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历代高僧:义净法师:女皇顶礼三次赴印求法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6 03:1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历代高僧:义净法师:女皇顶礼三次赴印求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历代高僧:义净法师:女皇顶礼三次赴印求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历代高僧:义净法师:女皇顶礼三次赴印求法

历代高僧:义净法师——女皇顶礼 三次赴印求法

义净法师在公元六七一年赴印取经。六九五年返国。前后二十四年之久。三次赴南洋弘法。所译五十万颂佛经。对后世有一定的巨大影响。他的游记。对中国唐代的南洋情况。有详实的纪述。为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义净与玄奘三藏。及东晋法显三藏。实乃鼎足而三的取经译经伟大贡

佛教法师4级是什么

献者。在佛学和学术上的成就。都是值得推崇的。 一说起唐僧取经。人人都知道玄奘三藏法师往天竺取经。历尽艰辛危难。取回大批佛经。对中国佛教贡献极大。尤以唯识精髓影响后世佛学至深。不幸唯识学过于繁浩深奥。受学者不多。历代递减。如今已经很少学者深入研究唯识了。 人人都赞叹玄奘三藏法师。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唐朝的三藏法师并不只一个。人称玄奘为唐三藏。这个尊号。其实并非玄奘一人所专有。唐代的三藏法

非洲本土佛教法师第一人

师很不少。玄奘也不是唯一的取经法师。与他同时代的唐三藏法师。还有几个西往天竺。不过玄奘法师因取经功绩彪炳。为皇室尊崇而得为天下知。兼以“西游记”一书流传。乃使玄奘三藏法师为后世所熟知。其知名度远逾同侪。 另外一位唐三藏。往天竺取经。返国后译经。其贡献不亚于玄奘法师。在当时。其所受皇室尊崇供奉。亦无异于玄奘法师。但是由于没有被写

佛教法师传法是什么意思

成“西游记”一类说部。所以后世知者不多。 这位被忽略的另一位唐三藏。就是义净三藏法师。 玄奘法师是从“丝绸之路”天山北麓前往印度。经过沙漠和大雪山冰川。洪水山崩等等危险。义净法师是经海道往印度。历经台风海啸巨大的危难。 义净三藏。俗姓张。字文明。原籍范阳。卽今河北省涿县一带。从小出家。十五岁就立志要去天竺取经。以竟玄奘法师未竟之功--他认为在玄奘法师取回的经文之外。印度必然仍有许多未发现的佛经宝藏。仍待追寻的。 当时唐朝对西域是采取封锁政策的。可能是因为突厥战争之故。当年玄奘法师并未获准西行。只是私自出关的。玄奘法师之后。此路已不通。因唐朝对人民西行有极严的限制。 不过。当时唐朝对外海运非常发达。尤其是与西亚大食国(今伊朗一带)。及欧洲的大秦国(罗马帝国)有很密切的贸易来往。波斯商船经常来往于中国及南欧。《新唐书》的《地理志》附录《广州通海夷道》就有详尽的记载:从广州到大食国。海程只须九十天。广州也有船舶开往眞腊(柬埔寨)。骠国(缅甸)。婆利(巴里岛)。丹丹及盘盘(马来亚地名)。室利佛逝(苏门答腊)……等国境口岸。也有船经楞伽(锡兰)与天竺(印度)。 义净法师于是决心循海道前往印度。他从北方来到广州。驻锡于光孝寺弘法。终于获得龚州使君冯孝诠的资助。实现了航海赴天竺的愿望。龚州使君冯氏是隋唐藩镇之一。世代驻守广州的家族。为北燕国王冯跋子孙。唐太宗高宗曾册封冯氏为岭南镇守使。冯唐(孝诠)娶高州使君冼氏女。冼氏为两广及越南北部之苗族七十二洞共主。故此冯冼两氏为当时实际上的岭南统治者。仍奉唐朝正朔。详见新唐书及隋书。以当时岭南冯氏之财力。支持义净三藏法师。自然绰绰有余。冯氏历代信奉佛教。支持义净。亦是当然义不容辞的事。当时唐朝不准人民自由出国。如果没有广州使君冯孝诠的担保。义净是很难获准离境的(详见冯氏家谱历史纪载)。 义净法师当时已经三十七岁。当年是唐朝高宗咸亨二年(公元六七一年)。十一月。冯使君亲送义净登上波斯商船出发。大约二十天以后。义净到达了室利佛逝国(今之苏门答腊)。卽是当时南洋最强盛的国家。全国以佛教为国教。以小乘佛教为主。义净法师到了国都巨港。住了六个多月。获得国王的礼遇供养。在彼处学习梵文及巴利文。次年六月左右。获得国王资助。派出专船送他与随行弟子善行往印度(国王是华裔的)。首先到达末罗瑜国(卽今之苏门答腊的占碑埠)。弘法两月。然后北上。到了马来西亚半岛西北岸的佛教国家羯茶(今称吉打)。弘法讲经四个月。深受华侨欢迎。度人很多。十二月。再登船西航。 在印度洋船行期间。遇到了大台风海啸。船舶几乎沉没。义净法师趺坐念佛。得以化险为夷。但是此中颠簸辛苦危险之状。难以尽述(印度洋每年初春即有台风。年年海啸。淹没孟加拉国与东印度数十省。于今犹然)。 经过楞伽岛之后。义净法师偕徒于咸亨四年(公元六七三年)二月八日抵达印度东部的耽摩国。是东印最大的商港。(即今之MADRAS)。居住一年。研学梵文及巴利文。开始翻译龙树菩萨所著作的「劝戒王颂」一卷。 大唐上元七年(卽公元六七四年)。义净法师开始参拜天竺各国佛迹胜地。包括鹿野、灵鹫山等地。次年。挂单于著名的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攻研佛典。直到大唐垂拱元年(公元六八五年)才回国。留学历时十二年之久。搜集了梵文经藏五十余

