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达照法师」五僧一居士—达照法师一家的稀有佛缘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8 00:0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达照法师」五僧一居士—达照法师一家的稀有佛缘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达照法师」五僧一居士—达照法师一家的稀有佛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五僧一居士—达照法师一家的稀有佛缘

五僧一居士-达照法师一家的稀有佛缘

爱因斯坦说时空是我们的错觉。我就在这种错觉中长大。当我发现时空的本质真的不存在的时候。或者说我们目前所感到的时空真的可以说是错觉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以前在错觉当中的时空是多么的迷人。多么的感人。多么的萦怀!那些空灵洒脱的自然。那些扑塑迷离的光影。那些童年的梦幻泡影。还有那些刻骨铭心的爱恨苦乐!于是。我在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的国度里安住。却看到了时间和空间的美仑美奂。首先。我回到我妈妈的身边。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我的教师、是我的保护神、是我的典范、是我依赖的港湾。也是我最敬畏的权威!好像只要经过妈妈同意了的事情。那就绝对是正确的。哪怕是妈妈跟人家吵架、妈妈在哭泣、妈妈在抽打我的兄弟姐姐们。我都觉得妈妈是正确的。就像有一年春夏之际。我大约才五岁的时候。我听见了妈妈在院子里哭泣。好像哭得很伤心。但声音并不是很大。还有一些客人和几个陌生人在旁边劝慰。我悄悄的躲在门后面。拼住气一声不响。从门缝里小心地张望。直到她们把我妈妈扶近屋里。我又跑到楼上去。不敢惊动她们。后来怎么样就模糊了…… 后来。我推算了一下。那一年正好是我奶奶去世。我想。大概我妈妈就是为了这件事哭泣的吧!因为。奶奶跟我们不住在一起。大概距离我们家两里路。听我妈妈说。奶奶在辞世前三天就告诉我大哥。叫我大哥通知我妈妈第二天去看她。结果我妈妈去了。她就不让我妈妈回家。要陪伴着她。到了第三天晚上。她就令我妈妈给她沐浴。沐浴梳理完毕。还跟我妈妈谈论了一些并不是很重要的话语。说自己能够在临终的时候念佛很开心。还说她很爱我妈妈。就希望我妈妈也能够跟她一起念佛。当然。这是她们最好的交流了。 她们婆媳俩。就这样在洁净安宁的气氛下。慢慢地融入无边无际的时空。在黄昏淡淡的灯光下。寂静无声也无风。奶奶举手三次合掌。却未能完整合掌的动作。双手无力却柔和地放下了。妈妈即可意识到奶奶的最后一口气。灯光显得更加黯淡了。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好像还穿着开档裤。当着爸爸和哥哥的面。弟弟居然念出了当地的谚语:“奶奶死了好。馍馍盛栲栳”。冷不丁被爸爸扇了一记耳光。记得我们还听见有些人在念经。还有念佛的声音!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开启了一扇对佛教模糊的印象之门。也不曾想到会在以后的岁月中会如此深刻。奶奶出殡那天。很多人都披着白色的麻衣和盖头布。俗称“披麻戴孝”。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可是我不能去参加奶奶的出殡仪式。只能在远远的山上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好像有人不耐烦我们的调皮。还把我们关在牛棚里。那时候有种委屈。甚至是屈辱的感觉。在以后的岁月中时常闪过眼前。 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是我两岁的时候。一次我姐姐或者哥哥。我忘记具体是谁了。摘了山上的一些红红的山楂。说要给我们吃。奶奶背着我。我在奶奶背上高兴极了。兴奋地跳起来。那种跳动的感觉。以及动作和地点。始终那么清晰可见。随时都能在脑海浬浮现。我姐姐不但给我山楂吃。而且还带我到山上去放牛摘山蕨。那些野生的山蕨在春风绿草的摇曳下。伴随着满山红的杜鹃花。翩翩起舞。像是初生婴儿的拳头。稚嫩美观却需要精心地护佑。 后来我还听过几次关于奶奶的故事。他们对奶奶都是很怀念很崇敬的。但有一次我妈妈说梦到我奶奶了。梦中奶奶向我妈妈问路。她问去后山寺庙的路怎么走?我妈妈纳闷:您不是已经去了西方吗?怎么还忘记了去寺院的路呢?奶奶好像很孤单。有些清冷。看上去并不是很开心。但也没有痛苦的感觉。也许。生命到了平静寂静的时候。才是真实展现内涵的坦然吧! 再后来。我也会时不时的就给别人讲讲我奶奶的故事。但我常常最拿手的就是讲她提前三天预知时至的洒脱。我印象中。她那头发梳洗完毕。还没有干。带着清净湿润的发香而离开浊世。一头的清醒。一头的清凉。真是生命完美的诠释。这些神秘而超然的情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显得越发伟大而神秘。好像让我对生命对宇宙不得不敬畏。致使我妈妈常常给我讲些因果报应的故事。我们兄弟姐妹都听得入神。直到妈妈打起呼噜了。我们还在旁边守候着那些神奇莫测的故事情节。 那些故事。虽然有些很荒唐。但对于幼小的心灵来说。都是一个个饱含无尽秘密的宝藏。我们怕做了坏事遭受报应。我们伤害动物会来复仇。我们对于生灵的敬畏。实际上是从害怕恐怖中生长起来的。所以。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人生有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终极神秘问题。上学之后我才知道。这也是全世界五千年文明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人都有。人人都需要答案。却人人无法彻底解决。直到遇到了佛法。我才敢肯定地说。佛法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高手啊 虽然奶奶辞世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我后来才知道。那个时候的信仰。简直就是迷信。或者说是不折不扣的中国民间信仰。因为我妈妈教导我们的那些经典故事。其实大部分都是民间传说。比如什么《雷公经》、《老鼠经》之类的。只要见到神像就立刻合掌鞠躬。甚至叩首礼拜。妈妈还说她以前害怕的时候都念这些经的。我记得她还因为担心我们害怕。教我们念《出门经》:“出门经。出路经。出门碰着观世音。四大金刚来引路。八百罗汉随后跟;保我身。救我身。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听说这个经文很灵。每次我妈妈在害怕的时候。只要至诚恳切一念。立刻就灵验无比。百发百中。 有一天晚上。黑暗得伸手不见五指。秋风萧瑟。我跟随妈妈从邻乡回家。手上提着一盏自制的煤油灯灯笼。正在经过一片荒郊坟地时。一阵风吹来。坟地里发出很响的沙沙之声。偏偏有一个乌鸦拍打着翅膀冲出来。煤油灯被熄灭了。黑暗中。我被吓得全身发抖。紧紧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不敢作声。我认为妈妈是什么都不怕的。她那么伟岸的身躯。那么坚韧的性格。怎么可能会害怕呢!但我只知道妈妈紧紧地抓着我的手。把我的手都捏出了一把汗。那个时候。我听到她在念《出门经》。接着。我们摸黑走了几步。妈妈再点起灯。我紧拉着妈妈的手。却走在妈妈的前头。跌跌撞撞连走带爬地回家。 还有一个故事。说明我妈妈完全是迷信色彩非常浓厚的民间信仰。那就是许愿和还愿。

