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海贤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迹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3 03: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海贤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海贤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海贤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迹

  在整理一位僧人生平事迹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他是一位佛门再来人。他为我们住世表法细致、深刻、全面。或许是我们「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缘故。致使我们没有去享受、品味和体悟。那么我们今天就去还原一个原本就立体、丰满、福慧具足、真实的千百年一遇的僧宝形象。

  一百一十二岁老僧生活自理。不用人照顾;一百一十二岁老僧每天劈柴、除草、做农活;一百一十二岁老僧上树摘柿子;一百一十二岁老僧穿针引线缝僧袍;一百一十二岁老僧戒杀放生度众生;一百一十二岁的老僧栽种奇花瞬间开;一百一十二岁老僧。净空导师为之亲撰挽联、墓志铭;一百一十二岁的老僧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极乐邦。

  一位高僧的真实生活写照:贤公和尚。佛门榜样。

  茫茫宇宙。无限太空;浩浩神州。中华大地。一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中原沃土。人杰地灵。位於中原之中的南阳盆地更是圣贤辈出。南阳四圣。誉满天下。高僧云集。举不胜举:天然禅师、慧中国师。被誉为「南阳和尚」的神会法师。近代净严法师、体光法师、海默法师……

  二0一三年一月十七日(壬辰年腊月初六)凌晨。在中原南阳来佛寺这座极不起眼的乡间小寺庙里。又一位大德高僧。一百一十二岁的上海下贤老和尚预知时至。完成了住世表法使命。无诸痛苦、潇洒自在、安详示寂、舍报归真。驾莲台往生极乐。世寿一百一十二岁。僧腊九十二载。戒腊九十春秋。令无数见闻者叹羡不已。

  古历壬辰年腊月十二日上午。伞盖林立、幢幡排空。桐柏山清泉寺的印生大和尚、鳌圆寺的演教法师、豫山寺的妙宝法师参加了装缸入塔法会。海贤老和尚的弟子印志、印涵、印荣等法师和诸山长老。以及来自南阳及全国各地的三千多名净宗学人。为老和尚念佛送行。老和尚的弟子印志法师诵读了祭文:「圣哉贤公。人中豪雄。三界师表。法门象龙。严持净戒。勤修梵行。九十余载。善始善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来佛古寺。因师而名。师今归去。福慧圆通。花开见佛。彻悟无生」。

  印志:南无阿弥陀佛。

  农历壬辰年腊月初六凌晨。来佛寺上空祥云缭绕。霞光万道。似乎在向世人宣说著什么。我们最尊敬的上海下贤老和尚。娑婆印坏、净土文成。永远离开了我们。

  老和尚圆寂前一天下午。还在来佛寺门前的菜地里一直干到天黑。

  印宝:印川师父说师父你别干了。他说。我干不了多少时间了。马上就干完了。

  师父这话。当时只做平常话。现在想起。恩师话里有话。一语双关。

  印宝:他是每天夜里一点多起来念佛。三点多灯还亮著。赶到早上六点多。一看他衣服都叠得好好的(他平时不叠衣服的)。看到可喜像。脸也是红红的。

  法师:到六天、七天的时候发现他头发黑了一半。眉毛整个黑完。

  海贤老和尚往生的二十天前。去到桐柏县平氏镇的古峰寺看望他共修多年的老朋友「铁脚僧」印强法师。路上。老和尚拉著陪同他去的老护法春生居士的手说

  春生居士:(他说)我来这一趟。就永远不来了。

  春生居士:我问他。你怎不来了?师父。他说。最近我就要走了。

  春生居士:你上次给我说。你说老佛爷不叫你走。叫你在这里再住二年。你现在又说你要走。叫我马上就得走啦。

  六方佛堂鄢居士:我说你啥时候往生走。你给我说一声。我找人去给你助念。海贤老和尚说。叫人助念那是不相信。他走不了;我这不用助念。我自己都走了。他很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印志法师:师父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谁能比得了?不识字(哈哈)。一句阿弥陀佛。就这成就了。师父给我做个好榜样。

