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526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06 00:4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526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526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526

许华 许华 2 0 2011-10-06T10:50:00Z 2011-10-06T10:50:00Z 1 1778 10140 84 23 11895 11.5606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二六卷)  2006/3/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2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偈颂第六大段。请看第八首:

  【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见。】

  『斜曲路』是弯弯曲曲的小路。在乞食道路当中。有时候(小路是近路)要抄近路。就是走小路。走小路也一样引发菩萨的大愿。六道众生心行不正的多。这是讲六道里面的人道。天道不正的就少。人道多。所以谚语常说人死了都变鬼。人死就作鬼。这个话我们学佛的人听到知道这话说错了。明明有六道。人死了之后怎么会都去作鬼去?怎么那么样肯定?你没有说他生天。没有说他又到人间来。为什么都说作鬼?可是细细去观察。这个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为什么?你看看六道里面的业因就明了。

  天道欲界天。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人道。下品十善修罗道。这我们不能不知道。色界天以上。除了十善还要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除这个还需要修禅定。四禅八定是上面二界。色界是四禅。四空天是四定;四定加上四禅叫八定。不是四禅之外有八定。八定里面包括这四禅。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上品十善才生天。所以天人可以说没有「斜曲路」。弯弯曲曲的小道没有。人间有。人间的大道。这是通人天。最殊胜的是通佛菩萨。这成佛之道。但是斜曲的道那多半是通三途。饿鬼、畜生、地狱。三途道的业因也多。全是不善的。世尊在经论里面给我们讲的十恶业。这是三途;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讲的八邪。十恶八邪。还给我们讲一些心里面许许多多不善的习气。都是斜曲道上的业因。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把它改正。

  你看菩萨在此地教给我们。『舍不正道。永除恶见』。「恶见」就是经上所讲的五利使。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是恶见。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讲十恶八邪。都是属于此地讲的不正道。十善是正道。十恶是不正道。八邪是恶见。走上小径、小道引发这种大愿。我们要很认真的去反省自己有没有。自己看自己的过失很不容易。我也讲得很多。能够常常看自己过的人。就是见自己过的人。这不是普通人。大善根的人。佛门里面讲上上根人。常见自己过。不见别人过。这是上上根人;中下根人不知道自己过失。只见他人过。

  在人群当中毕竟中下根性的多。所以佛菩萨也很慈悲。教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你不是不见自己过吗?不要紧。你常见别人过。见别人过可不能批评人。批评人你就错了;见别人过立刻回光返照。他好像是我一面镜子。我看到他犯的过错。想一想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如果有。一定要知道改过。没有。勉励自己不可以犯他的过失。我们自己才能把境界向上提升。别人是我们一面镜子。你能够这样学习。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善知识。

  善人是我的善知识。我看到他的善。回头想想我有没有。我要没有。要跟他学。我也有的时候。我要好好的保持。不要把它失掉。善人是我的善知识;看到恶人。想到他那个恶我有没有。有。我要改。没有。我可不要犯他这个过失。恶人也是善知识。这就是孔子所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就是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一个自己。他们两个都是我的老师。示现两种不同的境界来教我。这实在就是蕅益大师《宗论》里头所讲的「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这一定要知道。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里头没有是非、没有善恶、没有好坏。好丑就是好坏。没有好坏。

  是非、善恶、好坏从哪里生的?是我自己心里生的。我看这个不顺眼。一切都不好。都是坏的;我看到很喜欢。一切都是好的。这个道理在最近这段时期我们常常用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来作证明。你就懂了。这个水结晶我们选了十二张做成照片。可以在屏幕上放。这几天应该可以做好。我们也常常放给大家看。你看那个意念。水会认字、会听音乐、会懂得人的意思。我们写个「战争」。写这两个字贴在水瓶上。这个水放在显微镜下面去看。它的结晶就很难看。我们把它撕下来。再换一张「和平」。再看它的结晶。就变得非常美。水没有好丑、没有善恶。随着人的念头。人的念头善它就善。人的念头恶它就恶。诸位一定要晓得。

