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专访:有声有色,无心无相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专访:有声有色,无心无相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济群法师专访:有声有色,无心无相
2009年的第一个上午,借复旦大学学源俱乐部西园寺新年祈福的因缘,我们有幸采访了济群法师。禅房里,茶香四溢
直到现在,依然忘不掉法师那几句话:“其实我也不习惯四处奔忙,但又觉得很多弘法的事应该去做。于是,我就定期到苏州上
如何安排时间
记者:您经常厦门和苏州两边奔波,时间上会不会有一些冲突?您会怎样分配时间?
济群法师:我在厦门南普陀闽南佛学院主要是带研究生,也会有一些弘法活动,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因为给研究生上课不是固定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另外就是抽空修改文稿。戒幢佛学研究所这边每学期大概会来三四次,每次十来天。重点是讲课,然后处理研究所的事务,也有些接待事项。除此之外,还会应邀到各地去举办讲座。
记者:您能同时做这么多事,在时间分配方面有没有一些经验要和我们分享?
济群法师:虽然我在做一些事,倒也不是很紧张,很多事都是大家一起做的。比如教学工作,有教学部的法师们在负责和承担;弘法方面,研究所设有弘法部,有许多居士协助我做弘法的事,我只是提供一些理念或指导。至于该我做的事,会随缘地做。我不习惯时间安排很满很紧凑,所以我们的原则就是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共同来做。
弘扬《道次第》
记者:我们知道您很推崇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略论》。对此,您有什么特殊的体会和理由吗?
济群法师:以往的修学方式,多数是弟子跟从师长,老老实实地学一个宗派,这样可以有条不紊地一步步往前走。但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各种资讯广泛流通,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书刊接触到许多佛教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属于不同宗派、不同修行体系。这种情况下,学人看似开阔了眼界,其实往往不得要领,反而会给修学带来困扰。一方面是产生混乱感,一方面是流于表面,无法将所学知识落实到修学中。除此而外,还有些人在学修上偏执一端,片面抓住一点,以之为一切。如果对修
之所以要提倡《道次第》,是因为本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简明的修学套路,使学人在短时间内了解佛法修学纲领。然后就可以明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在每个修学阶段又该达到什么目标,怎样进行检测和考量。
在此基础上,我也对怎样有效引导大众修学做了一些思考。比如在《汉传佛教的反思》一文中,就通过对传统宗派的思考,谈到当前大众修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将佛法修学归纳为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佛法流派虽多,经典虽多,但核心内容不外乎此。我们近几年的弘法重点,正是根据这五大要素展开。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于皈依、发心和戒律,这是佛教所有宗派共同的修学基础。其中,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戒律是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rw/nr/200905/t20090527_122471.htm
以上是关于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专访:有声有色,无心无相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专访:有声有色,无心无相;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6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