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达摩」禅宗达摩祖师传与禅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菩提达摩」禅宗达摩祖师传与禅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禅宗达摩祖师传与禅法
今天是农历十月初五。佛历2561年。恭迎达摩祖师圣诞。达摩祖师即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
北魏时。达摩曾在洛阳、嵩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据《景德传灯录》在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即禅宗的创始人。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
达摩祖师的禅法
达摩祖师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驻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二祖慧可大师。后出禹门游化终身。
1、以心传心
《祖堂集》记载: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殷重心和决心。(神光)则取利刃。自断左臂。置于师前。
师语神光曰:“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都是不惜生命。为法忘躯。而今你为了求法。在我跟前。也效法诸佛。砍断自己的手臂。这样求法。必定能成。”
遂改神光为慧可。
又问:“请和尚安心。”
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心。”
进曰:“觅心了不可得。”
师曰:“觅得岂是汝心?与汝安心竟。”
达摩语慧可曰:“为汝安心竟。汝今见不?”
慧可言下大悟。
慧可白和尚:“今日乃知。一切诸法。本来空寂。今日乃知。菩提不远。是故菩萨不动念而至萨般若(佛智)海。不动念而登涅槃岸。”
师云:“如是。如是。”
慧可对曰:“和尚此法有文字记录不?”
达摩曰:“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2、传衣表信
达摩云:“我有一领袈裟。传授
慧可白和尚曰:“法既以心传心。复无文字。用此袈裟何为?”
大师云:“内授法印。以契证心;外传袈裟。以定宗旨。虽则袈裟不在法上。法亦不在袈裟。于中三世诸佛。递相授记。我今以袈裟。亦表其信。令后代传法者有禀承。学道者得知宗旨。断众生疑故。”
慧可便顶礼。亲事九年。昼夜不离左右。
达摩大师乃而告曰:“如来以净法眼并袈裟付嘱大迦叶。如是展转。乃至于我。我今付嘱汝。汝听吾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教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3、四观行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名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心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常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
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2/517636.html
以上是关于「菩提达摩」禅宗达摩祖师传与禅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菩提达摩」禅宗达摩祖师传与禅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