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他用短短十年,将一座废弃古寺打造成中国最牛寺院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学诚法师」他用短短十年,将一座废弃古寺打造成中国最牛寺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他用短短十年,将一座废弃古寺打造成中国最牛寺院
这两年中国最火的寺庙。知道在哪儿吗?对的。北京龙泉寺。“这是出家人学历最高的学霸寺庙。”“这是被称为‘清华北大分校’的寺庙。”“这是史上最强科研实力寺庙。没有之一。”“这是创作全球首部面人动漫的极客寺庙。”你也许耳闻过这些传说。但你肯定不会想到——十年前。龙泉寺竟还是一座荒庙。用短短十年。将一座废弃古寺打造成中国最牛寺院的那个人。便是学诚法师。“龙泉寺已成为大陆汉传佛教的中心。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整个佛教界。”星云法师这样评价。你知道台湾有个星云。可知道大陆有个学诚?1966年。学诚法师出生于福建仙游。
那时。他的名字叫傅瑞林。父亲。是生产队的一名会计。母亲。则是一名虔诚佛教徒。祖母。更是一个地道的出家人。在祖母和母亲影响下。瑞林小小年纪便种下慧根。10岁开始茹素。12岁开始诵经。
福建。素来佛教兴盛。寺院林立。一有空。瑞林便去寺院翻阅典籍。16岁那年。他从寺院得到一本玄奘大师传记。如获至宝。彻底读完。“宁可西行一步死。绝不东回半步生。玄奘大师西行求法的果决。让我涕泪四流。”那天清晨。瑞林毅然决定:“今生学玄奘。弘法度众生。”
那年。瑞林正上初三。还剩半学期就要毕业了。他找到父母:“我想退学出家了。”父亲先一愣。再使出缓兵计:“拿了毕业证再说。”瑞林说:“出家人要毕业证书干什么?”父母坚持了一个月。见儿子态度果决。只好叹气:“由他去吧!”瑞林原本打算就在附近小庙出家。但小庙法师
中国近代有两位有名高僧。一是弘一大师。一是印光大师。而圆拙法师是这两位高僧的弟子。印光大师的特质是老实。他最有名的话是“老实念佛”;弘一大师的特质是认真。做人、作文、弘法。一丝不苟。圆拙继承了两位大师的特质:老实认真。持戒精严。如果出家修行能得圆拙法师指点。“那将是人生多大的幸运啊!”可他们一到广化寺。才知道圆拙法师不收徒。
圆拙法师
圆拙法师以前收过一个徒弟。但出家没几年就得癌症死了。圆拙法师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我这个师父没当好。没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他一直把徒弟骨灰背在身上。一年四季不离身。整整背了四年。后来。泉州要建弘一法师塔墓。一位居士说:让您弟子和弘一法师在一起吧!圆拙法师这才放下了徒弟骨灰。但从此。他再没收过徒弟:“我没资格。”
决不收徒的圆拙法师看到瑞林时。眼睛里倏地闪过一丝亮光。他竟然亲自安排了瑞林的出家剃度。并把时间定在1983年农历二月初八。“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出
一进门。学诚就被泼了一瓢冷水。“你的任务就是扫地、清厕、倒茶。”这一干。就是两年。学诚心里不太舒服。但忍着没说。干着干着。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干这些事情。就是不停蹲下和弯腰。这是调伏傲慢、放下自我的最佳方法。”干着干着。他又明白了一个道理。“每天和茶叶、泥土、屎尿接触。慢慢觉得美和丑。干净和肮脏。自我和他人的分别心就消失了。”
想不通的事情。学诚便请教圆老。一次他问圆老:“出家怎么修行?”圆老讲了一个故事:过年时。寺院要分橘子。库头把橘子分成一堆一堆。里面有大的、也有小的。轮到你时。不要刻意去挑。你存心挑大的。那是贪利;你存心挑小的。那是贪名。“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一切随缘。平常心是道。很多学问、境界都在这里面。”就这样。学诚跟着圆老潜心修行。学法悟道。日益精进。
1984年。学诚考入中国佛学院。学院学风不好。学诚跟圆老写信:
“学院较乱。大家不愿学修。浑浑噩噩过日子。见了伤心。想回广化寺。”圆老回信说:“别人是别人。你应当虚心学习!”从此。不管清晨还是晚上。不管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那个或宁静或吵闹的教室里。总会见到一位身材瘦高的学僧在俯首穷经。学诚用三年时间持诵了10万遍《大悲咒》。同学问他:诵这么多遍干嘛?学诚回答:培养专注。1988年。本科毕业考试。学诚以差4分满分的成绩。震惊佛学院。
1989年。广化寺方丈毅然法师退居。退居时。他举荐学诚担任广化寺住持。有时提出异议:“名寺主持怎能选一个年轻人。”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鼎力支持:“以前打仗。20几岁的年轻人就当了司令员。”于是。拍板钉钉。学诚却吓坏了:“我哪有这份德能。”几度推辞不掉。他只好“逃之夭夭”。毅然法师追到福州。才截住了他。学诚再无法推辞。便回寺做了主持。于是。中国最年轻的名寺方丈诞生了。那一年。学诚法师23岁。