小时候。家里几乎每年都要请那些在家的司公(俗称道士)来做道场。什么“祈太岁”、“暖愿”等等。有一次。家里的猪无缘无故死了好几头。妈妈还去求神问卦。请人家道士来抓鬼了事。说我们兄弟他们有的带天蛇关的。还要举行“斩天蛇”或者“度关”活动。那些司公们身穿彩袍。口吹号角。手挥宝剑。一副临刀上阵的气势。不要说是鬼。就是人都被他吓跑了。 在这些迷信和民间信仰的背后。其实。妈妈只是一个善良的人。如同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实用主义多于理想主义。尤其是儒家入世的思想。万物为我所用。万物皆备于我。故凡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都去积极努力地做。管它是佛、是神、是鬼。还是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呢。只要是对我有利。就给他磕头礼拜。求救献供。就像那些走后门、递红包的一样。虽然心里不喜欢。但是为了更好的利益。也就无所顾忌地去做了。有奶就是娘。这句骂人话。也许是一般人最现实的心态吧!只有善良的人。才会以谦虚的态度去期望理想的结果。但往往又是他们最吃亏。妈妈就吃了不少这样的亏。古德说:吃亏是福。看来。妈妈的福可就大了. 从我上学的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喜欢到寺院去玩。为了壮胆。妈妈让哥哥和我去救济寺学习《大悲咒》。那些迷信色彩的民间信仰。也伴随着学习《大悲咒》。而跟佛法水乳交融。混为一坛了。救济寺距离我家大约是两个公里的山路。从我家后山。翻过山岗就能远远看见了。寺院里有佛像。也有神像;有念经拜佛。也有抽签问卦;每到农历的初一或者十五。特别是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诞辰。大家去坐夜。真是热闹极了。据说是为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要在七月底最

