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64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64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64
User User 2 0 2011-10-06T12:07:00Z 2011-10-06T12:07:00Z 1 1098 6260 Microsoft 52 14 7344
妙法莲华经大意 (第六十四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64
请掀开经本。讲义的十九面。就是最后的倒数第四行。我们将这个文念几句:
【如来令兴想念。顷乃见之。较前空定。迥然异矣。故下文云。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
从这个地方开始。在
这桩事情。大概我们最关心的。就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证得。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诸位要知道。这个证得就是成佛。虽然没有成究竟佛。成了分证佛。分证佛是真佛不是假佛。就是我们大乘里面讲的圆教初住以上的。确实破无明证了法身。是道地道地的佛。从这个往上再去修。就修究竟圆满的佛。古人用月光做比喻。分证佛就好像初三的月牙放了光。初一你看不到月亮。初二也看不到。初三看到个月牙。月牙放光。初三的月牙跟十五的满月。那个光你说一样不一样?确实是一样。真的月光。不是假的是真的。只是一个圆满。一个不圆满。所以圆教初住就像初三的月牙一样。它是真正的从法性里面。透露出来的智慧光明。就是般若智光。一点都不假。所以那是真佛。我们讲圆教初住就是这个地位。我们念佛讲念到理一心不乱。初证理一心就是这个境界。所以理一心证到了圆满那就是究竟佛。你要想证得。就是有念、无念都要离开。实际上有念、无念都不离开。你们想想看。离开了有念就是无念。离开无念就是有念。究竟怎么个离法。这个事情确实不容易。难在哪个地方?你没有分别执着就离。有念、无念就不二。
所以唯识里面讲的转识成智。如果我们还是用第六识、第七识。你总是落在有念、无念之这边。你没有办法超越。所以真正修行人要明了这个事实。我们要学着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实际上说只是转第六、第七。只在六七上用功夫。其余的不要理会。为什么?五八果上转。六七是因地转。我们现在在因地。转的方法。实际上我们在讲席里面说了很多次。譬如说我们以举一个例子来说。这个例子我们常常举。希望再提醒大家。譬如我们眼见色。看得清清楚楚。在色相里面不起分别。我们的见色就是妙观察。色相里头没分别是妙观察;色相里头没有执着、没有妄想。就是平等性。我再把这个给大家分析得清楚一点。我们见色闻声。随着境界起分别是第六识。随着境界里面
你们问怎么个转法?我给你讲得清清楚楚;换句话说。这个说真的是一语可以道破。你要在境界里头锻炼总得十年、二十年。你见色闻声才真不动心。不动什么心?不动第六意识心。不动第七识的心。不动五十一心所的心。没有个二十年不容易。二十年你要是能做到。说老实话你也是再来人。不是普通人。为什么?二十年成佛!你古今中外到历史上去打听。二十年成佛的有几个人?不多。不是没有。确实有。不多就是了。你要认真干。懂得这些理论方法。二十年决定成得了佛。但是就是说。功夫是日夜都不能间断。不间断。好了。我天天坐在这观照。在这修。你所修的还是第六识、第七识在修;换句话说。你再修上二十个阿僧祇劫。你也不能成佛。为什么?我在那里修舍识用根。还是第六的分别、第七的执着你还没舍!心里想舍结果怎么样?结果还是没舍。你还是用的第六、第七。还是用的五十一心所。这个关键问题就在此地。你想舍结果还是用这个东西。这就不能成就。我们真的不用。真的不用说是容易。做不到。怎么办法?我自己修学的经验可以提供诸位。第一个是放下万缘。第二个弘法利生。如果放下万缘没有事情做。会胡思乱想。烦恼伏不住;纵然不胡思乱想。变成无想定那也是麻烦事情。所以诸佛菩萨为什么要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是正念不是妄念。是为他不为自己。我执破掉了。
在这里面进一层破法执。弘法不着弘法之相。利生不着利生之相。像《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不着相破法执。所以怎么样?要全心全力的去做。我们今天这个修学环境。我昨天晚上跟我们家里几个人说。今天在全世界都找不到。你不相信。你出去找找看。你看你能不能找到?我自己学佛三十多年当中。我看得太多。经历得太多。没有像这样的环境;换句话说。这个环境你们会不会利用?功夫。讲台的功夫可以说是占一半以上。前天我也给他们大家讲课诵的问题。课诵本的问题。佛无有定法可说。佛根本无法可说。诸位要晓得这个大前提。佛法是什么?佛法是因为众生有病。从病的地方建立一个对治的方法。这叫佛法。我们要晓得。每个时代众生的病它不一样。每个时代的众生。他的想法、看法都不相同。这就病不一样。所以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以往丛林里面的修行人。一天到晚都住在深山里头。他的心是定的。他一天到晚看不到外头境界。所看到就是寺庙。外面就是山水树木。就看这些东西。接触不到外面的社会。心是定的。心定了怎么样?前面讲见不到普贤。见不到。所以如来教他怎么样?教他兴起念头。所以你看看《禅门日诵》。这个课诵它有那么多的项目。那么多的项目怎么?就是教你在里头起分别心。在里面开智慧。那个课程有效。在丛林里头度了不少人!
