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5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5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5
User User 2 0 2011-10-06T12:02:00Z 2011-10-06T12:02:00Z 1 963 5495 Microsoft 45 12 6446 11.9999 Clean Clean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妙法莲华经大意 (第五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05
请看第三页。前面说到上首德号表法的用意。在此地又做了一个总结。
【如是八万菩萨。于自心之德。各主一门。共辅心王。亦非心外有也。】
这句话交代得非常的清楚。这是前面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是心体的作用。觉悟的作用叫法门。迷而不觉的时候。我们叫烦恼。后面还有诸天大众。可以见到法华会上是非常庄严殊胜。它代表的是法会的圆满。法会圆满就是自己一心圆满。在发起序里面。本经是以放光发起。底下就要说这个问题。
【始彰圣凡一处之会。】
这是指前面这一段。第二段讲:
【放因果一际之光。】
第三段是说:
【事理一乘之法。】
这些放光说法的义趣。都是教我们:
【谛信一心。】
可见得如来最后的教学。是多么注重在信心的建立上。在经文里面我们读到。佛以
【一者。以剎那际三昧融之。】
这是讲无量义。也就是像《华严》里面所讲的「念劫圆融」。我们今天看到的《华严经》。在清凉大师玄义里面所说明。只是龙树菩萨在龙宫所见到的《华严经》的下本。而下本经有十万偈。这点也是大家要记住的。这佛学普通常识。我们中国计算书籍部头大小。我们是用字数来计算。这一部书有多少字。我们常说《道德经》五千言。老子的。我们是以字数来计算的。印度人他们计算的习惯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是以偈来计算的。这个偈并不指整整齐齐的偈颂。不是。而只是说四句就叫做一偈。就连长行文也是这么计算;换句话说。它是以四句为一个单位。这样子计算。《华严经》一共是有十万偈。十万偈就是四十万句。这样计算的四十万句。而我们中文本的《华严经》没有这个数字。只有这个一半数字。经实在是太大。当时传到中国来。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本子。而是一个什么?残缺的本子。不完全。所以
而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所见到的大本。也称作为上本。那有多大的分量?说起来实在是吓人。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个四天下微尘品」。这真正是浩如烟海都不能比。我们怎么能受持?无法受持。可见得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是整个《华严经》里面提要的提要。佛什么时候说出来的?剎那之间说出来。这就讲的念劫圆融。一念可以化为无量劫。无量劫可以归在一念。诸位晓得。时间的概念。在佛法里面是没有意义的。在唯识里面讲时间是不相应行法。方分、时分。时分就时间。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经里面一开头讲「一时」。而不记载某年某月某日。不这么记载。讲一时一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心与境一的时候。如果在净土里面讲就是理一心不乱的时候。这个时候所现前的是一真法界。也就是你证得一真法界的时候。一时!我们证得一的时候。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在一剎那之间全都现前。
所以这个一时决定不是说。现在有些人翻译。把佛经翻成白话文。说有一个时候这个不行。不是有一个时候。不是说从前某一个时候。不能这样说。这是心境一如、性相不二的时候。所以「如是我闻。一时」。这是如来的真实语。不是随顺我们众生的语言。佛以二谛说法。这是以真谛而说。佛在某个什么地方。那就以俗谛。「如是我闻。一时」是以真谛。这个地方也就说。此地讲的皆是以自心之象。「一自心之象」就整个宇宙大千。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一心。一心这个时候。这是讲无量义经。所以诸位只要证得一。无量义就通达。无量义原是自心所起的大用。这是从理上讲。另外一个说法。是从事相上说这就是指世尊示现成道以后。四十年间所讲的一切经论。我们总一句话说。称之为无量义。由此可知。前面第一个意思是真实的无量。是无量的无量;第二个意思是有量的无量。为什么?四十年间所讲的是有量的无量。这两个意思都能够讲得通。一个是从真谛上说。一个是从俗谛上说。真俗二谛都可以能够讲得通。底下说:
【入无量义定。】
从这个名词上我们要留意的。『定』是心地清净。应该是一念不生。一个意思也没有这才叫定。定里头又有『无量义』。这是什么定?「无量义」与「定」在我们看起来好像是矛盾。无量义就不能得定。定就不应该有无量义。我们说心守住在一个法里面。我们可以称之为定。譬如念佛。二六时中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我们叫念佛三昧。这是念佛的定。心专一。专注在一个门上。这是定。无量义怎么能成定?诸位要晓得。这才是真正的大定。这个定跟诸位说。叫自性本定。正是《楞严经》里面所讲的楞严大定。所以此地说这个定:
【非言说所及之处也。】