  也得有相当的修养。别人对我们有误会。这种事情常常有。古人所讲的「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在言语态度上有意无意的得罪人。尤其是现在人。现在人没有修养。心情浮躁。他不安定。喜怒哀乐变化很大。他不高兴的时候。我们做什么他都看得不顺眼。他高兴的时候。我们做不对的事情他也觉得无所谓。很不容易捉摸。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懂得修养。天天反省。天天找自己的毛病。天天改过。天天自新。那你就步步高升。这就对了。标准决定依圣人教诲。确实绝对的标准。世法里面基础的标准。我们起步学就是《弟子规》。要从这个地方下手。从这里入门;佛法里面。那就是《十善业道经》。这是我们的基础。不从这个地方学。你永远没有标准。没有标准你就不知道你做错。是非邪正没有一个标准来辨别。

  六祖在《坛经》里面讲得好。除了十恶八邪。大家都很清楚。他还讲了十一种不善的心。不好的心。这都是邪径、小道。应该要避免的。头一个就是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善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善就是恶。对众生不利的、没有好处的。我们举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像现前社会许多娱乐的场所。吸引很多的顾客。表演的内容都是色情暴力、杀盗淫妄。不善。你要人家买票。赚了钱。你都教人学坏。这事情能干吗?干这种行业。眼前得一点小利。小利还是你命里头有的。你命里没有。你干这个事业会贴本。你也干不起来。命里有的。这个事情因果教育讲得透彻。你把《了凡四训》念三百遍你就明白。这不善的心!所以现在搞这种娱乐界善心善意少。但是不善他不知道。他不知道这是不善。他认为这是正常的。你给他讲清楚、讲明白了。恍然大悟。是害人!

  还有饮食店。我听同学们告诉我。某家饮食店里面东西好吃。很吸引人。吃了之后常常想到这家去吃。他一面吃东西。也有音乐、也有表演。最低限度它有电视播放音乐让你欣赏。为什么它会那么吸引人?他说放的冷气听说里面有毒品。像海洛英、吗啡一类的。让你在那里呼吸的时候感到很兴奋。这家不错。于是就慢慢上瘾。非到他家去不可。不到他家去不过瘾。自以为这是

佛教网慧律法师讲经

很高明、很聪明的手段。不善心。行业里头竞争不可以用这种手段。如果说你欺骗人、你害人。人家虽然被你害了不知道。因果跑不掉!今天这个社会处处都是陷阱。你出门去要小心谨慎。太可怕。

  所以为什么世界有末日。为什么有这么多灾难。全世界许多志士仁人都在这里想方设法怎样能够化解。怎样能够帮助众生觉悟。真正说穿了。还是五十年前方东美先生讲的话。要希望社会好。恢复到正常。一定要把这些诱导人走上斜曲的文化要把它扫除干净。方老师那个时候讲。电视广播要关闭。报纸杂志要停刊。这个东西天天害人。他说的是真有道理。尤其是我们今天看到科学报导。全世界五百条大河流。已经有一半(二百五十条)河水枯干;这五百条里头有中国的黄河。现在黄河的水流不到出海。有枯竭的现象。这个问题严重。几千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还有很多河流被工业染污。水不能饮用。甚至于不能够灌溉。种植五谷杂粮这水不能用。这个问题你说多严重。会导致世界粮食减产。粮食一减产。人口再增加。将来饿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这是什么?人不知道爱护大自然。科技发达。任意的破坏自然生态。森林被砍伐。

  许多河流枯竭的因素。科学家认为头一个就是森林被砍伐掉。诸位要知道。现在我们用的这个纸。纸的原料就是树木。每天你看的报纸。我们是不看报。但是我们看到送报的。每天那一份报纸好像有好几十张。我们常坐飞机在飞机上看到。到第二天就没用。你说每天报纸、杂志消耗的量多大。要多少树木?想想真是太可怕!古代没有这个现象。印刷术不发达。印刷术发达森林遭殃。他要取原料。

