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维摩居士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08 02:4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维摩居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维摩居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维摩居士

「释迦牟尼」维摩居士
「释迦牟尼」维摩居士

  维摩居士为中印度毗舍离城的长者。他虽身在俗尘。但是精通大乘教义。修为高远。他以般若空性的思想。实践六度。利乐众生。又以称病

佛教法师元旦慰问贫困户

为由。与前来探病的比丘、罗汉、菩萨等论说佛法。藉此宣扬大乘佛法的真谛。阐明在家居士应行菩萨道的方向。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女。常修梵行。可谓提倡人间净土思想的先驱及实践者。

  佛化家庭。六度摄众

  维摩诘。又名维摩。梵名维摩罗诘。秦译“净名”。乃清净无垢之意。为佛陀的在家弟子。居住中印度毗舍离大城。父名那提。为离车族人。母名喜。二十七岁时在提婆罗城内诞生维摩。佛陀曾说。维摩乃自东方妙喜国化生于此。为法身大士。(亦有经载为东方无垢世界金粟如来再世。)

  《月上女经》记载。维摩居士以雷为姓。夫人名金姬。端庄姝美。贤惠善良。恭敬三宝。深信因果。儿子名善思。相貌庄严、才智兼备。与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论辩。无所畏惧。女儿月上。身有异香。精通佛理。辩才无碍。为当时青年所好逑。是佛陀时代标准的佛化家庭。

  维摩居士自久远劫来。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善根深厚。深知诸法实相。具足四无碍辩才。有着如佛陀般的功德智慧。一言一行都是清净纯善。无不合乎大乘佛法。他的种种美

佛教法师文献综述

德。上为诸佛所赞叹。下为百姓所崇敬。不论佛弟子、帝释、梵王、世主、大臣、庶民等。都曾经受到他的教化。

  维摩居士以修六度的德行摄服众生。使他们普沾利乐。他是大富长者。以无数的资财布施贫民。教育他们——这是布施行;对于毁犯禁戒的人。便以自己奉持的清净戒行感化他们——这是持戒行;对于易起瞋恚怒骂的人。便以柔和忍辱摄服他——这是忍辱行;遇到懈怠放逸的人。就显现大勇猛精进的精神度化他们——这是精进行;若有人心性不定、迷乱。他以禅定中的定力、智慧。点醒他们的迷懵——这是禅定行;对于一般平庸憨直的莽夫。则以明利的智慧教育他们——这是智慧行。凡此种种维摩居士实践大乘菩萨的行为。正说明在家信众应行的宗教德目。也为日后修菩萨行者树立明确的标杆。

  维摩示疾。文殊探病

  佛陀在毗舍离城教化时。知道病中的维摩居士期望佛陀派遣弟子慰问。佛陀首先要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前往。舍利弗恭敬地说:“佛陀!我没有资格去探他的病。为什么呢?昔日我在树林下禅坐。维摩居士对我说:‘舍利弗!像你这样的坐法。不能算是禅坐。真正的禅坐是观身如幻。达意无碍。无有三界的形迹。理事无碍。融于事相而现诸威仪才是禅坐;不舍一切道法。于凡夫界作种种利济社会的事业。能如此观想才是禅坐;心识了知根尘。诸法之性本空。内外皆能不住才是禅坐;能够不动于诸见。而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才是禅坐;了达烦恼性空。当体即是涅槃。才是禅坐。若能作如是如法的禅坐。才能与佛心冥资相契。得到佛陀印证许可。’佛陀!当时我听到这番话。默然不知如何回答他。因此我不堪担当去向维摩居士探病的任务。”

  佛陀于是转而希望目犍连前往探病。目犍连也推辞:“因为昔日我在毗舍离城街上为居士们说法时。维摩居士就说:‘你并没有如法宣说。所谓的法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法泯绝时空。常住寂然。本来无相。又离于诸相。无有所缘。离名字相。离觉观戏论。如虚空般常住不动。要能了知众生根器的利钝而当机说法。发自利利人的大悲心。说大乘法来续佛慧命。报答佛恩。’维摩居士如此辩才。现场八百位居士即刻发大菩提心。佛陀!我没有如此的辩才。所以没有资格去探病

佛教法师谈人生太苦

。”

  佛陀又一一问过大迦叶、须菩提、富楼那、迦旃延、阿那律、优波离、阿难等大阿罗汉。弟子们都纷纷表示。曾被维摩居士分别就乞食、说法、四法印、天眼、出家真义、佛陀的病等所弹呵。因此一致推辞。不堪前往。乃至佛陀问及弥勒菩萨、光严童子、持世菩萨、长者子善德等。他们也都声称曾被维摩居士针对菩提、道场、破魔、法施等辩倒。由于声闻弟子、菩萨都不肯去。佛陀最后只好指派智德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率领众菩萨、弟子数千人前去探病。

  一默如雷。不二法门

  在维摩居士的丈室中。文殊菩萨首先传达佛陀的问候。继之询问患病的起因。维摩表示:“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又说:“菩萨疾者。以大悲起。”维摩居士以菩萨慈愍众生的悲心。示现病相。为前来探病的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诸王子、官员等数千人。明示众生真正的病。是由贪瞋痴三毒所起。使在场大众生起无上菩提心。

  接着。文殊等三十二位菩萨。与维摩居士谈论有关空、无相、入不二法门的真义。诸菩萨对此。各依其所修所证提出见解。文殊菩萨则认为:“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如是才能名为入不二法门。”说罢。反问维摩居士:“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当时。在场数千大众只见维摩居士正襟危坐。静默无言。

  不久。文殊菩萨似有所悟。欢喜赞叹:“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现场五千位菩萨以此因缘。皆悟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

佛教法师会观因果

忍而断绝轮回。维摩居士以静默展现无言无说。离诸问答的最高境界。真可谓“维摩一默。如雷灌耳”。

  在家居士。出世菩萨

  维摩居士精通佛理。契入大乘。善于教化。不论高官、庶民。都能因他的开示而有所悟。维摩居士以出世的胸怀。外现众生相。广行入世菩萨道的利生事业。他的处世方针是“示行贪欲。离诸染着;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挂碍;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有资财。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并且以“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来对待父母、家庭、奴仆。

  从“欲行大道。莫示小径。无以大海。内于牛迹”到入不二法门的默然以对。在显示维摩居士的思想别出机杼。而在他“不舍

历史上著名的佛教法师

道法。现凡夫事”中。更能烘托出他不仅是大乘思想家。亦是实行家的典范人物。他的理论与行动。无异是佛陀人间佛教思想的代言人。

  维摩居士内心自在。语默动静无不含藏慈悲。他的入世是为使更多的人出世。与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的超脱不谋而合。因此其人、其事。对中国的文人、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梁昭明太子以“维摩”为字。唐王维以“摩诘”为号。皆是景仰维摩居士的缘故。而文人墨客以此为题材的诗歌、绘画更是不胜枚举。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52659.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维摩居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维摩居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581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