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09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09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09
许华 许华 2 0 2011-10-06T15:10:00Z 2011-10-06T15:10:00Z 1 2120 12090 100 28 14182 11.5606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0九卷) 2007/2/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0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因陀罗网三昧门」。第三首偈:
【或复有成或有坏。或有正住或傍住。或如旷野热时焰。或如天上因陀网。】
这首偈清凉大师有简单的说明。他说一微尘当中所现无量佛剎。这是前面一首偈所说的。第二首偈。第三首偈里面所讲的。讲无碍。讲重重无尽。「重现如帝网」。「无碍如焰」。他的大意说得不多。说得很简单。可是在现象里面还是无有穷尽。先说成、坏。经里面大意是讲世界。世界有成住坏空。把范围缩小来说。我们从一个人身来讲。人身有生老病死。这是任何一个人。不分贵贱、不分贤愚。也不分贫富。没有一个能够避免的。统统要受。人如是。所有一切动物也如是。都不能够避免生老病死。再看植物。花草树木。也是属于生物。它有生住异灭。你看花草长出来的时候。生了。到一段的时间。它又会变了。特别是我们在植物里面看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就产生很大的变化。冬天的时候树叶都凋零。你看植物有这样的变化。
再看大地。现在天文学很发达。天文学家在仪器里面观察太空当中的星球。观察的星球。星球有生有灭。佛给我们讲有成住坏空。成。就是有新的星球新生的。以前没有过的。现在突然发现。新星球生出来之后。一定有一段时期。所以叫住。一段时期。这是住的时期。变化不太大。到时间久了。它就产生很大的变化。星球变衰老了。现在有很多种的讲法。能量消耗尽了。譬如太阳系。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太阳是这一个星系里面所有能量的来源。现在大家晓得。太阳系的能量会消耗尽。不过时间很长。总有一天它消耗尽了。消耗尽它就产生变化。就有坏。坏了之后。这就空。这个星系就没有了。也就是化成碎片。化成微尘。散布在太空当中。这个星系没有了。可是在若干时期之后。它又会聚集起来变成新星。循环不断。
这个现象怎么来的?世尊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法尔如是。法就是指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规律。永远在循环不断。这个循环也就是。不仅是佛教。许多宗教里面发现的一个因果关系。这是说明循环的原理。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不断。这个道理很深。但是事相就在面前。十法界里面不能避免。这是个问题。当然有人会问。这个现象不是一个人乐意见到的现象。我们乐意见到的现象。总希望美好的世界永恒存在世间。
所以世间许多人向往永生。向往不灭。古印度人向往涅盘。涅盘是什么意思?不生不灭。但是所有的向往到最后都落空。你看印度许多宗教修行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以为这个地方就是究竟涅盘。也就是宗教里面所讲的永生。不会再有生灭了。其实不然。佛告诉我们。非想非非想天他的寿命。也就是他的定功。能存在八万大劫。八万大劫是很长的时间。一个大劫就是我们这个星系成住坏空一次。一个循环叫一个大劫;换句话说。像我们的太阳系成住坏空八万次。你说这个时间多长?从这个地方来说我们就知道。佛在经上讲。「人命无常。国土危脆」。就明白了。国土危脆是讲这个星系的循环。人命无常是讲我们的身体生老病死的循环。这个时间很短。这是事
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这个世间。舍弃王位。舍弃可以说美满的家庭。出去学道。为什么?就是为这个问题。解决什么?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这个他父亲没有办法。他要求的是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出去修道。这个问题终于被他找到答案。这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一桩事。他没有出世之前。没有人把答案找到。这个答案怎么找到的?我们现在也搞清楚、也搞明白了。古印度的这些圣者他们有能力到四禅八定。修得四禅八定。定只能伏烦恼。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着可以用定功把它伏住。暂时不起作用。那个境界是近似涅盘的境界。不是真的。与涅盘境界相似。于是误会以为那是大般涅盘。
