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高僧故事:禅师习定九日不起宣说因果感化盗贼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高僧故事:禅师习定九日不起宣说因果感化盗贼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高僧故事:禅师习定九日不起宣说因果感化盗贼
跋陀禅师评价:“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
僧稠禅师圆寂。异香满寺。百鸟哀鸣。万民送葬。
孝昭帝传旨将舍利分供天下。河北响堂山石窟藏舍利。
僧稠禅师。道房禅师之弟子。少林跋陀三藏之再传弟子。俗姓孙。名溪。祖籍昌黎(今河北)。后迁居巨鹿
僧稠禅师起初修定。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后有游方僧苦心劝导他修习禅法、用心不二。告诉他说。由于一切有情众生皆有初地味禅(《摩诃止观》卷九上云:《大般涅槃经》言“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即一切众生皆有本具佛性宝藏)。依此一切众生皆具根本禅之圣训。缘此本有宝藏之胜观而求道。所求皆得称足。于是僧稠禅师听从了他的劝告。刻苦修行。十天后。僧稠禅师果然摄心入定
僧稠禅师在山中巨石上练习禅坐。废寝忘食。夜不倒单。禅师终日只穿一件粗糙得连布缕都能勒入皮肉的衣裳。长时间不换洗。有时锅里的食物还没煮熟。禅师便已摄心入定。修定之外。禅师时常痛念无常、常修“死想”观。住山修行期间。禅师曾遭遇盗贼恐吓。不但临危不惧。而且还对他们宣说各个业行感果的因缘果报。盗贼们都放下弓箭屠刀。向禅师座下受三皈依而返。禅师痛念生死。而证入甚深禅定。一连九日不起。其后由禅定功夫而获得现证。情想清明。观察世间万事万物皆无可乐之事。便前往嵩山少林寺跋陀禅师处参学。并向大师汇呈自己的修证成果。
跋陀禅师。北魏时期天竺人。其名又译作佛陀、觉者。生卒年不详。禅师历游西域诸国。后至北
跋陀禅师评价僧稠禅师的成就说:“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不辞艰苦地修行。僧稠禅师终获成就并得到了跋陀三藏印证。
当时齐文宣帝时常率领禁卫军。前往禅师住持的吕涧山参拜。而禅师往往在禅房中
根据敦煌文献《南朝齐之僧稠禅师》中。记载了禅师五个精彩的答问:
一、问曰:何云名禅?答曰:禅者定也。由坐得定。故名为禅。(有学僧问曰:“什么是禅?”僧稠禅师回答说:“禅就是定。定由禅坐中来。因此名为禅。”)
二、问曰:禅名定者。心定身定?答曰:结跏身定。摄心心定。(有学僧问曰:“禅名为定。是身定还是心定?”僧稠禅师答言:“结跏趺坐则身定。摄心则心定。”)
三、问曰:心无形状。云何看摄?答曰:如风无形。动物即知。心亦无形。缘物即知。摄心无缘。即名为定。(有学僧问曰:“心无形无状。教人如何收摄呢?”僧稠禅师答道:“风没有形状。物动即知。心也没有形状。缘取外物即知。摄心无缘。就叫做定。”)
四、问曰:五停十八境。见物乃名为定。眼须见色。心须见境。云何名定?答:见境即心生。物动即风起;风息而境安。心息即境灭。若心境俱灭。即自然寂定。(有学僧问曰:“五停心与十八种所缘境的种种境界。唯见物才能叫做定。眼须见色。心须见境。如何叫做定呢?”僧稠禅师答言:“见外境即是心起。物动即是风起。风止息而外境安。心念息而外境灭。若心境俱灭。便是自然寂定。”)
五、问曰:既无心境同虚空。云何修行?答:心虽无形。而有大用。即是圣法。今称心体。即定即圣。即真即正。非业非懙。非邪非恧。即断三障。即成三学。即舍凡即圣法。(有学僧问曰:“心境俱灭如同虚空。那为什么还要修行呢?”僧稠禅师答曰:“心虽无形。而有大用。即是圣法。现在所谓心体即定即圣。即真即正。它既非业力也非烦恼。既非邪也非恶。当下断除贪嗔痴、成就戒定慧、舍凡成圣。)
后来。僧稠禅师受到齐文宣帝高洋的极力推崇。大兴禅法。齐文宣帝还随禅师受戒。断用酒肉。各地民众。效仿行持。文宣帝甚至传旨。一年之中六个月禁止屠杀。令行斋戒。斋戒期间。无论官私。禁用一切荤食。受其影响。燕赵各地佛法流行。几乎不再有人食肉。
帝曾迎请禅师入宫居住。禅师执意辞行。帝乃下旨于邺城西南八十里的龙山为禅师建大石窟寺(即响堂山)。传旨由匠人纪佰邕统工开造。缔构伊始。乡邑观瞻问此地名。忽闻空中大声答曰:“山林幽静。此处本号云门。”大众惊异。事报宣帝。帝乃下旨。诏寺名为云门。今邺城地方响堂石窟。即由此而来。
后来。有人进谗言谓僧稠禅师于帝有大不敬。帝大怒。欲趋寺问罪。禅师于头一日安排寺僧次日多备食物。时至。禅师驱一牛车到寺外二十里处。帝至。问其故。师曰:“恐血不净。涂污佛寺净地。”帝乃下马。坚持要躬身背禅师入寺以示忏悔。禅师坚决不受。
天保十年十月。齐文宣帝去世。次年(560)夏。僧稠禅师圆寂。世寿八十一岁。涅槃时异香满寺。百鸟哀鸣。数万民众悲苦送葬。哭泣之声响彻山谷。法体火化后。孝昭帝传旨。将其舍利颁布分供天下。以使德照四海。流润后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3/23351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高僧故事:禅师习定九日不起宣说因果感化盗贼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高僧故事:禅师习定九日不起宣说因果感化盗贼;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