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29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18 01:2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29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29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29

User User 2 0 2011-10-06T12:40:00Z 2011-10-06T12:4

湖南佛教讲经弘法

0:00Z 1 467 2667 Microsoft 22 6 3128 11.9999 Clean Clean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

大型佛教讲经

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六祖坛经讲记  (第二十九集)  1981  台湾中广  档名:09-004-0029

  【听吾偈曰: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盘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第一首偈:『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前面两句是说明涅盘的本意。「无上」是指至高无上。何谓「涅盘」?《楞伽经》云:「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盘。涅盘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盘。」古德说:「法身、般若、解脱。具足这三法。就叫做大涅盘。」《顿悟入道要门论》云:「如何得大涅盘?禅师说:不造生死业。就能证得。如何是生死业?禅师说:求大涅盘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死业。有得有证是生死业。不能摆脱对治的法门。这就是生死业。」由此可知。佛法是对治我们惑业病根而建立。惑业

佛教的讲经桌子

离了之后。对治法门的药也要把它摆脱掉。这样才能纤毫不立。这就叫做大涅盘。大涅盘之用。「圆明常寂照」。「圆」是圆满。指妙净明心。「明」是光明;光明的清净心无始无终。这是「常」;从来也不散乱。这是「寂」;灵鉴不昧。这是「照」。这是凡圣同具的理体。凡夫、二乘(愚是指二乘)迷了寂照的大涅盘。误以为是生死。外道也没有见到事实的真相。将涅盘执着为断灭。

  第二首偈:『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二乘」是指声闻与缘觉。这两类小乘圣者的见解也并不完全正确。《大智度论》云:无作见解是属于邪见。虽然六十二种都是邪见。而以「无作」这个邪见

佛教讲经盛会名称

为最重。「无作」的意思是说。连一切功德求涅盘都不作;要是稍稍偏差一些。就会堕在恶取空。这个病比执着「有」还要大。古德常讲:「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无作就是偏在空的邪见上。大师说。这些「尽属情所计」。是凡情计度分别。是六十二种邪见的根本;死、断、无作。这是一切邪见的根本。

  第三首偈:『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前面两句是说明六十二种邪见所建立的种种名目。无非都是虚而不实的假名。断见、常见、无作之见。这里面决定没有真实的义理。这是总指凡夫、外道、二乘所执着的。总而言之。都不是真实义。真实义谁见到?唯有诸佛菩萨、唯有过量人。「过量人」是指非常人。不是平常人所能度量的。这样的人才能通达而无取舍。通达是指通达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他通达涅盘的真实义。通达之后他又如何?他于涅盘决定没有取舍。他不取涅盘。也不舍涅盘。因此他与小乘人不一样。小乘人是取涅盘。佛常说「堕无为坑」。堕在偏真涅盘。这是小乘圣者的执着;《楞严经》云「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是小乘的境界。六祖说「目以为无作」。与佛所讲的没有两样。「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这两句是六祖说二乘圣者的境界。大乘菩萨对于大涅盘的义理既然通达。他不取不舍。为什么?我们看下文这两首偈颂所说。

  第四首偈:『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这四句是说明法相。这些过量人、这些大菩萨们。对于五蕴法真正通达明了。五蕴一展开就是百法。百法就是一切法的归纳。我们讲五蕴法。也就是说世出世间一切法。五蕴当中。一般人所执着的主宰。我执。「我」以外。这是一切境界相。境界相有人事环境、物质环境、自然环境。这些在此地也以两句话代表:「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这是说色与声。香味触法都省略。虽然是说两句。当然统统都包

石家庄佛教讲经交流会

括了。因为前面有一句「五蕴法」。后面只说两句作代表。

  第五首偈:『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断。』这是说明圣哲的见解。晓得五蕴与我以及色像音声。这是包括一切万法。都是平等一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就是五蕴法。也就是百法。你作如是观。才能见一切法的真实相。也就是平等相。也就是万法皆如之相。这样当然就不会再生起凡情圣智的见解。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这个时候。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满。光明遍照。就是圆明常寂照的境界现前。「不作涅盘解」。对于大涅盘无取无舍。佛说涅盘是为对治众生生死病根。生死既离。如果还存一个涅盘的见解。又错了。「二边三际断」。两边不立。「三际」是说过去、现在、未来。到这个境界。时间与空间是一。正是所谓一真法界。在净土是常寂光净土。

  第六首偈:『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这首偈是讲证得大涅盘之后的德用自在。在眼叫见。在耳叫闻。在鼻叫嗅。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见闻觉知的作用一切明了。「而不起用想」。这就与我们凡夫不一样。觉悟的人。他不起用想。天天用它;我们迷的人。虽然天天用它。就起了用想。「用想」就是无明。《楞严经》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悟的人。心于一切境界不起一念;不起一念。他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万法还有没有分别?若无分别即是白痴。他有分别。虽有分别不起分别想。这就是与凡夫不同之处。凡夫分别是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起作用。他有分别想。所以。佛在大经教导我们。尤其是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教导我们「舍识用根」。用见性见一切色法。用闻性闻一切音声。见性见一切色法。就是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这就是见性起作用。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我们耳根闻音声。这是闻性起作用。诸位懂得这两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能这样用。这就是《楞严经》的宗旨。也就是交光大师特别提出来的「舍识用根」;凡夫与佛的差别就在此地。

  第七首偈:『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盘相如是。』这首偈是说明。这个世间纵然遭遇到大劫难。与证得寂灭之人不相干。佛在《仁王经.护国品》说明。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有大三灾的劫难。经云:「劫烧终讫。乾坤洞然。须弥巨海。都为灰扬。天龙福尽。于中凋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这就是讲成住坏空的大劫。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科学家都为我们证实。我们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空的星球。星球就是世界。每天会发现有新星出现。每天也有许多星球毁灭。这就是世界的成住坏空。「风鼓山相击」。说明这个世界坏的形状。「风」是毘岚大风。「山」是指须弥大山;灾风鼓动。须弥崩倒。我们以天文望远镜的观察。一个星球的爆炸必然有大风、大火。佛法讲的大三灾。水灾、风灾、火灾都达到了极处。这个现象从科学里得到证实。我们确实相信这些事情会发生。佛经讲的小三灾:刀兵劫、瘟疫、饥馑。使我们想到第三次世界大战(核子战争)。如果核子战争爆发。辐射尘所落的地方就造成原子病。这就是佛法讲的瘟疫。同时。这个地区草木不生。这些动物必然要受饥饿之苦。佛经讲的大三灾、小三灾。现代科学都已经证明。而且这个劫难距离我们愈来愈近。这是我们应当要警惕的。在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最要紧的就是要真正证得「真常寂灭乐」;这是如来所得之法。真实常住。所以叫真常。《楞严经》云:「独妙真常」。《起信捷要》云:「究竟乐有二义。一者、无上菩提觉法乐。二者、无上涅盘寂灭乐。」《涅盘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说。纵然是大三灾。何况是小三灾。在这大劫难中。唯有证得真常。唯有生灭灭已的人。他才不受影响。

  第八首偈:『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这首偈是说明说听的方便以及态度。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3507.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29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29;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161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