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圆通速递」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三)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5 09:3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圆通速递」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圆通速递」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三)

  于是如来告诉文殊师利法王子:“现在。你来观察这些二十五位无学之人。诸大菩萨和阿罗汉。各自已说最初成道方便法门。也都评言修习自述方法。都是真实圆通之法。他们各自修行方法。实无优劣之分。以及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请你最优评选一下。在此二十五门

佛学常识大全及图片

当中。谁者当是根本修证大法?兼我灭度之后。这个娑婆世界众生。入于菩萨大乘。求证无上大道。其中究竟是哪一个方便法门。才最容易成就呢?”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受佛陀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答佛陀:

  “觉海心性澄湛圆明。圆澄觉心元本明妙。

  元明又照初念生所。生所既立照性遮亡。

  因于迷妄而有虚空。复依虚空而立世界。

  想澄动能化成国土。知觉和合乃是众生。

  虚空生于大觉心中。犹如海中一沤发起。

  有漏微尘坚实国土。皆依虚空而所循生。

  水泡若灭虚空本无。况复诸界三有生死。

  回归元性无有二路。修行方便乃有多门。

  圣归源性无不通达。顺行逆行皆是方便。

  但诸初心入真三昧。收效迟速不同一类。

  色相杂想结成尘身。精细了知不能明彻;

  如何能以不明彻根。于此获得圆通本因?

  音声夹杂语言之相。但彼唯是名句义味;

  一音一义非含一切。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香味以鼻合成中知。若离于香则味元无;

  不能恒有其所嗅觉。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味性亦非本然而有。要以味时才能有觉;

  其觉不能恒守一贯。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触以所触才能明了。无有所在不明触觉;

  合离二者性非恒定。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此之法兮称为内尘。若凭于尘必有能所;

  能所非是合一遍涉。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眼之见性虽言洞然。但明其前不明其后;

  四维空间亏缺一半。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鼻息出入或言通达。现前无交则气不续;

  前后支离非相涉入。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此舌之知非入无端。因于其味才生觉了;

  若味亡去觉了无有。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身与所触四大同类。各自并非圆觉观体;

  无涯尘量不可冥会。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知根杂合胡思乱想。于湛了性终无有见;

  想念杂乱不可摆脱。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识见杂于三缘和合。追问根本俱称非相;

  自我之体先为无定。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心闻可洞十方空间。但只生于大因心力;

  初心不能从此进入。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鼻想本属权变机官。只能令其摄心于住;

  住成此心亦住所住。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说法摆弄音声文字。或可开悟先有成者;

  但诸名句非为无漏。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持戒犯戒只是束身。并非此身即无所束;

  此举元非遍施一切。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神通本是宿因所起。如何关系法之分别;

  念缘非是可离于物。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若以地性来作观察。坚实障碍非可通达;

  有为之法非为圣性。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若以水性来作观察。想念并非真实心相;

  如如并非真觉观照。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若以火性来作观察。厌有并非真正离欲;

  非是初心修行方便。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若以风性来作观察。动摇寂止非无对待;

  有对则非无上正觉。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若以空性来作观察。昏钝先非正觉性空;

  昏钝无觉异于菩提。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若以识性来作观察。观识并非恒常停住;

  存心乃是有为虚妄。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诸行本是无常之法。念性元是有生有灭;

  因果不同成今殊感。云何其获圆通法门?

