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九华山」九华山香山茅蓬性妙老师太事迹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22 00:5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九华山」九华山香山茅蓬性妙老师太事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九华山」九华山香山茅蓬性妙老师太事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九华山香山茅蓬性妙老师太事迹

  性妙老师太。是我最尊敬的佛门大德之一。她的特别之处。就是平淡。平淡得叫人无从说起。她近七十年没有下过九华山。七十年不出门。有什么说的?七十年。她身边的人小的变老。老的过世。可她始终是那样。每天早起上殿。白天种菜劳动。晚上诵经礼佛。一天到晚佛不离口。三六时中佛不离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忙碌碌地念佛。笑眯眯地念佛。无烦无 地念佛。远离人间烟火。远离名闻利养。茅蓬三间。玉佛一尊。青香三支。佛号一声。构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她的一生就这么平淡得不能再平淡地过来了。二○○二年十月二十七日。老师太沐浴更衣。十月二十九日(农历九月二十四日)早晨。在大众的念佛声中。老师太吉祥侧卧。面朝西方。无疾无痛。安详往生。享年九十六岁。僧腊七十六年。  性妙和尚尼。号能智。俗名刘长珍。一九○七年十一月生。安徽省霍邱县河口集人。七岁时父母双亡。随叔伯生活。一九二七年在霍邱河口集唐子庙礼隆成法师剃度出家。一九二八年住上海宝德庵。同年在南京栖霞寺求授具足大戒。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年到九华山六亩田(心安寺)参学。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六年住上海宝德庵。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步行朝礼峨嵋山、普陀山。一九三七年回九华山住香山茅蓬。一住就是六十六年。在这六十多年里。老师太以身作范。以言醒世。以实际行动演示做人的道理。学佛的做法。  在九华山。所有的寺院早就装了电灯。通了电话。尽享现代文明带来的方便。而香山茅蓬依然是油灯一盏、玉佛一尊。古意依然。一九八九年。闵园生产队建了水电站。人们把电线牵到了香山茅蓬叫老师太装电灯。可老师太硬是不装。叫人把电线剪掉了。她为什么不接电?老师太说∶电站是老百姓流血流汗建的。不能坐享其成。点电灯要花钱。那都是十方的钱。不能乱用。念经拜佛。要电灯干什么?借天光诵经。依心光念佛。已经好得很了;因果要紧。不能贪图方便。贪图享受。在所有的寺院都装上电灯电话的今天。香山茅蓬依然是油灯一盏。她。是不是太「抠」了?不是的。当她听说仁德法师发心建造九十九米地藏菩萨大铜像的时候。她把几十年来人家供养她的一万元。全部拿出来捐给大铜像建设。她说∶该花的钱。要倾其所有。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乱花。  ?心不系物  走进香山茅蓬。只见窗明几净。到处一尘不染。老师太常说∶清净显示庄严。每当庙里来了人。不管是赤脚草鞋。还是西装革履。老师太一律热情招待。她总是亲自给客人倒茶。拿出糖果、瓜子等食品招待客人。你来了。她把你当客。你走了。也就走了。她不留你多坐一分钟。有一次我问她。你认识那些客人吗?她说∶不认识。我从来不问人家姓什么叫什么。那个不重要。问了就往心里记。记的越多挂碍越多。烦恼越多。哪个人愿意找烦恼?对人是这样。对物也是这样。人家送东西给她。她总是说∶我这里什么都有。你带东西来给我。就是给我添麻烦;贪多。烦恼多。下次不要带麻烦来啊!你走的时候。她总是要你带一点水果、糕点什么的。算是回你的情。不然她就觉得不安。人家送给她的东西。无论贵贱。她都千恩万谢。你走了。她就叫徒孙把东西转送给其它老和尚。 

当代台湾著名佛教法师

 有一次。一位居士去看她。她拿出花生、开心果等招待居士。她指着开心果说∶这是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居士说∶