  你如果细心去观察。这个世界真的加速度的走向末日。我们觉悟。对于自己日常生活不能不节俭。要懂得节俭饮水;饮的、用的水都要知道节俭。不可以浪费。浪费是罪过。所有一切生活的物资。你要知道今天地球上资源有限。现在已经感到非常短缺。都应该要爱惜。都应该要节省。不可以浪费。所以不善的心不能有。这是斜曲道。邪迷的心是斜曲道。这是什么?没有智慧。现在人很容易受骗。没有能力辨别真妄。没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往往颠倒。把邪的当作是正的。正的当作邪的。正法加以排斥。邪法他还特别去表扬。这事情麻烦大!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看到许多人是这个样子。我们看得很痛心。迷了之后回头难。很不容易。

  劫害心。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损人利己。损人利己的心就是劫害心。劫等于说是劫夺、抢劫。花样很多。手法很高明。让你不知不觉上圈套。到自己最后受了害。后悔来不及。劫害里头最常见的赌博。你们想想赌博是不是劫害?让你自投罗网。你本来想这是不劳而获。一本万利。我押下去之后就可以赢很多钱;哪个发财的人是靠赌博起家的?没有那个道理。十赌九输。用这个方法来劫夺你的财物。你自己完全迷而不觉。许许多多人。这古今中外都有。中国人好像特别多。倾家荡产。

  我从小看到一个例子。我的姑父。我父亲的姐夫。是个富家子弟。就是喜欢赌。中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应该不到四十岁。我离开家乡的时候。他不到四十岁。倾家荡产。在那个时候我们家乡他们的家族是相当富有。住的房子是砖造的。砖墙瓦屋。我们住的是茅草盖的茅屋。土墙茅屋。他们家里盖的是砖墙瓦屋。那就是很有钱的人家。最后连这个房子都赌输掉。我们看到人家来拆房子。瓦拆下来、砖拆下来带走。我姑妈天天哭。好像她还有四、五个小孩。看到那种凄惨的状况。本来一家生活过得很幸福。到最后过得那么样艰难。赌掉了。所以我看到劫害就想到我姑妈家的事情。再看看现在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赌场。看到真叫寒毛直竖。多少人进去之后倾家荡产。何苦来!

  接着看下面恶毒心。这个心害人。是贪瞋痴里面最严重的瞋恚。瞋恚重、嫉妒重。看到别人有殊胜的事情。好事情。他不能忍受。想尽方法障碍、陷害。这也是自古以来就有。佛教诫我们不可以有这个心。有这种心都是地狱。不讲三途。就是地狱。轮回心里头。不善的心就是轮回心。轮回心里头的地狱心。好人好事容纳不下。想尽方法去破坏。这还得了!佛告诉我们。我们见到别人的好事。就是见到好人好事。可以修不费功夫的功德。什么叫不费功夫?赞叹。赞叹几句。功德!

  在我们佛门里面诸位要知道。最殊胜的无过是讲经、念佛。这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天天讲经。念佛堂天天有人念佛。你要是在外面毁谤:不要去听。不要到那里去念佛。这是恶毒心。你断别人的法身慧命。当然你会有果报。果报报完了。以后再回到人间来愚痴。你断别人的智慧。生生世世愚痴。到什么时候你回头。忏悔改过。你才慢慢生智慧。很麻烦。不容易!你要换个态度。介绍别人来听经、劝别人来念佛。你的功德大。别人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他怎么成就?我接引他的。我介绍他的。所以吉凶祸福在哪里?在我们自己一念之间。一念善是吉、是福。一念不善是凶、是祸害。这不能不知道。