  我于如今告于世尊。佛陀出于娑婆世界。

  此方此处真正教体。清净修法在于音闻。

  若欲真取三摩钵提。实则要以闻根中入。

  离诸苦海得到解脱。良矣哉观世音菩萨。

  于恒河数沙劫之中。契入微尘诸佛国土。

  毕竟获得大自在力。以诸无畏施于众生。

  妙音起源于观世音。遍发梵音及海潮音。

  拯救世间悉得安宁。于出世间获常住心。

  我于如今启告如来。如观音菩萨之所说。

  比如有人入于静居。若是十方俱时击鼓。

  十方各处一时皆

佛学常识问答电子书

闻。此则圆成真实本能。

  目非可观障外之物。口鼻之理亦复如是。

  身体以合方有知觉。心念纷飞无有头绪。

  但是隔墙听闻音响。不论远近俱时可闻。

  此是五根所不齐备。是则通达真实之根。

  音声性质时动时静。故于闻中时为有无;

  无声只号无闻响应。非实闻后无有闻性。

  声无闻性既无有灭。声起亦非因之而生;

  生灭二相圆满离已。是则回归常真实性。

  纵令处在梦想当中。不为不思即无闻性。

  闻性觉观超出思惟。身心二者皆不能及。

  今于此之娑婆国土。依声论义才得宣明。

  众生迷于本元闻性。循声追逐故而流转。

  阿难纵然博闻强记。亦不免于堕落邪思

佛学常识法语

;

  岂非循声之所沦陷。旋复闻流才获无妄?

  阿难你当仔细听讲。我今承佛威神之力。

  为你宣说金刚宝王。如梦如幻不可思议。

  诸佛之母真正三昧。你闻无边微尘之佛。

  一切秘密修行法门。若是欲漏不先断除。

  纵畜多闻亦成过误。将你之闻持佛佛法。

  何不自闻你之闻性?此闻并非自然而生。

  因于声相方有名字。旋你妄闻与声脱离。

  彼能脱者欲名为谁?一根既已返回心源。

  六根同时皆成解脱。见闻如同眼中幻翳。

  三界仿若空中虚花。闻性若复翳根灭除。

  尘相销亡觉心圆净。净至极处性光通达。

  寂而常照包含虚空。却来观察世间诸相。

  犹如梦中所见之事。纵摩登伽在你梦中。

  谁能留住你之身形?比如世间巧魔幻师。

  变幻魔术作诸男女。虽然诸根都在动摇。

  但是要以一机相抽。息灭此机总归寂然。

  诸幻男女皆成无性。六根解结亦复如是。

  元本依于一心精明。虚妄分成六和合相。

  一处休复若得成就。六根功用皆不成立。

  所有尘垢应念销灭。得成心光圆明净妙。

  若有余尘尚属诸学。心光明

佛学常识13

极即为如来。

  是故大众及与阿难。旋你闻机倒行逆施。

  反向观闻生闻源性。回此源性成无上道。

  圆通法门真实如是。此是无边微尘诸佛。

  同一条路涅槃之门。过去一切诸佛如来。

  依于此门已得成就;现在一切诸大菩萨。

  如今各入圆明心性;未来一切修学之人。

  亦当依靠如是法门。我亦从中实证得果。

  非唯观世音菩萨是。诚如我佛世尊所问。

  询问于我诸方便法。以救末劫一切众生。

  我实告求出世间人。若想成就涅槃寂性。

  观世音法门为最上。自余都是诸方便法。

  皆是依佛威神力量。即事暂舍尘劳法门。

  非是长修根本之学。浅深相映同处说法。

  顶礼光明如来藏心。真是无漏不可思议。

  祈愿如来加被未来。于此法门无诸疑惑。

  此门方便容易成就。堪以教授传法阿难。

  及诸末劫沉沦众生。唯以此之闻根修证。

  圆通性能超过余者。佛真实心髓即如是。”

  听了此偈以后。于是阿难以及一切大众。身心了然无惑。共同得到巨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

佛学常识佛是神吗

有一个人。因为去办某一事情。出门远游在外。未得归还。如今已经明了本家。所回归的道路。这个普会大众之中。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近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全部识得本有真心。远离一切尘垢幻影。获得法眼明净无睱。性比丘尼。闻说此偈之后。成阿罗汉。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全部发起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47/465799.html

以上是关于「圆通速递」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圆通速递」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38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