佛教法师都有多少

后一天。地藏诞辰。坐在那里不能睡觉。念“地藏王菩萨”名号到天明。就能替母亲消除生产之苦。我们都喜欢到那里去抢着蒸熟的土豆。拨开皮。吃了当宵夜。 听说寺院里面的东西。都是属于佛祖和僧团的。我们凡人一点便宜也不能占的。所以。我们哥俩每天都带着一小袋米。到了寺院里。还要帮忙作些临时活。诸如搬柴、烧火、扫地、除草等等。那时候有一位塑佛像的老师傅。非常精通此道。我们在旁边打下手。他就按照背诵下来的经文咒语。逐字逐句地给我们传授。不知道花了几天时间。就把我和哥哥的《大悲咒》教会了。直到今天。我还是万分感恩他们。对我们最初佛学的教育。而且那么的纯正到位。 学了《大悲咒》回家之后。我们又转教给姐姐和弟弟。那个时候。我好像虚岁已经八岁了。弟弟才六岁。姐姐十岁。哥哥也才十三岁。每天早晨。我们四姐弟等都要在我妈妈起床的时候一起起床。她在煮饭。我们就面朝西方。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接下去念佛诵经。大约半小时左右。这是完全自觉的行为。这样我们也坚持了约莫有一年时间吧!或者是半年多。从此。我们家就埋下了“五僧”的伏笔。 学了《大悲咒》可真是终生受用啊。人家说每一句都是一尊佛。其实是展现了观音菩萨化身的八十四位大悲神。每句就是一位。念咒就是在召请这些大悲神降临。遂我所愿。有求必应。这也未免太迷信了吧?坚信就有。不信当然没有。我在中国佛学院上学的时候。有个比我高一个年级的同学就每天念四十九遍。他说非常灵验。真的能够所求如意。这不。人家读完博士。又去博士后流动站了。一个和尚居然也站到名牌大学的讲台上。做起教授来。 但我发现。自从我会《大悲咒》的时候开始。它真的很是灵验。不过。你看看什么灵验啊?从小我就是个没有脾气的人。不会跟人吵架打架的。一直到现在我的记忆深处都没有跟人家吵过架。为什么呢?人家怕我啊。同学们都纷纷议论。抑或惊恐不安。都在琢磨着:那个家伙会念《大悲咒》呢。千万别碰他。他要是念起来。可就会让你头痛三天。甚至一命呜呼啊。万幸万幸!我这个连打我都不知道怎么还手的人。居然都有人惧怕。真是又刺激。又炫耀啊!《大悲咒》可是让我大大的感应了一把! 也真的有过许多壮胆的经历。我们有时候从邻村看戏回家。夜很黑。路很差。又没有手电筒。特别是经过一片寒林(专门埋葬死婴的地方)的时候。全身毛孔张开。冷汗直冲脊背。心跳加速。手脚瑟瑟发抖。这时。总会立马想到大悲咒。只要静谧、专注、虔诚地念上一遍。甚或半遍。毛孔准能够一下子就伏下去了。最可笑的就是听我爸爸说。他在雾霭缭绕的阴天。把牛放丢了。找遍四周无着落。于是赶紧念大悲咒。不过十几分钟。五遍大悲咒还没有念完。牛立刻就出现在他那不足十几米的视线中。 当然。我们念的最多的是所谓的“大悲咒水”。几乎在任何一个人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们都会全神贯注。认认真真地念诵

现代佛教法师

。然后回向发愿。什么猪不吃食啦、牛鼻子不出汗啦、夜半鸡鸣啦、青蛙入家门啦、感冒发烧啦、等等。都是如此念诵四十九遍。感应率竟在记忆中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记得我们家最常念的经文就是《大悲咒》和《心经》了。刚刚学会的那会儿。每天早上妈妈起床煮饭的时候。我们总能跟着爬起来念《大悲咒》等。总之。凡是惊慌恐惧的遭遇。都会念大悲咒的。就算是在梦里都不会忘记。 有一次。我弟弟在睡得很熟的时候。深更半夜。突然大声念着《大悲咒》。猛地坐了起来。念完一遍之后又躺下睡觉。第二天我们问他:为什么半夜了还坐起来念咒?他说:没有啊。昨晚做恶梦。害怕了就念大悲咒。梦境立刻好转了。呵呵。真是:生起大悲梦也安!