佛教法师感应事迹

这叫开心果。她说∶名字很好听。不知道吃了是不是开心。你吃吃看。居士说∶你没吃过?老师太说∶现在吃的东西花样多。都是哄孩子的。我吃那些干什么?还是青菜萝卜好。那位居士当时就流泪了。她说∶我了解老师太。我们任何人。跟老师太相比。都应该感到惭愧。老师太把人家供养她的种种美味食品。大部分都转送给别人。剩下的一小部分也是招待客人。他自己既不独自享用。也不尝尝新鲜。清心寡欲。心不系物。谁能做得到?  ?把面子留给别人  老师太在平平淡淡中。处处与人为善。说她一生一世没有骂过人。也许你不相信。但这却是真的。「文化大革命」当中。佛教受到冲击。许多僧尼受到批斗;白天劳动。晚上开会。每位僧尼都要发言。都要揭发别人的罪行。在那为派别而夫妻反目成仇的疯狂年代。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八风吹不动?但每次开会叫老师太发言的时候。她总

佛教法师可以是居士吗

是不做声。顶多说一句∶我又不出门。不知道外面的事。也不知道他们的罪行。她二十四个不知道。人家也没办法。只好把她定为「落后分子」。说她在运动中表现不积极。事后。老师太说∶说假话。冤枉别人。那是要背因果的。打死我也不敢干。为人留情面。日后好想见;人怕伤脸。树怕伤皮。要给人家留点面子;就是人家有错。也要给人家做人的机会啊!  老师太总是给人家留面子。记得有一次。我们到香山茅蓬搞宗教场所登记。所有的法人代表都要照相。老师太本来是不愿意照像的。她几十年没照过像。经过我们的劝说。她同意照一张。我们便给她照了一张半身像。我也乘机跟她合影了一张。等照片洗出来时。所有的照片都在。唯独老师太的半身像没有。这怎么办呢?我到香山茅篷去看她。心里直打鼓。我把我们的合影递给她时。她问∶我的半身像呢?我说也许是照相机出了问题。找不到那张照片。以后再给你补拍一张。老师太笑着说∶不要补拍了。我是要死的人了。还要照片干什么?她轻轻地把这件事带过。我们喝茶、说话。老师太说∶你在为国家做事。要记住。办任何事。说话要算数。说了又做不到。以后人家就不相信你了。听了她的话。我羞愧万分。不管有什么理由。我没有把这件事办好。老师太看出我的羞愧。借机教化说∶你在为国家做事。为佛教做事。有功德;但做官也好。为民也好。都要利人不利己。因为利人就是利己。但利己却不能利人。要记住啊!老师太的话。跟她的为人一样朴素、机智。她用教化替代批评。这种教化的力度。又何止批评效果的百千万倍呢!  ?最初的认识和最后一次长谈  我的家距香山茅蓬不到一公里。老师太是看着我长大的。对我是知根知底。但我对老师太的认识。却是零零碎碎。皮皮毛毛。  第一次见到老师太是三十年前的事。那时。我一边读书一边放牛。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

