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百年高僧之:朴实无华的寂昌法师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3 00:2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百年高僧之:朴实无华的寂昌法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百年高僧之:朴实无华的寂昌法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年高僧之:朴实无华的寂昌法师

「佛教」百年高僧之:朴实无华的寂昌法师
「佛教」百年高僧之:朴实无华的寂昌法师

寂昌法师(1912—2012)俗姓朱。名庆霈。号明瑞。1912年。他出生在山东济宁的一个农家。在家行三。自幼家境贫寒。母亲体弱多病。因缘际会。为了祈祷佛祖保佑母亲身体康健。寂昌法师8岁被父母送进佛门。在济宁的玉禄丛林寺院出家。后来寂昌法师在济宁的慈灯寺受戒正式为僧。

寂昌法师一生可谓颠沛流离。在慈灯寺生活了15年之后。战乱殃及济宁。国民党军队进驻寺院。

中国小乘佛教法师

并强迫僧人、尼姑全部还俗。已近而立之年寂昌法师也在其中。回到济宁老家之后。很多年轻的僧人、尼姑因为各种原因真正还俗。与常人一样。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而把佛当做终生信仰的寂昌法师却开始了在市井中间修行40多年的历史。

在上世纪末。寂昌法师的徒弟惟然师傅曾拜访过寂昌法师在老家修行的地方。“在他们村子的南边。有一条小河。河的南岸有一个孤零零的矮草屋。屋旁还有几棵枯树。与村子隔桥相望。”这是寂昌法师独身修行的地方。在俗世修行的40多年间。寂昌法师大部分时间在此度

佛教法师念阿弥陀佛学佛网

过。

德宏傣佛教法师演讲

“那段时间。生活一直比较清苦。除了几件僧衣。几本佛经、一盏枯灯、几只粗碗、一口残锅就是当时我的全部。”

“师傅一直无欲无求。慈悲为怀。生活中认为吃

佛教法师四本书

饱穿暖就行。名利更是身外之物。”惟然师傅对寂昌法师的这段修行很是感动。在这40多年间。寂昌法师也曾游历天下名寺。像济南的静居寺、西安的草堂寺还有南京的毗卢寺等全国大江南北的寺院。与高僧们一起修行参禅。

直至1983年。才结束其漂泊生涯。于千佛山兴国禅寺定居修行。

一九八四年由济南千佛山兴国寺礼聘为西堂。一九九零年后参与组建了淄博市普照寺、弥陀寺。一九九六年组建枣庄市甘泉寺。九七年组建枣庄市峄城青檀寺。九九年组建临沂市宝泉寺。为甘泉、青檀、宝泉三寺的开山主师。

老法师年少出家。持戒精严。诸方参学。阅藏

中国女佛教法师猴

习禅。弘法利生。克勤克俭。自利利他。精进不懈。爱国爱教。堪为人天师范!

老和尚于2012年1月28日(正月初六)在鲁南甘泉禅寺示寂往生。后来装缸。

《齐鲁周刊》:常人如何养生、延年益寿?

寂昌法师:凡为养生者。必死养生人。为养生而死的人。占十分之三。

《齐鲁周刊》:这到底怎么回事?

法师:是因为人们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为了一副皮囊。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这样。那颗心整天缩成核桃样。怎么能不死。

《齐鲁周刊》:法师的意思是?

寂昌法师:你要是养生。就得抛开生死。只有不刻意在乎死。才能远离死。养生。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经看透生死。所以不再怕死。因此。修道的人没想到长生。反倒能长生;一心想着长生。反而死得快。长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带现象。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2/22137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百年高僧之:朴实无华的寂昌法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百年高僧之:朴实无华的寂昌法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671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