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百年高僧之:苦志参禅的月溪法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百年高僧之:苦志参禅的月溪法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年高僧之:苦志参禅的月溪法師
月溪禅师(1879-1965)。俗姓吴。祖籍浙江钱塘。曾祖辈侨寓云南昆明。三传至师之生父子庄公。娶妻陆氏。生子5人。师最幼。 师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童年体弱多病。6岁从汪维寅先生读书。好学
静安老和尚告之曰:“如你所修。在家亦可。何必出家?要修向上一著法门。才是出家人本分大事。”乃教以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话头。并授以《传灯录》、《五灯会元》、《指月录》。师读之。有些知。有些不知。最喜临济语。而于如何用功。还是茫然。 数年后。游行参访。于金陵遇开明尊宿、告以牛首山献花岩铁岩和尚。是悟后人。师闻之。星夜往参。问铁岩曰:“老和尚在此作什么?” 岩告曰:“穿衣吃饭打眠。游山玩水。” 师曰:“可惜你空过?。” 岩曰:“我可空过。你不可以学我空过。你若到那一片田地。亦可以学我空过。” 师问曰:“如何是那一片田地?” 岩竖一指对师曰:“我不知道。” 师问曰:“我今将妄念断尽。不住有无。是那一片田地否。” 岩告曰:“否。是无始无明境界。” 师问曰:“临济祖师说是无明湛湛。黑暗深坑。实可畏怖。是否?” 岩曰;“是。” 师问:“如何方法用功。方能明心见性?” 岩告曰:“汝不可断妄念。用眼根向不住有无、黑暗深坑那里返看。行住坐卧不要间断。因缘叶至。无明湛湛黑暗深坑囫的一破。就可明心见性。” 师闻此言。如饮甘
月溪禅师是我国近代有成就的禅师之一。他在十二岁的时候读《兰亭集序》到“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句子。慨然有所悟。
十九岁发心出家。随即在佛前燃烧左手的无名指与小指供佛。并且剪下一块手掌大的胸肉。燃成四十八盏灯供佛。在佛前发三大愿:
一、不贪美衣食乐。修苦行。永无退悔。
二、遍究阅三藏一切经典。苦心参禅。
三、以所得悉讲演示导。广利众生。
二十二岁后开始说法。足迹遍及中国大江南北。与虚云、来果禅师并列为近代中国最杰出的禅门宗匠。
月溪禅师说法数十年。死后肉身不坏。得全身舍利。现供养于香港。他留下了许多著作。条理明白。从自性中流露。是入禅极好的读本
月溪早年燃指。胸燃四十八灯供佛。一直传为美谈。但在他的“问答录”里。有弟子问他:“法师自幼出家。燃指燃灯。各省讲经。宏法多年。法师可算前生有夙根也。”他的回答是:“我在自性中觅过去现在未来。了不可得。哪里还有夙根不夙根?”
月溪禀承了禅宗“当下即是”的精神。他常说:“禅宗本无阶级。一悟便悟。不悟便不悟。”他最反对人家说某某人是什么菩萨来应世、来化身的。那是因为他确信一个人契入禅的世界。应从当下的自己开始。所以他也反对—般人把佛教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反对世俗把学佛的人分成上、中、下三种根器的见解。
有一次。一位弟子问他:“人说末法世界。众生下根居多。如我见解。佛法并无正法、像法、末法之等差。人无上根、中根、下根之分别。如六祖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其发心修行者即为上根。不修者
他很高兴地给弟子印可。后来他写《月溪法师警语》。便把“中峰广录”的偈镶了进去。就是法无正、像、末三时之等差。人何上、中、下三根之端的。
为什么世俗有正像末、上中下的说法呢?
原来。依照《法轮预记》(即佛的预言)中说。从佛住于世间算起;一千年是正法时期;过了一千年。接着是像法时期一千年;像法一千年后。是末法时期一万年
所谓正法时期。是当值佛世。由于自己的善业与佛的威德加被。修证成就极为容易;到像法时期。修的人多。证的人少;再到末法时期。能修证的人已经是比较稀少了。人的根器也因福德因缘.而有不同。大体而言。末法时期的众生。根性稍差一些。
若依《法轮预记》。我们现在的世界正进入第五个五百年。是末法刚刚开始不久。也是“斗争坚固时期”。生在这个时期的人格夕昭好斗争。因疯狂的斗争使人逐渐失去慈悲和悦。
如果依照佛经对末法的记载。我们对觉悟不免会有悲观之念。月溪禅师的说法。是从自性来说。是从发心来说。也就是当一个人回到自性。发了大心。那么正、像、末对他就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正法时期没有觉悟的人也多的是)。也自然没有上、中、下的差别了。
这是多么乐观而对我们有启示的说法!一个人发心修行就是上根利器。也就进入了正法时期。末法、下根于我何有哉?
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心性常处于正法时期。常知自己若是觉悟就是上根。深信小自情欲、大至生死都能因法是正法、人是利根而得到解脱。经常保持乐观的心念。确信至道无难。才能有学佛习禅的信心。
如果口口声声古代正法、古人根利。今世末法、今人根钝。而不肯觉悟发心。套用一句禅门里的话。就是“自打退堂鼓。难担如来家业”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3/22563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百年高僧之:苦志参禅的月溪法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百年高僧之:苦志参禅的月溪法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