汉称为无学。他是学小乘。小学的课程他全学完了。就证阿罗汉果。你要记住佛法教给我们放下。教给我们舍。施就是施舍。小的施舍告一个段落了。小的施舍是什么?施舍对一切人、一切众生、一切万物的执着。这个他真的放下。舍掉了。这叫无学。小乘上面有大乘。大乘也有个阶级叫无学。叫大阿罗汉。加个大字。大阿罗汉。我们《华严经》里面讲的十地菩萨。法云地菩萨叫大阿罗汉。我们看到大乘经典。常常这个经文里面讲的大阿罗汉。你就晓得那不是小乘阿罗汉。这个阶段是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这大阿罗汉。
一般菩萨他放下了分别。还有妄想;妄想也放下。彻底放下了。叫大阿罗汉。我们一般称大菩萨。印度话是摩诃萨。摩诃是大。大菩萨。菩萨摩诃萨。菩萨是一般的菩萨。大菩萨就是大阿罗汉。再往上面去就是佛。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着统统舍掉、布施掉了、放下了。这叫佛。所以佛是圣人。菩萨是贤人。阿罗汉也是贤人。贤人里面地位高的叫菩萨。地位低的叫阿罗汉。这三个名称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佛教里面的三个学位。最高的学位是佛陀。像我们现在大学里面。最高的学位是博士;第二个学位是硕士。在佛教称菩萨;第三个学位是学士。佛教称阿罗汉。三个学位。然后你才晓得一切众生皆当作佛。这是学位。凡是好好念书的人都应该拿到博士学位。所以他不是神。神、上帝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人人都想当上帝还得了!这你就知道它不是宗教。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作菩萨。它是学位。
所以佛教到底是什么?佛教是教育。这一定要认识清楚它是教育。它不是宗教。佛教里面没有神。没有仙人。这个你不能不搞清楚。如果你要想作神、作仙那就错了。你在佛教里头找不到。这些神、神仙到底有没有?有。佛教承认他存在。他在哪里?也很复杂。有天仙、有地仙、有人间的仙人。种类很多。至少也有千万种。也很复杂。六道里面都有神仙。这些神仙当中也有学佛的。跟释迦牟尼佛学智慧的教育。佛对于教学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你来。我们一起共同来学习。
佛教导我们的内容是什么。就是佛教导我们哪些课程?用现在的话来说。我们把它整个归纳为五个科目。佛教我们伦理。佛教我们道德。佛教我们因果。佛教我们智慧。佛教我们科学。《华严经》里面讲科学讲得太多了。现在这科学界里面讲的宏观世界、太空物理。这佛法讲得很多;讲微观世界、量子力学。《华严》也讲得很多。不亚于这些科学家。像这些东西讲得很时髦。三千年前佛早就说过。说明宇宙的真相。宇宙的来源。生命的真相。真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佛法里面的智慧科学。所以这五个科目是一贯的。你好好的学习。确实你这一生会过得非常幸福、非常充实。你自己会感到非常满意。这一生到世间来没白来。
我们学施。首先就要晓得就是学放下。你要知道愈施愈多。就是愈放下愈多。愈多怎么样?愈多可不能享受。你想想为什么不能享受?享受贪心就断不掉。享受吝啬就断不掉。你要往上提升。往上提升这个贪瞋痴慢要把它断掉!所以再大的福报。我们只需要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遮蔽风雨。足了。还要那就错了。我在美国住了不少年。看到我们佛门的同修。这比较常接近的。都买了很大的房子。豪华的别墅。住的人。家里人又不多就几个人。夫妻两个。一、二个小孩。在美国请佣人请不起。佣人工资是用钟点费算的。所以每个星期他会找几个工人。院子里头给他割草。几个小时;请几个工人来家里打扫清洁。大概一个星期一次。请个三、四个工人。平常都要自己打理。我看到就告诉他。我说不是你住房子。是房子住你。为什么?你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你要侍候房子。你是房子的奴隶。哪里是幸福!