佛清楚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谜底没有揭露出来。所以舍弃道学。十二年。十二年的学习最后都放弃。放下是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没有想到这一放下。性德现前。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性不是物质。性也不是精神;见。可不是眼见。眼见不到。不但眼见不到。我们六根都缘不到。耳听不到。鼻也嗅不到。手也摸不到。心里也想不到。六根都没有办法接触到。豁然大悟!我们只能用一个名词。其实名词都不恰当。老子都说得很好。「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是思惟、言语都达不到。接触不到。不得已这么个说法。我们讲体会。体会得到。
这个境界。佛说了四个字。「不可思议」。到不可思议。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彻底放下。境界现前。见到什么?见到法性。法性是体。遍法界虚空界。这到底是什么?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佛法里面称之为法性。宇宙万有是法相。这些现象是法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佛给我们讲。宇宙之间森罗万象。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这把宇宙所有现象都包括尽了。是法性所现的。是唯识所变的。唯识是什么?唯识就是妄心。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妄想是阿赖耶识。分别是第六意识。执着是第七末那识。现在佛经上讲八个识。这个不断循环变化是八个识起的作用。
这在印度早年这些圣者没有说过。到释迦牟尼佛出世才把这个事情讲清楚、讲明白。搞清楚、搞明白了。那解决的方法也就随之见到了。只要把八识放下。相宗里面所说的「转识成智」。转识成智。有因上转。有果上转的。六、七是因上转。五、八是果上转。这个道理一定要很透彻。我们才有个下手之处。因上转了。果上自然就跟着转。如果你要把果上转的东西你现在来修学。那你就一点办法都没有。白费功夫。因上转就是六、七识。那我们就知道了。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不要执着。执着是什么?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这是六道轮回的根。这个四大烦恼。所有一切的六道众生统统有。如果你要是没有的话你就不在六道了;你在六道。那肯定你有。所以叫做俱生烦恼。这个烦恼不是这一生学的。是过去生生世世跟着你一起来的。俱生烦恼。不是学习的。不是熏习成的。从哪里来的?一念不觉而来的。
末那就是执着。坚固的执着。执着什么?执着有我。头一个是我见。见是什么?我们现在讲认知。这个认知是错误的。不是正确的。执着这个身是我。身灭了。我们知道身体存在这个世间不长。身灭了。身不在了。执着灵魂是我。这叫身见。非常坚固。有了我。跟着来的是我爱、我慢、我痴。这三个跟着来了。这三个。你想象名词。爱、慢、痴。你想想。有没有明白?就是大小乘经教里面讲的贪瞋痴。我爱就是贪。我慢。慢就是傲慢。就是瞋。痴就是愚痴。三毒烦恼。跟着来的。所以它是六道轮回的根。我们从这个地方把根源找到。所以叫三毒烦恼。是造成末那识的四个因素。头一个是我见。后头是贪瞋痴。
所以佛教导我们。结从这个地方开始的。你要解。也要从这个地方开始。佛教导我们。你要想明心见性。要想反璞归真。首先要把我见突破。破我见。可是我见还有很粗的相。身相。所以《金刚经》上开头讲的这四句话。「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着了相。着是什么?执着。你没有放下。如果能把这个放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放下了。你证须陀洹果。小乘初果。不错了。总算是学佛入了门。比修四禅八定得到非想非非想定的人还要殊胜。为什么?修定的人没有破执着。只是定功伏住。暂时不起作用。那叫无明。没有转。没断。比不上须陀洹。须陀洹定功不如他们。但是须陀洹有智慧。能开始慢慢转。他觉悟了。在《华严》里面就是初信位菩萨。