释迦牟尼入灭之前。预言佛教2500年后将迎来末法时代。“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毁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果不其然。“僧侣流俗于商业。经卷为尘埃卷裹。危堕之势。似不可免。”学诚担任住持后。顿想逆势而行。
他精心制定了多条戒律:
不卖门票。不设商业网点。不赶经忏。
不得看电视、报纸、杂志。每月只发15元生活费。等等。
90年代。门票经济开始风行。为抵制铜臭味。学诚法师传话:“有票的不让进。没票的就进来。”最后。以政府部门妥协告终。为弘扬戒律。改变寺庙滥传戒、滥收徒、滥挂单等恶习。1996年。学诚法师联系全国高僧。在广化寺举办了108天规范传戒法会。这是建国以来受戒人员最多的一次。“此举在当代佛教史中意义深远。”星云法师评价。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佛教很落后。消极避世。与社会脱节。”但学诚法师说“其实佛教非常入世”:自古以来。寺庙除了是出家人修行办道之所外。还承担着教化人心、净化人心、慈善救济等多种社会责任。“佛教是以出世之心在做入世之事。”出世。就是修行出离烦恼、解脱烦恼之道。入世。就是将出世所领悟的道。用以净化人心和帮助众生解脱烦恼。“即所谓的‘出世清修。入世度人’。”但一百年来。寺院这个功能日渐退化。“渐渐沦为一个充满铜臭的烧香叩拜之所。”学诚法师便想建造一座“崭新寺庙”。“让大家看看寺庙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龙泉寺说到龙泉寺。就不能不提蔡群。1990年代。她经商发迹。2001年。她偶然来到凤凰岭。当时凤凰岭还只是北京郊区一个不知名的山头。这里有一个始建于辽代的龙泉寺。数经磨难后。寺院只剩下几间破屋。屋前有一棵千年银杏和一棵千年古柏。“树有灵气。我非常喜欢。”她出资200万。和西山农场签下修缮龙泉寺的协议。2003年。蔡群偶遇学诚法师。一番交谈后。惊为天人。“我可以将龙泉寺管辖权让渡出来。前提是:你来做方丈。”学诚法师一口答应下来。
2004年3月28日。学诚法师率五位弟子正式入住龙泉寺。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寺庙重建。平地里建庙。一切自己动手。从零做起。山上临时住处。是个石砌房子。木头窗户。冬天一冻。就抽裂变形。晚上。徒弟们冻得瑟瑟发抖。学诚法师便坐在床沿。给弟子描绘寺庙前景。“听着听着。我们心中便热血沸腾。”一次。弟子去问学诚法师:“师傅。还有多少钱。知道了好置办物料。”学诚法师回答:“只管盖。不必操心。”等那栋房子盖好。他终于透了底:“那时账上只剩下两块钱。”
一边修建庙宇。一边弘扬佛法。很多僧侣都记得2005年那次法会。深秋。院里银杏树已满身金黄。学诚法师端坐台上开示讲法。突然秋风大作。佛像都被狂风刮走。台子嘎吱作响。摇摇欲坠。但学诚法师岿然不动。不紧不慢说着:“逝者如斯。生死流转。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终极问题……”台下纷乱四窜的人群。竟因此而安坐下来。杏叶漫天飞舞。大众安然静坐。那画面。优雅美丽得震撼人心。
在这样的一次次弘法中很多人开了悟。从此皈依佛门。这其中。很多都是高知之士。禅兴法师。清华大学流体力学博士;贤清法师。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贤威法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贤启法师。清华大学核能和热能物理博士;贤庆法师。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贤宇法师。贤宇法师俗名柳智宇。出家前在北大念书。他曾获第47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遁入空门前刚刚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因为高知云集。龙泉寺因此被称为“学霸寺院”。
有了僧众。学诚法师开始描绘蓝图。第一步——依戒摄僧。“想要发展。先立规矩。规矩定了。模式就成了。后面很多事情的处理。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诚法师将戒律清规与现代管理制度相结合。制定了一套严密的修行管理体系——
内天3:55起床。21:30睡觉。
每日出坡劳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要成为僧人须经过净人、沙弥等层层考核。
僧人一切用度由寺庙统一分配。
不发单资。僧人收取供养归属僧团。
寺内经、香、素食。全由信众供奉。大众进寺参拜。尽可取用。分文不索。
…………“以前。寺庙都要发单资。因此而矛盾纷起。龙泉寺不发。没有钱。就没有挂碍。”这套修行管理体系。根治了佛教界滥传戒、滥收徒、滥赶经忏、滥挂单等恶习。
