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八大人觉经- - 2002年讲于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2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24 00: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八大人觉经- - 2002年讲于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2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八大人觉经- - 2002年讲于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2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八大人觉经- - 2002年讲于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2

User User 2 0 2011-10-06T12:34:00Z 2011-10-06T12:34:00Z 1 902 5144 Microsoft 42 12 6034 11.9999 Clean Clean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八大人觉经  (第二集)  2002/11/2  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档名:15-015-0002

  诸位法师。请看第二觉知。我们把文念一遍: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经文八段。在第一段我们看到是觉悟。第二段看到是觉知。觉悟跟觉知有什么差别?这一定要仔细的去看看。觉知比觉悟意思要深。觉悟是你刚刚开始悟入。觉知这里面就产生高度的智慧。如果没有相当智慧。你没有办法。你虽然觉、觉悟。你知道得不够透彻。所以知比悟意思要深。众生无量劫来由于不能够觉悟。当然更没有觉知。所以在六道里头生死轮回。这一桩事情。明白人、诸佛菩萨甚至于阿罗汉。看到这个现象都感到这是非常悲痛的一桩事情。所以佛菩萨出现在世间。其目的是帮助我们脱离生死轮回的大苦。证得真常的大乐。六道里面的众生果然觉悟。就应当想到要好好的利用这一生。这一生的时间虽然不长。如果真正走觉悟的道路。时间是足够用。不但是脱离六道轮回。就是脱离十法界。时间也是足够用的。

  众生出不了轮回。没有办法行菩萨道。实实在在说。病根就是在自私自利。就是这一段所讲的『多欲』。害得我们起惑、造业、受报。我们平常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同修。真正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你就不能不舍弃自私自利的念头、舍弃名闻利养、舍弃五欲六尘的享受、舍弃贪瞋痴慢。在第一段里面。佛告诉我们。世间国土、我们身心都不是真实的。都是幻化无常的。如果真的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就能够放下对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头。不再有这个念头。不再有占有的念头。念头尚且没有。哪有这种行为?念头就是前面讲的「恶源」。念头是恶源。行为是罪薮。这样一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就能够把业障消除得干干净净。一定得佛力加持。我们求生净土的愿望肯定能够成就。

  欲望是没有止尽的。这个意思是说明:一个人在六道里面迷的时间太长。无量劫来迷在六道。迷得太深了。所以才产生这样严重的烦恼习气。要知道。欲望在自性里面是没有的。真心里头决定没有欲望。由此可知。欲念起来。我们一定要警觉到这是妄心。这是违背了性德。所以。觉悟从哪里觉起?就在这些地方。如果没有常常接受佛法的熏习。烦恼习气的熏习是无法间断的。这种熏习必然会让我们身、口造业。身造杀、盗、淫。口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就是前面所讲的「形为罪薮」。我们的念头不正。造业必定要受果报。果报就是下面讲的『生死疲劳。从贪欲起』。这一段经文总共有五句。五句是三个段落。「多欲为苦」这

禅宗佛教讲经

是第一个段落。把这个总的纲领教导我们。中间两句就是讲:六道生死轮回是怎么回事情。是从哪里来的。这是讲凡夫。后面两句。那是讲诸佛菩萨。诸佛菩萨怎么样解脱的。怎么样能够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得到身心自在。

  讲到「多欲」。名闻利养是欲望。财色名食睡是欲望。佛经里面常常讲的「五欲」。世间人没有不贪财的。贪色、贪名、贪吃、贪睡。经论里头佛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有一条你就不可能不堕地狱。要是五条都具足。你想离开地狱。难了!也许有人说。我现在在人道里面。一切都很自在、很舒服。你念念《地藏经》就晓得了。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到。地藏菩萨好不容易劝导众生觉悟了。真正忏悔回头了。从地狱转生到人道。人间很短。几十年之后死了。他又到地狱去了。地狱里面的鬼王看到他。「你怎么刚刚去就回来?」怎么说刚刚去就回来呢?地狱里头跟我们人间有时差。现在讲时差大家懂。台湾跟日本时差就一个小时。地狱跟人间时差很大。我们在经论里面读到。地狱一天是人间二千七百多年。人间二千七百多年是地狱一天。你纵然活到一百岁、活到两百岁。在地狱里头是几个钟点。地狱的鬼王看到。「你刚刚出去。怎么没一会儿你就又回来?」《地藏经》上讲的。我们有没有这个警觉?非常非常可怕!