  再说嫉妒。嫉妒就是决定不能够看到别人有超过自己的。或者是财富。或者是聪明智慧。别人比我好。我不如他。嫉妒心生起来。严重的。怎样障碍别人。毁谤别人。目的无非是把自己抬高。可能收到眼前的效果。但是往后看亏就吃大了。我们看看历史上宋朝的岳飞。秦桧嫉妒他。宋高宗也嫉妒他。为什么?他们那个时候很年轻。三十几岁。宋高宗的哥哥钦宗、他的父亲徽宗。父亲、哥哥被金人俘虏去。他逃到江南。定都在杭州。在那个地方自己做上皇帝。岳飞是抗金的名将。节节胜利。如果把他的父亲、哥哥真的再迎接回来。宋高宗心里想。皇帝是让他哥哥做还是自己做?当然他父亲不会做。父亲回来是太上皇。这纳闷。口里讲是希望把父亲、哥哥迎接回来。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决定不能让他回来。秦桧心里想(秦桧是宰相)。如果徽宗、钦宗真的回来。论功岳飞的功第一大。宰相可能是他。他自己这个位置就坐不稳。为了要保全自己的地位。这个官位。只有想办法把岳飞除掉。跟金兵谈和。一切维持现状。他们的心态是从嫉妒出来的。

  这些事情我在这一生当中看得很多。由于嫉妒心造成的伤害。

佛教讲座大愿法师讲经

眼前是伤害别人。到最后自己决定受严重伤害。你看宋高宗、秦桧在历史上。所谓是遗臭万年。秦桧如果知道岳飞坟墓前面塑了铁像永远跪在那个地方。我相信他就不敢做这个事情。一直到现在。一千年没有一个人原谅他。遗臭万年。大的嫉妒伤害到国家民族。为了嫉妒一、二个人。伤害到国家民族。使整个民族羞辱。为了个人做这么样的恶业;小的嫉妒可能伤害一个团体。这个罪多重!不止伤害一个人。

  在佛法里面。《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这个经我们过去讲过三遍。经里面说有两位法师讲经说法讲得不错。听众很多。另外就有两位法师心里生了嫉妒。就在听众里面毁谤法师。说这个法师虽然会讲经。没有德行。听众听了之后对法师丧失信心。听众愈来愈少。嫉妒、造谣。以后堕地狱。这个

佛教讲经投票

嫉妒心是对于某一个人。但是伤害的是使多少听众失去信心。丧失了听经闻法的机缘。所以他结罪是从这个地方结罪的。法师未必对他有瞋恚。未必对他有报复。但是许多大众没有机会听经闻法。修学退转或者走上邪道。这个因果责任多大?所以他造的是破和合僧。造的障道的恶因。果报在阿鼻地狱。这种心怎么能有?

  要知道。这些不善的心伤害自己太大!往往让自己生生世世堕在地狱里都不能出来。地狱苦我们都无法想象。谚语所谓是人在痛苦的时候度日如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就是《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这两个造谣毁谤的。障碍弘法的。堕在地狱。我们人间的时间一千八百万年。地狱里面那就不晓得是多少劫。可见得造这个罪业重。出家人造这个业尤其是可怜。为什么?没有人给你消业障。秦桧虽然造的这个业。有人给他消业障。怎么消法?他那个铁像跪在岳坟前面。每个人经过吐一口口水。骂他一声。就是消业障。还有这么多人给他消业障。你出家人做个恶事。没有人给你消业障。你说这个事情可不可怕?

