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22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18 01:5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22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22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22

User User 2 0 2011-10-06T12:39:00Z 2011-10-06T12:39:00Z 1 438 2499 Microsoft 20 5 2932 11.9999 Clean Clean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

佛教中讲经的人叫

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

金安区佛教协会讲经交流会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六祖坛经讲记  (第二十二集)  1981  台湾中广  档名:09-004-0022

  第六段:讲「一体三身自性佛」。这段经文相当重要。六祖说明这段经文的用意。是教我们亲自见到三身。自悟自性。大师首先指出:要于自己的色身。也就是现前这个身体上。「皈依清净法身佛」。「皈依圆满报身佛」。「皈依千百亿化身佛」。这是自心三皈。此处重要的。是要我们在自身中证实自性三身佛。三身佛是从自性生。而非从外得。这是这一章主要的意旨所归。

  六祖为大众讲解「三身佛」。第一是「清净法身」。性本来清净。一切万法无不从自性中生。只要自己除去迷妄。内外自然明彻。这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第二是「圆满报身」。念念圆明。无二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这是说自受用身。重要的是第一句。一定要能做到念念都是圆满、都是光明。要做到这一句。一定要证得清净平等不二法门。我们才能得到这样具体的受用。这种受用。也就是诸佛与大菩萨们亲证的境界。第三是「千百亿化身」。这是他受用身。也就是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善法。「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换言之。「不思万法。性本如空」是说清净法身。一念思量起就是变化之开始。这个道理若要细说。全在唯识学里面。唯识说明三能变的道理。由此可知。千百亿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是代表「无量无边」的意思。这就是真正所谓的化身。不但一切身相是化身。乃至于一切境界相无不是清净自性的化身。这个意思大师说得非常圆满。

  六祖大师教导我们一定要「自心皈依自性」。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关于三皈依。若只是着重在形式三宝。而不能会归自性。这样的皈依是谈不上功德。这是曲解佛法。当然不是真正的皈依。真正的三皈依

宁波佛教讲经交流会

。见到佛像就要想到自己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自心皈依自性。这才是真实皈依三宝。六祖告诉我们。这桩事情必须要自悟;换句话说。得自己开悟。要自己修行自性功德。这才是佛法讲的真皈依。「皈」是回头。在不懂得皈依之前。我们的心总是为外面境界所左右。心为境转。皈依的意思。就是教我们将妄心从妄境上收回来;依靠什么?依靠自性。才能成就自性无量功德。自性无量功德具体来说。就是三身。这个意思我们若体会得。大乘佛法所说的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确实就在我们现前自身里面完全得到了。

  自皈依者。必须除却自性中一切不善。为什么?因为自性清净心中。确实没有一切不善之物。一切不善之物、一切不善之心。全不是真性。而是妄心中物。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它除去。六祖说:「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我们学佛的目的是成佛。成佛一定要见自性佛。才是真正的成佛;只要你悟自性三身。就

佛教讲经莆仙话

见自性佛。这一段开示是一体三身自性佛。终极的目的就在此处。诸位听了这段大意。

佛教禅师讲经视频

再细细的深究经文。不难体会得自性三身。真正的皈依三宝。这样我们所得的利益功德就无有穷尽。

  第七段:「偈颂」。这一章的大意。都归纳在这五首偈颂中。第一首偈:『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世间的众生。对于佛法的教义不甚了解。迷信。盲修瞎练;特别是将修福当作修道。这是大错特错!修福的果报离不开三界;换句话说。果报仍然在六道之中。所谓善业感得三善道的果报。恶业则招感三恶道的果报。修福。简单的说。以菩萨修学的纲领来讲。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若以无漏的心修行。这就是菩萨的六度;若以有漏的心修学。这六种都叫做修福而不是修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三恶是指贪瞋痴;换句话说。若贪瞋痴不断。即使是修大乘菩萨法。还是修福不是修道。

  第二首偈:『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拟将修福欲灭罪」。如果我们误会。以为修福就可以灭罪。这是很大的错误。「后世得福罪还在」。这一点。稍稍通达佛法的同修们都非常明白。修福之人。如果心中三恶不能灭除。他的福报有的是在人天享受。有的是在恶道中享受。我们读《安世高传》。安世高前世有一位同学。是一位出家人。经典中记载:他是明经好施。对于教理非常通达。又喜欢布施。可惜他心中三恶没有断!第二世享福。享福到什么地方去享?神道。这个神是水神。就是世俗讲的龙王。台湾北港的妈祖就是属于龙王一类。福报很大。周围千余里的人。都到这个庙里来烧香拜拜。这个神很灵验。因为前世明经;福报大。是前世喜欢布施。由此可知。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这两句是六祖说明真正消灾灭罪的方法。信佛的同修。甚至于不信佛的一般人。常有人觉得自己有过失、有罪业。就到佛菩萨面前求消灾。或者到神庙里求消灾。这个灾是否能消得了?确实是大有问题。诸位一定要明白。不可以迷信。迷信只有增长罪业。决定不能消除罪业。要想消除罪业。一定要向心中除罪缘。何谓「罪缘」?就是从今以后不再造恶业;也就是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君子不贰过」。过失只有一次。不会再犯第二次的过失。这就是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性」是真心。就是要以真实心、真诚的心求忏悔。从今以后不再造罪业。

  第三首偈:『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这两句是讲大乘人之理忏。忽然觉悟了。悟的什么?悟的大乘法。这一悟大乘。就是真正的忏悔。为什么?因为大乘法是自度度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诸位想想:这样的心行。可以说是无比的至善。当然能灭一切罪。「除邪」。邪念、邪行统统远离;「行正」。心正、行为正直。这就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观」就是妙观察智。也是三种般若的观照般若。学道最重要的是。与自性相应之观照般若能时时现前。这是一乘菩萨的修因。「即与诸佛同一类」。这是讲果报。修因。后面当然证果。这是在大乘之上。也是成佛之道的快捷方式。

  第四首偈:『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这两句就是说明「祖师西来意」。祖师西来意。主要就是讲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的用意在哪里;换句话说。他何以到中国来?他之所以来。就是唯独传此顿超的法门。他是为这个来的。「普愿见性同一体」。普遍愿一切众生都能明心见性。与诸佛同证一体。即同证不二法门。「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这两句就是说修证一体三身法门。如果要想当来。当来就是现前。我们能证得清净法身。首先要修离相的法门。离相从哪里离?不是从外面境界上离。是从心中去离;把心中的妄相、邪念。都洗得干干净净。就能证得一体自性三身。

  第五首偈:『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这两句是六祖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我们在字里行间。能看到他的慈悲、苦切之心。对我们的期望。「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我们一般讲。学生求老师不容易。所以明师可遇不可求。我们从这首偈来看。一个老师求学生。比学生求老师还要难。还要不容易。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若悟大乘得见性。「若」是假使。希望你能在大乘见性。这是大师对学生虔恭合掌至心祈求的。「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言下要不悟。那就是面对千里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3500.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22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22;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162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