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净土圣贤录易解:善导大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净土圣贤录易解:善导大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圣贤录易解: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不清楚他的出身。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六二七~六四九年)。看到西河道绰禅师的净土九品道场。欢喜地说:「这真是进入佛法的入门要道。修行其他的法门。迂回艰困难以成就。唯有此净土法门。可以迅速地超脱生死轮回。」于是诚恳老实地精勤苦修。日夜不断地礼拜读诵。不久之后善导到了京城。激励策发四众弟子修行念佛。每次进入念佛堂。必定长跪念佛。不念到声嘶力竭则不罢休。出念佛堂。则向人演说开示净土法门。如此修行三十多年。从来不
善导大师一生严格护持戒律威仪。从不毁犯一丝一毫。好的饮食必定供养大众。粗糙恶劣的才自己食用。凡是接受供养布施的所有财物。都用来书写《阿弥陀经》。总共有十万多卷。画西方极乐世界的变相图。总计有三百多幅的壁画。并且整修建造佛塔寺院。燃光明灯供佛照明。无论出家在家。追随他受教化的非常多。有的课诵《阿弥陀经》十万到五十万遍。有的每日称念佛号一万到十万声不等。在他的徒弟信众之中证得念佛三昧的。多得无法记载叙述。有人问:「念佛可以得生净土吗?」善导大师说:「随着你的精进念佛。必定满足你的愿求。」接着善导大师自己念一声佛号。同时则有一道光明从他的口中放出。念十句乃至百句。光明也是同样一一放出。(以证明念佛功德真实不虚。)
他劝勉世间人的偈颂说:「我们每个人都终归渐渐地鸡皮鹤发渐渐衰老。看看我们行走的步履也慢慢地老态龙钟迟钝困难。假使让你拥有无数的黄金白玉、堆满了整个厅堂。难道就可以避免衰老凋残和疾病的痛苦吗?纵然任你享受千般快乐。生死无常终究有一天还是会到来。唯有赶紧依着最直接便捷的道路去修行。放下一切。一心称念阿弥陀佛。」
有人问:「为什么不教人作观想。而却直接教他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善导大师回答说:「凡夫众生业障深重。所观的极乐净土之境界精细微妙。而能观的心念却极为粗糙。既然心识掉举精神散乱。那么观想就很难能够成就。是以释迦世尊大慈大悲怜悯众生。直接劝导众生专心称念阿弥陀佛。正是由于称念佛号容易的缘故。只要能够
何以故?由于没有外在杂乱的因缘故。由于正念相继的缘故。由于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的缘故。由于不违释迦世尊的教化故。由于随顺佛陀所说之
最近见到各方的僧侣和居士。虽然每个人在解悟和行门都各有不同。专修和杂修也有些差异。但是只要能够从今日起专心一意称念阿弥陀佛的人。十个修行即十个往生。反之。修行杂业和不能至诚深心的人。就算是千人之中也没有一个能够往生。普愿天下一切的众人。好好的善自思惟其中的差异。并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之间。专心一意自我要求。日夜精进而不间断。一直到此生命尽为止。那么临命终时。只要前念命终。后念的一剎那间。就在极乐世界的莲
又作临终正念文说:「凡是临命终想要往生净土的人。必须要不害怕死亡。并常常要思惟我们这个色身有许多的痛苦。既不清净又常遇到种种恶缘。不断地遭受种种的困扰束缚交结纠缠。若是能够舍去这个污秽不净的色身。超脱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即可亲受无量无边的法喜快乐。解脱无量劫来轮转六趣的生死痛苦。那么。临终往生这件事。乃是令人称心快意的事。就好像是脱去破旧粗恶的衣服。换上美妙舒适的上好服饰。因此我们应当要放下虚幻的身心世界。不要生起贪着的念头。若遇到病苦。更应该思惟生死无常。放下一切一心念佛。等待命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引往生。
又必须嘱咐交待家人亲属。以及问候探病的人。凡是来我面前的人。只要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无益的话。和家中长短是非好坏等事。也不需要以柔软爱语来安慰。为我祝福健康快乐。这些都是虚伪浮华毫无利益的事情。若病情危急将要命终时。家人亲属不得垂泪哭泣。也不可发出感叹悔恨令人忧愁的音声。这样会惑乱临终者的神识。使他失去放下一切念佛求往生的正念。只要教临命终者。记得忆念阿弥陀佛。坚持念佛守着正念。直到气尽为止。如果能遇到明白了解净土法门的善知识。不断地督促勉励求生净土。那真是极大的幸运。若是能够依照使用这个方法的人。决定可以往生净土。这是毫无疑虑的。临终死亡这件事情非常重大。必须要自己努力用功才可以。如果一念差错。又要继续经历无量劫的痛苦烦恼。那么又有谁能够来代替呢?好好思惟、好好思惟吧!」
善导大师有一天忽然跟别人说:「这个色身实在令人厌恶。我将要向西归去极乐故乡了。」因此登上寺院前的柳树。向着西方祈愿说:「愿阿弥陀佛接引我。菩萨护念帮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以往生极乐世界。」说完。即从树上投身而下而往生。唐高宗知道善导大师的修行神异不可测。因此赐赠寺院匾额题名为『光明』。(佛祖统记。乐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6/56193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净土圣贤录易解:善导大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净土圣贤录易解:善导大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