  读书、学佛心要细。方方面面你要都能观察到。都能想到。业因果报不可思议!今天这个世间伦理道德完全没有。邪知邪见周遍世间。这像个大网一样。没有一个能逃出去。你要是没有真正的善根福德。你怎么能保全自己?不要说利益别人。保全自己都不容易。只有自己能保全。你才能帮助人。帮助人。佛家常讲的佛度有缘人。没有缘就是他不能接受。他不相信。他对于佛、对于法、对于弘法的人没有丝毫尊敬的心。这是无缘之人。世法、佛法的成就。有多大的成就。都在诚敬心。确实印祖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敬心完全没有。什么利益都得不到。这是「舍不正道。永除恶见」。今天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着看下面第九首偈:

  【若见直路。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

  『直路』。我们也常常讲大路。斜曲是小路。邪径、小路。在平坦大道上走。真正所谓是点点滴滴都给我们启发性德圆满的流露。这是我们应当要认真学习的。菩萨们天天出去托钵。走路也都成了习惯。大概都有一定的道路。像我们此

佛教讲经的名称

地这个道场。听经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无论你是走路来的、是乘车来的。车有时候也走小路。走近路。有时候大路塞车时间很长。所以就绕小道。反而能够节省时间。这都是我们常常经过的。甚至于天天要走的这几条路。这几条路确实有上坡、有下坡。有平坦、有弯曲。都看到这个现象。可是我们就是发不出愿来。这就比不上这些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在走路的时候你看看他发多少愿。说明念念与性德相应。

  我们在路上有人念佛。不念佛的时候都是妄想;念佛的人毕竟是少数。打妄想空过的人决定是多数。别人是什么状况我们不需要去理会。首先要问自己。果然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与性德相应。你就很少有过失。这是肯定的。为什么我们的过失这么多?生活上有。工作上有。处事待人接物就更多。到什么时候我们才真正能够把警觉心提得起来。那个时候功夫就得力。净宗里面所讲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往生就有把握。

  所以现前这个世间。佛在经教上常常教导我们。要把它当作旅馆看。地球是什么?地球是我们旅游的旅馆。不是长住的。住几天就要走了。我这一生从小就养成这个观念。为什么?居无定所。这么多年来不知道搬了多少次。在抗战期间逃难。每个地方短的住三、五天就走路。长的住上二、三个月。居无定所。没有家的观念。出家之后这么多年。五十五年。还是居无定所。没有庙。所以不是我喜欢跑。是没有法子。哪个地方请我讲经。我就到那里去。总是没有时间定下来。在美国住的那些年。每年都要到美国、加拿大十几个城市巡回去讲。确实全都是住旅馆。回来之后住不到半个月、一个月。又要走了。一生所谓是劳碌奔波。居无定所。所以家的观念没有;道场这个观念也没有。没道场。我学佛以释迦牟尼佛为榜样。向他老人家学习。他老人家一生居无定所。河边树下。带着一群弟子。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我能体会到这种生活的乐趣。身心都没有负担。都没有压力。佛家讲的自在。

  行在大道上。『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谄」是谄曲、谄媚。我们一般讲的巴结。对于有权势的人、有财富的人、有势力的人。其目的总是想占一点便宜。我们一般人说沾一点光。一种讨好的心、求助的心。这个心都不善。纵然你修行得不错。这个心断掉了。可是有意无意之间还有习气。习气难断。都形成了障碍。障道的因缘。诳妄。古今中外常常见到。一般的现象是自以为是。纵然是理输了也不服人。这属于诳妄。我们现在一般人常讲的面子放不下。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承认。这个病可不浅。障什么?障道、障学。道业、学业都不能成就。道业、学业要靠什么?虚心。诚敬、谦虚、卑下才能成就学业。才能成就道业。

  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你看了凡先生很多次参加考试。他并不是一帆风顺。考举人、考进士;好像考进士考了三次。第三次才考中。举人好像也有两次。一同去参考的这些朋友。他看的倒很准确。他就能断定这一科(就是这一次)。我们同伴当中哪几个一定会考中。他判断的真的一点都不错。开榜的时候果然跟他所说的一样。人家就问他。你从哪里看出来?看到这个同学谦虚。看到这个同学温和。对人有礼貌。心平气和。没有浮躁的习气。这个人一定会考中。