  刘居士(女):临终他实现了预知时至。身无痛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往生极乐。

  张万斌居士:高深的道行在清净心里。在平常心里。贤师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因为他有一颗清净心和平常心。

  男曰:是啊!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纷繁环境里。贤师是怎样的修持。能够得享百岁高龄。身心自在。得以解脱。又是怎样练就的清净心和平常心?怀著敬慕。带著疑问。在老师父的高足印志、印涵法师的带领下。我辈不肖弟子一行数人。沿著桐柏山脉。探寻老和尚走过的足迹。

  贤师俗姓文。名川贤。字清选。祖居豫南唐河县少拜寺镇。生於晚清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父母及祖父皆是虔诚的佛弟子。耕读传家。乐善好施。

  十八岁时。贤师腿生痈疮。大幅溃烂。母亲为之四处访求名医。全然回天乏术。师已知因果。叹曰:「妙药难医冤孽病」。遂舍弃医药。从朝至暮。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月余天后。顽疾不药而愈。师由此愈发坚信佛语至诚。确无诳语。菩萨所言「度一切苦厄」果不欺人。历此生死大劫。也令贤师深刻领悟到轮回路险。死生事大。遂生起出离之心。

  民国九年。师二十岁。决意拜别慈母。投在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上传下戒老和尚座下。

  印涵法师:海贤师父当年年轻的时候。就是到这里找传戒师父剃的度。

  印志法师:师爷在当时离开这个寺院。去北京那个广济寺。十二年没有出禅堂。回到这桐柏山。好几个人割荒草。轧轧。谁有病了。他就随手抓一把回家。不管啥病都能治。捏草为药。

  老和尚亲自为之剃度。赐法名曰海贤。贤师於二十三岁时。赴湖北荣宝寺受具足戒。传戒公本是临济宗白云系的一代大德。然而却不曾教授贤师参禅打坐。也没有教授讲经说法。唯传六字洪名。嘱其一直念去。

  贤师曾先后在桐柏山的普化寺、云台寺、塔院寺常住。开垦过十四片荒山。

  印涵法师:当年他们在这里开荒。这儿都是开荒种地。

  修建过十一所道场。曾与宗门高僧海墨法师、体光法师一起在塔院寺结庐共修。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卫兵到寺院里焚毁经书佛像。逼迫僧人还俗。红卫兵扒开了传戒师的墓塔。可是墓穴空空。只好作罢。

  印涵法师:塔院寺始终。红卫兵找他的骨灰没找著。他知道有这个劫难。

  贤师在墓穴地下的石板下面找到了师父的骨灰。方知传戒师是得道高僧。早知有此一劫。方将骨灰藏匿石板下面。任凭红卫兵如何逼问。他历尽磨难。师父的骨灰才得以保存。直到一九九一年。海贤老和尚又亲率弟子们为师父在桐柏山桃花洞旁边重新修塔安葬。

  贤师被安排到山下的村子里做了生产队长。当时不许念佛。他就在心里默默的念;不许拜佛。他就在晚上偷偷的拜;大锅饭里有荤腥的时候。他就吃锅边菜。更难能可贵的是。贤师一直为大众示现著僧宝的形像。

  印强:下生产队时就没还俗。

  后待形势稍松一点。便又赶回寺院。寺院没有了户口。

  印强:都是挖荒挖地种芋头、种点红薯。都吃那种的。谁上去了。都舍点给他们。

  艰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年头。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没有香火供养。几乎是海贤一个人辛勤劳作。供养五个年老体弱的老和尚。直到他们一个个往生。

  印强:晚上拜佛。白天劳动。拜得头晕眼花啊!还得挖药。庙里还有一个老母亲。

  印志法师:他们当时啊。条件很不好。师父一边苦修。一边孝养年迈的老母亲。在老母亲八十六岁那一年。老母亲突然提出要回老家居住。师父劝留不住。只好跟随母亲回到老家。

  海贤老法师:八月二十日下来的。菜园那里有一间屋。我腾了腾。后来我回家带了只锅。

  刘居士:喔!拎著锅回去啊。

  海贤老法师:咱能吃人家的饭?不去开斋破戒。咱那有房子。

  刘居士:老母亲也吃斋吗?