真正懂得幸福的人。住的房子愈小愈好。为什么?整理方便。我每天只花一个小时干干净净。你说你多自在。为什么要搞那么大的地。那么大的房子?而且在美国生活环境很辛苦。房屋所用的东西。全是银行、保险公司贷款来的。每天辛苦的工作还钱。还一辈子都还不完。这叫什么?这叫迷惑颠倒。自找苦吃。错了。这错里面有个最大错误心理。就是什么?很在乎别人对他的批评。很在乎别人讲他的话。你住的区。在美国的住区是代表你身分。代表你收入。你一个月可以收入三千块。三千块的区;收入五千块是五千块的区。所以他工作提升。譬如从三千块钱提升到五千块钱。他赶快就想到搬家。要搬到五千块那个区里去。所以他苦死了。他如果住在三千块的区域。他拿五千块。你说他多自在!他偏偏要卖掉。去买个更好的区。永远在做奴隶。人就这么笨。就这么样想不开。我在美国居住的区是收入两千块的区。能过得去的。以后我们收入愈来愈多。我还是住这个区。自在。我银行有存款。我不负债。你说多快乐!
他就想不开。好像自己的身分。身分就是人家看到你。你自己苦不堪言。我们住在比较差点的区。我们住得很快乐、很自在。人家也没有什么对我们看不起的。我们还是东方人的思想。东方人的思想着重什么?生活简单、朴素。要节俭、要储蓄。老的时候不求人!美国人很可怜。工作丢掉了。这房子一切东西银行、保险公司没收拍卖。自己怎么办?自己去领养老金。美国政府有照顾。政府是每个州不相同。每个州贫富不一样。这个州富有。你每个月拿的钱多一点;要是差一点。你拿的就少。我过去住在德州。德州养老金一个月三百五十块钱;加州比较富裕。加州可以拿到五百块钱。住老人公寓很可怜。儿孙不照顾。国家养你。逢年过节你的儿孙给你寄个卡片就欢喜得不得了。到处给朋友看。你看我的儿孙还没有忘记我。还给我寄个卡片来。没有看到人!
美国的习惯小孩十六岁出去之后。再都不回家。没有家的观念。这是什么?早期都是过游牧的生活。还是那种文化。不像中国。中国人一定要找老家。为什么?中国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都有根。落叶归根。无论在哪个地方工作做事情。过年一定要回老家过年。这中国人。跟家人在一起团聚。外国人没有这个观念。一个是游牧。游牧它是没有根的。所以他们的房子建筑也都是没有根。不像中国建得这么坚固。房子建筑起来最少要能使用三百年。你看中国古老的建筑。家俱。红木家俱桌椅最少要使用一百年。外国人家俱看起来很漂亮。不经用。几年要换新的。要常常换新的;房子也是的。常常换房子。所以是游牧民族。他的房子我们看起来像帐篷一样。常常换。你要了解他们的文化。然后跟中国文化做个比较。各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能够怎样?保持它的优点。除掉它的缺点。我们的生活才过得自在。才过得快乐。
所以学佛一定要学布施。布施所得的。得的要再施掉。诸位要晓得。舍得这两个字是佛教的术语。现在社会上用得很多了。叫你舍。舍就是施。施舍。施舍一定有得。得到之后怎么样?得到要把那个得到的也要舍掉。所以这个舍得是两重意思。你看第一重。舍你一定有得;第二重意思。那个得还要舍掉。可不能留。一留就会增长贪心。佛教你施舍的目的就达不到。那就变成世俗的。世俗虽然你得富贵。得世间的富贵。你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如果你了解六道的真相。你就会很认真。要彻底的放下。你不了解六道轮回的真相。在那里迷惑颠倒。永远不能超越。生生世世在里头流转。所以叫轮回。这才叫真正是苦不堪言。
所以这个科目摆在第一条。我们从开始学习。开始学佛就要学起。一直到等觉菩萨。等觉菩萨他还舍什么?舍最后一品无明习气。无明是断了。习气没断。断无明习气从圆教初住位开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统统是断无明习气。无明习气不好断
对于世间人的教诲。也要让他明了。因为世间人现在求的是什么?就是求的财富。「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智慧得智慧。求长寿得长寿。求儿女得儿女。有求必应。但是这里头有道理、有方法。你如理如法的求。没有不感应的。你有求。求的没有感应。不是理论上出了毛病。就是错误了。就是方法上错误。这都是我很年轻的时候。二十六岁我的老师教给我。我对老师尊重这点非常重要。你对老师不尊重。那就是老师教给你的。你不懂。你不会去做;对老师尊重的人。能听得懂老师的话。会依教奉行。那你就得利益。这就古人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印光大师一生这样教人。不但是对老师。对父母也是如此不例外。乃至对一切众生。你要是把握到这个原则。没有一样行不通。