  在我们佛法里面讲。心平气和是属于定。小定就有小慧。大定就有大慧。定生慧。他怎么会不中?定是福报。真正有福的人心清净。心平气和;心里面浮躁。说话态度不饶人。这个人没福。了凡先生早年就犯这个过失。所以屡次去考都考不取。被云谷禅师好好的教训一番他才觉悟。他想想自己确实没有福报。确实不像做官的人。这么一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虽然改过自新。习气很不好断。同学当中他看到别人好。他有这点好处。没有嫉妒。他不嫉妒别人。还赞叹。

  所以我们想修福。真正的福报从哪里修?你要晓得。真正的福报是心平气和。你真正做到心平气和。没有福报你的福报也快来了。不远了;如果你还是心浮气躁。纵然你有福报。大概也享得差不多。快要享尽了。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你从古人那里看得很清楚。然后你细细观察眼前你所认识的这些人。你看他的言行举止。你就知道、就能明了;然后回头来想想自己。自己应该怎么样修。应该怎么样学习。《了凡四训》教导我们许多理论。他的方法都在功过格。功过格是《太上感应篇》;印光大师一生所提倡的《感应篇汇编》。那就是断恶修善、改毛病的标准。所以印祖一生全心全力推崇这三本书。《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一生推崇。

  我是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发现的。当时我非常惊讶。因为这三样东西都不是佛门的。他是净宗的祖师。一代祖师。为什么不推崇经典。而推崇这三种?我想了好几个星期才明白过来。现在在今天看得太清楚了。这是老法师有先见之明。这个社会没有因果、没有伦理、没有道德。再用伦理道德来教很不容易。用因果比儒跟佛还有效。但是在今天。这三种书都是文言文。现在学校。讲文科不讲其它的。文学院的学生国文程度一落千丈。这书都看不懂。看不懂他就看不进去。

  我们理解祖师的苦心。理解祖师的悲愿。真正是救苦救难。广度众生。那怎么办?现在人。现代的文化是电视。没有一个人不看电视。每天在电视机面前总占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就把这三样东西编成电视连续剧。《了凡四训》已经完成。应该在下个月就可以出来。出来之后希望同学们要多多介绍;这个出来之后可能

佛教讲经仪轨

电视台他们也会播。除电视台之外。我们会大量做光盘来介绍、来赠送。你们在家里天天看。每天不间断。每天看一片。看上一年。你的心就变了。你就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你就有能力辨别因果报应。接着第二部就是《感应篇汇编》。那里面长。故事很多、很精彩。我们选三十个。将来做三十集电视剧;《安士全书》也做三十集。总共是八十集。但是第一部。我们原先预定是二十集。他们给我做了二十三集。编剧、导演、演员乃至于工作人员。对这个节目都非常欢喜、非常感动。我想第一批得度的是他们。他们制作、编导、演出。他们是最先得利益的。这是我们后学做学生的。懂得老师的意思。知道老师的悲心。我们一定要继承。要把它发扬光大。这个电视剧一年多才完成。

  诳妄、谄曲都要放下、都要舍弃。保持正直。正直就是我们大乘教里面所讲的菩提心。直心是道场。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过、都读过。「直心是道场」。「正」是正知正见。去掉一切谄曲。你的心才直;去掉一切邪见。你才有正见。儒家讲「诚意正心」。诚意就是此地讲的直。《大乘起信论》里面讲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是直心。菩提心的起用是深心、大悲心。深心、大悲心合起来。就是儒家讲的正心。

  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菩提心。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至诚。真诚到极处叫至诚。它起用。用分做两种。自受用跟他受用;自受用也是讲的深心。他受用讲回向发愿心。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很明显。《起信论》上讲的直心就是经上讲的至诚心。真诚到极处就是直心。所以经论合起来你就看清楚了。深心。两个都是一样;论是深心。经也讲深心。什么叫深心?《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就清楚。「清净平等觉」。对待自己。深心是自受用。真诚心对自己。那是什么?那就是清净心。离一切染污。你心就清净;离一切谄曲诳妄、贡高我慢。心就平了;离一切痴迷。你心就觉了。所以清净平等觉是菩提心的自受用。

