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百年高僧之:乐至报国寺本空大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乐至」百年高僧之:乐至报国寺本空大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年高僧之:乐至报国寺本空大师
乐至报国寺离欲禅师的师父本空禅师。俗姓杨。人称“杨师爷”。四川省射洪县柳树堤人。关于本空禅师的传说非常多。但因为文字资料奇缺。目前搜集到的关于本空禅师的文字资料。仅有本空禅师墓碑碑文和射洪县东山寺编印的《东山寺》小册子。
本空禅师的墓地位于四川射洪县洋溪镇东山半山腰。墓非常大。长约12米。宽约6米。高约2米。左右两面均用条石堆砌。前面用板石和条石镶嵌。前面横嵌条石上从右至左分别刻有“圆寂了尘”“清静业槃”。“极乐添尊”字样。其中“业槃”不知是错字。还是当时可以这样用。另外。前面竖立条石上还刻有两副对联:“虽然不见弥勒佛。活像灵隐济圣僧”;“西竺法源延亿叶。东山衣钵续千春”。墓前面嵌有三块大石板。中间一块石板上竖刻有“临济正宗二十一代本空老和尚之墓。季冬月群众重建”字样(据许多资料记载。离欲禅师为临济宗21代传人。昌臻法师为临济宗22代传人。但这里本空禅师墓碑正中却刻着‘临济正宗二十一代本空老和尚之墓’。究竟本空禅师是21代还是20代呢现无其它史料可考。只有保持原貌了)。两边石板上镌刻着新都宝光寺方丈无穷老和尚撰写的墓志铭。原文如下(标点为源缘悟圆所加):
本空禅师墓志
宝光寺方丈无穷撰 富顺县郭梦芝书
禅师讳本空。姓杨氏。射洪柳堤人。生而淳和。无所爱著。童年出家。师事洋溪东山寺续坤上人祝发。清代光绪二十八年。乞新都宝光寺大师德相。就坛受具。时有明心、佛云二上座。云游至溪。与人言休咎不爽。默与□师契。谓其慧根有自。隐相授受。渐生觉澈。沉寂少言。状类颠瘈。入法之深。非常人能测。而人亦莫知所崇;独同里蒲钅刃铎。礼貌有加。居恒不亲经典。耽酣禅榻。至数日不起;或步履崖壑。吟啸徜佯;午夜独热心香。风雨顿生意汇。与人言。多无序次。甚至示解。噱呼为疯僧。即世所称东山师爷是。遐迩走访者
本空禅师墓志原文为楷体竖排。有的字看不清了。以原碑文为准。大意如下:
本空禅师墓志
宝光寺方丈无穷撰 富顺县郭梦芝书
禅师名叫本空。俗姓杨。射洪县柳树堤人。生来就淳朴、和蔼。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和执着。很小就出家了。拜洋溪东山寺续坤上人为师。削发剃度。清朝光绪二十八年。请求新都宝光寺大法师德相给其设坛受具足戒。那时。有明心、佛云二位大师云游来到洋溪。与人说话。都不合拍。只有同本空禅师说话彼此默契。二位大师认为本空禅师很有慧根。于是主动悄悄向其传授佛门真谛。本空禅师接受以后。逐渐生出更高的觉悟智慧。于是变得沉默寡言。形状好象痴呆癫狂一样。对于其深入了解佛法的程度。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探测得到的。人们也不知道他所崇拜的是什么。他独独对一般老百姓和下层人物非常礼貌客气。本空禅师不喜欢经常居住在非常好的地方。他喜欢在禅榻口打坐或入定数天不起来。他经常在山崖河谷之间行走。漫步感叹呼叫。在半夜三更独自燃起心中的祝福。在风雨中忽然生起很多思绪。他与别人谈话很多都是没有秩序。甚至给人以疯僧在世的印象。所以人们称他为“东山师爷”。慕名前来访问他的人很多。问他话。他或者回答。或者不回答。说话、表情与一般的人非常不一样。想坐就坐。想站就站。他表现隐蔽。偶尔隐约地露出对一些事情的预料。人们皆没有觉察出来。给人的印象只有表面和肤浅的地方。人们对他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东西。等到很多事情验证与他预知的他没有烦恼。没有做愧对于他人和自己的事情。没有什么差错时。人们才更加觉得他非常神奇。前来拜访他。向他请教求他办事的人非常之多。他为了联络交流。半年左右的时间。很快的外出走动。寻找志同道合的同伴。特别在遂宁千佛寺。蓬溪三教寺住下的时候最多。本空禅师对待弟子信众和任何人都没有差