今天我们还照这个老课诵本。不行。没效了。为什么没效?我们今天众生的心是散乱的。散乱的他那套办法拿给我们就更散乱。太多了!更散乱。一点效果没有。所以今天我们害的病跟人家不一样。我们用的药不能跟人家一样。所以我是一再劝大家。我只能劝。我不能勉强你们。你们做不做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们觉不觉悟是你自己的事情。对治散乱的药是要用什么?要用定。定是什么?专一。专一就能够克服我们的散乱!所以《西方确指》它里面的办法。就针对我们现前这一切的众生来说。它这个课诵早课也好。晚课也好。所有课诵就一样。一部《弥陀经》。七遍往生咒。一千声佛号。一百拜佛。专一!这是对我们来讲非常有效。能摄心。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把它开放?给诸位说到事一心不乱以后这才开放。事一心不乱是什么?你定修成了。再这一开放就进入到理一心。所以你看此地经上讲的过程。它也是先定后慧。后开慧。开慧才见到普贤菩萨。先修的是定。事定然后才慧开。所以从前人之所能成就。他就是这个次第。就是这个顺序。我们今天讲的前面顺序不要。散乱心不必去收摄它。就从《般若经》上来下手怎么行?可是今天如果再叫你回头去修定。你心又不甘。因此在目前是双管齐下。你课诵的时候专一。这是修定。我早晚课诵就专门修定。修一心不乱。你每天研究教理。讲台上练习弘法利生。这是修慧。这是双管齐下的办法。你要这样干上二十年。哪有不成就的!决定会成就的。
所以诸位你要了解自己。了解我们当前环境。真正对于佛法认识。你自己才有坚定的信心。才会有真正的成就。佛法决定不是盲修瞎练的。我们对于周边环境。对于前途看得清清楚楚。一丝毫都不迷惑。我们今天走的这条路。指出这条路。这是真正成佛之道。所以这个经论要认真的来修学。要拿出成绩来。因为有成绩。这个人学习的心他也兴奋。我也常给诸位说。我民国四十七年到台中亲近李老师。刚刚好他们那个时候开班教讲经。我去的时候只迟一个月。就是说我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开班一个月。总算是赶上了。李老师叫我在班上旁听。随着听。我听他们在那里学讲经。他们在那里学。我在旁听。我都听会了。我很有把握。如果我上台去讲比他们讲得好。我有这个把握。那个进度很快。一个月一部。所以我在台中是一年三个月。就十五个月听了十三部经。十三部经每部我都会讲。我都可以上台去表演。所以说十五个月之后我出家。出家我就在十普寺三藏学院教书。本钱从哪来的?就是从那十五个月听来的。十三部经听来的。所以这一出家就派上用场。
我们现在道场摆在此地。就是可以提供大家练习。尽可能的去找时间来练习。大众在一块可以练习。三个人、两个人也可以练习。实在没有人。给你说一个人都可以练习。从前人练讲经怎么?对那些石头讲。讲了以后这效果不晓得。现在有妙法。你这个录音机摆在面前。我对录音机讲。它是听众。我就对它讲。讲完之后再叫它讲一遍给我听听。讲完之后你把带子倒回来。听听你自己所讲的满不满意?自己评论自己。你这个进步比什么都快。从前没有这个工具。我们讲了之后要请同学们来批评。同学们有的时候又不好意思。有的时候客气不肯认真批评。现在你对着录音机讲。叫录音机再回头来讲给你听。你对它这个批评是认真的。所以诸位要是用这种方法来练习。随时随地来练习。十年之后你就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大法师。你把你全副的精力贯注在这个上面。早晚课用这个专心、专一的来修定。修一心不乱;在这个地方再修慧。福慧双修。你怎么不成佛!你要说没机会这个话说不过去。这是自欺欺人。末后几句话很重要。『若有受持读诵』。「受持」。我们拿今天的话来讲。刚才给诸位讲的。我们修一心不乱就是受持。因为受持里面它的原则。是离文字、离言说、离心缘这叫受持。一切明达。「读诵」。这就是修慧。求无上菩提。着重在开慧。『正忆念』就是正思惟。『解其义趣』。这是讲的解悟。『如说修行』。这是讲的证悟。从解悟到证悟。『当知是人行普贤行』。这个人的修行就是修的普贤行。
