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燃灯节,西藏燃灯节2023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西藏燃灯节,西藏燃灯节2023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点: 1、西藏燃灯节 ;2、西藏燃灯节2023。
1 燃灯节的文化内涵 圣城拉萨,被称为“日光城”,3650米海拔使拉萨宛如天上之城。12月23日的拉萨,即将迎来燃灯节。无论寺院还是俗家屋顶,都将会亮起无数盏酥油灯,如星星般照亮雪域。这个节日是西藏的传统节日,一直以来,都流传到今天。
这个节日是怎么诞生的呢?传说这个殊胜的日子也是缅怀大师功德的日子:在这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有缘信众聚集到寺院,在寺院师父们带领下,点燃万盏酥油灯,通过点燃不息的酥油灯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并以此颂扬佛法如光明火炬,为众生诵经祈福,永远驱散黑暗、愚昧之功德,更是向大师表达弟子们将弘扬殊胜法脉的决心。
灯在西藏佛教中有着特别的地位,人们表示先圣大德点燃智慧灯烛,照耀前行道路。我们除了点燃酥油灯,更要的是点燃心灯,光明自我光明世界。
燃灯节后紧接着的是藏历春节,假期长达1个多月,其间藏民会到布达拉宫朝圣,转经祈福,参加大法会,添灯供佛。有时与藏地是同一天,有时相差一个月(比如今年就是如此),与农历春节与藏历新年的关系一样。你可加入到藏族同胞的队伍中,围在篝火前品尝酥油茶、牦牛肉、糌粑等美食,其间也会有许多特色手工艺品,是购买手信的好选择。
对于燃灯节,它的传承一直是西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西藏的佛教事业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2 燃灯节的风俗 在藏族人们的心目中,燃灯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伴随着燃灯节,藏族人们举办了哪些活动呢?有哪些传统的风俗习惯呢?
据悉,燃灯节期间的大昭寺出现了大昭寺水泄不通的热闹场景, 大昭寺寺顶围墙上那一圈圈闪闪烁烁、连成一片的酥油灯光,远远眺望,犹如繁星落地,把夜空照得通亮,信徒们齐声唱起经文。
与此同时,转经的人潮滚滚,诵经声嗡嗡不绝。大昭寺周边的煨桑炉,白烟蒸腾,直升夜空。许多人将大把的柏枝投入炉中,并对着大昭寺或天空念道“拉——索罗!”场面肃穆、庄重。法号,法螺、金唢呐声响起,僧人们在道路两侧、佛塔周围、殿堂屋顶、窗台、室内佛堂、佛龛、供桌等以及凡能点灯的台阶上,点上一盏盏酥油供灯,并在佛堂内供一碗净水,灯水相映,把佛塔、殿宇、佛堂、屋子照得灯火通明。
另一方面,每年藏历十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为主祭期,康定的几座黄教寺院都举行法会,摆酥油花,燃元根灯供佛。信徒们除在家供灯外,还登跑马山,赴南无寺敬灯油。入夜后成群结队涌向安觉寺,参加根灯会。
在燃灯节期间的拉萨,在安静之中,人们都会感觉它带来的心里的独处,享受宁静的美好。因为此时,游人少,你可从容地在布达拉宫、大昭寺之巅享受暖阳,或观赏雪中迷人的布达拉宫,聆听喇嘛的天籁之音,收获别样的心境。
3 燃灯节简介 对于有着丰富传统文化的中国来说,灯的意义非凡,今天介绍一个和灯有关,以灯为名的节日,燃灯节。
燃灯节是西藏特有的节日,燃灯节是在藏历每年的10月25日举行,为期1至2天的时间。2017年燃灯节在阳历的时间是:2017年12月12日,即这天刚好是藏历的10月25日。
在西藏,这个节日有着特别的故事。为了纪念佛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逝世而举行的活动,于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凡属该教派的各大小寺庙、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家中的经堂里,点酥油灯,昼夜不灭。可见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在它身上可以感受浓浓的藏族风情。
为了过好燃灯节,藏族人们准备十分充分。藏传佛教的信徒们就开始做酥油灯,寺庙里的喇嘛每个人都要做30盏以上的酥油灯。到了燃灯节的晚上,家家窗台上放满了酥油灯。因为在藏族人观念里,单数的数字有吉祥之意,所以,酥油灯盏的数量都是单数。