东山寺编印的小册子《东山寺》。记载了当地老百姓关于本空禅师的一些传说。摘录几则于后。
穿新衣
蒲剑锋(秀才。洋溪名士绅)见本空禅师疯疯癫癫。常立岩洞。睡古坟。十天半月不吃饭。不说话。衣服又脏又烂。起了恻隐之心。有一天。他遇见了本空禅师。张口就说“杨和尚。我给你缝套新衣服。但必须在刚刚缝起时你赶到才给你穿。来迟来早都穿不成”。本空禅师默不作声点一点头就走了。
奇怪。本空禅师早不来。迟不来。缝纫工刚把衣服叠好。他就赶到。穿在身上不大不小。本空禅师是“活神仙”就这样传开了。
挣一双草鞋钱
国民党某部一名军官闻听本空禅师是活神仙。很不相信。他趁游览东山之际。想取笑本空禅师:“杨师爷。我一辈子能挣多少钱”“能挣一双草鞋钱!”本空禅师答。军官又问:“我怎么才挣一双草鞋钱”本空禅师久不作答。连问三次。均如此对之。军官恼羞成怒。举枪击之。忽然觉得手软筋麻。枪落地下。本空禅师端坐不动。肃然可畏。勤务兵把枪拾起递给军官。军官把枪插在腰上说:“哼!不止挣一双草鞋
回营不久。军官调守剑门。遇红军夜袭。全军复殁。军官星夜逃命。行至天
腾云驾雾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李家钰住洋溪李公生祠(现税务所)。辖遂宁、蓬溪一带;田颂尧住太镇管三台、盐亭等地。有一天。李家钰同他的秘书游东山寺。想问军事吉凶。未到前。本空禅师早已不见了。到东山后。李家钰刚在一根长板凳上坐下。本空禅师就穿着污垢的衣服出现在李家钰面前。李很热情地招呼:“杨师爷请坐。”“好!”本空禅师毫不客气地挤着李家钰坐。李可能嫌本空禅师脏。不断地让。本空禅师也不断地挤。直挤到板凳的末端。李家钰说:“杨师爷。我都没得坐的了。”“没得坐的。你跑嘛!”本空禅师答。
李家钰很不自在。没开腔。秘书问:“往哪里跑” “腾云驾雾。往山上跑。”本空禅师回答。 不几天。李家钰和田颂尧争夺地盘(主要是洋溪盐税)。李家钰败。退云山驻防。方知“腾云驾雾。往山上跑”之意。
巧解冤家
百岁老人罗宴章讲:清光绪年间。亲眼看见瞿家河上场口与下场口的人打冤家。平时暗中打死的人很不少。当然两家都有。公开打起仗来。更是伤亡惨重。不忍耳闻目睹。
有一次打冤家的前三天。本空禅师横卧在上下场口的街中间。送饭不吃。问话不答。到了打架的当天。看稀奇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当然包括有打架双方。有人说:“杨师爷。你快走吧!免挨误伤。”但本空禅师不理。拉他也不起来;东山寺来人接他也坚决不回。仍横睡在地下纹丝不动。
打架双方即将刀兵相见。本空法师一跃而起。两手分开。发出排山倒海之力量。阻止了双方前进。并双手合十。连念:“阿弥陀佛。冤冤相报何时了。”
这时。冲在前面的人。都胆颤心惊。拖着千斤重的步子难以前进。不一会儿。双方后面有人发出“冲啊。打啊!”的声音。有的甚至不顾生死冲到前面。本空禅师几下脱掉上衣。走到一根亮柱面前。一手提起亮柱。另一手把衣服放在下面死死压住。然后大声喊叫:“谁要打。来同我打。”站在街心。做起打斗的架势。
待双方鸣锣收兵。他才放下打斗架势大声说:“冤冤相报。上天不容。安分守己。勤耕苦读。前程无限好。家国共平安”。大家都洗耳静听。他却不翼而飞。
注:本文录自源缘悟圆(原署名袁圆)于2004年编著、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乐至报国寺》书。个别文字有改动。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3/225457.html
以上是关于「乐至」百年高僧之:乐至报国寺本空大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乐至」百年高僧之:乐至报国寺本空大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