六道轮回怎么来的?你就晓得。六道轮回是业报。我们前面一首偈讲的「杂染」。杂染是执着。杂染里面有善有恶。善不是真善。为什么?相对的。所以它不是清净。善并不是清净。善感三善道。善道里第一个是天道。天有二十八层。人道、阿修罗道。恶道里面有畜生道、有饿鬼道、有地狱道。从哪里来的?执着来的。所以这个事情就麻烦了。佛叫我们转。从这儿转。当然从不再执着身是我。这是佛法。修定的人他没有把我放下。还是以为身是我。这个跟佛法修行不一样。总得要清楚。佛法是从破身见开始。你看小乘初果跟我们大乘初信位菩萨。从哪里下手?从破八十八品见惑。
八十八品见惑。佛是把它归纳。归纳为五大类。第一类就是身见。头一条就是身见。知道身不是我。这个观念你要能建成。你就能入门;这个观念没有。你怎么样学。佛法变成世间的善法。学了将来可以生天。出不了六道。把世尊四十九年教学变成世间善法。如果你一旦知道身不是我。这叫佛法。这叫出世法。身不是我。是什么?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决定不是我。是我所有的。我所有的。不是我。所以我们脱一件衣服很容易。为什么?它不是我。如果哪一天晓得身体也不是我。这个身舍掉就像脱衣服一样。你说多自在。生死没有了。世间人贪生怕死。为什么?执着身是我。知道身不是我。这是大智慧。这是真实智慧。
前面我们也听了不少。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是法性。佛是法身。法性、法身有没有生老病死?没有;有没有成住坏空?没有。那才是自己。那才叫大涅盘。我们有没有法性、法身?有。它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怎么会没有?现在有没有?有。如果没有。我们哪有这个身?我们哪里来的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我们的法性。身体是我们的法相;换句话说。也就是法身。迷了心性就是起了我见、我爱、我痴、我慢。起了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有没有障碍我们的法性?没有;有没有障碍法身?也没有。就是法性、法身前面像云雾一样的。
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讲妄。妄就不是真的。但是你把它当作真的。受害就受害在这里。你不认识它。你一认识它。它什么能力都没有。它就不会障碍你了。就是因为你不认识它。产生的毛病。产生莫大的误会。这个误会对你造成很多伤害。这些伤害是假的。为什么?六道轮回是假的。觉悟的人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个话就说明了。六道是什么?是一场梦。梦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可是你作梦的时候。你在那里做恶梦。做恶梦很苦。你没有醒过来。
我们现在在六道里头就在梦中。不知道这是梦。如果知道这是梦。这个里头有苦有乐。虽有苦有乐你都不会感受了。在苦乐境界里。你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不动的。那就是你的真心。你认识清楚了。佛。释迦牟尼佛是过来人。祖师大德也有不少是过来人。这些过来人把事实真相为我们说出。如果我们相信。我们也认真把它放下。你所证得的境界跟他没有两样。你把宇宙之间一切法的真相就看清楚了。原来真相是什么?一个体。万法归宗。一个体。体是什么?就是自己的法性。宇宙之间有没有冲突?没有。一丝毫冲突都没有。所有一切冲突的发生。根源就是一念不觉。迷失了自性。
此地讲的是十法界里头的现象。这个现象也是佛随俗谛而说。俗谛是什么?随六道凡夫的知见来说。你容易懂。如果要随真谛来讲。你就听不懂。真谛来讲。佛说「你是佛」。那你就不懂了。「你心很清净」。你也不懂。为什么?你感觉到我现在心不清净。他看你的心清净。你从来没有动摇过。那是什么?自性本定。所以六祖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那是佛在经上讲的首楞严大定。是自性本定。你失掉没有?没有失掉。你的自性能力太大了。我们今天讲的这一段「无方大用」。无方大用是能生万法。前面讲「华严三昧」的境界。现在这一段「因陀罗网三昧」的境界。都是能生万法。这种作用实在讲太伟大了。无法形容。是你的自性。
如果你不能放下。你永远不能回头。永远不能回归。亏就吃大了。为什么?你恶梦还继续做下去。恶梦是什么?六道里头永远在里头轮回。迷惑、造业、受报。受报又迷惑。迷惑又造业。造业又受报。永远在那里不断。这个就是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成住坏空法尔如是的道理。佛告诉我们。一断一切就断了;不断。那永远在那里循环。我们在这里要认知。解决的方法都是从自身做起。世出世间圣人讲的这句话。「反求诸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个人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世界的问题。非常复杂。好像没有头绪。其实不然。你向内心里面去求。为什么?内心是根。它能生万法。你把这个东西找到。能生万法的东西找到。万法自然就恢复到条理。一点都不会紊乱。我们今天讲秩序。有条不紊。丝毫不乱。你再看是美不胜收。极乐世界、华藏世界那个里面的众生都找到这个根。这个根就是自性。