小时候做了很多错误的事情。长大了也做了很多错误的事情。想起来不但会痛哭流泪。而且还会至心忏悔!不忏悔的话。怎么能使你安心地生活在这个本来就是多苦多遗憾的世界呢!然而。我有时候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还是常常充满了迷恋和感慨。甚至是回味无穷啊。  我在家里几乎是最听话的一个。妈妈交待我去做的事情。一定会尽量完成。无论是哥哥姐姐。还是同学弟弟。他们叫我去做什么事情。我几乎无一例外地全力去做。妈妈说:干活要在人之前。吃饭要在人之后;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我从上小学的时候开始。几乎经常旷课。帮着家里干农活。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也顺便捡一些柴火回去烧饭。还养成了勤劳和热衷于生活的点点习惯。最厉害的有一个星期才上了半天学。也奇怪读书还在班里名列前茅。  我爸爸教我待人接物要有礼貌。首先就是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称呼还要准确谦恭。所以。我见到谁都是先向人家打招呼的。什么村里的叔叔阿姨、公公婆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等。在学校里最听老师的话。也从来不欺负比我岁数小的同学。当然那个年代还对雷锋同志怀着无比的崇敬。所以也会经常帮同学们的忙。甚至跑到同学家里去帮忙种菜浇肥割草放牛。想到那些青山绿水、树荫草地、翠竹幽林、阳光雨露。立刻令我生起无限的向往。冉冉生起唯美的记忆。  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家距离学校大概有五里路。几乎都是山坡岭石板路。我经常会遇到挑东西的老人或小孩。而我虽然还是个小学生也每次都会主动去帮人家挑担子。有时候自己挑不动了。还会发动力气大的同学去挑。记得曾经叫过胡永福、胡永多、邓伦秒等人帮忙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挑东西。还特别远走了两里路。把她送到了山凹的背后。  在路上如果看到有不平的路。也经常会顺手就把道路填平。给人方便。如果那个时候遇到了持地菩萨。他一定会教导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从来不嫌弃老人。也不会瞧不起穷人。因为自己就是穷人。但若是乞丐来我们家。或多或少总会给他一些东西。第一次见到一位出家师父。在路上行走。将路中挡道的石头弄掉。在心中就生起对出家人的无比敬仰。那个时候好像还不会念大悲咒呢。 妈妈叫我不要去游泳。我就坐在溪边看着他们游泳。弟弟怂恿我到水里乘凉。我却说:妈妈叫我不要游泳。弟弟说:妈妈反正没看见。所以他早就学会了。听说技术还不错。而我呢。虽然是在水边长大的。到现在也还是个旱鸭子。这么坚固地执着妈妈的教诲。甚至憨到了不会拐弯的地步。现在想想。那正是学佛修行最重要的一点啊——听话。所以。在我要出家的时候。爸爸悄悄的跟妈妈商量说:这个孩子这么听话。大家都夸他好。只怕咱们祖宗积德不够会夭折啊。还是送给福德无边的佛祖吧!  其实。小时候无论做了什么好事坏事。那都不是自己能够把握的。一直到出家作和尚了。我总感觉还是被过去世的业力牵引。能够努力修行的。还是在成年之后。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有了人生的努力方向。然后每一步几乎都是自作自受了。不过。无论如何。我对童年生活的地方和经历。总是历历在目。心怀感激!甚至是怀念和向往呢! 从早到晚都在青山绿水间穿梭。每天要跑五里路上学放学。养成了寂静自然的习惯。早上起来看着朝阳照在山岗上。慢慢地照到了我们家。哥哥、姐姐、弟弟和我常常睁大眼睛看着太阳。我们比赛谁不怕被太阳的光辉直射眼球。有时候眼泪都出来了。我们还是瞪着大眼睛。