  海贤老法师:老母亲从小就吃斋。

  刘居士:这样。

  海贤老法师:晚上吃一顿饭。自己包的馄饨(包饺子)。

  晚上。老母亲吃顿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坐在椅子上。自在而逝。当时条件极其困难。贤师为母亲念佛三日后。只能用一口薄板棺材将母亲简单埋葬。这让贤师常挂在心。深感对不起母亲的无边深恩。八年后。贤师发心为母亲迁坟竖碑。岂料掘开墓穴。竟然空无一物。仅有几颗钉棺材用的大钉而已。

  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莲池大师曰。「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至於贤师之母是否乃菩萨应化。如达摩挂履般游戏神通。我辈凡夫自是不敢妄断。然而。贤师对慈母至纯至真的一片孝心。却足以令我感动至极。

  有一段时间。贤师看到几个师兄弟在一旁总对他指指点点。直到师父把他叫到方丈室严加斥责。他才明白。原来是有人诬陷自己的清白。

  海贤老法师:海贤谈了一林子(一队)。(被一队)说得那个难听啊。我再也不理会了。

  他不争辩。直到一个外出游学的师兄回来后。马上站出来澄清。那几天他和海贤师弟一起在山坡上收玉米。是山下村民来帮忙干活。他一直和海贤住在一起。

  多年前。电工月底去收费。老和尚说:跟上个月用的数量比。这

泰国佛教法师开示炒股

个月咋这么多?

  印涵法师:电工二话不说。啪啪。给我师父两个耳光。师父把电费掏出来给他了。在场的居士看不惯。要找电工去理论。我师父说。算了算了。打我算是给我挠痒痒了。吐我脸上算给我洗脸了。咱是出家人要有肚量。能够宽容别人。忍者自安。

  印荣法师:不能行的他老人家行了。不能忍的他老人家忍了。

  一九七六年。文革宣告结束。南阳及社旗的许多护法居士相约到塔院寺迎请贤师前来主持正法。恢复来佛寺的学佛道场。饱经磨难的贤师深悟蕅益大师赞叹莲池大师时所讲的「只要两脚著实。不求门庭好看」。故而仅修起大殿三间和西厢房的罗汉殿三间。泥塑佛菩萨圣像供奉。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来佛古寺。

  南阳来佛寺位於河南省社旗县饶良镇西南。相传在隋唐年间。有羊册镇粮商王居士驾牛车去源潭镇贩粮。途遇三位老人搭车同行。行至深夜。便在路边停车休息。待次日黎明。却见三老已化为三尊石佛。众信士因而便在此处兴建道场。取名曰「来佛寺」。即佛陀化身来此之意。

  几度江山易主。几经沧桑变迁。当年殿宇轩昂。如今尽还太虚。然而。虽是空门零落。幸喜正法犹存。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就在这座毫不起眼的乡野荒庵中。就是这泥塑佛像和破旧瓦房。却成就了震惊寰宇的两位神僧。一百一十二岁自在往生的上海下贤老和尚。和他的师弟肉身菩萨上海下庆法师。

  肉身菩萨海庆师略传:师俗姓李。讳富贵。祖居豫东南泌阳县。生於晚清宣统元年。因出身寒微。未曾习书学文。然天性仁厚。生来贤孝知礼。十一岁时皈依三宝。礼宛东罗汉山清凉寺传东法师乃为剃度。赐名海庆。师四十二岁入来佛古寺常住。专修净土。老实念佛。一九八一年敬住白马寺增受具足戒。一九九一年腊月十一日。师谈笑示寂。自在生西。世寿八十二岁。僧腊七十一年。

