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烈」百年高僧之:智慧过人的思摩法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王尔烈」百年高僧之:智慧过人的思摩法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年高僧之:智慧过人的思摩法师
乐至报国寺前任住持离欲法师的师父思摩法师、本空法师和师兄空相法师。虽然没有担任过乐至报国寺的什么职务。但因为他们是离欲法师的师父或师兄。离欲法师专门将他们的像片带到缅甸分别塑造了思摩法师、本空法师、空相法师的缅玉坐像。又在乐至报国寺修建祖师殿。迎请他们在祖师殿供奉。离欲法师还专程到武胜县走马场将思摩法师灵骨找到。安放供奉在乐至报国寺。因此。我们认为离欲法师已经把思摩法师、本空法师和空相法师看作是乐至报国寺的前辈了。本书要将思摩法师、本空法师、空相法师列为乐至报国寺的历代高僧予以记载。
离欲法师的师父思摩法师(1719—1939)。俗姓李。生于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辛丑夏四月初八日。1939年(民国28年)己卯十月初十日圆寂。游戏人间220春秋。
思摩法师身材魁伟。仪表堂堂。善根笃厚。智慧过人。早获彻悟;又博通诗文。兼擅书画;晚年悬壶济世。著手成春;秉性刚正。轻名利。贱富贵。行事神异。言语颠倒。乡人敬爱。呼之为“疯师爷”。实人中之佼佼。法门之高人。
思摩法师年当不惑。进士及第。1760年(清高宗乾隆二十四年)丙辰授翰林学士。为官正直。刚正不阿。因奸小进谗。思摩法师几遭文字狱难。幸挂冠潜逃。匿于鄂西大神农架原始森林中。与世隔绝。至1788年(乾隆五十二年)己酉。遇赦始出。
1798年(嘉庆二年)戊午。翰林院侍读辽东才子王尔烈赴安徽省铸钱。思摩法师杂于人役中随往。以书画献王尔烈。得到任用。嘉庆中随王尔烈退归王之故里关东辽阳城。助王尔烈兴办乡学。思摩法师教学拒收薪俸。德高望重。誉满关东。
辽阳城南龙泉寺方丈元空老和尚博通儒释。一日。老和尚聚众赏雪。即兴出一上联。向众索对:“雪积观音。日照化身归南海。”众口缄默。无人应声。思
1890年(光绪十六年)庚寅。金顶遭回禄之灾。损失极大。1892年。清政府拨款重修。思摩法师力行苦行。亲自搬砖运瓦。时年173岁。金顶重建落成。思摩法师又两袖清风。一肩明月。闲云野鹤。飘然他往。后到四川中江县龙潭寺。朝拜时年382岁(
1896年(光绪二十年)丙申。明心法师命思摩法师前往新都宝光寺拜德相大师。就坛受菩萨戒后。飞锡于射洪洋溪镇东山寺。与本空法师结识。又到过二教寺及天仙寺参学。后造访盐亭县赐子山杨拂云老和尚。虽思摩法师沉默寡言。杨一见便知思摩法师已彻悟。故极为器重。叹慕”大器晚成”。自此。思摩法师往来中江、射洪、盐亭频繁。度化有缘无数。
辛亥革命胜利后。天仙群众前往赐子山迎请思摩法师弘法利生。思摩法师回住天仙寺。有时。也到玉龙镇和东山寺。随去随来。皆为酬缘度生。
思摩法师饮食起居一切从简。布衣蔬食粗茶淡饭终其一生。法师每天黎明即起。在油灯下挥笔作书画。楷书、行书、草书。或藏文、梵文、汉文皆笔力遒健。神韵飞扬。其文多是佛言祖语。以之赠人。因人施教。内容不尽相同。
思摩法师接待学人。别具慧眼。住蓬溪县定相寺时。离欲法师由本空法师介绍远来拜访。正行进在山道时。思摩法师便亲自敲钟击鼓。高呼日:“大和尚到。迎接大和尚!”僧众见并未有人到。皆惊疑相向。待离欲走近庙时。思摩法师早在山门外迎接了。
