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1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18 00:0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1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1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1

User User 2 0 2011-10-06T12:37:00Z 2011-10-06T12:37:00Z 1 546 3118 Microsoft 25 7 3657 11.9999 Clean Clean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六祖坛经讲记  (第一集)  1981  台湾中广  档名:09-004-0001

  ◎前言

  《六祖坛经》为六祖大师三十七年所说法要的总结。言简义丰。电台广播受时间限制未能细说。只做简介。此次播讲着重于经意的发明。为了节省时间。经中名相术语及人名地处不能详述指明。各地佛经流通处皆有此经批注本。可自参考。我们播讲此经目的。是希望社会大众对佛教有个正确的认识。而佛门四众同修。由于六祖的开示。可以获得修学纲要。成就无量功德。

  ◎经题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这是本经经题全文。一般习惯略称「六祖坛经」。或者「坛经」。这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教诫僧徒四众的语录。后人尊称为「坛经」。

  经题可分为五段来介绍。第一段。「祖师」。他的道德、学问、行事。为后世所宗仰、师法者。才能称为祖师;创立宗派、教诫一方者。也可以称为祖师。释迦牟尼佛传法给弟子摩诃迦叶。是为佛教禅宗初祖。传到二十八代。菩提达摩。达摩祖师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初祖。达摩传慧可为二祖。慧可传僧璨为三祖。僧璨传道信为四祖。道信传弘忍为五祖。弘忍传惠能。是为第六代祖师。通称六祖。第二段。「大师」。《四教仪集注》云:「大师者。群生楷范。」《瑜伽论》云:「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故名大师。又曰:为摧灭邪秽外道、世出世间。故名大师。」《资持记》云:「大师者。即天人之师;佛十号之一。」从这些定义看。唯有佛能称为大师。但是在后世。禅宗、净土宗之僧徒。也尊称其祖师为大师。第三段。「法宝」。诸佛菩萨所说的妙法。至理可尊。犹如世间之财宝为人所珍爱者。通称为法宝。第四段。「坛」。封土而高之。称作坛。这个「坛」。原来是刘宋时代。求那跋陀罗三藏法师所建立。并且他立一个碑。碑上刻有预言。言后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梁武帝时代。智药三藏在此坛旁边种植一棵菩提树。也预言一百七十年后。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佛法。广度无量众生。是真正传佛心印的法主。一百七十年之后。惠能大师果然在这个坛落发。出家受戒。但是六祖说法也是随缘。哪个地方有请。他就到哪里去。不一定是在这个坛畔菩提树下而说。然而。为了纪念这个坛的缘故。后人集祖师一生所说法语。总称为《法宝坛经》。第五段。「经」字。「经」字有「贯摄常法」四个意思。言说文字。含载永恒不

佛教讲经说法的规矩哪些

变的真理法则。而能为九界众生遵循。得以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者。就称为经。合起来讲。这一本就是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所说的语录。后人敬称为《坛经》。这是经题大意。

  六祖惠能大师。俗姓卢。父亲名行韬。母亲李氏。六祖生于唐朝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广东新兴县人。大师三岁时父亲过世。家境清寒。没有机会读书。是个不识字的人。但他听人读诵。就能悟知其中义理。不但解悟且是实证。是闻、知、证同时;换言之。他同时具足三学、三慧。与世出世间先知先觉、大觉圣哲相契合。大师于三十七年教学中。实则是将世出世间的圣学发扬光大。圣学是真正自觉的学问。后世学者徒慕圣学。然不得其门而入。六祖的教学深入浅出。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一一法门。具足无量妙义。一一妙义。发挥诸佛无量妙理。《华严经》云:「即弥勒楼阁中。即

佛教讲经说 法

普贤毛孔中。善入者即同善财。于一念间圆满功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唯愿读诵受持者。共入华藏大圆觉海。续佛祖师慧命。负起普救众生的大责大任。

  《坛经》开顿教之门。五宗之所自出。流通一千三百多年。遍及海外。是以版本很多。丁福保居士所见到的就有十多种。其中被后人所篡改处很多。我最初看的是丁福保笺注本。以后也曾经见过七种不同版本。其中以《普慧大藏经》曹溪原本最善。此次宣讲。依曹溪本为主。并参考流通本及敦煌本。

  六祖二十四岁接受五祖忍大师衣钵。三十九岁出家受戒。说法利生三十七年。六祖将示寂时。指示门人法海等。说:「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根据此段记载。「法宝坛经」四个字的经题为六祖自己所立。这部经确为六祖一生传法。由门人所记录的总结。

  ◎本经大意

  曹溪原本的章目次第。与正统本几乎完全相同。正统本分全经为九章。曹溪本多一章「付嘱流通第十」。十章大义。略介如次:

  『悟法传衣第一』。流通本将此章前半改作「行由品第一」。后半改作「般若品第二」。这一章正是大师最初于大梵寺一日所说之完整记录。说明悟入摩诃般若波罗蜜。教人「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无上法门。以及祖师自己得法、修学的经过。是乃三转法轮之现身作证转也。这一篇记录非常珍贵难得。读之如见六祖其人。又如亲遇讲席。此章末后有无相颂十五首。成为顿教修学法要之心传。应该记取。

