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九华山的肉身菩萨:常恩和尚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九华山」九华山的肉身菩萨:常恩和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九华山的肉身菩萨:常恩和尚
常恩。俗姓胡。字朗德。龙舒(即今现在的舒城)人氏。出生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即公元1818年)。至于他的家世背景。何时出家。师父上下等等情况。已经无从可查。大致在道光末或咸丰初来到九华山甘露寺。而后就一直常住下来。直到光绪末年圆寂。
甘露寺在清康熙年间创建。到乾隆年间由于住持大德优昙开坛传戒。成为大丛林后。常住僧众最多达三百多单。释常恩到了甘露寺后。按照丛林中的一般惯例。先是到香积寮烧火三年。
在一个丛林中。烧火是最苦最累的差使之一。三百多人吃饭。这火可不好烧。释常恩呢。现在人们说起来觉得确实是非同一般:他不象平常人一样。烧三百多人吃饭的火显得很慌。他很轻松。一点儿也不忙乱。甚至还有空闲。于是。他就与伙计们一块儿到山上打柴。当时甘露寺有属于自己的数十亩山林。所需的烧柴不缺。只让伙计们从山上打回来就行了。而伙计们打柴有个毛病:怕跑远打柴费力气。就不论三七二十一。把好的材料也当作烧柴乱砍一通。释常恩与伙计们一同上山。他不停地劝说。不让砍成材的竹木。这样。几十年后(从常恩来甘露寺到他圆寂。据老人们传言大致有四五十年左右)。在甘露寺周围就有了不少可用的木、竹。伙计们也少造很多业。
释常恩嫌烧火做饭太轻松。就自愿到甘露寺东红亭子(寺的东墙外有石阶路。当时无公路。人们朝山全走这石阶路。为了方便行人。寺院在石阶路上盖有亭子。因墙是红的。人们都叫它红亭子)烧茶水。也不知他在茶水中放了些什么奇妙的东西。人们都说:喝红亭子一碗水。可保半年不风发(即常说的
大丛林吃饭都过堂。而常恩从来不过堂吃饭。别人吃过以后。他把别人碗中不净的饭粒菜叶收集起来。他就吃这些。若收集得多了一次吃不了。就把剩菜晒干。以后再吃。活脱脱象传说中的金山活佛。
……
三年后。释常恩不再烧火。接着撞了三年钟。又过了三年。开始管理菜园(菜园在今寺东龙溪两边。有十亩左右)。管理菜园应该说是比较轻松的差使了:
当时甘
要翻地种菜了(九华山这气候很奇怪。一年四季都可种各种各样的菜)。释常恩来到山上砍几棵竹子。做成几十个小竹筒子。交给翻地的伙计们:“遇到有虫子就放在小竹筒里。别打死了。歇时交给我。”要有哪一个没捡虫子。常恩就对他磕头:“听佛的话。会有好报!”“这和尚真呆了”。一天下来。常恩可收集到不少的虫子。他用个东西装起来带到山上:“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三皈依说罢。“去找个地方。别让人碰见。”刚开始伙计们还笑他。后来习惯了。对常恩的这个举动也就不理不睬。
常恩以后又改做巡山僧。人有良莠。有的人打柴总要到甘露寺的山林中。还有人到
后来。常恩做了甘露寺都监。这时。他已是老和尚了(他留有一把胡须)。甘露寺要修建殿宇。在芜湖李家募化到大木十二根。是绝好的栋梁材料。江北钱有袆是一个大乡绅。本来他就看中了这十二根大木。但李家不卖。他也无法。现在见这大木被施于庙上了。心生怨恨。深夜带人搞了不少荆棘和三条大蟒。放在大木上。第二天工人们一见大木上的大蟒。皆不敢动。老都监师父出来后。对着钱有袆磕头:“我们
民国二十七年《九华山志》载: 清常恩。字朗德。龙舒胡氏子。为甘露寺都监。数十年赤足芒鞋。慈悲忍辱。苦行过人。久之。心地开通。与人谈吐。语出常情。人多不测。寿九十一。皓首童颜。于光绪末年十月望。预知时至。乃自香汤沐浴。搭衣礼佛辞行。旋即端坐蒲团。安祥而逝。全身装金供于寺中。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3/227180.html
以上是关于「九华山」九华山的肉身菩萨:常恩和尚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九华山」九华山的肉身菩萨:常恩和尚;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