然后我们就明白了。世出世间法里面最可贵的。佛法里面讲宝。珍宝。是什么?就是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自己的真心跟一切众生的真心是一个心。衍生出无量无边的枝叶。一个根生的;像一棵大树一样。非常茂盛。一个根生的。我们现在在这个树的什么地位上?我们在枝叶上。所以看到整棵大树森罗万象。如果你往自心里头找。从枝找到干。干再找到本。本再找到根。你就有方法了。问题才真正解决。愈深。解决的愈圆满、愈彻底。没有达到最深的根。达到一半。在枝干上。能解决局部。这个局部之外的你就没有能力了。这个道理就是经上讲的法尔如是。
法尔如是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深广。体会到之后。在佛法里面讲叫开悟了。你明白了。明白。不见得得受用。我们的学习。佛菩萨、老师教我们。老师他教的是开、示。我们悟了。明白了。我们觉悟了。没有入。入是什么?入是有受用;换句话讲。落实到自己生活上。落实在自己的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那叫入。入才是真佛。你只要达到入。你就是佛了。真的。一点不假。你跟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决定没有两样。
那想想我是不是
我们一般人对生死。我们不知道哪一天死。念佛人有预知时至。我们见到有三个月前知道的。我们在《坛经》里面读到。惠能大师一年多前就知道了。派人到老家新兴县。在那里去造一个塔。他往生的时候他的身体放在那个塔里头。一年前派人去做。他知道。凡夫不知道。他知道。这叫什么?自在。他为什么不多住几年?住世间时间长短是缘分。如果自己有意思要多住几年的话。那他又堕落。又变成凡夫。凡夫有妄想分别执着。他没有。所以。他住世是感应。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是什么?佛度有缘人。能大师住世的时候。有缘人都度尽。他就走了。哪些是有缘人?在他会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四十三个人。有缘。这四十三个人就是四十三尊佛出世。不是假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这些人。现在我们心里很明白。再来人。不是普通人。是根熟众生。这个根不是一生的。生生世世修行。到这个时节因缘他成熟了。一点化他就通了。所以佛要来帮助他。像惠能大师这个人是示现的。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确是示现的。在中国。历史上记载。古佛、菩萨再来的不在少数。身分暴露的有。身分没有暴露的更多。你细心去观察。
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就?不要问别人。问自己。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就?问题是自己肯不肯放下?这里头缘很重要。缘是你遇到正法。遇到正法。你能不能理解?解了之后。能不能落实?如果能解能行。你在这一生成就就非常可能;如果你要是修净土的话。你肯定有成就。毫无疑问。「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缘分很不容易。遇到不知道珍惜。错过这个因缘。下一次再遇到不知道到哪一劫!那是无比的可惜。无法形容。这个不能不知道。好。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接着看第三首偈的第二句:
【或有正住或傍住。】
『正住』是一真法界。为什么?不变。『傍住』就是临时的。像我们现在许多国家地区。正住是公民。傍住是临时居住。住在这个地方的居民。而不是永久的。那么我们就知道。六道十法界是傍住。一真法界是正住。法性身、法性土是正住。除这个之外则都是称为法相。大乘教里面有法相宗。唯识法相宗。那是属于傍住。转识成智之后才是正住。世尊在大乘教里面跟我们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傍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傍住。正住决定是法性土。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没有变易。这才是正住。