看着圆满光明的日出。还口中念念有词:“太阳菩萨上东方。三皇大帝放毫光。四大部洲升腾转。光明会上佛菩萨。”我不知道这些像是佛教经文的偈颂从哪里学来的。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从小就会念诵。还记得特别清楚。 下雨天也很美。漫山遍野雾蒙蒙。春花浪漫雨潸潸。看清一思一念。回首无明无知。在雨中去放牛。那个感觉可别致了。置身于如梦如幻的山水间。漂浮于半山的云彩之上。打一把伞。静听伞上有节奏的雨声。微风吹拂着山间的松树。伴随着阵阵松涛。望着自由安逸地吃草的牛群。放下手中的鞭子。仿佛那就是神仙的世界。真个是:“任意浮云上。横空天地间。牛群雨中过。牧童闲放鞭。勿言多寂寞。仿佛已成仙!” 夏日的中午。我们在竹林里乘凉。有时候把几根竹子的竹枝编织在一起。做成各种形状。如太师椅、龙船、藤椅、老爷轿等等。自己爬上竹子。躺在编好的杰作上面睡觉。就算是在竹林里静静的午休。也是那么香那么甜。那么无我无私。那么自然和谐。令我至今难以忘怀。冬天下大雪。早上一起来。积雪半米高。淹没了门外的路。满山看去:一片白茫茫的真干净。那些纯净无瑕的记忆。伴随着我的生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的回声。经常激荡着我的前程。 有一次预报有猛烈的台风。我们不敢住在房子里。只好把床铺简单地搬到一个草棚里睡觉。听到了大风呼啸而来。草棚摇晃起来快要散架了。大人们好像都已经睡着。而打着呼噜的哥哥还把我抱在怀里。那种被特殊关心爱护的感觉。美得让我一点也不觉得台风可怕。甚至觉得那些呼啦啦的风声。就是在唱歌。就是在赞美。美得让我睡不着觉。记得我有一次发高烧40度的时候。哥哥也是抱着我睡觉的。平时当然不会有这种荣耀  在恐惧的时候。被哥哥抱着睡觉虽然很幸福。但没有被爸爸抱着的感觉更加甜蜜!我小时候总是妈妈在家里干活种地。而爸爸经商在外。回家就像是贵客一样。我们兄弟姐妹都对爸爸敬重而拘谨。所以平时跟爸爸都不苟言笑。有些小事情也不会在爸爸面前说。我们总是很小心恭敬地和爸爸交往。爸爸在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就是我们家最权威最神圣的那个位置。 有一个夏天。我和爸爸在山上的梯田里耘田。烈日当空。大概高温在摄氏三十七度以上。汗流浃背。站在稻田里都感觉水是烫的。我渐渐的有些体力不支。开始头晕目眩。于是到田边的树荫底下乘凉。坐了一会儿就有些恶心。肚子开始痛起来。越来越难受。接着就坐不住了。躺在草地上。用力抚摸着肚子。爸爸看见我难受的样子。二话不说。跑过来就把我抱在怀里。右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肚子。满脸的慈念和怜爱。每一个抚慰都带着强大的加持和祝愿。终于慢慢的在爸爸怀里睡着了。可爸爸眼中的亲情和怀爱。一直伴随着我从梦中醒来。 醒来后。我还记得那些山是多么青翠葱郁。那些草是多么碧绿生机。那些花是多么璀璨美妙。而那天的太阳是多么炽热明亮。那天的树荫是多么清凉沁人。这一切。都在一个夏日农田、稻禾飘香的山间展现。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在那深层蔚蓝的背后。我看见了一个无穷的世界。冷静威严的背后是深藏着何等的怜悯与爱惜! 人的一生。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感动。一生中只有一两次真心去体悟。也就足矣了。就在他真心为你安慰过一次。那次也许就是几分钟。也应该感恩无尽。永生无以为报。一个人。能记住一两次别人对自己的刻骨铭心的关怀。也就自然会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那种无私无欲的情。即可伴随你永远健康地走下去。一路给更多的人关怀和怜惜!佛陀是多么伟大!他的生命。只有圆满无尽的智慧和永恒不竭的慈悲。犹如慈父融入炽烈的日轮。让世界光明无尽。