佛教法师开示app

万颂。(四句为一颂。换言之。卽是两百多万句)。他先乘舟返抵室利佛逝国定居。进行弘法和翻译经典。 三年后。卽即大唐永昌元年七月(公元六八六年)。义净三藏法师回到广州。驻锡于光孝寺。(当时改称为制旨寺)。在广州将军冯孝诠的资助之下。从事译经以及宏法。冯氏再度资助义净法师及三位法师赴南洋宏法。三位法师是贞固、道弘、法朗与孟怀业。贞固法师其时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望的法师。在光孝寺讲授毗奈耶律典。孟怀业是贞固法师的弟子。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居士。 在《求法高僧传》一书中。义净法师写道:“怀业精解昆仑语。颇学梵香”。可见孟怀业是一位精通梵文与马来语的学者。(马来语又名昆仑语)。孟怀业后来留居于苏门答腊.成为中国佛教学者侨居南洋的第一人。 义净法师对于道弘法师的评语是:“……:既至佛逝。敦心律藏。随译随写。传灯是望……毕我大业。由斯小匠。年二十二矣。”可见道弘是一位很有学问发心译经的青年法师。 义净法师说法郎法师“托志弘益。钞写忘疲”。可见法朗是专门负责誊写译经的一位苦干和尚。法朗后来病死于诃陵国。未能随义净三藏返国。 义净师徒五人在室利佛逝国弘法及译经三年余。一直受到华裔的国王供养。义净的译经成就很大。武则天女皇帝天授二年(公元六九一年)。大唐另一位三藏法师大津和尚。亦循海道往天竺拜佛迹及留学归国。途经室利佛逝。义净迎接大津到国王宫中供养。并托大津和尚顺道携带他的著作及译经回国。包括《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两卷。译经龙树菩萨着《劝戒王颂》。《赞佛一百五十颂》。《无常经》一卷。《杂经论》七卷等等。带回帝都长安。呈献给朝廷。 武则天女皇帝证圣元年(公元六九五年)夏天。义净、贞固、道弘三位法师从室利佛逝返抵广州。贞固法师与道弘法师受广州将军冯孝诠挽留供奉。留居于光孝寺弘法。义净法师北上。五月底到达东京洛阳。带回梵

佛教法师指的是

文佛经四百部。五十万颂。金刚座眞容一铺。佛舍利两百粒。武则天女皇帝敬重佛法。御驾亲自驾临东门外十里。恭迎义净三藏法师。全洛阳缁素。数十万人。幢幡数万。鼓乐香花。随驾恭迎义净法师取回的佛经。盛况空前。更胜于当年玄奘三藏取经回到长安。武则天女皇帝来到义净法师面前。亲身下拜顶礼。更是历代高僧未有的殊遇。六十一岁的义净三藏法师。被女皇尊为大唐国师。恭迎到佛授寺供养及译经。武则天在位二十余年。佛法大兴。国泰民安。教化推行。义净法师弘法功不可没! 唐睿宗太极元年(公元七一二年)。义净三藏坐化。世寿七十二岁。僧腊六十五。女皇敕令隆重谥尊。义净荼毗后取舍利千粒。受到女皇恭奉。不幸后来不久。女皇年老病逝。中宗复位。到再下一代。唐武宗大灭佛教。尽毁佛教寺院。杀害佛教比丘比丘尼二十余万人。毁尽佛教文物。义净三藏的舍利也下落不明了。 义净法师在公元六七一年赴印取经。六九五年返国。前后二十四年之久。三次赴南洋弘法。所译五十万颂佛经。对后世有一定的巨大影响。他的游记。对中国唐代的南洋情况。有详实的纪述。为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义净与玄奘三藏。及东晋法显三藏。实乃鼎足而三的取经译经伟大贡献者。在佛学和学术上的成就。都是值得推崇的。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2/12459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历代高僧:义净法师:女皇顶礼三次赴印求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历代高僧:义净法师:女皇顶礼三次赴印求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746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