在这个境界里面有没有相?不能说有相。也不能说无相。为什么?有无都不是正住。正住是什么?经上常讲的「入不二法门」。《华严经》清凉大师给我们讲。「入无障碍的法界」。就是正住。你有障碍就不是正住。无障碍是正住。所以你不能说它有。不能说它无。为什么?有无不二。色空不二。入不二法门。这就对了。这是我们不能够不明了的。佛说我们本来是佛。这是正住。现在变成六道众生。叫傍住。什么时候再恢复自己的身分。这就正住。
我们看我们现前世界。真的有正住。也有傍住。过去有明显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正住的人多。佛是正住。他的弟子们。我们在经上读到。世尊给我们透的讯息。「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这个千佛现的身分不一样。有示现弟子的。释迦牟尼佛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还有释迦牟尼佛的护法。国王大臣、长者居士。都是佛菩萨再来的。要不然缘怎么会那么殊胜?这些是正住。真正是六道里面凡夫。佛给他种善根。或者善根还没成熟。成熟的人在这一生当中都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是成熟的;没有成熟的帮他提升。没有善根的帮他种善根。都属于傍住。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明白。认真努力从傍住恢复到正住是可以做得到的。那就是什么?转凡成圣。傍住是凡。转凡成圣就是正住。你说可不可能?可能。为什么可能?因为你本来是佛。你本来是正住。你怎么会不能恢复?今天的社会。我想很多同学都非常清楚。正法被大家误会了。认为它是宗教。认为它是迷信。认为它对社会没有好处。甚至于还说这是社会的寄生虫。应该把它取缔出去。把佛法要是整个取缔出去之后。这些众生永远是傍住。没有正住的了。
不过我们读这个经我们就很清楚。这个时代、这个地区。傍住。因为人他有轮回的。这一生当中你没有闻到佛法。过去生中有善根。这是佛在经教里讲得很清楚的。而且这个善根是永远不会灭。到哪一生哪一世遇到缘。像植物一样。它又会发芽。会生长。会开花结果。这个道理我们懂。这个时候没有缘。佛菩萨不来;到什么时候你心里想着。善根发现的时候。佛菩萨就来了。佛菩萨帮助众生不是在一时。不是在一处。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时、一切处。佛菩萨在照顾。
这个恩德。实际上佛菩萨没有希望你报恩报德的。没有。绝对没有这个念头。那是真实的恩德。在世间找不到。父母都不能比。父母对子女的恩德是一生一世。佛菩萨生生世世。怎么能报?所以经典里面一再说明。怎样才能报?你见性成佛就是报佛恩。那叫真报。你没有见性。你没有回头。用什么方法都不能报佛恩。佛没有别的。佛就是帮助你回头。帮助你从傍住恢复到正住。正住是真的。傍住是临时的。是你一念不觉变成这个现象。
我们现在要晓得。觉是什么样、不觉是什么样子。这要很清楚。凡是一切不善全是不觉。凡是一切善的全是觉。善与不善以什么做标准?以自他做标准。这是世出世间圣贤都是这样教我们。为自己想的全是不善。善也是不善。为别人想的全是善。觉跟迷就在这一点。觉悟的人是念念替别人着想。大觉的人念念要为别人造成闻法的机缘。这是大善。所以佛法里面讲的弘法利生。我们把佛法介绍给别人。让别人接触之后能生欢喜心。这是善中之善。这是大善。
所以建道场。在佛经里面讲建法幢。接引众生。众生能够接触。那就是说明他过去生中有这个善根。有善根。我们要帮助他这个善根增长。决不能因为我的喜好。我喜欢你。欢迎你来听经;不喜欢你。把你赶走。那就错了。那个罪过无边。你成就这个人。他能不能成就是个未知数。为什么?各人的缘不一样。有人刚刚学佛。勇猛精进。古人常讲「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天边」。远了;「学佛三年。佛化云烟」。没有了。这是占大多数。所以原先来的。以后走了。这不希奇。古人就讲得这么透彻。一个是内心的烦恼重。第二个是现在社会诱惑的力量太强。几个人能守得住自己?几个人能保得住自己?谁都不敢讲。你能说你不退心吗?
如果你要是不退心。就是佛法讲的勇猛精进。你会成就。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有很轻微的一念不喜欢。你会得到魔的加持。这一念轻微的不喜欢。魔会把你加到十分、加到一百分。得魔的加持。如果你一念觉心。你得佛菩萨加持。这不能不知道。现在这个世间。魔加持的力量真的是无量无边。魔加持的机缘。可以说是百分之九十九。为什么?人的不善的念头多。容易起来;善念很少。很不容易起来。所以得佛的加持非常微薄。非常微少。这个不能怪佛菩萨不慈悲。你要怪佛菩萨不慈悲。你的业障就更重。那魔会加持你很大的力量。让你背叛佛教。甚至于让你消灭佛教。魔有这个力量。
