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采访普正法师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22 01:5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采访普正法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采访普正法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采访普正法师


记者:这次活动能达到这样好的的效果,您预料到了吗?

普正法师:对。这次的讲经交流会,是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举办的第一次大规模,高规格、地域全面(包括了台湾、香港、大陆二十几个省市)的汉传青年法师的讲经说法会。这次的讲经活动举办前我们充满期待和希望。为什么呢,因为各地这几年在兴办佛教教育过程中,培养了很多的中青年法师,所以我们认为这次的讲经法会应该会取得成功。

记者:我和下面听讲的居士聊了聊,他们普遍认为来自港台的法师在宣讲的过程中,台风、亲和力、感染力以及对听讲信众心理需求的把握相对于我们大陆的法师来说都要高些,你个人是怎么认为的?

普正法师:通过这三天的交流会,我们的确看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港台所有法师在讲经说法的过程中,他们注意了几个核心。第一,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威严。他们的言谈举止都牢牢地树立在法师和僧人的框架之内。第二,港台法师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每讲一部经,虽然从深度上,并一定说达到了哪里,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掌握信徒的心理,能够了解信徒想听什么,想知道什么,所以他们的讲经就能吸引住大众的心。这对于讲经说法的法师们来说非常必要,至少我知道见了什么样的人应该讲什么样的话。

记者:这是不是有点象教育里的因材施教?

普正法师:对!这是港台法师的一个特点。我们大陆的法师中,能够讲得非常好、非常优秀、

佛教法师弘一词曲

教育研究比较突出、言辞表达准确、形态上也非常的威严端庄的人有,但不是大多数。还有些法师在讲经说法的过程中把讲

习水佛教法师

经与演讲混为一体。演讲可以发挥,可以煽情,可以动用一些特殊的言辞和特殊的形式,但是讲经不行。经过几千年传承,讲经是有规矩的。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经文一定要理解透。不能说你讲了半天,自己都不理解,都是糊涂的,那还有什么可讲?

第二:讲经说法的法师对自己要讲的那部经理解透以后,要通过各种方式把你的理解传递出去。无论讲哪一部经,就要让信徒对这一部经升起信心,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不然的话,讲经说法就成了哗宠取宠。用一些庸俗的比喻,世俗的爱好和偏好来表达佛教的理论,这显然是不足取的。

这次大体来讲非常成功,收获非常大。但是需要总

查现在著名的佛教法师

结、需要改进、需要发展的地方还很多。

记者:应该来说,通过这次活动,大陆的法师也意识到了这点,已经有二位法师找到我,要我把视频剪辑好后给他们拷贝一份。他们自己要不断的观摩、修正,从而获得提高。我想,刚才我们提到的与港台法师之间的区别,可能也是经验问题。如果这类活动经常举行的话,这个距离应该可以慢慢缩小甚至超越。

普正法师:对,当然如此,造就这个差距的还有几个客观方面的原因。第一,这次讲经说法的港台法师,有的是寺院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的是住持。他们经常和信徒面对面,无论从维护道场的发展,还是对自己所追求事业的发展,他们都会积极向上,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如果他自己在佛学上没有作为,在信徒中没有威信,在弘法方面没有建设的话,就会被信徒抛弃,一个僧人没有信徒的话,那么等于一个农民没有土地,你有多少的种子也培养不出来。

大陆的法师们,由于这十多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修寺院,建寺院上这些硬件设施上来,而还没有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到文化建设及佛教内涵的挖掘上来,如果我

佛教法师乱象

们现在还不对佛教的经典,佛教的理论,佛教僧材的培养整理出一套系统理论的话,那么就有可能被社会所淘汰。同时,这是时代的需求,现在人们的物质问题解决了、文化素质提高了,进一步就是追求精神上的寄托、精神上的文明,这就是宗教要发挥的作用。这次活动的举办,给了大家一个引导,也可以说是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么佛教界就会有更多的人,从过去的搞硬件建设转入到正行、正修、正知、正见的生活当中来。这是佛教徒的使命,也是佛教徒的道路。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rw/nr/200812/t20081230_101629.htm

以上是关于佛教-采访普正法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采访普正法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6768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