  我们修行修什么?《无量寿经》经题上讲修行就讲了五个字。「清净平等觉」。讲果报。前面就是讲果报。「大乘无量寿庄严」。那是果报;无量寿是正报。庄严是依报。依正庄严。怎么样修成?清净平等觉修成的。在经题上;修因证果。详细的就是这部《无量寿经》。在这个经上首先我们看到依正庄严。极乐世界的庄严。怎么个修法?今天在方法里面我们取持名念佛。执持名号。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清净平等觉。你用这句阿弥陀佛是不是把你的心念清净?是不是把你的心念到平等?是不是念念觉而不迷?你念佛功夫得力。

  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性德。清净平等觉是性德。挖掘出来;这个佛号好像是工具。把性德的宝藏挖出来;你就等于没有念。念有什么用?要怎样把清净平等觉念出来?这里有方法你要懂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总免不了起心动念。生七情五欲。这个东西是什么?染污。看到好看的多看一眼。尝到好吃的要多吃一点。贪!贪瞋痴慢就起来。你就被染污了。在这个时候怎么办?「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断。这叫会念佛。

  境界当中无论是人、无论是事、无论是物。会引起我们贪爱的。阿弥陀佛。把贪爱舍掉;会引起我们讨厌。阿弥陀佛。把讨厌的心舍掉。这句「阿弥陀佛」就保佑你得清净心。你是不是这样念法?凡是叫你生烦恼。凡是叫你动了情欲。你就一句佛号把它压下去。七情五欲起来的时候一句佛号压下去。伏烦恼。真伏住。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瞋恚心生起来要发脾气。这个时候觉悟。阿弥陀佛。把瞋恚压下去。换句话说。永远保持心平气和。你在菩提道上。你是在正道上走;动了情。贪瞋痴慢起来。你走到邪道上去。

  贪瞋痴慢是三恶道。诸位要知道。三恶道!起了贪瞋痴慢马上觉悟。我不是走菩萨道。我是走三恶道。自己好好想想。如果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贪瞋痴慢多。你是往三恶道走。天天修行。修什么?修三恶道。如果你从早到晚远离三恶道。远离贪瞋痴慢。远离贪瞋痴慢走的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是人天大道。是成佛之道。这是「其心正直」。念佛要这样念法才行。才有受用。不是说我念佛一天念几万声。念几万声还是有贪瞋痴慢。一点用都没有。那就是古人常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一天念十万声都枉然。没用处。不得力。看到合自己意思的喜欢。不合自己意思的瞋恚。一天念十万声都没用处。所以念佛要知道念什么?念清净平等觉。我念佛清净心有没有现前?平等心有没有现前?我看这个人喜欢、看那个人讨厌。你不平。你还是痴迷。你不觉悟。不开智慧。清净平等觉统统没有。你这个佛怎么念的!

  再给诸位说。佛家宗派很多。佛在经上常讲八万四千法门。四弘誓愿我们天天念「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法门是说法门多;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很多。修的什么?给诸位说。全是修觉正净。参禅也是修觉正净。持咒还是修觉正净。学教、念佛都不例外。觉正净现前就叫功夫得力。没有觉正净你就白修。参禅得不到觉正净。持咒得不到觉正净。学教、念佛得不到觉正净。还是搞轮回。没有办法脱离轮回。李老师讲的。功夫不得力。不免长劫轮回。六道轮回时间可长了。论劫数算的。虽然在佛法里种一点善根。功夫不得力。出不了轮回。没有法子往生。道理在此地。这我们不能不知道。觉正净是多么重要。

