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释隆度:永远的楷模—回忆我的恩师上昌下臻法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释隆度:永远的楷模—回忆我的恩师上昌下臻法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隆度:永远的楷模—回忆我的恩师上昌下臻法师
永远的楷模 ——回忆我的恩师上昌下臻法师 释隆度 2009年12
佛教法师讲婚姻
月26日上午9时许。师弟隆宣法师打电话告诉我说恩师上昌下臻法师于当日上午8时20分安详示寂。舍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当时甚为悲痛。不觉泪流满面。马上奔赴报国寺瞻仰遗容。 恩师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他的谆谆教诲时刻在我们耳边萦绕。 恩师常常教导我们。“学佛先学做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吃亏是福”。“利人利己勤修三学。爱国爱教上报四恩”。“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学佛应该以戒律为基础。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一门深入。长期熏修。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佛教是教育
中国有名的几大佛教法师
。寺院是学校。出家人是社会教育工作者”。“深信因果。老实念佛”……。一场场讲座。一次次促膝相谈。老法师以极佳的口才。深入浅出。犹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初听波澜不惊。细品却意境深远。直指人心。犹如甘露灌顶。破迷开悟。接引了万千有缘众生。 恩师针对末法众生的根基。指出“净土法门为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矢志弘扬弥陀净土法门。恩师领导报国寺。每年坚持举行两次念佛七。受益者不计其数。1999年报国寺弘法教学楼落成以来。连续举办了十三届为期一个月的 “净土宗弘法人员培训班”。结业学员近两千人。分布全国各地弘扬正信佛教。 十余年来。恩师为法忘躯。不顾年高体衰。常奔波于巴山蜀水之间。演说法音。栽培后学。深受四众弟子敬仰。2001年9月。在参加重庆传戒法会一月之久后。又应遂宁广德寺礼请讲经说法。由于过度劳累。八十五岁高龄的恩师病倒了。曾休克达十三个小时。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恩师以自己言行一致的高尚品德。温良儒雅的长者风范。如春雨润物。赢得了广大四众弟子的爱戴和尊敬。 尽管每日寺务、法务繁忙。操心劳神之余。恩师仍以身作则。带头参加体力劳动。八十岁左右的时候仍卷衣脱袖。挖土铲石。清扫殿堂。为建设报国寺。让古刹重辉。恩师和僧众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寺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洒下了恩师辛勤的汗水。凝聚着恩师的大量心血。 报国寺有念佛苑。常住居士有100人左右。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居士往生了。报国寺常住都要组织出家人和居士排班助念。而恩师总是选在最难的深夜一至三点助念。而他白天的工作却非常繁重。 恩师为人十分谦虚。从不讲排场。请他讲经说法的道场很多。对方都表示要派车来接。恩师总是坚辞而赶公共汽车前往。只要体力许可。恩师外出从不带侍者。我作他侍者半年。竟没有一次机会随他外出。他布衣素食。一天只吃两餐。生活非常节简。作为他的侍者。他的内衣内裤从来不拿给我洗。后来我发现了他不拿给我洗的原因。原来他的内衣内裤上竟然打满了补丁。补丁全是他自己缝的。不拿给侍者洗。是怕侍者泄露他的秘密!恩师如此
云台山佛教法师讲法
节俭。如此惜福。真是令我们后学弟子惭愧!他自己的退休工资和居士供养他的费用全部用作弘法利生、公益慈善等事业。恩师从未在寺院领取过衣单费。且从未在常住上报销过医药费、差旅费。为了节省开支。他甚至多次放弃了韩国和北京等地邀请其参加佛学研讨会的机会。 而在弘法利生、公益慈善等方面。恩师却非常慷慨。据不完全统计。“乐至县佛教慈善功德会”自成立以来。共计捐款 130余万元。其中:恩师个人捐款达80余万元。17年来。受他资助的贫困户、危重病人、贫困学生等不计其数。纷纷写来感谢信。称赞恩师“大悲菩萨行。真情比海深”。而且表示“吾辈当自强。虔诚报佛恩”。在他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佛门四众弟子和善心人士步入慈善行列。把爱的奉献灯灯相传。 恩师曾欣慰地说。报国寺这么偏僻不缺道粮。有人供养。全得力于“布施”。他说。只要我们坚持按“持戒修行、弘法利生”宗旨做去。必蒙三宝加持。龙天拥护。四众信赖。道风兴盛。后继有人。所以报国寺从不应酬经忏、佛事。专一办道。果如恩师所言。道场兴旺。
