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34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34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34
User User 2 0 2011-10-06T12:40:00Z 2011-10-06T12:40:00Z 1 544 3107 Microsoft 25 7 3644 11.9999 Clean Clean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
六祖坛经讲记 (第三十四集) 1981 台湾中广 档名:09-004-0034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于师。】
志彻禅师。这个人在年轻时有一点游侠的精神。自从禅宗南北分化之后。秀大师与能大师两位都是了不起的大德。当然不会有彼此的分别。可是他们的门人没有老师这么深的修养。于是免不了发生门户之见。尤其是门户的对立。特别是神秀大师这一派。他的弟子们私下立秀大师为第六祖。而对于五祖传衣钵这件事当然很忌讳。心中很不自在。于是他们就找张行昌。要他到曹溪行刺六祖。世间人的嫉妒、毒害还情有可原。这种事情在佛门中依然不免。时至今日。佛门中没有嫉妒心。这谈何容易!
【师他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曰: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六祖大师是一位得道的圣者。他有他心通。对于张行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盘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张行昌听了这些话。就赶紧逃离。以后。他出家了。出家后非常精进。一天。他忽然想起大师对他说的这些话。就到曹溪来礼拜六祖。大师见他到来非常欢喜。说:「我想你想得很久。你怎么这么晚才到这里来?」志彻禅师说:「往昔蒙和尚宽恕。现在虽然出家苦行。总是很难报您的大恩大德。想报恩。想来想去。只有传法度生才能报老师的恩德。」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要报佛祖的大恩。唯有传法利生。他说:「弟子时常读诵《涅盘经》。对于《涅盘经》第十三卷所讲「常」与「无常」的道理。还是有怀疑。搞不清楚。」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
六祖说:「无常。就是讲的佛性;有常。就是说一切善恶诸法以及分别心。」大师这么一说。把志彻搞迷惑了。志彻说:「和尚所说的。与经文不一样。」六祖说:「我是一个传佛心印的人。怎么敢违背佛经?」志彻说:「经中明明说佛性是常。和尚你说是无常。经上明明说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你偏偏说这是常。这不是与《涅盘经》相违背?和尚这么一说。反而使我转加疑惑。愈迷愈深。」大师说:「《涅盘经》。我过去曾经听无尽藏比丘尼念过一遍。她念了一遍。我就为她讲解。没有一个字、一个道理不合经文。乃至于今天对你来解释。也没有两样。我并没有说错!」志彻禅师说:「大概是我的见解浅薄、愚昧。没有智慧。还是希望和尚委曲为我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
六祖说:「佛性如果是常。还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于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所以我说无常。」六祖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所谓「真常无常」。说的是这个道理。可见六祖所说与佛所说的没有两样。只是志彻禅师一下会不过来。六祖为何要这样说?志彻禅师执着在经文上。六祖用这个方法破他的执着。执着一破。经文的道理他就悟了;他之所以不悟。就是所谓死在字里行间。所以。六祖这个方法真正是善巧极了、高明极了!又说:「一切诸法若是无常。换言之。物物都有自性。容受生死。真常性就有不遍之处;所以我说常。我说常。正是佛说真无常的道理。」大师说的常。「常即无常。无常即常」。第一章中。六祖曾经对印宗讲:「佛法是不二之法。二就不是佛法。」常、无常是二。就不是佛法;常、无常不二。这才是真正的佛法。
【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盘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六祖说:「世尊时常都为凡夫外道。这些人平素执着邪常。不是真常;二乘人(声闻、缘觉)对于真常完全不了解。以为是无常;这样就造成颠倒之见。所谓是八种颠倒:凡夫四种颠倒。小乘人四种颠倒。《涅盘经》是了义的经典。无非是破除他们的偏见执着而已。这样才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常乐我净」四净德是《涅盘经》重要的意思。《涅盘经》云:永远不改变是「常」。真正安稳是「乐」。自在是「我」。无我是「净」。「常乐我净」是大乘大涅盘所具的四种净德。「常德」。涅盘之体永远不变。不生不灭。这叫常;随缘化用而不中断。这也是常的意思。「乐德」。涅盘之体是寂灭而永远安稳。又能运用自在。事事无碍。这是真正的乐。「我德」。「我」有两种解释。就性体上说。这是真我;就作用上说。自在叫做我。「净德」。涅盘之体不垢不净。同时又能随缘。虽然随缘。决定不染污。即怀让大师所说的「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常乐我净」四净德是涅盘体用上本来具有的。可惜凡夫迷了。二乘亦迷了。
【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六祖说:「你虽然读《涅盘经》读了这么久。你只是在文字上打转。对于经义并没有了解。你还以为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你以有断灭的当作无常;确定那个死板板的。认为那个叫做常;哪里晓得。常就是无常。无常就是常。你不懂得这个意思。「你错解佛圆满微妙最后的微言大义。学佛这样学法。纵然往后把《涅盘经》念上一千遍。有什么用处?」
【行昌忽然大悟。乃说偈言: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第一首偈是说明他自己的过失。「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凡夫、二乘因为执着。守定以为「无常」。佛无非是破除众生执着而已。所以说「有常」;凡夫、二乘执着「有常」。佛破他的执着。就说「无常」。佛所说的一切方法。无非是破除执着而已。有执。必定是有二法。如果是一法。还有什么执着?凡是执着。一定是二法中选择一法执着。这就是
「我今不施功」。这是说忽然见性了。见性后才觉悟到这桩事情并不藉修学的功用。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觉即了。不施功。」一个觉悟了彻的人。他所获得的是无功用智、无分别智。与有功用、有分别的修行大不相同。「佛性而现前」。自性天真佛的境界完全显露在面前。永嘉大师说:「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两句是说。他忽然悟了之后。明心见性。这是真正开悟的境界。「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这两句是感谢老师的教诲。若不是六祖大师这样善巧的指点。他纵然再念上一千遍。还是开不了悟。六祖听了这首偈说:「你今天才真正彻了。」「彻」就是通达、开悟了。「宜名志彻」。应该为你取个名字叫志彻。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3512.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34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34;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