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

  • 佛教法师-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09 01:5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一曲《送别》唱到今天。激起人们多少往日情怀!这首名歌的曲作者。是美国音乐家福斯特;而词作者。便是我国近代艺坛上的一位杰出的先驱人物: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

  他是我国首位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丰子恺、潘天寿都是他的高徒;

  他是最早将话剧引入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先驱;

  他主编了我国第一本音乐期刊。代表作《送别》感动数代人;

  他英年出家潜心修佛。以“弘一法师”名冠天下。

  他是李叔同。1942年的今天辞世。

  为他的艺术成就致敬!

  弘一法师。在俗世的名字叫李叔同。青年时是一个进出名利场、潇洒无羁的风流才子。后半生成为芒鞋布衲、苦修律宗的空门高僧。他被林语堂誉为那个时代最有才华的天才之一。也因为其剧变的人生轨迹。而被世人视作是一个传奇。

  林语堂:“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张爱玲:“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地谦卑。”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1918年的春天。一个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寻遍了杭州的庙宇。最终在一座叫虎跑的寺庙里找到了自己出家的丈夫。38岁的他原来是西湖对岸。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

佛教法师全集视频直播

校的教员。不久前辞去教职离开学校。在这里落发为僧。十年前他在日本留学时与妻子结识。此后经历了多次的聚散离合。但这一次已经是最后的送别。丈夫决定离开这繁华世界。皈依佛门。

  几个人一同在庙前

佛教法师视频讲座大全

临湖素食店。吃了一顿相对无言的素饭。丈夫把手表交给妻子作为离别纪念。安慰她说。你有技术。回日本去不会失业。岸边的人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失声痛哭。船上的人连头也没有再回过一次。

  这是1957年3月7日。登载在《文汇报》上的文章。《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生》。文章出自叔同老友、近代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之手。写的是他亲眼所见。朋友与妻子诀别的一幕。

  五年前。李叔同创作了歌曲《送别》。歌词意境之高。让人叹服。但没想到。这些文字竟在五年后一曲成谶。成为如今已是弘一法师的李叔同。与妻友别离一幕最合适的注脚。

「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
「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这位被誉为现代中国文化正待从他脚下走出婉约清丽

中国佛教法师释随缘

一途的艺术大师。悄然在杭州虎跑寺以盛年出家。他遁入空门的决定。在当年震动了整个中国知识界。  1880年10月23日。李叔同出生于天津市三岔河口附近一户富有的盐商之家。李叔同系父亲第五个姨太太王氏所生。幼名成蹊。学名文涛。

  成家后。李叔同携母亲妻儿定居上海。凭借着诗书的才华。弱冠之年的李叔同。很快成为上海滩上的名流。他风流不羁。与艺伎坤伶过从甚密。时称“天涯五友”。

  在多年以后。回顾那段风流的岁月。李叔同写下了这样两句词:“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这两句词写于1905年。李叔同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折。就发生在这一年。相依为命的生母在上海逝世。这给了李叔同很大的打击。

  李叔同痛下决心。决定东渡日本留学。在位于东京上野的东京美术学校。作为第一批艺术专业留学生。李叔同度过了6年的留学生活。

  李叔同后来创造了中国近代艺术史上的许多个第一。他最早把西洋绘画引入国内。最早用五线谱进行音乐教学。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话剧社。1907年2月为赈济国内徐淮水灾。李叔同和话剧社的同学们。打算举行一次义演。经过商议。决定上演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剧目《茶花女》。而李叔同则担当《茶花女》中的女主角。最后这场话剧在日本引起了轰动。

「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
「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

李叔同的茶花女扮相

  因缘际会。李叔同应邀来到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做起了音乐和美术课老师。李叔同一改西装革履的留学生打扮。穿起长袍马褂布鞋。严肃而朴素。完全像一位教育家了。

  李叔同的性格是非常非常特殊的。夏丐尊因为学生宿舍遭到失窃事件。问他怎么办的时候。他劝他用自杀的方法来感化学生。应该讲是非常极端的。当然夏丐尊是没有这样去做。在上课的时候。他会非常郑重其事地向学生鞠躬。学生犯了过错的时候。他会让他们留下来。就是用非常低三下四的声音对学生说。今后痰不要吐在地上。然后讲完以后。他还要再向这个学生再鞠一躬。你现在可以走了。那么他的教育方法是这种方法。完全是感化的。他做教师有人格作背景。好比佛菩萨的有“后光”。

李叔同和刘质平、丰子恺

  在李叔同的主持下。学校的艺术教育气氛十分浓厚。他开创了中国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先河。

  教师李叔同以其人格魅力、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培养了一大批音乐和美术的优秀人才。从中华民国初年到民国二十年间。南中国音乐界人物。几乎都是李叔同的薪传。不是他的学生。便是他学生的学生。

  1918年农历7月13日这天。李叔同最后一次以世俗中人的身份。走在通往校门的林荫路上。从这里离开。结束了世俗生活。遁入佛门。法名演音。法号弘一。李先生的突然出家。在学校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李叔同没有正面解释过自己出家的原因。无论是在叔同旧日的挚交好友。还是他的日籍夫

佛教法师佛学讲座

人看来。这个转变都有点“不可捉摸”。众说纷纭中。丰子恺的解释较为中肯。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有的人做人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还必须去探求人生的究竟。

「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
「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

  弘一最终以苦行僧终其一生。他将失传700余年佛教中戒律最严的南山律宗拾起。清苦修行。

  20世纪的中国佛教界。有四位大师的名字同放光辉。他们是虚云、弘一、太虚、印光。弘一大师最终成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宗师。李叔同每做一种人都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小生像个小生。起大面又很像个大面。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于他性格上的一大特点。“认真”的缘故。 

  1942年10月13日。他写下这副字成为绝笔。“悲欣交集”四个字。这样随意地写在一张用过的纸上。小巧拙朴。毫无雕饰。“悲欣交集”的旁边写了三个略小的字。“见观经”。

  三天后。弘一大师沐浴更衣完毕。在念佛声中保持吉祥卧姿。安详圆寂。留下舍利子500多粒。

  弘一大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63个流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被赵朴初先生评价为:

深悲早现茶花女。

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歌曲歌词

1、《送别》

词:李叔同 曲:约翰·P·奥德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2、《春游》

词曲:李叔同

春风吹面薄於纱。春人妆束淡於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3、《梦》

词:李叔同 曲:斯蒂芬·C·福斯特

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萝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母食我甘酪兴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哀游子怆怆而自怜兮。吊形影悲。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别离。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日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4、《清凉》

词:释弘一 曲:俞绂堂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

佛教法师人物

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5、《花香》

词:释弘一 曲:徐希一

庭中百合花开。昼有香、香淡如。入夜来。香乃烈。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白尽众喧动。纷纷俗务荣。目视色。耳听声。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

6、《归燕》

词曲:李叔同

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烂珊。疏林寂寂变燕飞。低徊软语语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歌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呢喃呢喃。不知归去归故山。

7、《南京大学校歌》

词:江谦曲:李叔同

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
「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4/235072.html

以上是关于「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李叔同」弘一法师: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传奇人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fas/597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