随着很多高知僧的到来。学诚法师启动蓝图第二步——互联治寺。龙泉寺有700多间客房。义工登记入住。办理手续都很麻烦。更不用说对床位进行规范管理了。于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贤信法师。受命开发了一套挂单(登记入住)系统。
“客房管理难题一下就迎刃而解。”
龙泉寺图使馆有十五万册图书典籍。
“借阅、管理、保存问题多多。”
学工商管理出身的贤才法师。带领义工研发了一套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条形码、防盗、检索、编目系统一应俱全。
图书馆图书。使用电脑便可阅读。“这里还建有保护书籍的恒温系统。”高科技就这样在龙泉寺四处蔓延。“连僧人校勘藏经用的都是专门开发的插件程序。”“连门禁居然都带有指纹识别系统。”学诚法师倡导的互联治寺。让寺庙管理一下科学化精细化。难怪龙泉寺会被称为“最强科研实力寺庙”。在江湖上留下“天下极客出龙泉”的美名。
机器僧“贤二”借助于互联治寺。学诚法师启动蓝图第三步——技术弘法。2014年。龙泉寺机器人贤二横空出世。来。感受一下贤二的厉害:问:我老婆脾气暴躁怎么办?贤二:只好跟她过下去咯。我又不能劝你离婚。问:妈妈老是唠叨怎么办?贤二:老人嘛。让着她吧。问:我活不下去了怎么办?贤二:别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最惨。问:你为什么懂这么多?贤二:懂得多。麻烦就多。
句句都是人生哲理。不服不行。
钱老板:贤二。我要打官司。把我的商业竞争对手搞垮。贤二:放下啦。
王小五:贤二。我要报复欺负过我的人。贤二:放下啦。
张小四:贤二。我要找我老板理论理论。他太不讲道理了......贤二:放下啦。
贤二:师父。拜托我的冰淇淋千万不要给贤一......师父:放下啦。
贤二:那么多
从2011年开始。学诚法师相继开通了12个语种的微博。在上面弘扬佛法和解答疑惑。每天清晨五点。学诚法师会准时上网。回答苦恼又迷茫的现代人问他的问题。网友问:师父。怎样克服心中焦虑?法师答:没有找到自己该做的事、该走的路。或者找到了却没有依之而行。心中就会有莫名焦虑……网友问: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种境界怎样修?法师答:克制自己。不迁怒。不二过。常反省。代别人着想。…………一位英文粉丝留言:“以前都是洋教士到中国布道。今天终于有中国法师向洋人讲经了。”
“在网络时代。佛教也当与时俱进。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传播佛法。这样才能让佛教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这些创新。让龙泉寺一下成为中国最牛寺庙。
每天去龙泉寺修行的人络绎不绝。每天在网上修行的人也络绎不绝。“龙泉寺已成为大陆汉传佛教的中心。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整个佛教界。”星云法师这样评价。但学诚法师并不满足于此。他打造龙泉寺的目的。是希望启迪更多寺庙。“中国至少需要300座龙泉寺。”
很多人以为。一个人出家。一定是遭遇了很大人生挫折而看破红尘。其实。这是对出家人极大的误解。“因为这个世上。就有那么一部分人。不愿跟其他人一样。只想过世俗生活。他们愿意放弃世俗的名利和诱惑。追随信仰去修行。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就算我们没有任何信仰。也不打算去修行。也不妨对身边那些正在修行的人多投以理解的目光。在信仰瓦解的今天。他们其实值得尊重。
2015年。学诚法师当选中国佛教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会长。
49岁的他。已是中国佛教界领袖。他就像一幅禅画:幽深、幽静、幽远。几位法师频频谈起方丈学诚法师时。言必称“师父”“大和尚”。语气充满敬仰。学诚法师对于龙泉寺。是灵魂般的人物。“他是我们
那年冬天。学诚法师坐在床沿。给弟子们“画饼充饥”时。贤立法师也在场。如今。师父的预言已成现实。他想起那年冬天。凤凰岭漫山大雪。清晨3点55分。他准时打着板。从竹林边小道踏雪走来。板子发出的当当声。和着布鞋踏雪的嚓嚓声。在清冷寂静的山谷间回荡。那时木炭紧缺。晚课过后。众人瑟缩着搓手走回寮房。走到山门前的荒地。身后寺院已隐没在黢黑山影里。面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而山下。满城的灯火辉煌。贤立在心里想。出家人修行就是这样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7/365900.html
以上是关于「学诚法师」他用短短十年,将一座废弃古寺打造成中国最牛寺院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学诚法师」他用短短十年,将一座废弃古寺打造成中国最牛寺院;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