我在新加坡。就有这些灵媒传这个讯息给我。魔要把正法道场彻底毁灭。就是这个方法。你只有一丝毫。他就会把你加大。叫你自己毁灭自己。怎样才能够避免?你没有分别心。不要分别人我。他就透这个讯息给我。没有自他的分别。魔就没有办法。就是你没有机会给魔。魔需要机会。这讲缘。机缘。你不给机缘给他。魔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只要分人我。分是非。魔得其便;换句话说。把正住帮助你走向傍住。傍住就是六道轮回。今天讲的。正住就是往生净土。所以自己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对一切人事物。记住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你永远会得三宝加持。魔不得其便。在这个用心稍稍差一点。魔得其便。决不能怪佛。
魔破坏佛教的道场。那样子是什么?第一个叫你的住众不和。互相猜疑。没有信心。第二个是把你道场的经济破坏。你这个道场就毁掉了。还举了例子。某个道场败坏了。另外一个道场也败坏了。说的都是与我们有关联的道场。真的。还要继续不断。我对于魔很感激。他要全部都破坏了。我就早一点往生。所以我对于佛感谢。对于妖魔鬼怪也感谢。我天天都拜。他对我没有善恶。他所造的业是什么?是对众生的。结罪不跟我结罪。我没有怪罪他。我没有怨恨他。所以跟我不结罪。跟一切大众结罪。为什么?大众闻法的缘断掉了。所以。魔能不能伤害我?不能。我信心没有动摇。我天天在进步。但是道场讲经的法缘会破坏。破坏的时候与我自己不相干。众生闻法的机会没有了。这个因果责任他承当。这不是我的事情。
所以。道场护法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真正是救度一切众生。是道场的护法。这我
我们讲经说法这一生是站在教员的立场。我们自己从来没有办过道场。办道场是挂名的办这个道场。没有实权。没有真正管事。过去在台湾。虽然我们有华藏精舍、有华藏图书馆。真正管事的是馆长。大家都晓得我是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统统是她管。所以成功、失败。责任是她负。我们实际上是个教员。在此地。我实际上也是个教员。这个诸位要懂。
魔为什么要破坏?我们最简单的一个想法。嫉妒、障碍。释迦牟尼佛在世。实在讲佛原本还可以住二十年。寿命一百岁。人寿一百岁。佛为什么八十岁就走了?魔王启请的。魔王波旬来拜释迦牟尼佛。向他要求。说世尊。你弘法利生。无量功德已经圆满。可以、很好了。应当入般涅盘了。释迦牟尼佛点头。答
在中国。史书上有记载。天台大师(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以祖师的身分出现在中国。我们相信他会常常来。以什么样的身分?没有暴露。我们不知道。所以真正学佛的人细心去观察。会看到一点痕迹;粗心大意。看不到。总在众生觉悟。众生有福。这个里头关键的人物是护法。真正的关键。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世间来。是其它的佛下来来做护法。没有护法。释迦牟尼佛这台戏就唱不成功。所以当时那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是佛菩萨再来的。法缘才那么殊胜。才能够造成影响力。现在讲影响力。在佛家讲法运。这个影响力在时间上讲。影响一万二千年;在空间来讲。影响整个世界。所以佛法在将来还是会有兴旺的时候。因为末法还有九千年。这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我们那时候听到法运的时候。感觉得很灰心、很懊恼。章嘉大师安慰我。告诉我不要灰心。有起有伏。那就是众生的业报。现在众生的苦是什么?这是受报。苦尽甘来。报受完了。受完了福报就现前。有福报的人他就来投生。他就来到世间。
在中国。这一百五十年来。中国人受尽屈辱。受尽苦难。我在台中学佛的时候跟李老师提到这个问题。世界其它地区没有像中国这么苦。受这么多灾难。这是在受报。报尽了。将来中国一定是非常好。老师拍桌。对。一点都没错。风水轮流转。享福的享尽了。到那时候他要受罪;苦吃到尽头的时候。苦尽甘来。这循环。前面我们讲的成住坏空、生住异灭永远在循环。苦乐、因果都在循环。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清净心来看世间。用平等心。平等心是决定没有分别人我是非。没有这个念头。见到一切人都是佛菩萨。本来是佛、本来是菩萨。我要讨厌一个人。讨厌那个佛。那个佛是什么佛?是我的自性佛。我欢喜一个人。欢喜自性佛。厌恶。没有情执。有情执就是杂染。没有情执是智慧。智慧跟情执是一体两面。觉悟。情执变成智慧;迷惑了。智慧就变成情执。这大乘教里头讲得很多。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这句经文。正住、傍住。给我们很大的警觉。也是很大的启示。怎样我们从傍住恢复到正住?如教修行就是的。我们今天会劝人。会很真诚的劝人。但是自己没做到。劝人是个好事情。我们自己还是要受业报。真正报佛恩、真正有成就是要自己做到。自己做到是真正的劝人。为什么?以身作则。叫现身说法。这在佛法里面讲的是真实功德。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他做到了。他不是有意去做到。他自然就是那个样子。我们讲性德自然的流露。