如果我们跟人交往产生问题。真正问题的原因在哪里?老祖宗教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定是自己对人不诚不敬。你千万不要怪说那个人不行。那个人是什么。那你错了。你永远是对立的。永远不能化解。一定要回头想想自己。我对人不诚。我对他不敬。所以才产生这些问题。如果我对他像对我父母那样的诚敬。对诸佛菩萨那么诚敬。对老师那么诚敬。没有不通的。你看我们这些年。连对畜生。对蚊虫、蚂蚁。对蟑螂、老鼠。对外面的小鸟、小动物。我们就用诚敬都沟通。都能做朋友。哪有人不能感动的?所以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知道自己对人不敬。反而去怪别人。这个人有不好的习气。那个人有不好的脾气。错了。所有一切不善在自己。不在外面。不在别人。你不能不懂这个道理。这些毛病真的要把它放下。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继续看「华严三昧」里面的十波罗蜜这两句。布施、持戒、忍辱。去年十月我们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办了个大型活动。之后我访问伦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前年访问过牛津大学。剑桥的麦大维教授。这是剑桥汉学系的指导教授。他告诉我一桩事情。说最近。近年从中国出土有四个字。他们不能够理解这里面的意思。我说哪四个字?他说「物恶独胜」。他告诉我(他的中文讲得不错。专门研究汉学的)。物质的物。善恶的恶。独立的独。胜负的胜。这四个字。我听了之后。我说有没有别人跟你解释?他说有。他找到一个中国的老教授向他请教。这老教授说。这个意思是说人讨厌一个人独胜。我跟他说。这个老教授讲得没错。可是他为什么不说人恶独胜?他为什么讲物?他就不能理解。
我说这个物字包括人。人不能包括物。这是佛经上常讲的。你看人。十法界里头只能讲人。人道。只包含人道;如果讲物十法界都包括。全都包括了。所以物的范围大。也就是讲天地万物都讨厌那个人是独大、独胜。独胜我讲了几个他就明白。我说独尊、独大、独善、独美。什么你都是独。只有你一个人超过别人。人人都讨厌你。鬼神也讨厌你。畜生也讨厌你。天地万物都讨厌你。他说这意思他明白了。反过来说。天地万物喜欢什么?喜欢一个人谦虚。喜欢一个人互相尊重。而不是独尊。能够尊重别人。能够敬爱别人。能够关怀别人。能够帮助别人。能够舍己为人。天地万物都欢喜。就不会讨厌。所以你懂得这个道理。他说这出土大概总是汉朝以前的。从坟墓里挖出来的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含意很像是道家的。「物恶独胜」。很像是道家的。
我在汉学系里面等于给他们上一堂课。他们跟我接待的时候有不少学生。我看那间讲堂也挤得很满。但是研究生好像不多。其中有一个是用《无量寿经》写博士论文。有一个用《孟子》。还有个用《王维》。做论文的题目。我听了之后我告诉他。我说你们可以用这些题目拿到博士学位。可是你们这一生依旧是生活在烦恼痛苦的世界。他们都笑起来。连麦大维教授也笑起来。我说孔子所讲的。你们都念过《论语》。《论语》开头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悦你没有。中国古人所讲的「孔颜之乐」。孔子的快乐。颜回的快乐。这就是方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得不到;佛法里面所说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得不到。所以你们还是生活在烦恼跟痛苦的世界。
最后我告诉他。我得到了。我怎么得到的?我把你们所学的东西颠倒一下就得到。颠倒他想不出来。怎么颠倒?我说你们今天所学的。不但你这个学校。包括伦敦大学。你们的汉学系学的是什么?佛学、儒学、道学对不对?确实是研究这个。我跟你们学的就相反。我是学佛。你是佛学;我是学道。你是道学;我是学儒。你是儒学。不一样。如果是把儒释道三种当作学问来研究。与你自己生活境界不相关。如果你是学佛、学儒、学道。那不一样。学儒就是学孔孟。你当然得孔孟的乐趣;学道。你是学老庄。你一定有老庄的境界;学佛。那一定是学释迦牟尼佛。一定是法喜充满。他们听了之后好像有所领悟。这个方向目标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虽然时间很短。我给你一个小时的上课。我今天把这个告诉你。你们能转过来真正的学佛、学儒。那是真正可以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你把你的烦恼变成智慧。把你的痛苦变成快乐。那怎么会一样!