五僧一居士的形成。并非同时顿现的。而是经历了不少风雨因缘。不过最早出现的僧相就是我。很多人都会问我为何出家?我告诉他:“为求佛道。了脱生死。”这是刚出家那段时间所作的回答。后来又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出家?”我告诉他:“与佛有缘。随缘而已。”这是出家三年之后所作的回答。现在还有人问我:“出家为了什么?”我有时借古人语:“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入其中。”有时借今人语:“换一种生活方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此不一而足。实是方便应付。然而。夜阑人静。垂帘寂坐。扪心自问:“究竟有何所求?有何所乐?”这就远非一言半句能说得清楚。 但简单地总结一下。大约有三种比较直接

佛教法师拜佛视频

的因素促使我出家:一是奶奶的预知时至往生。使我们对佛教佛法有个好感。从而埋下了信仰的根子;二是出家前一段时间在家里感觉头痛。到寺庙里去就感觉好些。有时候就到寺院去帮忙做义工;三是出家前看了两本书。一本是《觉海慈航》。另一本是《阿弥陀经白话解》。解除了我对“人生就是苦海中一叶孤舟”的疑惑和焦虑。我的出家让我都感到奇怪地顺利。想起来常常会觉得都是命运的安排。说实话。刚出家的时候是想不到的。那是只觉得命运都在自己的手里。都是我今生努力得来的才是好东西。 但在我出家后十五年。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人生路。发现为什么出家这条路会走得如此平坦、如此踏实、如此感激、如此顺心、如此美好。一定不是我个人的能力所能决定的。真是想不明白那时候才十六七岁的我。怎么可能选择这么好的人生道路呢?有时。我常常跟人说:我不知道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我有没有做错事情。或者究竟作对了什么。但我非常肯定地知道只有自己“出家为僧”这件事情是真的作对了。假如还有来生。我一定还会选择出家为僧啊  爸爸虽然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也没有打骂过我哥哥。但是我姐姐和弟弟却有过挨揍的记录。在爸爸心目中。哥哥是个即聪明能干又有胆识的男子汉。一直给予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多少年后。还常常念叨哥哥说:总以为你会成就一番事业的。哥哥则常常自豪地说:爸爸对我最好了。就算是我拿钱去赌博输掉。爸爸也不会责怪我。因为他觉得我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我也时常看到爸爸跟哥哥对弈。一起干活时的那种默契真是令人羡慕。不过。弟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有一年春节前夕。妈妈让爸爸带了四十块钱去城里买花生、瓜子、糖果。以备春节期间招待客人。也好让弟弟想吃零食的时候可以解馋。可是爸爸到了城里就把钱给丢了。回家后很不讲理地大骂起弟弟来。好像说都是为弟弟才会去买糖果。才会把钱丢了。这个时候。妈妈和弟弟都默默无声地忍受着。到了第二天。妈妈就开口说我爸爸了:让你拿钱去买东西。没有叫你去丢钱啊。自己麻痹大意把钱丢了。还来诬赖我们的错。简直是蛮不讲理……等等。结果爸爸笑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理亏。后来妈妈却跟我们说:他回来不高兴而骂人。说明他知道丢钱而心疼。说明他爱家。爱我们。所以要忍着他。但是他不讲理。所以过后要算帐的

佛教法师人的痛苦

。因此。我从小到大。没有看到过爸爸妈妈吵架。 记得有一次。姐姐到山上放牛和牧羊。不知道为何不小心。羊跑去吃人家的庄稼。庄稼主人跑来骂我们家。爸爸还动手用竹鞭抽打了姐姐。印象中。妈妈也打过骂过训斥过姐姐。好像是姐姐喜欢自做主张。但往往又犯了错误。在我心中。姐姐是聪明伶俐、勤劳果敢、心直口快的人。从小就背书比我快。算数比我精。唱歌比我准。做事比我麻利。还帮我洗衣服。但总会在洗完衣服之后说我两句不好听的话。例如“你这些死人皮(衣服)都给我洗了”。所以经常做了好事。还给人留下了不舒服的感觉。但从她出家之后。我就一直心怀感激。有时候就是感恩。她从小教给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让我终身受用无穷。比如吃饭。她说:声音太大了不行。像是抢吃;声音太轻了也不行。像是偷吃;要恰到好处才行。文明礼貌。不缓不急。我们五个都出家了。最后只剩下爸爸一

