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元净神僧九九归一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0-21 06: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元净神僧九九归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元净神僧九九归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元净神僧九九归一

「文化」元净神僧九九归一
「文化」元净神僧九九归一

  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九月的一天。大师元净说讲究毕。如往常一样来到禅房外听归山的群鸟与溪流的交响。他下意识地想起一个数字八十一。他今年八十一岁了。在他初生时。仍有一个八十一。神秘的数字:他一生下来左肩的肉便如袈裟一样隆起。家里人为此惶恐不已。担惊受怕地过了整整八十一天。它才消去。父母后来醒悟。或许这孩子非尘网中人……

  他们猜的很对。到十岁时。他便出

湖南佛教法师兴化人

家了。此后的岁月他生活得很是清净闲淡。十八岁时。随慈云学习。没过几年就很有造诣。常常在大悟了困绕多日的疑惑之后激动得泣下如雨。就这样在清灯黄卷中摸索了十五年。他的名声渐起。杭州太守吕溱请他住进大悲阁。并上奏本。皇帝赐他紫衣与“辨才”的名号。这一切他都微笑着接纳。接纳之后也就放下了。嘉祐年间(1056一1063年)。中翰沈遘巡视杭州。见上竺寺阔大。适于宣讲。便请他去居住。这样一来。学徒大增。只得扩建僧舍。元净说法不分昼夜。但有个规矩。他说:“凡鬼神。威德修炼不到家者。白天不许来。夜里无人时。才能来听。”元净为了供奉佛陀。不止一次焚烧手指。到后来两手加起来才剩五个。徒众无不感佩。其中一个。想

佛教法师帽子

效法老师所为。元净当即喝止:“修道岂能亦步亦趋。象我这样的人才能这样做。修行西方净业。只在时时留意。须臾不得废弃。”说得徒弟唯唯而退。有时他也向大士祈祷。要

佛教法师小时候

求自身放光。一求便应。熙仲与他对面而食。忽然见他眉目间灵光闪耀。熙仲一阵狂喜。猛然探身去抓。饭撒了一地。手里是数枚舍利子。元净见熙仲惊愕地望着他。只是笑一笑。仍低头吃饭。此后徒众们常常在他的卧榻上觅到闪闪发光的舍利子。

  然而也有出现麻烦的时候。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杭州太守祖无择入狱。元净因铸钟的缘故也受牵连。不过没多久便被释放了。刚安定下来。便又有人眼红寺院所得财物丰厚。倚仗权势强占了。徒众纷纷作鸟兽散。元净对所有这种纷乱不以为意。只过了一年。霸占佛寺者便败露了。他又回寺中。徒众也纷纷返回。赵清献与他交游多年。见状作赞道:“师去天竺。山空鬼哭。天竺师归。道场重辉。”不久便辞谢。隐居到南山的龙井。也间或出来一次。在南屏与灵山祖场讲道。多是俯就僧俗大众的赤诚而已。常是席不遐暖便告退。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文豪苏东坡出镇杭州。遍访山僧野客。一次问元净道:

  “北山中道行如法师这样的有几个人?”

  “僧人中多有密行。不能遍识。”巧妙地避开了与人争短长。

  东坡有个儿子。到四岁还不能走。便舍他出家。元净为小孩摩顶。没几

盘县佛教法师

天就欢蹦乱跳如同正常小儿。东坡连连称善。

  秀州嘉兴县令陶彖的儿子被鬼魅所祟。恰好元净来到。陶拿香前来恭请。便随他到家。小儿正左摇右摆。口中念念有词。两眼迷离。元净双目灼灼。小儿一见浑身一激凌。元净盘腿而坐。将小儿拉至跟前问道:

  “你住什么地方?为何到这里来了?”

  “会稽以东。卞山南面是我的宅院。那里古木苍苍。”小儿怯怯地答道。

  “你姓什么?”

  “吴王山上无人处。几度临风学舞腰。”小儿说起了谜语。他狡黠地打了一眼元净。

  “你姓柳吗?”元净不假思索地问。

  小儿眉开眼笑。元净默思不语。

  “哼!你自无始以来。迷失本性。追逐外物。反为外物所制。沉溺于淫邪秽污。漂流放浪。历尽千劫。尚不能自行解脱。坠入魔趣之中。横生灾害。祸及无辜。你现在应当知道。魔便是非魔。魔便是法界。我当为你宣说《首楞严秘密神咒》。你要仔细听讲。痛自悔恨。述说以往的过失。返归本来的清净。”

  小儿听元静咒完。大声哭号。不再答话。自此便恢复了常态。

  有位李生。有才辩而少操行。想随元净出家。东坡为他去说情。尚未说出姓名。元净便摆手道:“不行。不行。”仿佛预先知道一样。秀州有个狂僧号回头。常以旁门左道迷惑众人。一次忽然兴起念头。说要建大塔。为吴地人聚福。行施者络绎不绝。回头心中大喜。但入杭州前。却犯了犹疑

佛教法师写的最好的书

:元净如何能欺瞒得过?左思右想。只得派人带着十万钱前来。说是供养僧人用。元净不动声色:“以建塔的净财来给僧人买饭。教有明文。不许互用。”狂僧大惭而止。

  日子不知不觉地过去。转眼间元净便八十一岁了。他知道这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从生命的起点到生命的终点。从八十一天到八十一年。一个多么完美的契合。他的时间到了。他告诉僧众他们该另寻良师。便进入方圆庵中静坐。不见客。不饮食。不言语。一连七天。窗外的清流与飞鸟依旧发着自然的声音。

  第七天。他留下最后的偈子。便右胁着地。侧卧而亡。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316065.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元净神僧九九归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元净神僧九九归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338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