思摩法师为令离欲早得“升堂入室”。也常痛下钳锤。一次。一只油瓶不知谁打倒了。思摩法师叫来离欲。便是喝斥。离欲连连叩头:“师父。我错了。”“你认什么错?”“是我错了。是我错了!”“你还在想:‘油瓶本来不是我弄翻的’是不是?你根本没认错。”离欲大惊。心里怦怦直跳。不停叩头称罪:“是是。是想过。师父。我真的错了。不是打倒油瓶的错。是不能忍辱的错。弟子业障深重。诚心忏悔!”“滚出去!”思摩法师心里却暗自高兴。又一次。在寺外坡前。离欲见思摩法师连忙上前问讯。思摩法师抬腿一脚。把他踢下一丈多深的崖坎。但离欲竟然无事。只仅臂部摔痛。手皮擦破。离欲爬上来。再上前顶礼。且愈恭敬。愈虔诚。思摩法师转身走开。不曾一顾。他依旧跪着。久久不起。后思摩法师终与密授心印。离欲也终成法门龙象。
当时。多有求治奇难怪病者。思摩法师总是随写几味中药。或信手拔两株小草。病人服之即愈;或按摩。或与病人物品。奇效如神。许多人以黄金、玛瑙、珍珠、银圆、法币等种种财物供养。思摩法师或退还。或抛撒于地。随人拾取。
国民党陆军中将范绍增。少将范南煊。派专人来天仙寺与思摩法师做餐。思摩法师当面斥退。身边只有皈依弟子牟承祖一人为其洒扫磨墨。思摩法师的卧室十分简陋。除床与坐凳外。并无他物。破门常关。参禅念佛。有时以茶水度缘。呼人一饮。或摸其头、身躯四肢。受者顿感身心快畅。消灾免难。故世人称之为“李摩师爷”或“李思摩爷”。远近人们争相传颂“李思摩师真是人间活佛!”
思摩法师好游泳。四季皆然。数九寒天。身穿棉袄下水。上岸后和衣上榻。仰卧。鼾声如雷。次日湿衣全干。思摩法师每天书画不辍。当时四川军政要员刘湘。杨森。邓锡侯。李家钰。田颂尧。范绍增等等。都先后前来皈依、礼拜。并有意捐巨资修建天仙寺及来往寺庙公路。但思摩法师
思摩法师修持精进
思摩法师对于自己最后际遇。预言尤为清楚。
1939年2月16日晨。思摩法师草书一偈:“紫云走马神仙坝。猛遇兔猪知不知?捷脚横超三界外。翻身便入九莲池。”众皆因未解其意而视为常语。四月初八晨。见思摩法师门上又贴一副白纸对联:“花甲四轮缺廿年。禅学马鸣八百岁;诞辰双庆传万代。法承龙树两千秋。”无横额。众阅后始觉有异:为何此联以白纸书写。已非吉庆。思摩法师之诞辰日与世尊同。故曰“双庆”。但对句“花甲四轮缺廿年”。又是何意?且思摩法师当时恰值220岁。正应此数。岂非思摩法师之圆寂日期?众人口虽不言。然心怀惴惴。
1939年9月20日夜10点。射洪县知事同警察局长带领一伙兵丁来天仙寺。将思摩法师强行带走。且将密送思摩法师去遂宁专署。思摩弟子心急如焚。立即去区署。但见岗哨林立。士兵荷枪守卫。而思摩法师昂然趺坐斗室之中。状如磐石。罗区长见思摩弟子去后。假意宽慰数语。声称思摩法师名声太大。于此居住不便。今已安排俗家李氏子孙在原籍迎接。便可前去受彼等奉养。语毕。即命密闭滑杆。扶思摩法师上座。
果然。思摩法师自此后从少进食而到绝食。除参禅念佛外。闭门不出。
1939年11月9日上午11时。思摩法师开门叫觉正、牟承祖、何良骥三人进去后。面西肃立。念南无阿弥陀佛。霎时异香满室。毫光闪闪。乍闻百千种乐声俱作。思摩法师跌坐面西。合掌含笑而去。时12点零8分。当时。紫云庵内外群众。尽闻空中丝竹管弦之声。或见天空五光十色。种种瑞云之奇异景相。四众弟子皆奔走相告。临哀祭奠三日。送思摩法师遗体安葬于神仙坝上。
思摩法师圆寂后。曾出现思摩再现。赐方疗疾的传说。
1941年(民国30年)。离欲法师决定去四川彭县清修。徒步抵达成都。因劳顿偶感风寒。便在北郊洞子口乡马家桥附近租农民草房栖息。不久。在王召和居士捐赠二分大的坟地上。建了几间茅棚。人称“离欲茅棚”。法师受教于思摩师父。时时不忘。每到一地。必将他一幅六尺的彩色画像悬于屋内。早晚焚香供奉。四川彭县的罗乃琼。曾任川军将领。患顽固性皮肤病。奇痒奇痛。坐卧难安。多年医治未愈。四处遍访中西名医均医治无效。偶闻成都牛市口有一专治杂症的名医。遂前往求治。行经大田坎。见一老僧身材魁梧。戴红色风帽。时行罗前。时行罗后。老僧北方口音。突问罗:“你去赶集。打算买点什么?”罗见他慈祥和蔼。便悦色答道:“老师父。我不是去买东西。而是去看病的。”老僧关心地问:“患的什么病?可否讲讲?”罗以实相告。即出示手臂。