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内省与反思:从人间化滑向娱乐化 -智悲佛网

  • 佛教讲经-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26 18: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内省与反思:从人间化滑向娱乐化 -智悲佛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内省与反思:从人间化滑向娱乐化 -智悲佛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内省与反思:从人间化滑向娱乐化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内省与反思:从人间化滑向娱乐化

近来,我花了一个星期的夜晚时间,专门收集各类佛教网上的佛教活动消息,发现一个现象。近年,有些佛

泰国佛教讲经

教活动场所的活动,其本质,有从人间化滑向娱乐化之嫌。这其间,经历了世俗化与庸俗化。

民国以来,以太虚为首的高僧大德提倡“人生佛教”,适应了社会需要,也使佛教持续保持了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赵朴初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提倡“人间佛教”,使“文革”期间大伤元气的佛教,得到恢复,并健康发展,迎来了今天的黄金时代。

或许,是对人间佛教的理解出现偏差。或者,根本就没有去理解人间佛教是什么。近年,一些佛教活动场所,虽举的是人间佛教的旗帜,但实际上与人间佛教的核心理念相背离。甚至,违反了明文规定的佛教的律条精神。

人间佛教,或者说,佛教的人间化,其本质含义在于以佛教度化人间,以佛教精神主动积极地教化人间,而非以人间度化佛教。如让佛教被

中国佛教英文讲经视频

动消极地屈从人间,为人间的缺陷所左右,从而失去佛教的核心价值,那么,佛教与其他的哲学有何差异。这样,佛教便缺失主体性,亦不为佛教了。

为此,我向来以为,佛教的人间化不应是佛教的世俗化,也不应是庸俗化,更不应是佛教的娱乐化。

佛教的娱乐化,把僧人变成了人间的小丑,也使佛陀形象受损及其教法被扭曲,不再纯正神圣。而宗教,一旦失去纯正性与神圣性,那么,还剩什么?

在中国的儒家哲学中,强调“内圣外王”,内在的修养如圣人,外在的能力如君王。儒家如此,我认为,佛教也不应例外。不管外在如何王,内在总应不离圣,即应该始终保持佛教的核心价值不变。这是保证佛教持续健康延续的基本条件,也是佛教始终能与特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要基础。近期,网络上出现了诸如《法海你不懂爱》等戏谑消遣佛教的行为现象,挑战佛教的一些底线。这种现象与行为的产生,应该引起佛教界的关注与反思,除了对此说“不

佛教 生死讲经

”之外,我们也应反省自己,我们是否自尊自重了?我们是否以身作则了?在某些方面,我们是否有从人间化滑向了娱乐化之嫌?

作者:释本性

佛教讲经短视频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百度空间和讯天涯社区


佛若池公众号:

念佛机商城:http://southtoday.cn/


善觉文化念佛机厂家批发定制电话18606041866

来自佛若池佛学网http://www.forouchi.com

上一篇:佛菩萨显应的圣相不是“海市蜃楼” -智悲佛网
下一篇:民间的观音信仰是中印文化交融的产物 -智悲佛网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723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内省与反思:从人间化滑向娱乐化 -智悲佛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内省与反思:从人间化滑向娱乐化 -智悲佛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jings/5700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