这些都是给我们讲的要放下。所以现在这高等学校的学术。走的目标跟方向都有问题。我访问回来之后。我深深感觉到。今天这个时代缺乏大师级的教授。我们怎么办?我在汤池做的实验做成功。介绍给联合国。现在回来想到。就是如何帮助真正好学的这些志士。成就他们真正的学术。我可以帮助他。使他有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根据佛法的理念。「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过去也常讲圣贤是教出来的!这个方法古人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中国古人讲十年寒窗。你就成就了。我们能够有个很安定的环境。对于他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照顾都周到。让他们十年当中能够专心学一门功课。学十年。他就是世界顶尖的学术。你学《论语》学十年。那还得了!学《老子》学十年。学《无量寿经》学十年。学《金刚经》学十年。都变成世界大师级的教授。所以真的要有人发心。像古人讲的十年不下山。今天我们住的房子是公寓房子。能不能发个心十年不下楼?苦学十年没有一个不成就。
把外缘统统断掉。好好的学一样东西。反复的讲。一遍一遍的讲。遍遍不一样。遍遍境界不相同。我过去讲《无量寿经》讲了十一遍。遍遍不一样。遍遍都有进步。天天学习。天天研究讨论。天天讲经。古人在学习的时候十年寒窗没人知道。独善其身;现在不一样。现在我们纵然不下楼。我们有摄影棚。我们面对着摄影机来讲。用网络、用卫星马上就传播全世界。不下楼。我们的修学。我们的讲解。都可以给全世界有缘人共享。什么叫有缘人?他能收看我们的网络。收看我们的卫星。就是有缘人。所以今天我们利用这高科技。是独善其身同时兼善天下。我们十年每天的成就。每天的进步。全世界人都看到。这对自己是很大的安慰。古人没有这些工具。他做不到;必须是他下山、他下楼跟社会大众接触。才知道这个人有道德、有学问。现在不需要。现在在摄影棚。不出去。
这就是讲布施下面第二个字。「戒」。戒是什么?戒是守法。老祖宗的方法不可以或缺。为什么?它经过五千年这么长的时间历炼。它要不是好东西。它会被时间淘汰掉;没有被淘汰掉。那你就晓得这真金不怕火。肯定是好东西。我们自己这一生有这么点成就。就凭这点信心。守住老祖宗的方法。我在年轻时候初学佛。有人请我去教佛学院。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学佛七年。我在李老师那里学讲经。学得还不错。所以一出家到佛学院教书。还挺受欢迎的;同时也接受别人邀请我讲经。讲了四十九年。佛学院教了几年之后。我良心发现不再教了。什么叫良心发现?佛学院叫误人子弟。因为现在的佛学院完全仿照一般学校的方式。同时学很多科目。我们中国老祖宗教人是一门深入。你只可以学一个科目。不能学第二个。我接受李老师教学。就是这个方式。你同时想学两门。不教你。
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教学的方法。为什么?你学一样。你整个精神、精力都集中在一样上。人容易得定。专心!你能学到;你同时学几个科目。你心是散乱的。譬如佛学院里面。我所教过的佛学院。第一堂课讲《金刚经》。一个法师跟你讲;第二堂课给你讲《无量寿经》。又换一个老师。前面那一堂课印象还不深刻。第二堂换了。第三堂又换了。而且每个老师观念都不一样。有的时候还批评。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不行。还批评。所以三年学生毕业出来对于佛法是一无所知。只能学点皮毛常识。思惟是混乱的。理不出一个头绪出来。我看到这种情形。这不可以再教了。这个再教。将来学生要骂我害他。所以从此以后我就不干了。想到过去老师教我们的方法正确。