佛教法师李白的诗

个人做居士。也住在寺庙里吃素念佛煮饭种菜。我们家真的成了“五僧一居士。  我出家的第二年。我姐姐就出家了。当初我刚刚出家不久。有一次姐姐跟我说:你不要出家算了。这么去出家给我们家丢脸死了。她的意思是说我出家会遭人笑话。所以感到脸上无光。就怂恿我妈妈让我别出家了。可是妈妈在心底里还是有些许支持我出家的。尽管她嘴巴上很强硬地说不让我出家。可她心里多么希望我能够身体健康。存心行善积德啊!所以。姐姐说我出家给家里人丢脸之后。我就心里老大不高兴。以后我出我的家。她管她的在家。河水不犯井水。 没想到第二年有段时间姐姐在家里很烦恼。天天躺在床上不起来。妈妈也为此操心得很。终于有一天叫我去劝劝姐姐。不要这么难过。我说姐姐不喜欢我出家。我就不管她怎么烦恼。妈妈好说歹说。终于劝我回去看看姐姐。我也就怀着试试看的心理去了。 到了家里后。我在姐姐的床前座下。开口就问姐姐:近来有没有念《大悲咒》啊?姐姐说:烦都烦死了。还念什么大悲咒!她看到我来。本来躺在床上的。就把身子挪动了一下。半坐半靠着。无精打采的样子。我接下来就把刚刚出家一年的学佛体会和佛法知识全盘托出。说:是啊!当初释迦佛就是因为人生太苦才出家修行的。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众苦。佛就是觉者。自己觉悟到了人生是苦。解脱了苦的束缚。而且还教导他人去解脱一切痛苦。所以数千年来要想真正根除痛苦。彻底消灭一切烦恼。就必须学佛修行才可以啊。……说着说着。天都黑了。我还是倔犟着要返回寺庙。不想在家里呆着。最后临走前。姐姐说:明天我到你庙里去玩可以吗?我说当然好啊。妈妈看到了我们谈话的高兴样子。她也放心了不少。 第二天上午。姐姐真的素装打扮来看我了。在我印象中。长这么大。就是那次记忆中的姐姐真的非常美。那种古典淑女的美。那种刚刚二十周岁天真浪漫纯洁无瑕。让我常常觉得姐姐原本应该是个美女。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巩俐。感觉那时候的姐姐神态很相似。呵呵。她看了我之后。我留她在寺里吃午饭。吃过午饭天气又有点热。我就让她再乘凉。我陪着她一起乘凉一起聊天。偶尔也听听达寿师父的开示。我讲了很多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庄严、殊胜无比。也讲了很多娑婆世界的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终于。她的菩提善根在慢慢地发芽。在法雨的滋润下。开始有了一丝丝生机。也想学习《阿弥陀经》了。这么一来。就得在寺里小住几日。大概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姐姐就背会了阿弥陀经和其它一些简单的经咒。在边学边聊天的过程中。我也不知道灌输给她什么想法。她居然提出来要到女众寺庙去住几天。我就介绍了真如禅寺给她暂住。跟随了真师太和她的徒弟一起。没想到。她这一走。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回那个烦恼的世俗之家了。  姐姐出家后不久。就学会了早晚功课。每天还要做小工拌砂浆。她师公给她取了个法名叫则明。后来她师公圆寂了。圆寂前就把她交代给另一位法师。重新又给她取了法名叫门道。好多年后才去云门寺的小西天受了三坛大戒。说来凑巧。那是个二部僧戒。我弟弟也是同时在云门寺受戒的。说起弟弟的出家。还真是有点戏剧性的。 有段时间我一个人住在小庙。有时候中午吃剩的饭。到了晚上就炒热了吃。有两次不巧被我妈妈看到了。她觉得我这样吃剩饭对身体不好。于是想到了叫我弟弟放假的时候就来寺里帮我煮饭。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弟弟来了寺里之后。很快就融入我们早晚课念经唱赞的生活。过不了多久。就萌生退学出家的念头。我妈妈虽然口头上不同意弟弟就这么出家。但也没有过多的干预。后来弟弟就跑到七甲寺我师父那里。正式准备出家修行了。 然我二哥听到了我出家就已经不太愿意。但因为我在家头痛。在寺院里就舒服些。他也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可是到了弟弟也想要出家。二哥就极力反对百般阻挠了。起先是电话呵斥。又劝我妈妈阻止弟弟出家。最后无技可施之下。直接跑到七甲寺把我弟弟拽着回家。记得师兄们跟我说。弟弟被我二哥拉回去的时候。一边哭一边喊:师父。我还会回来的……。那时候他才十六岁吧! 弟弟回去后。又去读书。可这次回家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好像开窍了似的。还参加过县里的数学比赛。并获奖了。所以。他的老师同学对他都很好。后来因为二哥生病去世了。爸爸和妈妈在家乡盖了个小庙。弟弟就天天帮忙修建。等那个小庙盖好了。弟弟又再次到七甲寺出家。可是这次我劝他不要出家。理由是:出家不容易。末法时期做好出家人更难。做不好罪业更重。还不如不出家的好。他说:你都出家了。你出得不是蛮好的嘛。你可以出家。我怎么不能出家呢?话说的也有理啊。所以我没有阻止得住。他终于也“辞亲出家。剃除须发”了。师父给取了法名为“达空”。师父说:《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先是照。然后空。

