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高僧故事:毕生苦行本色不改,怒斥日寇宁死不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日军」高僧故事:毕生苦行本色不改,怒斥日寇宁死不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高僧故事:毕生苦行本色不改,怒斥日寇宁死不屈
作者:明贤法师
守培法师(1884—1955)。是一位忠直、恭俭、悲愿宏深的禅和子。他一味本色的君子风范。在民国时期的十大法师中。极为教内外大众所钦仰。法师修行受用、学识涵养方面的成就。也为当时大众共相称叹。
法师十三岁时。便已能独立支撑门户。那时他出家不久。恩师三乘法师前往焦山参学。管理寺院的一应事务悉数交由守培法师承办。从师父离开的第一天起。法师便兢兢业业支撑起了寺院的门户。他事必躬亲。日夜操劳。节衣缩食。勤俭持家。为护持常住。时常日夜奔忙。不能休停。寺院在他的努力护持下。竟然一天一天由先前的亏空和借债。逐步偿清债务。日渐富裕了起来。常住法师们无不佩服他。小小年纪居然将寺院操持得如此妥帖。他在师父返回之前。又将所有危房修理好。殿堂楼阁装修一新。待师父回寺的时候。将常住一应账目悉数上交。不私藏分文。少年的守培法师。以忠实本色。不骄不躁地完成师父交代的所有任务。有头有尾地交代常住账目。使大众无不赞叹这位少年法师的忠实、勤恳。
岁月迁流。日月如梭。法师在常住的锻炼下也愈趋成熟。十九岁时。自念道业未成。无常煎迫。向师父请求。进入终南山住茅蓬静修。作为出家人。法师对本分大事的请求得到了师父的应允。获准以后。即星夜赶往终南山。作住山参禅的一切准备。法师自传云:“余欣然随师入山。此山进口行九十
自卢沟桥事变以后。国家愈发地不太平。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战局由沿海地带直接逼近中原。难民们纷纷逃离家园。向中原或西北纵深地带躲难。江南城镇相继陷落。镇江地处京沪之交。日军之来指日可待。大寺庙之住持相率逃避。1937年冬月。镇江陷落。日军先头部队对其所至。焚烧杀掠无所不为。后方民众莫不谈虎色变。不久镇江南郊之竹林寺、江心之焦山定慧寺相继被烧。当日军进犯超岸寺时。守培法师命超岸寺僧众及学生等全体躲避。而自己只身迎匪。面对杀焰冲天、气势汹汹的大队日军。法师拒守山门。直言怒斥兵匪暴行。喝令不得以兵戎冒犯佛门净地。此举激怒了日军领队军官。以军刀直劈法师头部。生命危在旦夕。老人以千年古刹不可以听其自然。愿与共存亡。传云:“余不忍轻弃常住。誓死而独守之。头部为日军刀砍受重伤。幸不致死。赖诸佛护持。常住未受灾。”在如此的生死考验面前。法师正气凛然、受死不屈。日军官兵皆被
守培法师平日生活异常俭朴。头必自剃。衣服自盥濯。粗菜淡饭。从未一谈口味之好坏。室中陈设。除桌椅外。别无长物。外埠讲经。乘车只坐三等。守老的徒孙隆根法师在回忆录中写道:“老人于生活上、行持上、著述上、训育上。也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老人日常生活的衣、食、住。都很简单朴素。记得老人返回来时。未携冬衣。入冬亦未新置。但着曾师祖遗下又大又硬的旧棉袄。系上一根带子。就这样地过冬了。在饮食上。老人和我们一样。没有个别的私食。在卧房中。也没有特别的布置。被窝一床、蚊帐一顶而已。尤其老人早晚出入房中。三年未曾用过灯。至于剃度、洗衣、清洁。都是老人自理。从未要我们做过。并且时常入厨帮忙佣人。可是我们要去帮手。老人每每挥手令去。在行持上。老人除陪同我们早晚殿外。日必朝夕礼佛半小时。餐后在佛殿经
法师的淡泊既平实又清高。他厌恶虚荣场面。喜欢老实平淡。认为心安方能理得。若有好虚荣的铺张。一定当面拒绝。即或不拒绝。心里也总老大不高兴。传云:“各事告蒇。余乃退居焉。交代账目。账外余九百多元。乃历年所收之香金。为余之所应有。余亦归之于常住。来时空空两手。去时两手空空。不与不取。唯将此深心以奉尘刹耳。后人不许余如此。余曰:‘余在小庵住持十多年。亦不论公私之款。悉归常住。今若贪财。岂非反不如初乎!’事后余即闭关自修。”
法师毕生苦行。待人接物谦卑而宽和。从十岁小沙弥直到七十二岁示寂为止。终身戒品精严。日用行常之间于律仪无一不躬行实践;法师生平言笑不苟。从无一语涉及嬉笑或呵斥别人。居常沉静渊默。但在说法讲经时。则又宏论滔滔、一泻千里、辩才无碍。不求名闻。绝不希图一丝虚荣。像弘一大师非大众同样食者不食。守老是终身行之如一日。至于剃头洗衣。操作缝缀。事事躬亲。不假人手。百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风规。守老行之若素。
佛宗法师记云:“侍者常常问他要衣服洗。但都被拒绝了。他的衣服从来没有给他人洗浣过。都是将早晨的洗脸水拿来再洗衣服。这不是不爱洁净。实在是爱惜涓滴。并且还说:只有物污水没有水污物呀!早晨漱口时。他不用市面上通用的牙刷。却要用青绿的杨枝来咬嚼后代替牙刷。老人家一直用它。”
老人晚年。寺庙多成工厂。僧人尽为劳动。老人摇纱为生。注解大经、大论就是在这个时间段里。才得以完成平生几部巨著。后以体衰多病。于1955年夏圆寂于镇江玉山超岸寺。
守培法师终身一味平怀。本色风光。从不改变。法师坚守禅门遗风。务求佛教的真精神。精进不懈。坚持探索。其品行质朴真实。其为人毫不雕饰。真可谓“冻岭生云沧桑短。寒梅破雪香韵长”。是真正的“行为世范。学为人师”!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4/240995.html
以上是关于「日军」高僧故事:毕生苦行本色不改,怒斥日寇宁死不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日军」高僧故事:毕生苦行本色不改,怒斥日寇宁死不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