说全身皆有斑点。老僧看后坦诚地说:“我也略知医理。治过此病。我陪你一道去。也可向他学习些医术。增长点见识。可否?”罗欣然应允。一同来到茶馆。正是名医逢场应诊之处。便向冲茶的师傅打听名医所在。茶师傅说:“以往每场都在这里看病。但好久不见来了。听说年纪太大。已经去世了。”罗听后大失所望。恳求老法师大发慈悲。赐以良方。老僧笑着说:“只是偶尔医好过一些人。可以再试试看。”罗知此乃谦逊之词。便请求老僧诊脉处方。老僧说:“处方中各种药都很普通易配。只有一味药难买。可以多问几家药店;如果实在买不到。你可以找我。我还有一点。足够你服用。就赠送给你好了。”罗急忙问道:“老法师贵处何地?大名怎么称呼?”和尚微笑:“我住在北门外马家桥附近一家草房内。叫离欲茅棚。我的名字叫李思摩。人称我摩师爷。你来找我。如果我不在家。我会告知徒孙。此药存放在一幅挂像背后。是用白纸包好的。你只向他说。是师爷叫取药的。他自然会给你。罗千谢万谢。要给脉礼钱。老僧手一摆:“不必了。这是你我的缘分。”罗跑了各大小药店。就差那味药配不到。第二天。只好按所说的地址和名字去取药。赶到马家桥一望。只见片片农田。举目四望。隐约有一茅屋。走近一看。房门紧闭。罗接连敲门。许久。出来一个小和尚。罗说来找你师爷的。离欲法师原来也被尊称为“千师爷”。小和尚以为是来找他师爷看病的。便进去请出法师。法师问罗:“施主有何贵干?”罗一见并不是那位老法师。连忙深深一鞠躬:“我是来找摩师爷的。”法师诧异:“摩师爷是我师父。已经圆寂了。施主何事找他?”罗即告之详情。特别提出:“此药放在一幅挂像的后面。用白纸包好的。”边说边递处方给法师。法师自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顺手一指问道:“这幅画像是不是你见过的摩师爷?”屋内光线较暗。法师点燃蜡烛。罗定睛一看。叫道:“正是。正是!不但相貌完全相同。连头上戴的风帽。一个样式。一个颜色。那么……”法师不等他说完。就从挂像背后取出白纸包好的药物。交给罗。罗也顿悟了个中情由。不加深问。只是连声称谢。高兴而去。到药店一称。白纸包的药。恰好是处方中的三服剂量。而且七天服完三服药。全身斑点竟然全部消失。罗乃琼万分感激。带上全家老小。来到离欲茅棚。秉烛焚香。向思摩法师画像磕头。并向离欲法师表示。一定要捐资扩建离欲茅棚。于是。在大家的努力下。修建了一座砖木石结构的“离欲念佛堂”。加上8套住房。共70余间。总面积达4900平方米。除离欲法师及其徒孙居住外。多余房屋出租。收入租金作念佛堂僧侣们弘法和生活开支。念佛堂修成后。法缘殊胜。念佛蔚然成风。前往诵经、礼佛、皈依的人。难以数计。川中高级将领、官员如冷寅东、邓汉祥、邓国璋、龚渭清夫妇、林翼如、范绍增、范南煊、刘兆藜等人都是离欲法师的弟子。
思摩法师留下的一首偈语。可谓他老人家一生学道修行的经验总结和辉煌人生写照:
霹雳空千古光明眼界开
全除云雾翳为洗水晶来
春蔼凭磨炼秋波任剪裁
霞云双镜彩涛涌万珠开
银海瑶琴好冰湖浊魄浣
重辉玄日月一瞬脱尘埃
仙骨何日换灵元上界培
湮湖诚可接昂首即蓬莱
1986年盛夏。弟子离欲带人到武胜县走马场神仙坝将思摩法师遗骨找到。带回乐至报国寺供奉。建灵塔以祭之。供众人朝拜。离欲法师说:“这是尊师重道。依教奉行。广种福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3/229482.html
以上是关于「王尔烈」百年高僧之:智慧过人的思摩法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王尔烈」百年高僧之:智慧过人的思摩法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6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