我们在此地提示诸位一个消息。现在这个世界是极其混乱。你们看这个情况。大难是没有法子避免。福克兰岛之战后果不堪设想。今天整个世界上来说台湾是福地。确实是如来正法所在的处所。我们修学正法就是正法增上。李老师所发表的。这是给我们莫大的安定力量。真的是定心丸。李老师公开在台中发表。「他要把《华严经》讲圆满。再讲一部《弥陀经》他才往生。」台中的莲友来问我大概还要多久?李老师讲《华严经》已经十八年。讲了十八年。民国五十三年开始讲的。到今天十八年。十八年讲了多少?现在讲到「十回向章」里面的第二回向。我们看看《八十华严》。他才讲了三分之一。后面还有三分之二;换句话说。最低限度还要讲三十年。我们台湾还有三十年的太平日子。这最低限度。三十年世界大战也已经打完了。我们台湾不是福地哪是福地!他的话我相信他生死自在。他随时可以往生。他喜欢住世多久能住世多久。你看到这个程度。
他在中部发心弘经。我们在北部发心弘经。我们的《八十华严.十回向》讲圆满了。将来再有因缘。我们《华严经》再继续讲就是讲「十地品」。「十回向」后面就接着「十地品」。我们讲堂里面讲的《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就是《八十华严》最后的一品「入法界品」。我们这个《四十华严》差不多也讲了一半。所以我们此地讲的《华严经》。比台中的进度要超前。超了不少。我们讲的时间比它多一点。台中一个星期只讲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候去了一个小时的翻译。实际上只有一个小时。一年只能够讲四十五次。就四十五个小时。我们过去是一个星期曾经讲六个小时。所以我们一年抵得台中六年。这是进度超前的原因。现在我们一个星期讲一个半钟点。比台中还是要多半个小时。将来《八十华严》我们还要继续讲。不但继续讲。我们现在有计划把《法华经》。要好好的、详详细细的讲一遍。《法华经》将来会讲《法华大成》。最近我们印的本子就是准备讲经用的。讲席的经本。
同时我还有个愿望。希望真正能培养几个大乘法师。如果有这个机缘。我们想办个研究班。学生不希望多。希望能收六个学生。六个学生每个学生各学一部。学《华严》的专修《华严》。学《圆觉》的专门学《圆觉》。学《楞严》的专门学《楞严》。我们开六个科目。期限就是三年到四年。这个修学的阶段。就是在这个期限当中只学一部经。把这一部经学会。我过去在台中学《楞严》。期限是三年。修学的方法就是复讲。老师讲一遍。老师星期三讲《楞严经》。我星期四复讲。同学是自己邀的。是我们自己邀的。我是找了六个人。连我自己七个人。我们每个星期四在台中莲社小讲堂聚会。在那里复讲。李老师《楞严经》三年讲圆满。我《楞严经》复讲三年也圆满。所以慧忍法师请我到台北来讲经。可以。行。讲什么经?请我讲《楞严经》。我一口就答应。我们台中莲友听说我讲《楞严经》。你怎么讲《楞严经》。老师刚刚讲完。你怎么到台北讲《楞严经》?我说我也讲了一遍。我到台北去讲是第二遍。有把握这样学会的。
所以将来我这个研究班的学生。就是要复讲。我教六个人。每个人每门课程。我每个星期给他讲两个小时。他要给我两个小时的复讲。所以三年毕业。他的大经就拿出去。这是一种高级的研究班。我们的参考数据确实已经很丰富。我们图书馆有五部《藏经》。所以我收六个学生的话足够。我再去请一部《藏经》。一个学生有一部《藏经》。参考资料是足够。一般的数据也相当的丰富。我们有两部「二十五史」。有四部