不是我们言语、思惟能够达得到。底下有两句说得很好。我们把这个一看。意思多少可以体会到一些。
【从一心出无量义门。】
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一心显现的。这是真正的无量义。所以我们自己证得一心就见到。那就是前面所讲的「说无量义经」。可见得「无量义定」就是一心。就是一心三昧。
【今收无量义还归一心。】
但是诸位要记住。此地的出入、展收都是一。是不二法门。有出有入这是二法。不是一心。一心里头没有二法。出生『无量义还归一心』。出生与还归是一不是二。我们看了这个句子。不要以为真的有个出、有个入那就坏了。没有出入。是为言说方便起见。不得已而说一个出入。实际上不是真正有这个迹相上出入。楞严会上所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既然讲了当处。又说有出、又说有入。可见得出入即非出入。事相上有这个相。理上确实没有。为什么有这个事?事是缘生之法。佛法因缘生。所以本经讲是「一大事因缘」。六祖大师他老人家讲得更清楚、更明白。他把「开示悟入众生佛之知见」。他不说佛。他说觉。「开示悟入众生觉之知见」。我们听了觉之知见更容易体会到经的意思。佛在经里面这么说。上根利智的人一听就开悟。所谓是言下大悟。中下根性的人还有疑惑。还不能够直下承当。于是佛再以善巧方便来诱导。这段文希望大家细心的去研究。
【于一光之中。圆彰法界无量差别。夫一光非异。法界非一。】
我们通常讲十法界。实际上无量无边的法界。
【异本非异。由一故异。一本非一。由异故一。一异同时。非前非后。重重无尽。彼此交罗。】
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境界给诸位说。是真实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我们当前的境界。可惜我们在这个境界里是迷而不觉!如果我们是一旦觉悟。给诸位说天下就太平。一觉悟天下就太平。从这个地方。诸位要能够体会得到佛法是什么。能够体会得到你就晓得。佛法应当如何的去修学。怎样才能真正的证果。证果简单的讲就是证得一心。再说佛的放光。这放光是表法的。佛是从眉间所放的光。我们讲白毫是从眉间所放。就是放的毫光。这个地方放光。它也有特殊的作用。我们面门上讲六根。眼耳鼻舌身。这个六根都有作用。眼能见、耳能闻、鼻嗅香、舌尝味。各有各的功用。只有眉毛没有作用、没用处。他不从有用处的地方放光。他从无用之处放光。这里面含的意思就很深;换句话说。跟我们讲无用之用。这才是常用。诸佛菩萨无为而无所不为。我们跟诸佛菩萨起作用是不一样。我们起的作用是有用之用。诸佛菩萨起的用是无用之用。在有用之用麻烦大。为什么?有果报缠绵不绝。我们有个善用后面有善的果报。三善道果报;我们起个恶的用。后头有三恶道的果报。你想想看麻不麻烦?菩萨他起的作用是无为用。无为就是无漏。佛经里讲无漏。无为就是无漏。他没有果报。所以我们叫它做净业。净业。三界之内找不到果报的地方。这就是佛在这里暗示。教给我们要学习。
我们要想学习佛菩萨无用之大用。这样说起来。是不是都要出了家才能够学佛菩萨无用之用?跟诸位说不是的。成阿罗汉、成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出家要是二。二就不是佛法。这是迷!因此一心的证得不在在家、出家。在家证得一心。成阿罗汉、成佛也多得很;虽然出家。出家不能得一心、证果的人也很多。可见得修行证果不在出家。在家一样可以成就。诸位去看看《四十华严入法界品》。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善知识。给诸位说。个个都是佛菩萨。五十三位善知识出家的几个?十分之一。只有五个人示现出家身分。其余统统是在家人男女老少。还有不少外道。诸位要记住。觉悟证得一心都叫做佛。外道。外道也是佛。你看看经里面。胜热婆罗门是外道。而且是示现的逆行。愚痴。那是佛。遍行外道
这就是说明无用之用。他们起的作用。跟我们现前这个世间完全一样。起的作用我们所以不像他们。我们是有心的。我们有心有妄心;人家无心是无妄心。他有真心。所以他有真心起作用。我们今天在一真法界里头起作用。是妄心在起作用。所以见不到一真。说到这个地方。后面还要讲到出家。在五十三参里面。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人
所以从前出家要考试的。是由政府来考试。考试及格了发给你的证书。这个证书叫度碟。你
佛法到今天可以说衰得不象样子。我们读《印光大师文钞》。他老人家对这个问题无限的感慨。为什么?这个制度是清世祖顺治皇帝把它废掉。一千多年相承的制度。他当时废掉也是个好心。他说出家是个好事。何必政府要限制?是个好心。可是他没有想到后世的流弊这么大。使出家人的素质一落千丈。没有过去那个标准。譬如今天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父。能够受到社会尊重。为什么?就是因为学历。人家神学院一定要大学毕业。才有资格读神学院。神学院毕业出来。就相当于硕士、博士。这样的地位。所以人家学校里聘请他做老师。他在社会上能够受到很尊重。我们出家人怎么样?不认识字的也可以出家。一出家之后。一受戒人家称法师。所以社会要瞧不起。我们的素质水平没那么高。在从前我们的水平是第一流的水平。现在呢?现在什么都没有。这是我们已经发心出家的要努力。力争上游。现在还有很多到学校去补习。也去念中学、念大学。这个事情有没有这个必要?诸位要晓得。如果你初中毕业出家。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再去念个研究所再花几年。十年的时间过去。好。研究所毕业。你看看现在博士满街走。不值钱。以往这个大学毕业就可以担任讲师。助教当然没有问题。现在学校里头助教都是硕士。讲师都是博士。为什么?太多了!没有地方安插了。咱们学校再要办个几年。我看连中学教师都要博士来担任。博士太多。你搞的是世间法!