进行充分准备之后,在燃灯节期间就有各式各样的庆典活动,各种仪式都表现出人们对于文化的传承。
1.燃灯节的含义
燃灯日又称“五公节”,藏语叫“葛登阿曲”,是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区藏族人民的宗教节日,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为期一天。
燃灯日是为了纪念有“第二佛陀”之称的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逝世而举行的活动。这天凡属该教派的各大小寺庙、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家中的经堂里,点酥油灯,昼夜不灭。
▲《格鲁派上师供养资粮田》唐卡 画面中心为宗喀巴大师
2.燃灯节的来历
关于燃灯日的特殊含义,从书里看到这样一则说法。克珠杰虽然是仅次于“贾曹杰”的宗喀巴第二大弟子,但大部分时间是在后藏(日喀则)传教。1418年(宗喀巴去世前一年)他还应“江孜千户”的邀请,去帮助建设“白居寺”。
宗喀巴去世时,将衣钵传给了贾曹杰,克珠杰好像没怎么露面,估计当时不在宗喀巴身边。消息传到日喀则时,很可能听说甘丹寺正在举行数目惊人的“燃灯供”,克珠杰一时凑不到那么多灯碗和酥油,便以牛蹄和脂肪油暂代,后来才衍生出了让畜牲超生的说法,变成了超度亡灵的“善举”。
扎什伦布寺窗台上的酥油灯
克珠杰后来继任甘丹寺“赤巴”(住持),成为宗喀巴、贾曹杰之后第三任格鲁派头领。他还撰写了《宗喀巴传》,为老师树碑立传,扬名立万,立下了巨功。
不光克珠杰没有及时得到消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困难,宗喀巴去世的讯息,传到各地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各地过“燃灯日”的具体日期,也有差异。
内蒙及内地一些信黄教的地方,因为不通晓藏历,一般把汉地农历的10月25日定为“燃灯日”纪念日。这种按农历过“燃灯日”的做法,有时与藏地是同一天,有时相差一个月,与农历春节与藏历新年的关系一样。因为格鲁派后来在藏地发展壮大,所以藏传佛教的其他派别,如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等,尤其是这些派别的信教群众,也会参加“燃灯日”纪念活动。
3.节日活动
3
在燃灯日前几天,藏传佛教的信徒们就开始做酥油灯,寺庙里的喇嘛每个人都要做30盏以上的酥油灯。到了燃灯日的晚上,家家窗台上放满了酥油灯。因为在藏族人观念里,单数的数字有吉祥之意,所以,酥油灯盏的数量都是单数。
燃灯日当晚8点钟,大昭寺门前,水泄不通。法号,法螺、金唢呐声响起,僧人们在道路两侧、佛塔周围、殿堂屋顶、窗台、室内佛堂、佛龛、供桌等以及凡能点灯的台阶上,点上一盏盏酥油供灯,并在佛堂内供一碗净水,灯水相映,把佛塔、殿宇、佛堂、屋子照得灯火通明。
特别是大昭寺寺顶围墙上那一圈圈闪闪烁烁、连成一片的酥油灯光,远远眺望,犹如繁星落地,把夜空照得通亮。此时,信徒们齐声唱起经文,悼念宗喀巴大师,场面肃穆、庄重。
转经的人潮如滚滚波涛,涌流向前。信徒手里的经筒飞转,诵经声嗡嗡不绝。大昭寺周边的煨桑炉,白烟蒸腾,直升夜空。
过节的食物必须是充足丰盛的,燃灯节的特殊食物“藏粑面粥”,是用糌粑面(即青稞炒熟后磨成的面)、茶叶末和少量盐巴等煮成的粥。
据说以前有的小喇嘛在燃灯节时,坐在屋顶与老喇嘛一起念经,时间太长,肚子饿了,不由地想起燃灯节的美味,于是把经文念成了“酥油灯供在屋顶,粑面粥煮在锅底”。
宗喀巴大师圆寂的故事里,其弟子克珠杰对悲伤的亲炙弟子们说:“我们应该遵大师的教诲,远舍世间习俗,随顺佛陀教法,遇到生死无常时,应深生怖畏厌患,一心欣求出离,励力勤修教证二法,圆满大师的宏愿,如此,就是对大师最大的供养。”
虽然没有身处在那个时代,但从克珠杰的开示里,我们能汲取到一股力量,化悲伤为精进的力量。在燃灯日前夕的我们,像极了燃油将尽,在路上踌躇不前的车子,燃灯日这天,便是我们一路渴求的加油站。
燃灯日那天,除了缅怀宗师,更多的应该是相信自己正在行走的这条菩提之路。摇曳的酥油灯烛里,不仅盛满了对宗师的思念,还有一种希望,被善知识鼓舞的希望……
以上是关于西藏燃灯节,西藏燃灯节2023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西藏燃灯节,西藏燃灯节2023;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9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