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一个老师。一门课;跟章嘉大师学佛学。一个老师。也是一门课。章嘉大师圆寂之后我跟李老师十年。接受他的教导。完全用传统古老的办法。我们得利益。就是叫你专心。李老师教我们。一门没有学好(好的标准是他肯定)你不可以学第二门。一门一门的来。我在那边十年学五部经;如果在别的佛学院。那个五部经一年就学完。我在他老人家会下十年。这五部经给你们说起来你们就理解。都很小的。我第一部学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二部所学的《阿弥陀经》。第三部是《普贤行愿品》。第四部是《金刚经》。最后一部是《大佛顶首楞严经》。我在台中十年就学这五门功课。这五门功课老师的标准。是让你上台去讲。就讲这部经。他老人家在下面听。讲得不错。他满意、点头了。你才可以再学第二部经。非常严格。你要不能依教奉行。不能真正理解。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讲得透彻。不行。他不答应的。
我们才晓得。中国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都是这个办法把人培养出来。所以那些人培养出来他有定功。现在讲很有耐心。不像现在的学生心浮气躁。现在学校里头老师那么多。课程那么多。一个小时就换掉了。他怎么不心浮气躁?他怎么能定得下来?心要不定下来。他能学什么东西?得要方法、规矩。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古人有句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就讲教学。中国过去传统教学。老人言!你不听。去学西方的。学西方的全学坏了。西方说老实话。除了科技之外没有长处。我们接触西方太多。尤其接触西方是最高等的学校。所以回过头来想到中国老祖宗这两句话。真是不得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们不由这番经历。这两句话虽然看了、听了。没什么印象。你自己亲身有这番阅历之后。才知道这两句话的价值。这也就是讲真正是从这个路上走过来的。过来人他才懂;不是过来人给你讲。你听不懂。你不知道这句话里头真正的含意。今人兴的这些科技是有它的好处。古时候那东西好处多。比今人的多。可惜今人不知道。现在人都麻木。好东西给他他不识货。不认识。方东美先生告诉我。这个世间最好的学术是佛经。谁知道?我要不是遇到他也不知道。也被世俗蒙蔽了。认为什么?佛教是迷信。佛教是泛神教。佛教是多神教。什么都拜。在宗教里面是低级宗教。比不上天主教、基督教。高级宗教它只有一个神。佛教怎么这么多神?泛神教是低级宗教。迷信。什么都拜。完全不了解。没有这个人的介绍、指点。怎么会晓得?
契入境界也不简单。锲而不舍。一门深入。当年我到台中求学。李老师要求我五年。希望我跟他五年。遵守他的教诲。我到五年的时候向老师报告。这个方法好。我得到受用。我很欢喜。我希望我还再遵守五年。老师听了笑笑。我跟他十年。你这个根才真正扎进去。五年我觉得根不够深。不够深是什么?禁不起社会的诱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禁不起这个诱惑。你接触到会动心这就不行。那个时候你会前功尽弃。就是根要扎得深。我今天劝人真正要想学的话。至少也要十年;没有十年你没有根。你不保险。遇到名闻利养你会起心动念。你会完全失败。根要深。
根要扎四个根。真正学佛不管是在家、出家。这四个根就是儒的《弟子规》。道的《太上感应篇》。佛教里面的《十善业道》、《沙弥律仪》。这四种都是属于戒。这是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修学的程序。修学的途径。因戒得定。因定开
你要能把戒持得好。首先你要能放下。所以这么多年来我常常勉励同学们。决定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要放下贪瞋痴慢。我讲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你有一个字放不下。你就没法子入佛境界。虽然是学佛。不入境界。为什么?你有障碍。这是头一关的障碍。最严重的障碍。这个障碍去除你才能入佛门。你才能尝到法味。古大德常说「世味哪有法味浓」。这世间的乐趣比不上佛法。你要真正契入之后你有法乐、法喜。那不是人间天上之乐能相比的。你尝到之后你才会勇猛精进。你就不退转了。为什么?快乐!世间没有比这个事情更快乐的。天天生欢喜心。时时刻刻都在快乐当中。所以你不会衰老。这世间谚语讲的「人逢喜事精神爽」。你天天都是喜事。天天都是快乐。你的精神多好!