你初中毕业不怕。如果你在佛法里面能够用十年功夫。古人所讲是十载寒窗。你要是在佛门里头。一部经论上、一个法门上用十年的功夫。你准定出人头地。你成佛作祖。天台宗近代的一位祖师倓虚大师。你们看他的传记。《影尘回忆录》是他的传记。他在没有出家之前。是八载寒窗读《楞严》。他成为天台宗的祖师。就是那八载寒窗的基础。他要拿这个八年时间去念中学、念大学。他就完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不值得的。如果是我要拿文凭将来在社会上好看。这个心已经在名闻利养上。不是道心。道心是叫你把世缘统统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这是道心。我们求的是一心。我们所证得的是真正了生死出三界。不再轮回!我们目的在此地。绝不是什么大学文凭。硕士、博士文凭拿出来好看。那不能了生死。那不能消业障。大家不晓得我。不晓得又怎么样?晓得又怎么样!希特勒天下人都晓得。还是照样的要下阿鼻地狱有什么办法?他造的业太重了。
荒山石洞里头有多少修行人证果。出三界了生死。没一个人知道。他成佛作祖。名闻利养害死人。害惨了修行人。这个东西严格的来讲。边都沾不得。这好名、好利这是魔障。今天世间法里头那些名利。这个学校的文凭。那都魔王在那边诱惑你。稍稍不留意。就上魔的当。所以有些年轻人想出家的。还没有出家。他正在念书。我就告诉他。你好好的念。你把大学念毕业。最好念到博士学位再出家。为什么?他就不打妄想了。不要再去念博士。世间法念到头了。觉悟了也不过就如此。所以说要死心塌地用在佛法上。佛法没有别的。就是修的清净心。你看大乘佛法教你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净心。菩提心是修行的大根大本。直心就是平等心。深心就是清净心。大悲心就是慈悲心。我们修的是这个。无需要人知道。到你道德成就了。自然有天龙八部、护法鬼神来拥护你。把你推崇出去为天人师表。普度众生。还用得着自己去宣传吗?
印光大师就是我们一个榜样。你看他老人家。你读读他的传记你就晓得。他在普陀山藏经楼等于闭关。在普陀山藏经楼三十年不下山。哪个人晓得他?没有人知道。到他老人家七十岁的时候。都没有人晓得。那个时候就是李圆净这几个居士。这民国初年的大居士。很有学问、有修行的。去朝普陀山。朝普陀山就遇见印光法师。跟他谈佛法几句话一说。这些人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回到上海之后。「普陀山里有高僧。真有学问、有道德。」于是跟印祖书信往来。现在的《文钞》就书信往来。他们就把老和尚给他寄的信。就在报纸杂志里头发表。于是乎大家才晓得普陀山有个印光法师。印祖是八十岁圆寂。七十岁人家才晓得。到八十岁不过是十年。但是这个十年当中。你看看对于整个佛教的影响。近百年间第一。任何一个大法师影响力。没有印祖这么大。七十岁以前没有人知道。他也不宣传。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不要学着年纪轻轻就要学出风头。这大错特错。要在根本上修学。修养道德学问。目标要见道。见道之后这才能学道。要讲到见道头一个是要断烦恼。小乘要断八十八品见惑。这是见道位;大乘菩萨要破一分根本无明。这是见道位。你道都没有见你还修什么?你盲修瞎练。见了道而后才能修道。下课。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3602.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5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5;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