你看《弟子规》今天我们要学。为什么?迷了。如果要觉了。还要学什么?自然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仔细观察跟那一样。完全一样。跟《太上感应篇》一样。跟《十善业道经》一样。跟三聚净戒一样。这在佛法里面叫「道共戒」。你有道。所有一切戒律都圆满。都具足了。你有道。你有道心。你有菩萨行。所以佛制订这些戒律。作用在哪里?作用在帮助初学。帮助还没有觉悟的人。可是没有觉悟的人往往产生很大的误会。认为这是释迦牟尼佛制订的。叫我们遵守。牵着我们鼻子走。让我们的自由完全没有了。他起这个念头。这就对于戒律排斥。对于戒律反抗。
我初学佛的时候就有这个心。章嘉大师看出来。但是他老人家很慈悲。真的是善巧方便。从来没有叫我一定要持戒。一定要怎么做。为什么?你要叫我一定要怎么做。我就不来了。掉头而去。我为什么要受你的约束?所以这就是教学的智慧跟善巧。从来没有劝我持戒;而是每一次我离开的时候。他都会送我到门口。会给我说一句话。「戒律很重要」。就不再说第二句了。所以这句话我听了几十遍。印象特别深刻。
到什么时候才反省到?他老人家走了。他是火化。在火化炉边上。我们有几个人搭帐篷守灵。甘珠活佛带头。他们守七天。我因为有工作。我只能请三天假。我守三天。三天我就反省。老师这三年教我什么?这一反省。这句话印象最深刻。「戒律很重要」。说这么多遍。应该是真的重要。所以才起了个念头去看看戒律是什么?原先不看。不接触。那就是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戒律是生活规范。释迦牟尼佛在世所制订的。是三千年前印度人的生活规范。与我们有什么相干?时间差别三千年;地区。我们是中国。他是外国。我们为什么学外国人的?这个观念自己以为很正确。
到以后慢慢想才想通。佛的戒律是凡圣的规范。超凡入圣的规范。不是世间东西。不是世间人的生活规范。我那时候想通这一点。所以就接受了。接受以后。到三、四十年之后。才晓得那是自性自然流露。这才真的搞清楚。不是哪个人制造的。不是释迦牟尼佛制造的。是自性。你只要是真的觉悟了。你起心动念、待人接物自然就是这样。所以佛佛道同。一点差别都没有。这才圆圆满满接受。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三、四十年的时间。真不容易。把这个错误的根拔掉。谁知道?
所以。老师让我自己悟。这是有道理。因为他讲。我未必会相信。我未必会听。我也不会用心去找这个根源。把悟门堵塞了。那都是善巧方便。不说出来。让你自己去找。这个教学法高明。但是这个教学法碰到我管用。碰到别人不管用。我今天用这个方法教人行不行?不行。他不是这个根机。我要说了这个。他掉头而去。下次再也不来了。所以善巧方便是真实智慧的运用。我们这段经文。这个大科。「大用无方」。大用无方就是如来真实智慧。真实慈悲。你看他怎样善巧方便运用在日常生活。运用在对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在这里要学这些东西。学以致用。
在这四首偈里面。怎样让我们了解轮回循环的事实真相。怎样从不正常恢复到正常;六道不正常。十法界不正常。一真法界是正常。怎样回归到正常。在我们现前修学。说句实在的话。虽然佛家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不是我说的。古大德说的。在近代印光大师。你去看《文钞》上讲的。其它宗派的大德们几乎都是一样的看法。除了念佛求生净土。要想出离六道轮回几乎都不可能。为什么?因为出离六道轮回必须要断见思烦恼。也就是说。把对世出世间法一切人事物的执着彻底放下。你才能出得了轮回。谁能做得到?八万四千法门没有带业的。妄想分别执着是业障。所以你放下。要彻底放下。放下执着你才能出六道。放下分别你才能出十法界。这都不容易做到的。
净土好处在哪里?带业往生。那就是要放下。但是不是彻底。是个不彻底的放下。根还在。就是现前不起作用。有这个能力就能往生。这叫万修万人去。我们现在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喜怒哀乐就不得了。我们心里头有。行为上不发作。行。就能往生。这就叫什么?伏住了。心里头真有烦恼。但是在表面上。学佛。面子上做得很好看。这样就能往生。如果还常常发作。人家骂你、侮辱你。你还很生气。还要去辩驳。不行!看这个样子。你这一生念佛念得再好。往生没分。真正做到什么?要做到心平气和。内里面再有怨恨。要用念佛把它化解。如果你通达经教。你想到诸法实相你自然就化解了。这个烦恼深。常常会起来。你常常要把它化解;不能化解。用一句佛号把它压住。都是办法。压住叫伏烦恼。真能压得住就能往生。叫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