  如果真有这个警觉。他自自然然就会利用这短短的时间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这个人叫有志气的人。这个人叫做英雄好汉。佛有这个能力。所以供佛的大殿叫「大雄宝殿」。那个雄就是英雄。英雄是什么意思?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做到。称为英雄。一般人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没有办法脱离三恶道。佛菩萨有能力。我们跟着佛菩萨走。决定不错!这条路是能走得通的。走通的人很多。你们看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非常感动人。为什么那些人都做到。我为什么做不到?那些人能够克服自己烦恼习气。我为什么还随顺烦恼习气?还天天在造业?天天在起恶念、在造恶业。怎么对得起自己?

  佛法最殊胜的地方。令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佛法只教我一个人。不教别人。这是我很深的体会。一般许多学佛的同修。一生不得利益。依旧搞六道轮回。他的佛法是给别人学的。学了佛法。处处看别人。他把自己忘掉了。这个跟佛法的精神完全相违背。佛法的精神是完全照顾自己。不要去看别人。别人都是好人、都是佛菩萨。别人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他造恶业。做给我看的;他堕地狱。堕给我看的。让我警觉

河北佛教讲经交流会

。无论外面是善缘、是恶缘、是顺境、是逆境。统统是诸佛菩萨慈悲为我示现。度我一个人。我成功了!

  所以学佛一定要学善财童子。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只有一个人。没有同参道友。如果有同参道友。他是凡夫。他不能成就。为什么?「你跟我差不多嘛!」天天看到别人过。看不到自己过。菩提道上学生、凡夫就是我一个。其它都是诸佛如来。十大愿王「礼敬诸佛」、「称赞如来」那个性德自然就流露。为什么?外面统统是诸佛如来。凡夫只我一个。十法界都是诸佛如来大慈大悲为我变现的。来警惕我、来劝告我。《坛经》。六祖说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没有过。只见自己过。自己才能成就。最怕的是自己没有过。别人统统有过。这个人是地狱众生。他不是普通人。他是地狱众生。我们一定要晓得。「我是不是地狱众生?」这样学佛。

佛教讲经地方叫什么场

你才会有进步、才会有进展。你才不会堕落。你在菩提道上才真正能够得到法喜。才真正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决定不可以见到世间过。这是诸菩萨们、那些觉悟的人。这就要「觉道」。不见世间过是觉道。见自己的过。觉道!如果是见自己没有过。别人都有过。那是迷道。那不是觉道。这一点同学们特别要留意。如果我们真正想成功。要走佛菩萨的路子。佛菩萨、祖师大德永远都是肯定自己一身罪业。别人一丝毫过失都没有。

  众生的福报。命中都有注定。中国古老谚语说:命中有的。就是你想舍。你也舍不掉;命中没有的。你用尽方法去求。你也求不到。命中到底是谁注定的?我们要明了。佛菩萨告诉我们。所谓「命中注定」。是你过去生中所修积的。财富是从财布施累积的。是命里头的财库。我昨天问了一问定律师:日本这个地方。算命、看相、看风水的人多不多?他告诉我:很多。这就跟中国风俗差不多。算命算你命里头有没有财库?你财库里头有多少财?那就是你过去生中修财布施累积的。你命中智慧。是你过去生中法布施累积的。智慧也相当复杂。有得功名的。有不得功名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我们都看到很多。凡是得功名的。还要积阴德;没有阴德。得不到。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任何一桩事情都不是偶然的。无量因缘成就的。我们学佛这么多年。仔细依照佛法的标准观察世间。证明佛所讲的字字句句都是正确的。佛确实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佛不欺骗人。所以。种善因一定得善果。种的因不善。果当然是不善的。