  现在有很多人问。我们到底从哪里下手?我告诉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世尊教导我们的修学的总原则、总纲领。一定要抓到。总原则、总纲领是什么?《观经》上讲的净业三福。这是总原则、总纲领。你违背这个东西。那你什么都不能成就。总的原则纲领。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大家都晓得。《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地藏菩萨是佛门的孝子。他是做给我们看的。孝道要怎么修?我们今天用《弟子规》来代替小乘。你能把弟子规百分之百的落实。你就落实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以这个为基础。再学十善业道。十善业道也百分之百的落实。那你就做到「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一条做到了。你就可以提升。提升什么?学佛。你有资格学佛了。学佛的条件你具足。没有前面这两条。你学佛不是真的。真想学。你没有这个能力。你没有具足条件。你才晓得这个重要。

  怎么说没有具足条件?你不能持戒。为什么古时候人能持戒。现在人不能持戒?古时候人都有这个基础。所以他没有问题。现在的人是儒家的东西不学。道家的东西当然更不学。小乘也不想学。羡慕大乘。一下入了大乘。有没有入进来?没有。在大乘门外。没入门。这些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后不能不警觉。那怎么办?补习、补课。补弟子规。补十善业道。补三皈五戒。补沙弥律仪。这出家同学。你才有基础。像树木花草一样。你才有根。只要有根一定会发芽。一定会茁壮、开花、结果。现在学佛问题就是根没有。怎么想学、怎么学法都不能成就。原因在此地。不能不知道。

  从前出家人他都懂。他都有基础。出家人不但能照顾自己。决定能照顾大众。什么工作都会。所谓出家人有三把刀。哪三把?头一个剃头刀。自己会剃头;第二个剪刀。自己会做衣服;第三个菜刀。自己会烧饭。基本的生活!我们现在会不会?不会不行。谁照顾你。从前寺院庵堂这些粗重工作什么人做?不是义工。不是外头请人。初出家的人。五年学戒。你初出家的时候。五年你要照顾大众。然后你再升上去。后头来的他要照顾你。五年学戒。学规矩。也就是说五年当中一定要落实像现在我们讲的弟子规、十善业、三皈五戒跟沙弥律仪。五年要落实。这是行经。今天讲德行的修养。真正是基础。菩萨哪有没有道德的?

  然后在经教里面。那是各个宗派不一样。你愿意学哪一门你就进哪个宗派学教。学教。这五年当中没有人讲。师父把经本交给你背。你天天念天天背。五年之后你才有资格进讲堂听经。进念佛堂念佛。或者是禅堂里参禅。你看五年先修福。你没有福报。哪来的智慧?先要伺候大众。照顾大众。五年以后你可以接受别人照顾你。这是因果。我照顾前面的人。后面的人当然照顾我。这是从前的惯例。没有说现在一出家就学经教。在常住里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可以到念佛堂念佛。禅堂参禅。福报未免太大!这个福报太大消受不了。那就什么状况?百病都生。毛病都出来。你没有那么大的福报。天天腰酸背痛。这个地方不好。那个地方不好。天天要看医生。天天要吃药。果报!自己要看得很清楚、很明白。

  我这个年龄。当时出家还是要照顾老和尚。没有出家之前跟忏云法师在埔里住茅蓬半年。我的工作就是照顾茅蓬里面三位法师、一位老居士;这三位法师是忏云法师、达宗法师、菩妙法师。在山上种菜、砍柴(那柴都不要砍。山上树枝很多。每天去捡柴火)、洗厕所、挑粪。也种一点菜、厨房。这是我的工作。我做了半年。离开那里之后。就到台中亲近李老师。跟他学经教。在台中。刚好李老师创办慈光图书馆。我替他做管理员。算是图书馆里面的职员。义工的身分。出家之后常住分配我的工作。固定的工作是扫地、扫院子。临时的工作也很多。要为常住服务。一出家就要像现在念佛学院。那福报很大。但是我也看过很多佛学院学生都不健康。我心里有数。为什么不健康?福报享过了头。古人的方法好。五年之后你才能上学。你的基础就奠定。所以他有成就。今天没有打地基。佛学院出来之后还是不能成就。道理在此地。不可以不懂!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2712.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526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526;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038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