遇到烦恼。那你就忧虑。你就颓丧。你就很容易衰老。这桩事情尤其是在晚年。我看得好清楚。我们的同学。过去同事朋友。年轻的时候都在一块。他们也有很好的工作。可是到年老的时候要退休。没有退休的时候。精神、活力。我们看起来都非常正常;一退休之后。两年没有见。遇到之后。突然看他就好像老了二十年。变化那么大。这是什么道理?不学佛不容易知道这道理。学佛就知道。佛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他在工作的时候没有想到老。所以他有很旺盛的活力;一退休。我老了。人家不要我了。退休了。他有老的念头。想老。人真的就老。一天比一天老。老了就怎么样?老了就病。所以毛病都出来。年老了每天跑医院。老化那个速度非常惊人。我几个朋友都是这
我为什么没有老?我从来没有想过老。从来也没有想过病。这个意念比什么都重要。纵然有点小毛病不要在意。它很快自己就恢复正常。特别是年岁大的人。有点小的病痛马上在意。天天想着。麻烦就来。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也是个好的医生。中医。他告诉我。他的医术一生没有误过人。我那个时候也很想跟他学。他说不行。你年岁太大。如果你是二十岁跟我。我会教你。我跟他那年三十一岁。他说你学的时间过了。学医要从小学。所以中国古人讲医至少要三代你才能成为名医。才不会耽误别人的病况。这说得都很有道理。所以他教我佛法。医。他不教我。只教我从佛法上一门深入。对我也看得很严。
曾经跟我讲过一桩事情。跟同学们大家上课的时候。跟大家讲到医道。时间久了名字我都忘记。古时候有个名医。有个病人得了很严重的病。其它的大夫都说。你这个病没法子治了。不给他治疗。所以有人介绍找到这个人。这个人给他一诊断就告诉他。没事。你这个病没事。指出另外一个部分你要小心。你另外一个部分。如果这个地方出了毛病。那麻烦就大!他也相信这个医生。所以天天就怎么?天天就注意医生指的部位。果然一个多月以后。这个地方就会疼痛。他非常恐怖。医生跟他讲这个地方要发生毛病就没救。有人告诉他。既然他告诉你。你去问问他。回去再去问问他。
他问他之后。这老医生告诉他。这个地方已经有了问题。你还要注意到。再到严重的时候你来找我。果然又过了一个月的样子。非常严重。来找他。他就告诉这个病人。从前你的病在那个部位上。药打不到。死路一条。我叫你注意。把你那个病毒转移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好。可以下药。就把他治好了。这意念。你看看他病可以搬个地方。里面内脏治不出来。搬到好治的地方。用你自己天天去想。去观想。把那个病想到另外一个部位。这李老师告诉我们。他说中国的医学是神医。可以把你的病位搬换个地方。他就把他治好。这是智慧。这是懂得这个道理。意念可以转变一切。
所以最殊胜的。佛法告诉我们。现在这外国人也发现。我们看到美国魏斯医生。这是精神科的医生。他说过一句话。终极的治疗就是最后的治疗。最有效的治疗。不管什么病。爱。爱心是终极的治疗。江本胜博士做水实验。做了几十万次。发现爱的水结晶是最美的。他告诉我:爱跟感恩大概是宇宙的核心。我同意他的讲法。我说你讲得没错。他小我十几岁。看起来比我老很多。我们在一起吃饭他问我:法师。你怎么保养的?我就告诉他:我保养的方法就是你实验出来的方法。他说我实验出什么方法?爱、感恩。
我说我一生把爱落实到我生活。落实到我工作。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我念念感恩。对我有恩的人我永远感激他。对我有怨恨的人我也永远感激他。他听了莫名其妙。怎么人家对你有怨。你还会感激他?我说是!为什么感激他?他替我消业障。他毁谤我。他侮辱我。他陷害我。替我消业障。我怎么能不感激他?这一生永远生活在爱、感恩的世界。你说多快乐。这他就懂得了。你所实验出来的就是爱跟感恩。我做到了;你实验出来你没有做到。我告诉他你没有做到。所以你的身体不如我。都是真的。许多地方在在处处。你只要细心留意都给你启示。都给你灵感。都给你得无比的受用。
所以持戒。简单的讲守法。守法的人心是定的。守法的人他不会乱。佛教诫我们。遇到再大的灾难。你看《金刚经》上举的例子。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歌利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暴君。歌利王就是翻成暴君。你碰到这种人他不讲理。他把你凌迟处死。可是忍辱仙人有没有怨恨?没有。忍辱仙人真的还感激他。为什么感激他?因为这个遭遇证明忍辱波罗蜜圆满。圆满他提前成佛。就是考试及格。歌利王最后给他这次考试。他及格了。所以他跟歌利王讲。我将来成佛第一个来度你。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个度的憍陈如尊者。憍陈如就是过去世的歌利王。说话算话。我们如果小小事情都不能忍。那你到底学的是什么佛?无故加害于你。都欢喜接受。考验自己的忍辱功夫到什么程度了。小小境界现前。自己就忍受不了。火冒三丈。你要惭愧。你要感谢对方。你来考试我。我不及格。决不能怨恨。赶紧什么?我好好的来修。我功力不行。这就对了。