佛教法师开示口臭

我赶着牛往回走着。走到莲花庵的时候。小路很窄。见我赶牛过来了。走在路上的一位比丘尼远远地便让到一边。牛经过她身边的时候。她用手模着牛背。自言自语地说∶阿弥陀佛。可怜哟。可怜。我用竹丝抽了一下牛说∶还不快走。老师太转过脸来对我说∶不要打它啊!它犁田耕犁地帮人做事。够可怜的了。我说∶它是畜牲。不听话就要打。老师太说∶它虽然是畜牲。但挨打时的痛。跟人是一样的;它虽不会说话。但你打它时。它的怨恨跟人是一样的。要好好地善待它。我望了望老师太。对她的话不能理解。但我记住了她和善的面庞和柔软的细语。  有一次。我随父亲卖炭到香山茅蓬。在香山茅蓬见到了她。我知道她叫性妙。从此。我们开始了几十年的交往。在几十年的交往中。她总是那样平和、干净、朴素;随着我渐渐地长大。她对我说的话也随之改变。记得小时候。她每次都是对我说∶要听父母的话。她们辛辛苦苦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上学。你要是不听话。他们多伤心。我二十几岁的时候。老师太总是对我说∶要孝顺父母。要帮他们做点事。他们辛苦了一辈子。就盼儿子孝顺。我上班以后。老师太每次见到我都要说∶为公家做事。要认真负责。要凭良心。要真实不虚。她问我每月拿多少钱。我说一千多。她说∶拿这么多钱?不得了。不得了;坐坐办公室。每月一千多。要对得起你拿的钱啊!  老师太总是随机教化。方便说法。谈心似地告诉你为人处事的道理。  最后一次与老师太谈心。是二○○二年的八月二十三日。那天。是夏历七月十五日。我去看老师太时。她身体虚弱。听说她拉肚子已一个多月了。见我来了。她合掌问我∶你到五台山去了?住了几天。拜佛了没有?我一一回答。她又合掌笑着说∶你知道文殊菩萨吗?他智慧第一。是诸佛之母..。地藏菩萨。也是诸佛之母..。接着。向我讲解文殊、地藏菩萨。讲过之后。她指着自己说∶你们买东西来看我。花的都是血汗钱。我这是遭罪呀!无佛时代。众生苦哇。举心动念。都是利已不利人。这就是造作。现在人心不调。善知识难遇。不说假话办不成事。要更加注意啊!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说着说着。老师太流出了眼泪。这是悲悯众生的眼泪啊!过了一会儿。我把整理好的她的开示语录递给她看。她叫我念。我每念一句。问她对不对。她点头说对。念完了。她说∶教化人是可以的。不要写我的名字。我说∶那算谁讲的开示呢?老师太笑着说∶就是你讲的。我说∶那怎么行。我讲的谁愿意听?老师太很开心地笑着。用手指着我说∶就是你讲的行。行。她笑得那么开心!一会悲悯地流泪。一会慈悲地微笑。我望着她的眼睛。她双目无比地清纯。她的神情。完全像个天真的孩子。  老师太虽然身体虚弱。但精神特别好。思维是那样的清晰。看不出是九十六岁高龄。而且一个多月来靠菜汤维系生命的老人。三十多年前。她那慈眉善眼的样子。直到她往生前始终如

佛教法师微信号

一。  ?最后一个大年夜  老师太一生认认真真做事。平平淡淡对事。清清楚楚看事。明明白白处世。她严于律己。一举一动。点点滴滴。认真而规范。几十年来。她穿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有的衣服穿了三四十年。洗得改变了原来的颜色;她有一条手帕。用了几十年。洗得只剩几根筋了。她还再用。她睡的被单。都是用旧布拼起来的;她用的碗。破了好几个口子。象只古董。她也舍不得丢。  老师太做事。认真而又细心;老师太的慈悲。被及一切生命。几十年来。她洗锅洗碗用的热水。从来不随便乱倒。她用一苹木桶。专门存放用过的热水。待冷后。再倒掉。生怕热水烫了地上的小虫。  老师太九十多岁了。但眼不花。背不驮。腰不弯。二○○一年大年三十是她这一生当中最后的一个大年。这天晚上九十五岁高龄的老师太拜佛拜到十二点多。拜过佛之后。她与往常一样。检查火烛。收收捡捡。到一点钟才睡。刚睡两个小时。三点多钟。又起床。洗脸上殿。...她是以行动说话的人。她的行动简简单单、自自然然。这看似简单的行动。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  ?威德感召。后继有人  老师太肉身荼毗那天。成百上千的人自发地来到香山茅蓬。他们手执鲜花。站立在山道两旁。默默地为老师太送行。许多人泪流满面。诉说着老师太生前种种好处。  午饭后。有两个在厨房帮忙的年轻比丘尼正在舔碗碟上的油渍。一个碟一个碟地舔。一位居士问她们∶为什么要舔碟子?比丘尼回答说∶油盐是老百姓的血汗。不能浪费。老师太生前。一粒饭掉在地上。也粘起来吃掉。吃过的碗。要用开水冲洗几遍喝下去。我们怎么敢浪费!七、八桌饭菜的碗碟。两三个比丘尼认真的舔着。场面实在感人。  老师太虽然去了。空空地来。空空起去。她嘱咐弟子们把她的骨灰洒到山上。不留一物。但老师太的精神又怎么能洒得去?她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一大批年轻僧尼学着她的样子。严持净戒。精进努力。这不正是老师太所希望的吗?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0629.html

以上是关于「九华山」九华山香山茅蓬性妙老师太事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九华山」九华山香山茅蓬性妙老师太事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857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