在弟弟第二次正式出家前。我哥就出家了。

他以前是个宰牛的屠夫。后来被一头母牛和小牛犊感动了(故事另外再讲)。放下屠刀。改行经营。有一天到南京去看我。对我说:小时候看到家里自己种的菜长得好看都会很高兴的。现在就算是把高楼大厦全都给我。我也感觉不到快乐了。我还连连赞叹不已的说:你的思想已经有所觉悟了。将来一定会好好学佛修行啊。没想到他离开南京之后就去住山。准备一坐不再起来。直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去西方就成。这样失踪了好几年。直到后来听说我在大罗山住茅棚。他才想到了这也许是人生最应该做的一件大事。不远千里来到了握住的茅棚。 他来了之后。恰好北京的同学写了十八张纸的长长一封信。劝我下山去中国佛学院求学。说是那里的学习条件极好。学院规矩非常严格。很适合年轻人修学佛法。正好在自己修道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于是冒着雨下山。哥哥送我下山。他自己却住在比我住的更加幽静更为破旧的茅棚了。 在我离开深山破庙的前几天。我们俩躺在山岗上。静静地交谈着人生世界、宇宙真理。照着暮春的夕阳。微风吹来阵阵青草纯洁的花香。看着天际浮云苍狗。蔚蓝的天空如同透明的蓝宝石。镶嵌在眼睛所及的太虚中。两个亲兄弟在佛菩萨慈悲光明的照耀下。温馨空灵而陶醉。不知道这是轮回中美丽的音符。还是自性里无与伦比的展现。在我生命的瞬息之间。成为难以忘怀的风景。他说他现在终于找到了归宿。这样的“放任天地间。掬泉煮新茶”是他最理想的生活。这样的“无为物所累。坐看云飘然”是他最安详的点缀。 等我从下山、报名、考试、录取、上学之后。回来才知道他已经找到了我的师父。也请我师父给剃度了。法名为达贤。师父说:不能成圣。也要成贤。曾经消极的我。写过一句话:成师做祖非我愿。一句弥陀度晨昏。朋友看见了连忙说不好。还帮我改了几个字。说:成佛做祖师本愿。一句弥陀密密持。  虽然姐姐的出家可以算是我怂恿的。但是哥哥和弟弟的出家都是我劝阻也阻不了的。妈妈想要出家的时候。我也极力阻止过。我说她年纪这么大了。出家修行更不容易。习气又多。身体又差。到时候只能靠常住僧团护持。慧难开发。福又损失。真是两头落空啊!可是妈妈自己心里有谱。不怕我对她的阻拦。她说自己十二岁就发愿要出家了。那个年代佛教道场很少。而且有些人都在破坏佛教。所以有愿难成;如今自己五十年前的心愿都被你们这些孩子们实现了。难道慈悲的佛陀都不能成全我藏在心里五十年的愿望吗?况且。你们都走向佛陀的路上。怎么能落下我呢?我当然也被母亲的理由所感动! 想想她当时要是出家了。我也不知道会到哪里去投生了。那我宁愿她不要出家。起码她会支持我出家修行啊。不过。时代的苦厄、家境的贫寒、因缘的复杂、命运的多舛。使我母亲受尽了人间疾苦;养育七个孩子成人。未到中年就有皱纹的脸。在单薄的农村更显风霜斑白;刚强好胜的性格。经历越多越是坚毅;流干了泪水的眼睛。倍见岁月之沧桑。所以。我们从小就陪着妈妈吃十斋。还经常听我妈妈叹息道:前世无修今世苦。不如趁早去修行!从小她就觉得出家修行可能会避免许多世俗的烦恼和痛苦。因为她四岁时。我外婆就辞世了。十六岁时外公又离她而去。剩下唯一的亲姐姐。又在不到二十岁时病逝。所以妈妈从小就特别跟佛菩萨结缘。 我妈妈的小档案:十二岁自己想出家没能实现。十八岁父母亲人全部离去。随后嫁给我爸爸。二十岁生了我大哥。中间陆陆续续生了五个。最后在四十岁生了我弟弟。奶奶的临终预知时至和念佛。使她更加深了佛法的感情。我们几个兄弟姐姐的出家。又更进一步促成她对佛法和佛教的皈依投靠。可以说从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灵中。她已经彻底靠倒在佛法里。更加难得的是。因为我出家后回家去看望父母亲。基本上是不过夜或仅仅只住一宿。为了能够多留我住几天。妈妈居然想法子在家的附近盖了一座寺院。花费了爸爸、弟弟(那时还没有出家)们五年的时间精力。结果她发现还是留不住我。最后。她说:我留不住你们出家的步伐。那我总能追得上你们出家的脚印啊! 话已到此地步。哪里还有不赞同妈妈出家的道理呢?!因缘殊胜。她以超过六十岁的年龄出家。居然还能够在出家后受了三坛大戒。成为如法的比丘尼。五僧最后一个受大戒的就是我妈妈了。真是: 一束佛光照我家。浮生幸得五袈裟。 流缘漏尽伤心事。任尔天涯到海涯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8/81066.html

以上是关于「达照法师」五僧一居士—达照法师一家的稀有佛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达照法师」五僧一居士—达照法师一家的稀有佛缘;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772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