  师坐缸六年后。其戒兄上海下贤老和尚发心为之荼毗入塔。寿缸开启。众皆惊叹。唯见庆师结趺巍坐。面貌如生。乃至所著衣物亦纤毫无损。四众知是金刚法体、全身舍利。遂将其供奉寺内。朝暮礼拜。二00六年。广州大德李元天居士欣闻庆师圣迹。倍生敬仰。乃发心为其贴金供养。

  初阅庆师生平。似觉平淡至极。除却一声阿弥陀佛圣号。竟无他物可言。然细加玩味。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岂非师暗合道妙处么?心下会悟。始信大道至简。生佛不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是而已。兹有净业学人为师赞曰:「一句弥陀法中王。七十年来心中藏。不参禅理不研教。不解经咒又何妨。信深愿切直念去。自然花开极乐邦。留此金刚不坏体。证转法轮度迷茫。细观佛首低垂处。恰似六祖驾慈航。今虔祈祷莲台下。求师引我出梦乡」。

  二00五年。已是一百零四岁高龄的贤师。为了给庆师装饰金身而远赴广州。与西藏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不期而遇。这位年轻的法王子将贤师奉若活佛。至诚邀请师父共进午餐。并合影留念。国际著名书法家张云田先生。见贤师年过百岁依然身体康健、头脑清醒。特意向老人家请教养生的秘诀。老人家说。这都是得益於持戒精严、老实念佛的结果。张先生至诚顶礼。赞叹贤师如赵州再世。当即挥毫。引了一首杨万里的《咏菊》诗赞贤师曰:「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在海贤老和

佛教法师的忏悔歌

尚近百年念佛修持生涯中。尽己全力弘扬净宗道场。示现了住世佛菩萨的慈悲形象。虽然老和尚没有叱吒佛界的惊天动地之举。但他的慈悲、勤劳、纯净、纯善却给世人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海贤老和尚从不做什么佛事经禅法会活动。只讲让人们专念阿弥陀佛。居士们供养时。总是印经书和放生。百多年来。经过他双手开挖的土地上百亩。供养僧众、居士成千上万。参与修筑当地桥梁、河道、房舍不计其数。由他亲授的弟子出山后遍布大江南北。真是桃李满天下。五台山、普陀寺、少林寺、白马寺等名山古刹里的徒弟数不胜数。且大多担当寺院道场的主事负责。分别在不同道场传承师道、弘法利生。

  他晚年虽百岁高寿。然思惟敏捷、身心康健。德高望重。凡是他常住的寺院或佛堂。千佛寺、来佛寺、圆明寺、社旗居士

佛教法师佛子比丘

林、南阳义乌念佛堂。六方佛堂。都有他很多很多干活的工具和农具。走到哪里。干到哪里。他一天到晚都不闲著。还什么活都干。

  印德法师:活佛。慈悲。(慈悲。哈哈!)

  居士:他一天到晚都不闲著。

  居士:平平常常才是真。很简单念阿弥陀佛。一心表法。念佛法门。真实不空。

  印荣法师:割油菜。下猛雨。大家都往大门里面跑。他拿著镰刀往地里跑。刚到田里。太阳出来了。不下雨。他在那里割。我说。你看老和尚表这个法。活我们干算了。你光念佛就行啦。干活不耽误念佛啊!在劳动中修有禅定功夫。有神通的人不显道。你看一百多岁了。人家还上树。

  当海贤师父看到圆明寺

便乘佛教法师田所浩二

寺院观音殿前大梧桐树树枝下垂过低。就拿著斧头、锯子。爬著梯子到树上修剪树枝。一百一十二岁的老人。万一有个闪失咋办?高兴的是。师父都一百多岁了。还能自个到树上干这活。真是咱佛门的僧宝。师父像是看透了我们的心思。笑著说:没事。没事。我在念佛!