如果你还对别人有怨恨。那你这辈子成就就困难了。所以你要知道。凡是来毁谤你。侮辱你的。甚至于陷害你的。都是你自己修学到一个阶段他来考试。看你能不能通过。好老师、善知识!看自己的德行、学问、智慧是不是真有长进?是不是心平气和?这是一种考试。另外还有一种善的考试。对你很好也是考试。考试什么?你起不起贪心?所以在境界里面把自己的贪瞋痴磨掉。没有考试你哪里知道你有贪心?所以。顺境、善缘。考试你有没有贪恋?逆境、恶缘。考试你还有没有瞋恚?我们每天接触外面境界都在学习。都在考验。天天在受考试。到哪一天磨到你自己的心性。李老师常常比喻心境光明。像水晶、琉璃球一样棱角都没有。你成功了。
所以真正修行人。就是你要真正禁得起考验。你要感激所有考验你的人。就像我十几年前离开台湾的时候。我写了六句。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那是个很大的考验。每次大的考验。你们很多同学都看到。我是大幅度的提升。无论在哪方面都提升得很高。一次一次都是往上提升。你禁不起考验就完了。不但不能向上提升。你往下降。降级了。所以顺境善缘是善知识。逆境恶缘还是善知识。在我们心目当中是平等的。没有差异的。我们才真正能学到道德。真正成就智慧。这都是经典里头教导我们的。学了之后要有用处。不是说这个经会念。我懂了、我会讲。没用;要落实到生活才管用。要落实在工作。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就管用。那才叫做人生最大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你不能够落实。学了没用处。在一切境界里面还是迷惑颠倒。还是起心动念。还是造业。那将来还是受报。
戒律里头。我们今天讲到最根本的、最直接的。《弟子规》是儒家的戒律。儒是佛的根。你要认真努力做到。《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根。是道家的戒律。特别偏重在因果。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十善业是佛家的根。但是它要有前面两个做基础。你才能修。如果没有《弟子规》。没有《感应篇》。十善业道做不到。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在海内外所看到的。在家出家学佛。在家十善业道没做到。出家《沙弥律仪》没做到。所以佛门衰了。佛门里头真正修行人没有了。如何把佛教兴旺起来?不要求人。求人靠不住。反求诸己。回过头来要求自己。我自己真正能依教奉行。就能把佛教兴起来。我自己要是做不到。阳奉阴违。佛教会在我们这一代断灭了。那怎么对得起佛菩萨?怎么对得起祖师大德?怎么对得起我们的父母、祖先?
你不知道情有可原。你知道就有这分使命。一定要认真学习。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是要做出样子给人看的。不是口说的。道场有道场的样子。古时候道场是讲学、是教学。不是经忏佛事。我们今天的道场确实是走释迦牟尼佛的道路。可惜什么?课程太少。我们一天只有两个小时。这是我们受环境的拘束。住的地方离这里有段距离。常常塞车。此地这个地方是个商业大楼。没有休息的处所。所以到这边来的时间受限制。我们总想下个月锺茂森居士过来。我希望他也能讲两个小时。每天讲两个小时。讲什么?我讲的《华严经》让他用广东话复讲。那我们这个道场一天就四个小时。如果将来再有好的同学。我希望我们道场每天有八个小时。那佛法真的会兴旺起来。我们在摄影棚。我们利用网络、利用卫星把我们的现场转播到全世界。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2890.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01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01;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