江苏佛教法师
恩师常劝我们要发菩提心。要站出来多为三宝做事。他坦然的说。出家后。思想也曾矛盾过。想到自己年纪偏大。管理道场困难重重。如果教佛学院也挺好。但转念又想。一个道场要是管好
佛教法师反对净空法师
了。可以作为众多道场学习的榜样。其影响力是很大的。于是恩师毅然辞去了四川省佛学院的教席。一心住持报国寺。恩师常年组织寺院僧众学习佛教经论。使报国寺在上殿课诵、搭衣过堂、半月诵戒、结夏安居、念佛共修、出坡劳动等方面。形成定制。全寺上下共同遵守。学风道风堪称典范。在恩师慈悲、崇高的人格魅力感化下。报国寺僧众居士学修精进、持戒严谨、道风纯正。始终坚持离欲上人安贫乐道、持戒修行的家风。 恩师注重僧才培养。先后剃度出家众弟子70余名。恩师常引述太虚法师法语“僧宝清高。佛法兴盛;僧宝卑污。佛法衰替。”以勉励教育僧众。 恩师重视佛教文化的弘扬。历年来。积极组织印赠佛教书籍。具不完全统计。共计印赠佛教书籍60余万册。所印书籍流通于省内外。为弘扬佛教文化、光大佛陀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恩师高瞻远瞩、不务虚名。为培养佛门接班人。于2006年至2007年先后辞去了资阳市政协常委、资阳市佛教协会会长、乐至县政协常委、乐至县佛教协会会长。乐至县报国寺、资阳莲台寺住持等职务。看到资阳市佛教协会、乐至县佛教协会成功换届。报国寺、莲台寺在班首执事的带领下。继续坚持丛林规制。严持戒律。弘法利生。恩师为佛门后继有人感到非常欣慰。 恩师晚年法体欠安。仍念念不忘持戒修行。念念不忘弘法利生。每天坚持念佛、诵经、打坐。恩师书法功底深厚。端庄谨严。字如其人。求他写字的人很多。凡有所求。必然应允。病中的他。每天要写一个多小时的条幅。内容多为佛言祖语、名言警句。赠送给有缘的信众。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还记挂着佛教的振兴与发展。记挂着净土法门的发扬光大。想的是让更多的信众同登极乐世界。其悲愿宏深。令人肃然起敬! 恩师走了。走得非常安详。十二小时后。他的法体其他部位已冷。唯独头顶温热。四肢柔软。面带笑容。脸色红润。神态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这样殊胜的瑞相。根据佛经印证。可以肯定恩师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恩师遗体荼毗(火化)后。捡出五彩舍利千余颗。舍利是戒定慧所成就。这是恩师一生修行的见证! 恩师往生的瑞相及所成就的五彩舍利。令见闻者大为叹服。使广大信教群众更加坚定了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他崇高的品德、渊博的学识、慈悲的心肠、宏大的愿力。将一直鼓舞着我们四众弟子迈向那解脱的西方! 恩师的一生是光明磊落、与党和政府肝胆相照的一生;是安贫乐道、持戒修行的一生;是舍己为人、慈悲济世的一生;是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的一生。其悲愿宏深。德风远播。嘉惠了无量群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愧为当代巴蜀高僧!是我们四众弟子的良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表示。将沿着恩师的足迹。继续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正知正见。树立正信正行。继承和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恩师走了。我们既悲痛又欣喜。悲痛的是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失去了一位楷模。我们暂时不能受教于恩师。欣喜的是恩师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我们相信。我们深信。恩师一定悲愿不舍娑婆。悲心不舍众生。一定早日乘愿再来! (作者释隆度。资阳市佛教协会会长。莲台寺住持。)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588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释隆度:永远的楷模—回忆我的恩师上昌下臻法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释隆度:永远的楷模—回忆我的恩师上昌下臻法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