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专访惟贤长老:如何做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专访惟贤长老:如何做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专访惟贤长老:如何做人
2005年6月16日至6月22日,惟贤长老应邀到北京进行为期一周的佛学讲座,6月18日下午,接受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的采访,内容如下
记者:法师好!借您这次到北京讲学,这么殊胜难得的一个机缘,想了解一些您对人生的看法,国际广播电台主要是对海外的
惟贤长老:今天,非常高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前来,借此机会进行交流,交流切实的人生问题。
人生问题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生物中,人是具有灵性的,人为万物之灵,既然具有灵性,就与一般生物不同。一般生物只是吃喝睡眠,而人类,就要发挥心灵,要善用其心。文化的发展、进步,主要就是靠人类的领导。恩格思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忽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假若忽略的话,那么洪荒时代就永远是洪荒时代,为什么人类文明能进步,就在于人类心灵的智慧,能够驾驭物质,运用物质和创造物质,使社会进步,才会有今天的文明,所以做为一个人不能忽视这一点,要善用其心。
佛法主要就是讲净化心灵:心净国土净,心染国土染;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庄严首先就是清净的庄严,以佛庄严而自庄严,要以佛陀的伟大智慧、悲心、愿力,就是佛的庄严来进行自己的庄严,这就是自己的人生,常随佛学嘛,而这个“庄严”在今天的社会更为需要!
心灵具体的发挥,在于理性和道德,这个理性不是一般哲学所讲的理性。一般哲学所说“眼耳鼻舌身意”的五观感觉,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就是普通所说的理智。而佛法所讲的理性,是一种内证境界,经过闻思修,即闻慧、思慧、修慧,提高内心修养;经过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主观客观的统一。在静中观察,认识到自己是什么,宇宙是怎么发展的,从而达到超越时间空间的境界,那就广大了,由相对到绝对,这个境界就不是一般的言语、思虑可以达到的,这是佛陀的内证境界,人的理智达到佛陀境界是最高的,在佛教来讲就是根本智。
根本智以后,续生后得智,以悲心对待一切
所谓德性在佛家来讲,能够了解空的道理,建立无我的道理,从空性了解诸法缘生,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生法。缘生就是互相滋长,彼此依存,一个事物之中包括一切事物,一个人包括一切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有密切关系的,不能分开,这是从整体来看问题,能够达到这一点,就可以由大我到无我。达到无我境界,一是要有智慧,二是要有大悲心,以大智慧,运用大悲心,悲智兼运,就可广行方便,度脱众生。
我们今天做人,就应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个人,光阴是有限的,百岁光阴一刹那,我们必须用很短的生命,去创造无穷尽的价值。实现这个价值就必须要运用佛陀的大智慧、大悲心,把自我和宇宙融为一体,那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生物之间,平等相待,慈悲宽厚,就可以熄灭争乱,熄灭战争,这个意义也正是政府今天提倡的“和谐”,要达到这种“和谐”境界,人类文化就可以进一步向前发展,否则就是倒退的。
关于“如何做人,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就简单提出这个内容,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和启迪。
记者:您的人生经历是非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rw/nr/200906/t20090602_123187.htm
以上是关于文化-专访惟贤长老:如何做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专访惟贤长老:如何做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6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