  一花开时百花开。那是他亲手栽种、浇水、拔草。细心管理。才开放出如此花朵。映衬著一百一十二岁老和尚纯真、纯净、纯美的心境。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海贤恩师一生没有豪言壮语。从来不做经忏佛事。但他不论闲忙。佛号从不离口。他的一言一行。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向人们展示佛法的微妙。都含有无上禅机。

  他对我们说:「念佛修行要能吃苦。以苦为师。以戒为师。不能图供养享受」。「吃苦哩。穿补哩。想当和尚。会当婆娘」。是啊。我们亲眼见到。即是现在他已经一百一十二岁了。若到哪里去。总是带著针线包、锥子、剪子等小工具之类。凡是自己用的、穿的。全是自己洗洗。自己缝缝补补。从不麻烦别人。二0一二年三月。老和尚在圆明寺参加观音法会。弟子印荣法师孝敬他一件僧袍。老和尚试穿一下。感觉有点长。当即飞针引线缭起了袍边。这一幕。被参加法会的居士抓拍了下来。成为世间最为珍稀的镜头。

  有一天。老和尚像往常一样。午后不休息。到寺外种的玉米地里转悠。只见一位村民正在偷掰玉米穗。

  印涵法师:老和尚说。你掰吧。你别心里害怕。不要不好意思。你掰吧!你拣那大的掰。说完赶紧就离开了。

  二0一二年农历八月初九。南阳几位居士到来佛寺看望贤师。贤师童心大发。亲自搬著梯子。爬到寺院里柿子树上摘柿子。大伙见此场面。无不叹为观止。能如贤师者。千年试问几人比?

  李玉安居士:张军居士供养一枚戒指。海贤老和尚高兴。当著张军居士的面戴在手上。当他离开佛堂的时候。他又把戒指交给我们。他说出家人哪有带这个的?当时我就给净土法门法师讲的那句话连起来。「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看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他不贪名闻利养。当时接受这枚戒指。是为了让众生生欢喜心。

  海贤老法师:回了。回西方极乐世界。你像我这几十年了。早上起来都是三点起来。起来烧香。我坐那念佛。或者绕佛念佛

泰州知名佛教法师

。站著累了。歪在那儿还念佛。我那不是一会儿就修好了。

  印强:阿弥陀佛念几十年。不拐弯儿。

  印涵法师:年年月月。天天没有休息过。

  印强:真是行住坐卧念弥陀啊!人家真是达到这个层次了(印涵法师说的菩萨应世)。人家这是度众生。就是做这榜样教你后学。都能求点佛果。

  刘居士:张军居士专门为他买了一支拐杖送给他。老和尚来的时候。他拿一根灰灰叶杆子做的拐杖。张军来看他的时候说。那我送给你的那支拐杖你怎不用?老和尚笑哈哈说。咱没有您那么大的福报。咱用这都行了。把那拐杖又送给别人。

  印强:哎呀!我才上桃花洞啊。他都给我四十斤芋头种。种上芋头了以后。我才安住心(才常住寺院)。

  村民:一九八九年遭受洪涝灾害。老和尚自觉自愿的把自己仅有的。寺院自己耕种的粮食(一千二百斤)一样拿去交到国库里。并且粮食款都不要。这就反映了他的思想境界。爱国爱教。为国分忧。度化众生。

  刘居士:我问贤师。你听见阿弥陀佛给你说什么?贤师说。我求老佛爷来接我。但他不答应。他说让我在世间表法。海贤师一生都在表六度的法。孝亲尊师的法。净空恩师对海贤师的赞叹最为贴切恰当。贤公和尚佛门榜样。真是我们四众弟子的楷模。更没有想到他老人家最后又表了僧赞僧的法。二0一三年元月十三日。当他看到我们给来佛寺送去《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本书时。他高兴备至。马上起身去拿他的袈裟。并说我穿上这袈裟。拿著这书本。你们给我照一张相吧。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主动要求给他照相。老人家这一举动。把他内心期待佛门团结、佛法兴旺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拿上这本书欢喜的样子。像得到盼望已久的宝贝似的。就在跟他照这张相的时候。我们在场的四位居士。不约而同的都闻到了一种奇异的清香。更令我们没想到的是三天后的晚上。老人家一反常规。自己敲著引磬。在卧室里绕佛念佛。直至深夜后。他安详的往生。好像他表了这一法。才完成他的最终使命和任务。才放心的撒手西归。