  『释功德净土第二』。流通本改作「疑问品第三」。内容特别重要。尤其是对今日佛门四众同修来说。由于我们的社会繁荣。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本省各地大小寺庙林立。无不富丽堂皇。竞相斗胜。自以为功德无比。六祖在这一章开示功德的定义。并且指导我们要舍有为功德。修显自性功德。关于净土的问答。莲池大师解释得很明白:六祖所接引的是上根利智之人。所说的是上上一乘大法。直接教人取寂光实报净土而舍方便同居。真是慈悲至极!此不是破净土法门。千万不可以错会祖意。本经自此章以下。都是众门人总结祖师三十七年教学法语。分类纂辑而成。并非一会所说。

  『定慧一体第三』。流通本改作「定慧品第四」。这一章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心传大本。大师示众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一体正是不二法门。是本性顿教。

  『教授坐禅第四』。流通本改作「坐禅品第五」。这一章是宗门修行方法的总纲领。最高的指导原则。不但参禅要明了遵守。就是念佛人也应该记取。才能念到理一心不乱。即是上上禅。一切法门欲入一真法界。无不以此为总纲领。

  『传香忏悔第五』。流通本改作「忏悔品第六」。这一章是讲见性成佛。内容有五段:第一段。传授「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第二段。教发四弘誓愿。第三段。授无相三皈依戒。第四段。开示一体三身自性佛。令学者悟入。第五段。说无相颂五首。旨在灭除吾人多生多劫所造罪障。罪障消除即是见性成佛。

  『参请机缘第六』。流通本改作「机缘品第七」。这一章列举十三位门人请益机缘。来做一个教、学、修行的榜样。正如《华严经》善财参学。又如《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皆具足修学的示范作用。正是止于至善的教学。慈悲至极。在这一章中。亦见祖师被机点化、说法利生之大。如法达之于《法华经》。智通之于《楞伽经》。志道、志彻、无尽藏比丘尼之于《大涅盘经》。见祖师指导其大开圆解之妙悟。是依教读诵的模范。又如青原之「不落阶级」。南岳之「修证不无。污染不得」。永嘉大师之「一宿觉」。由此可见祖师指点其悟入不二、亲证无生之善巧。是真修行的典型。我们在这一章看到。古大德无论解门或是行门。莫不皆是以悟入为宗。

  『南顿北渐第七』。流通本改作「顿渐品第八」。这一章

佛教讲经文字稿

是对当时禅宗弘扬趋势的记述。是史实。五祖忍大师传出两支。南方是六祖惠能大师。以「本来无一物」为宗。接上上根人。是名顿教;北方是神秀大师。以「时时勤拂拭」为宗。接引大乘人。是名渐教。神秀敬佩六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可惜的是。他的门下不服惠能大师传衣得法。秀大师以祖师独得「无师智」晓谕其徒。亦见其师兄弟本无相忌。各依因缘弘化一方。也是我辈后人应当效法的。

  『唐朝征诏第八』。流通本改作「宣诏品第九」。也有改作「护法品第九」。这一章记载当时朝廷帝王遣使引请供养、请益。师以老疾辞。及其对使者的开示。诚能发人深省。祖师做出一个出家人远离名闻利养、守出家人本分事的好榜样。这一章是史实。也是身教。章题改作「护法」。别具深意。令人省悟。

  『法门对示第九』、『付嘱流通第十』。流通本将此两章合并。改为「付嘱品第十」。这一章是六祖教授其门人说法不失本宗宗旨的典范。以三科对十八界。以十八正除十八邪。三十六对天然佛法。但是大法不可以轻心、慢心求。必要至诚感通。因为此经不属文字。乃是祖意佛心也。「师于太极元年壬子七月命门人

全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专题

往新州国恩寺建塔」。这一句以下才是「付嘱流通第十」。这一章是记载祖师付嘱传法的事情。很详细。尤其以「真假动静偈」八首。说出此宗乃是无诤法门。又为本经立名为《法宝坛经》。最重要的。末后说法指出:「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此乃一乘佛法修证之指南。大师一生示现。也就是一相、一行的修学榜样。以下说师承。祖祖禀承。道统其来有自。用意很深。祖师最后留别八首偈。曰「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诸位同修。学佛就是学觉、学悟。觉悟本性。本性之中。妙湛圆寂。圆满具足如来智慧德相。法界原是一真、一相、一行。奈何众生自作聪明。知见立知。

佛教 就是素云看师讲经

不悟实相。染着五欲六尘。起无量迷障。沈沦六道。生死流转。实由于此。佛祖慈悲。西来之旨。教我们顿悟本性。自成佛道。是以迷关未破。万劫苦修也不能超凡。普愿大家有志同学。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jk/nr/0/3479.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1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六祖坛经- - 一九八一年讲于台湾中广 1;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1155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