【是故予谓即想念心。前开解门。则思惟不能入。分别不能解。故曰。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这几句话很重要。怎么说『开解门』里面。『思惟不能入。分别不能解』?这里头特别要注意。佛法里面讲的信解行证。我们用分别、思惟就是用第六识、第七识。解悟没分。你要想开悟。「愿解如来真实义」。那个解是解悟。行吗?分别、思惟达不到的。那我们得要问。我们现在不用分别思惟。我们能达到吗?不用分别思惟你也达不到。我给诸位讲的二十年你能够开悟。悟得了。悟是在哪里?一剎那。悟是一剎那。这一剎那怎么样?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在一剎那之间;不是说今天转一点点。明天转一点点。哪有这个道理?没有这个道理的。二十年的什么?向这个方向走用的什么心?用的还是第六意识、第七识。但是第六识、第七识它不是乱用。它有个目标、有个方向。向这个地方逐渐精进。到接近的顶头的时候一下断掉。智慧就现前。所以在那一剎那之间。功夫用到尽头的时候剎那之间就变了。就入了境界。所以我们今天用的心。是妄心又非妄心。似妄非妄。怎么说似妄?是用的妄心。怎么说非妄?向真实的目标迈进。这个方法就是你什么也不要疑惑。也不要去起妄念。你就一心一意依照这个方法去做。在行门里面就修一心不乱。在境缘里面是样样可以接触。样样学着不动心。即相离相。学着不动心。这就是修定。修真正的定。
每天读诵大乘。这就是学慧。这就是佛在此地讲的。叫我们提
【今开行门。则想念思惟分别计较。一一皆称普贤行。】
你看看证悟跟解悟。它之不相同的地方在此地。可是你千万不要把它误会。解悟浅。思量分别都不能入;证悟深。为什么思量分别可以不断?你要是这样看法。你就可以说完全看错了。这是第二层楼。前面人家分别思量已经断。这个时候什么?这个时候分别是妙观察智。思量是平等性智。前面转识。这个地方是成智。所以成智之后一切无障碍。表现的境界跟凡夫一样。禅家的比喻所谓初学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前面解悟;再回过头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二层的境界。第二层的境界是佛的境界。佛境界跟凡夫境界是同一个境界。所不同的在哪里?凡夫迷。佛觉这就不一样。迷怎么样?迷造业。感的三界六道的果报;悟怎么样?悟不造业。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不一样就在此地。所以你要开悟那要真正放下。世出世间法有一丝丝的罣碍。就不行。就不能开悟。这个悟门就堵塞了。一丝丝都不可以。这个放下是从心地放下。不是事上。事我统统都摆掉了没有用。像阿罗汉一样。阿罗汉真是灰身灭智。有什么用处?内守悠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定是成就。不能开慧。今天大乘法门。我们所走的路子。是福慧双修同时并进。一生当中决定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我是把理论、方法、原理、原则统统贡献给诸位。就是你们诸位能不能体会得到?能不能听得懂?能不能信?能不能依照这个方法去修?你要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去修。今天成就人。李老师成就的人。我们看到他成就。我确实很有把握成就。没有疑惑了。你们各个都能成就。问题就看你们自己。我这个从旁帮忙的人。全都帮到了。下课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3661.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64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64;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