  李玉安居士:表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的法。拿著《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本书照相。印证了《僧赞僧》这本书。也印证了净空老法师所讲的法。

  刘居士:他表的第二个法。就为上净下空老法师苦口婆心常讲的法做了证转。老法师期望能让更多的人一生成就。为我们选择了最佳的了脱生死的方法。那就是一句佛号、一部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生成就。净空恩师用尽了千言万语来劝导我们。

  净空和尚:得相信。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佛。

  刘居士:而上海下贤老和尚。是用自己一生的辛劳。默默无言的身教。从行和证两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二老虽互不相识。却在冥冥之中做出了最佳的配合。真是暗合道妙。主持普贤愿海工作室的佛门大德宏琳师。见到海贤师的照片。并得知海贤师照相三天后就自在往生。赞叹海贤师表法圆满。如慧明法师印证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会集本一样。来印证了净空老法师一句佛号、一部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生成就的这个法。立即就在《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个附册首页。就刊登了海贤老和尚的照片。并加以说明。

  二0一三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居士们想给老和尚庆贺一百一十二岁生日。做了一桌素菜。老和尚一口都没有吃。最后还是只吃了一碗芝麻面条。

  印荣法师:我们要向老和尚学习。发扬老和尚那种精神。以苦为师。以戒为师;向他老人家学习。一句佛号念到底。把老和尚的优良传统继续传下去。发扬光大。成就自己。才能成就众生。自度度他。

  印涵法师:师父一言一行都在表法。说明佛陀教育是一个圆满的因果教育。人人都能做得到。人人都能够修成正果。

  得悉贤公安详示寂的消息。十方大德高僧、佛门四众弟子纷纷前来。拜瞻圣容。缅怀师风。立碑明志。送师西行。在四众弟子庄严的佛号声中。海贤老和尚的法体趺坐於寿缸之内。葬於来佛寺塔院。

  在老和尚归西百日之际。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纪念立碑法会。

  主持人:来到法会现场的大德高僧和有关部门的领导有: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昌下明长老(阿弥陀佛)。桐柏山清泉寺住持上印下生法师(阿弥陀佛)。鹤壁市佛教协会会长隆惠法师。

  昌明老法师:我谨代表河南省佛教四众弟子。向贤公致以深切的哀悼和无限的追思。贤老是佛教界老前辈。是佛教界的大寿星。贤公毕生献身佛教。爱国爱教。严守戒律。尊师重道。慈悲喜舍。利益众生。深受佛教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与爱戴。贤老秉承师父教诲。修持净土法门。阿弥陀佛圣号早晚不断。老实念佛。道心坚固。於世无争。於人无求。淡泊名利。宽厚待人。以高龄之寿。享健康之身。思惟敏捷。身无病苦。预知时至。安详自在。此乃佛门僧宝。人间奇迹。(阿弥陀佛)贤公往生前预知时至。提前和弟子告别。潇洒自在。安然生西。贤公现身说法。为世人做了一个修行人最好的榜样。证明了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无比殊胜。证明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不可思议。(阿弥陀佛)

  法师:行住坐卧。威仪庄严;应机教化。妙用随缘;广演正法。利乐人天。(阿弥陀佛)