诸佛菩萨、古大德常常教我们。极乐世界最殊胜的就是凡圣同居土。不是其它的。其它的跟十方诸佛没有两样。凡圣同居土跟十方诸佛剎土不一样。那就是他带业能往生。其它的任何佛国土。带业决定不能脱六道轮回。这是让我们选择了这个法门。对于这个法门的选择也是非常不容易。我初学佛的那几年。对净土。我尊重它。我不学它。我对它没有信心。原先还有一点毁谤。认为什么?这是老太婆教。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法。接引那些没知识的、那些愚痴众生。轻视了净土法门。到忏云法师、李老师把《印光法师文钞》介绍给我。叫我好好的从头到尾去念一遍。我念了一遍之后。明白这个道理。不再轻视净土法门。但是自己还是不愿意学。为什么?喜欢研究经教。李老师苦口婆心劝导我。我都没有回头。难信之法!我从我自己修学经历当中。我深深相信难信之法。什么时候相信的?我讲《华严经》的时候。我跟诸位说过。讲《华严》讲了一半。有一天突然想起来。文殊、普贤学什么法门?善财童子学什么法门?这些经文在后面。没有讲到。到后面去翻。翻到了。文殊、普贤都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这让我想到善财。善财是文殊菩萨的得意门生。我们说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学生跟不跟老师?当然跟老师。再细看五十三参。五十三参第一个。德云比丘修念佛法门。他修的是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很难得。它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专门念阿弥陀佛。这九十天只可以站着。不能坐下来。不能躺下来。叫「佛立三昧」。九十天不睡觉。那真正是不容易。他修这个法门。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你看善财头一个遇到他。头一个遇到就是中国人讲的先入为主。到最后。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才恍然大悟。彻始彻终。善财是老实念佛的一个人。
这当中五十三参是怎么回事情?五十三参是成就定慧。成就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弥陀经》上讲的两句话。五十三参是什么?是我们从早到晚。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你这一天所接触社会上所有一切人事物。就是五十三参。你所接触。你可以接触。如如不动。决定不妨碍你念佛。决定不转移你的念头。你对于什么都清楚。什么都明了。智慧;如如不动。我没有跟着你走。那就叫一心不乱。五十三参是成就智慧。成就念佛三昧。是这个意思。我这么一搞清楚了。回过头来。对念佛法门死心塌地。我要不讲《楞严》。我要不讲《华严》。念佛法门还不能叫我回头。所以我看到隋唐大德说过一句话。「《华严》、《法华》是《无量寿》的先导」。我承认。为什么?我就是走这条路。《华严经》、《法华经》是引导我们入《无量寿》的。《无量寿》就是净土法门。
我这个搞清楚之后。我《华严经》不讲了。讲了一半不讲了。我改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讲了十遍。上一次在新加坡讲的是第十一遍。十一遍没有讲完。前面十遍都是讲完的。为什么?《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我讲简单的。我不要讲那么大的。讲这个大经是韩馆长启请的。韩馆长在病危。往生前两天。一再跟我商量。希望我能把《华严经》重新讲一遍。留一套光盘给后人做学习的参考。我答应她了。以后到新加坡。我把这个事情告诉李木源。李木源非常欢喜。他也代表启请。我说好。
所以在新加坡居士林我们就第二次的开讲。一直延续到现在。讲了。愈讲愈详细。愈讲愈欢喜。愈讲愈受用。欲罢不能。我想我这一生能把《华严经》讲圆满。就圆满功德了。其它的经教好。可能找不出时间。我们希望有几位真正学《华严》的。《华严》学通了。一切经都通。所以其它经。我相信将来有人会讲。这就是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转傍住成正住。后面这两句容易懂。「或如旷野热时焰」是讲无碍。没有障碍;「或如天上因陀网」这是讲重现。重现的意思。明天跟诸位略略的说一说。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2898.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09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709;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