  希求世间的名闻利养。你要懂得修因。用正当的方法去修学。你肯定能得到。你不造罪业。你能够享受人天福报。但是你要晓得。人天福报可以享受。超越生死轮回这个做不到。《坛经》上说得好。「此事福不能救」。此事就是指生死大事。要脱离六道轮回这个事情。再大的福报都没用处。脱离生死六道轮回。那一定要断欲。多欲是苦。少欲行不行?少欲也不行。要把欲断掉。你才能出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是欲望变现出来的。本来没有六道。六道就是贪瞋痴慢、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这个我们要懂得。所以见思烦恼断了。就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尘沙烦恼断了。你就超越十法界;无明烦恼断掉了。你就能证究竟佛果。烦恼断多少。你的境界往上升多少。烦恼不断。天天还要加重。你就一定要晓得。你的前途是往下坠落。不是往上超升的。这是个道理在。不能不知道。世间人都是迷惑颠倒。都没有觉悟。没有觉悟。你要是得罪他。就更可怕了!为什么?他会报复。你跟人有了过节。结下冤仇。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生生世世都搞不清。这是最可怜的、最可悲的、最愚痴的事情!佛在经上常常讲「可怜悯者」。无过于是!

  我们今天学佛学了这么多年。稍稍总算是明白觉悟一点了。觉悟之后。我自己走哪一条路?这一生当中决定不得罪一个人。别人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我欢喜接受。为什么?过去我曾经这样对他。今天他这样对我。那是报过来;报过

五台山佛教讲经直播

来。我接受了。我没有瞋恚心。我没有报复心。我们的帐就结掉了。一笔一笔结掉了。这个欢喜!一身轻松自在。如果有一点点心里还不服。还有一点瞋恚、还有一点想报复。那就不得了!为什么?我这个冤仇、这个帐不但没有结。又加深了。来世怎么办?念佛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冤家债主拖着你。你走不了。业障消除才能往生。业障不消除。阿弥陀佛拉不动你。你底下冤业太重、太多。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在这个地方。读到这两句:「生死疲劳。从贪欲起」。我们要晓得。真的要觉知。比觉悟还要深一层。绝对不跟人结冤仇。决定接受别人的侮辱、陷害。乃至于杀身我们都接受。为什么?我的身被你杀掉。我的灵魂往生极乐世界。我还感激你。你早一天送我往生。一丝毫怨恨不能有。一丝毫报复不能有。学佛完全从自己身心上下功夫。与外面境界毫不相关。

  后面两句。『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是佛教导我们现前应该怎样作法。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过日子。怎样处事待人接物。佛教我们这八个字:「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欲既然不能断。但是尽量的把它减少。世尊当年在世。为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过的。用我们现在人的说法。就是最低的物质生活水平。印度那个地方是热带。所以他的衣物不需要很多。三衣一钵他就够了。在印度这是最低生活的水平。佛法传到中国之后。中国在印度的北方。有四季。三衣不能够保暖。所以到中国来之后。佛法完全就变成中国化。这是佛法了不起的一种措施。跟佛在经上所说的。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没有一定的身形。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他没有执着。应该给众生说什么法。他就说什么法。所以没有定法可说。没有一定的形状。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佛法确确实实是高度智慧。通权达变。所以它在十法界畅通无阻。没有障碍。这边有障碍。那边去了。它没有障碍。它不固执。我们看看有不少宗教传到中国。但是总没有佛教跟中国人、中国文化相处得那么融洽。变成一家人一样。什么原因?他们执着。我记得我在小时候。念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学英语。上补习班。补习班的老师是一个牧师。是个基督教徒。很感慨的跟我们学生说:「基督教传到中国一百多年了。在全中国。中国人多」。在那个时候差不多将近有五亿多人。抗战刚刚胜利的时候。我们抗战期间常常念的是四万万五千万。大概抗战胜利的时候有五亿多人。他说:「中国信仰基督教才一百万人。我们不好意思说出口!」就好像是不能接受他们的。「为什么佛教跟中国人变成一家人?」这里头有个道理。佛教通权达变。基督教它是墨守成规。中国人不能接受。它一定要建西方式的教堂。我们中国一看到那个教堂的形式。那是外国文化。就不愿意进去。佛教到中国来。建中国宫殿式的。一看这是我们皇帝住的地方。赶快进去参观一下。去膜拜一下。所以这个不相同。