  印生法师:末法时代最殊胜的法门是念佛法门。上海下贤老和尚就是以念佛法门为主。直至明心见性。我只是说讲他的两个公案:老和尚在二十年前。免去了王德旺居士一场灾难。老和尚知道他有牢狱之灾。那天他告假回家。送侄子当兵。老和尚拦住他不让他走。这是他一生唯一阻拦的一次。原来桐柏县出了一个杀人案。这个杀人犯和王德旺认识。就跑到他家躲避。一看王居士没在家。就拐到支书家去了。第二天。公安局抓走了这杀人犯。支书做为窝藏犯被抓起来了。罚了八千块钱。坐了一年多牢狱。要是王居士在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还有一次是老和尚救狼的故事。老和尚亲自跟我说。有一次在悬崖峭壁上。羊肠小径走路。遇到一只大狼。海贤师深知因果。也不躲避。也无处躲避。要是欠命就该还命。把我吃了就算了。只管念佛。这只狼就走到他跟前。咬住他的裤腿。把老和尚拉到山洞里。狼窝旁有一只母狼。难产在那躺著死了。他就闭上眼睛至心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十来分钟后。母狼醒过来了。产了五只小狼。公狼就对他点头哈腰。磕头感谢。他就开示它:你要少做点恶。多行点善。以后别来畜生道了。成就佛道多好啊!

  当代净宗导师。德高望重的上净下空老法师。对贤师大为赞叹。

  净空老和尚:一位老法师。一百一十二岁往生了。一生修行得很好。正知正见。弘护正法。跟他学习的人很多。这在佛门里面称为丈夫。

  并号召净宗四众弟子向海贤老和尚学习。为贤师亲笔题写了挽联:「四十八愿一部大经一句佛号往生极乐。百十二岁专弘正法专护正法重返娑婆」。并为老和尚亲书墓志碑铭。以励后人。碑铭曰:「贤公和尚。佛门榜样。不事经忏。远离利养。严持戒律。四众钦仰。老实念佛。道在平常。净土大经。诸佛秘藏。一句弥陀。甚深妙禅。百一十二。老当益壮。唯僧赞僧。法门兴旺。弘普贤愿。表法离障。续佛慧命。功德无量。自在往生。倒驾慈航」。

  上净下空老法师在海贤老和尚百日之际。不能亲自前来参加老和尚的立碑揭碑法会。亲笔致电印志法师:「印志法师道鉴:感谢法师相邀。为令师揭碑。然净空风烛残年。缘未成熟。力不从心。一心只在讲经念佛。恐未克躬与其会。请法师见谅。令师正知正见。老实修行。护持法门。续佛慧命。大德大愿。令人无限敬仰。法师等善禀遗志。信受奉行。六和道场。百忍家风。广演正法。利乐有情。天人赞叹。端颂道业精进。道风远扬。法缘殊胜。法轮常转。祝法喜充满」。

  海贤老和尚在一百多年的住世修行生涯中。以戒为师。以苦为修。道心坚固。持戒精严。他质朴实在。平易近人。一生淡泊名利。从不沾染虚荣头衔;他随俗入缘。恒顺众生。像一碗清水。照人照物。润人心田;他身居南阳社旗来佛寺乡间小寺庙几十年。农禅并重。播撒菩提。田间耕地除草。寺内燃灯焚香、劈柴做米。没有一天停歇;不做经忏佛事。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刻骨铭心。在田间、在大殿、在梦中。行住坐卧。片刻不曾丢失。他经常告诉身边有缘人。「搬柴运水。无非是道;粗茶淡饭。皆是修行」。「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要和咱们这位只会念一句弥陀圣号的荒庵老僧相比。恐怕连赵州禅师自己也该自叹弗如。六字洪名之微妙难思。於此处亦可见一斑。「僧宝不思议。身披三事云衣。浮杯渡海刹那时。赴感应群机。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戒行无违。我今稽首愿遥知。振锡杖提携」。阿弥陀佛!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结束音乐)

资料恭摘:www.amtb.tw海贤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迹  中国河南南阳来佛寺制作  (共一集)  档名:65-034-0001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2/21926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海贤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海贤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683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