  我们现在到这个年代。学佛的人逐渐逐渐把经教疏忽了。不重视研究经教。所以中国这些法师到外国弘法。建道场也建宫殿式的。这就错了!大概在四十年前我在台湾。还没有离开台湾。有一些出家的朋友到外国去弘法。我就劝他:你们到外国不要建寺庙。他问

佛教讲经讲什么

我:那建什么?建祠堂。我劝他们建祠堂。提倡孝道。佛道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没有孝。哪来的老师?我是常常劝。但是真听我的人没有。一个都没有!到外国去还是建寺庙。寺庙还是建中国形式的。度化众生的对象是华侨。一个美国人也没进来!诸位想想看。如果在两千年前佛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那些印度高僧建的道场都是印度式的寺庙。恐怕是度印度的侨民。中国也不会有一个人去学佛了。不知道通权达变。不知道度化众生。所以到外国、到美国建道场。我也常常讲。我们道场建什么样子?建白宫那个样子。建美国国会那个样子。让美国人一看。「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他自然就进来了。

  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形像。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所以在美国的佛像、菩萨像。面孔都像美国人才行。他看了才欢喜。他才会入门。面孔造的都是中国人。人家一看的时候就讨厌。就不会来接受。所以佛法是智慧。真实善巧方便。从前这些法师们会用。他懂得;可惜现在人不懂。我们要多从这方面去想想。我常常讲。佛法要做到本土化跟现代化。着重本土化跟现代化。在哪一个国家。随顺这个国家的民情、风俗、习惯。佛法是教学。智慧的教学。是真实利益众生。帮助众生断恶修善。帮助众生转迷为悟、转凡为圣。所以。我看佛法就是今天一般人所讲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它教学的对象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有教无类。佛是用真诚、平等、慈悲心来接引广大众生。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所以欲望要少。世间人多欲。少欲就是教化众生。你看。你们多欲很苦。我清心寡欲。我自在。我很快乐!我们一定要从形象上做出来给人看。所以。成就自己才是真正成就众生;自己不能成就。要想帮助别人。佛经上常讲「无有是处」!少欲还要加个「无为」。无为是什么?我们今天讲随喜、随缘。决定没有成见。决定没有说「我要怎样怎样做」。那肯定造业。一切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才能得身心自在。自在是没有烦恼、没有欲望。你才能得自在。只要身心得自在。福报、智慧、健康长寿随之而来。都在里头。刻意去求。自己一定要怎样作法。那叫自找苦吃。我们只要很冷静的观察。这些事理、因果。都在面前!聪明人还用得着佛说吗?你全都看清楚了。你全都明白了!哪有不觉悟、哪有不觉知的道理?

  佛法是一门圆满智慧的学问。佛法当中常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句话也是真的。我初学佛的时候。还没有出家。我的老师告诉我的。既然在佛门里面求作佛、作菩萨都能够得到。这是最不容易得到的。求脱离生死轮回、脱离十法界是大事情。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那叫做鸡毛蒜皮。小事!哪有求不到的?问题是你要懂得求的道理、你要懂得求的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没有一样得不到!印光大师在晚年极力提倡《了凡四训》。《了凡四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诸位如果对于世间一切法的希求。求名闻利养。你只要好好的去研究《了凡四训》。我相信你一定是有求必应。但是学佛要有高的志向。这个世间太苦了。实在是苦不堪言。我们应当要求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我们要求早一天作佛、作菩萨。来帮助世间苦难众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3745.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八大人觉经- - 2002年讲于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2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八大人觉经- - 2002年讲于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2;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217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